乐读窝

大明小官生活

乐读窝 > 武侠小说 > 大明小官生活

第三十九章 玉米的**

书籍名:《大明小官生活》    作者:萨琳娜


        、、、、、、、、、、

        清澈的溪水边,王老实家的和许大勇家的抬着一口大锅,放在岸边的青石上,然后一人拿着一个柱状的丝瓜瓤,沾了些清水,仔细的刷着锅。

        “王大嫂,这次你们家打了多少粮食呀?”

        许大勇的媳妇,十岁左右的样,人很白净,说话行事也爽快,和王大嫂很对脾气。两个人忙完地里的活计后,便经常凑在一起洗衣、做饭、聊闲篇儿。

        昨天南山忙碌了一整天,家家户户都收割了不少高粱,更有一些她从来也没有见识过的玉米,看着邻居们乐呵呵的往家抬粮食,她们这些留下来的难民,心里说不出有多羡慕。唉,可惜她们来的晚,只得了山外的二十亩沙土地,种西瓜吧,又过了时节,只能种一些地瓜。

        但是这个什么地瓜,她们从来也没有听说过,还不知道冬天能不能有收成呢。虽然王大嫂经常劝她说,东家是大好人,不会任由佃户挨饿,可她们真是饿怕了呀,再也不想过那种饿得想把自己的手吞下去的日。

        “唉,也没有多少。”王大嫂卷着袖,拿着丝瓜瓤儿“嚓嚓”的刷着锅,“都怪今年夏天那场冰雹,好好的苗砸死了一半儿还多,要不是东家福大庇护咱们,剩下的估计也活不了。这不,我家租了二十亩地,一共打了七十斗高粱。除去东家十分之一的租,只能剩下六十多斗,这可要吃到明年夏天呀。幸好还有这些玉米,听东家说,玉米也能当粮食吃!”

        “真的吗?”许大嫂还是有些不相信,她和王大嫂相处了几个月,对她的话也颇为相信。不过,她没有亲自见识过的,还是不能确定。当时,他们这些最早来南山的难民,全都放弃了返乡的机会,选择留在这里当佃户,为得就是能有一口饱饭,能过上好日。

        如果东家说的那些作物真的这么神奇,那他们全家人的生活也就有保证了。嗯嗯,他们家租种了二十亩沙土地,里面种满了地瓜,种的时候东家说啦,这种作物亩产最高的可达十斗咧,二十亩地那就是二斗呀,她家就口人,交了租剩下的口粮也是足足的,没准还能拿出来卖钱呢。

        想到这里,许大嫂脸上也开始有了憧憬,手下的动作不自禁的快起来。

        “当然是真的。”王大嫂现在对东家,那可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呀。前一段时间,自己曾经帮过工的董家,来人收购玫瑰花,听她相熟的管事说,董家正在研制一种玫瑰纯露,方便是自己东家写的。还有县城里卖得特别火的玫瑰酒,听说也是东家一手研制出来的。

        还有这些玉米,当时他们也怀疑过,能不能种、种了有没有收成,结果,这才几个月呀,东家说的话全都应验了。

        “呵呵,这不,东家为了教咱们怎么做玉米,还特意现场做给咱们看呢。”

        说着,她用丝瓜瓤敲敲厚厚的铁锅,笑呵呵的说道。

        “嗯,也是。”许大嫂心里大定,反正他们已经留下来了,那就相信东家的话,好好干就成。

        魏良的小院里,胜男正腆着脸,笑眯眯的和悍马商量着:

        “嘿嘿,悍马,之前回老家的时候,你也看到了,家家户户都是驴拉磨,你看你也是驴,咋就不能帮我推推磨呢?!”

        悍马听了她的话,甩了甩小尾巴,两只水汪汪的大眼里满是鄙视,“拉磨?!那是普通的驴干的活儿,我可是悍马,是千里宝驴,怎么能干这些粗活!”

        “切,主人还是捕头呢,她不是自己也干了嘛,你是驴,就应该守着驴的本分!”

        馒头蹲在院里的石磨上,舔着自己的小爪,幸灾乐祸的帮腔。

        “对呀,对呀。”胜男怨恨的看了一眼那个石磨,再次对着悍马赔笑道:“你看我都推了这么多玉米面,你也来试试嘛。”

        一圈一圈转得胜男头都晕了,魏良正在用功,她也不好意思指使,只能和自家悍马打商量。

        “……”悍马抖动几下耳朵,主人说的倒也没错,可为啥这种出力的活都是它干,而那只懒死的肥猫,却整天吃了喝、喝了睡的当大爷。于是,悍马很是不平的瞪向伸懒腰的馒头。

        胜男见状,连忙把馒头抱下石磨,揪起它的前爪放在把手上,可它的两只小肥腿就悬空起来,“你看,馒头个矮,它够不到呀!”

        “就是,谁让你长得驴高马大的。”馒头被主人拎得有些不舒服,连忙挣脱下来,“再说了,这活儿本来就是驴干的,难道你不是驴呀。”

        “你倒是猫,我咋没有看到你抓老鼠?”

        悍马虽然个头大,但心眼也不缺,它连忙反击道。

        “这不是,这不是主人不需要我抓么,如果主人想要老鼠,我立马就去!”

        馒头晃动着肥硕的身来到悍马面前,很是小得意的伸出两只小肥爪,唰的亮出锋利的指甲,呲着牙说道。

        “好啦,别吵了,还是我推吧。”胜男见这一驴一猫,一个比一个懒,只好认命的高举双手,来到磨盘边,继续转圈儿。

        “东家,您放着,我来吧!”

        正在这时,拎着一筐玉米的狗剩儿来到院里,见胜男弓腰要干活,连忙放下竹筐,跑来帮忙。

        “呵呵,没事没事,你还小呢!”

        胜男看了看狗剩儿小身板儿,有些不忍心的说道。

        “东家放心。”狗剩捋了捋袖,从胜男手里抢过把手,“您别看俺年龄小,推磨的活儿,俺在家就经常干呢。您赶紧歇着去吧。”

        胜男见狗剩的动作的确利,推着石磨的姿势也像模像样,也就闪开身,让他帮忙。随着磨盘缓缓的转动,金黄的玉米面从笨重的石磨中间飘洒下来,细细的落在下面的石板上。

        胜男欣喜的捏起一把,放在手心搓了搓,恩,还有些糙,待会儿让木匠老李帮忙做一个筛,筛出些精细的做窝头吃。

        “东家,这个怎么吃呀?”

        狗剩儿麻利的推着磨,抬眼看到胜男一脸兴奋的样,很是好奇。

        “吃法可多啦。”胜男把玉米面放回石板上,拍拍手上的碎屑,把前世曾经吃过的玉米做的东西一一道来:“玉米面可以做窝头,摊煎饼,还能做南瓜玉米饼,哦,对了,等冬天地瓜熟了,还能熬地瓜粥。”

        “哦,这不和小麦面差不多嘛。”

        狗剩儿想想家里的吃食,便随口说道。

        “嗯,差不多,但是味道不同,而且营养价值也不同。”胜男顿了下,然后接着说,“关键是玉米的种植并不占用良田,你看咱们这些玉米不就是在田地边儿上种的么。其实,也就是今年种少,要是种充沛的话,荒山上的坡地也能种,这样不就省了土地吗?!”

        “对呀。”狗剩年纪小,但是天天长在地里,很了解农事,连连点头。

        院外面,几个佃户搬着几块大石头,按照环形的样摆放在溪水边的空地上,然后抱来刚刚收割晒着的玉米、高粱秸秆,等王大嫂两个人把刷好的大锅抬过来后,便取了溪水倒进锅里,用秸秆点上火。

        其他的农妇则抬着一筐包着叶的玉米,连须也没有清理,只是用清水把叶表面的泥土洗了洗,等锅里的水滚开后,便按照东家的交代,把玉米放进热水里。

        一刻钟后,偌大的铁锅里,开始冒出股股的清香,引得几个孩围着大锅,咬着手指流口水。

        “好香,这玉米闻着都这么香,要是吃到嘴里,那又该多好吃呀!”

        “可不,以前咱哪见过这种好东西呀?!还是东家有本事,也没有占用多少耕地,这些玉米就长成了。”

        “娘,啥时候能吃呀,俺饿了!”

        南山的佃户们,忙完昨天的秋收后,便都闲了下来。今天听说东家煮玉米,都围过来帮忙,顺便尝尝鲜。

        “哟,这么香呀!”

        胜男和狗剩把磨好的玉米面放进布口袋里,和读完书的魏良一起来到外面。一出门,一股浓郁的玉米香味扑面而来。魏良吸了吸鼻,然后开心的赞叹道。

        “东家,已经开锅了,现在能吃了么?”

        王大嫂扎着围裙,手里拎着一个笊篱,见胜男出来忙问道。

        “嗯,我看看。”胜男走到近前,看到热气腾腾的大锅里,几十个玉米棒嘟嘟的冒着水汽,周围的热水也滚开了花儿,她从许大嫂手里拿过一双竹筷插了插最上面的玉米粒,然后点点头:“可以了,许大嫂,你先用大盆接一盆凉水,然后王大嫂把玉米捞出来放到凉水里冷一冷。”

        “嗳!”

        两个农妇答应一声,分头行动。

        等大盆里的玉米变温了以后,胜男先捞出一个,扒掉外面的青叶,撕掉须,把一尺长的玉米掰成两半,递给魏良一块,自己留一块,她轻轻咬了一口,满意的点头:“行啦,大家都尝尝吧,注意温哈,别烫着孩!”

        胜男的话音刚落,十几只手迅速的伸进大盆里,几十个玉米顷刻间被大人孩消灭一空。

        “继续煮,把这两筐都煮上!”

        胜男见大家意犹未尽的样,便笑着指指院里的两大筐玉米说道。

        众人一听,嘴里连连道谢,手上也没有闲着,几个青壮的汉利的把竹筐提过来,然后照着刚才的程序开始煮。其他人则是守着大锅,咽着口水等着。

        “哎,胜男,煮个玉米干嘛弄这么大的动静呀?”

        比起佃户们的热衷,魏良就淡定了许多。前世他也不是很喜欢吃玉米,这次不过是回味一下过去的味道,吃了半个,他就不再想吃了。

        “呵呵,秘密!”

        胜男用手掐了几个玉米粒丢进嘴里,有点q的嚼劲儿萦绕齿间,她笑得有点像只小狐狸。

        随着一锅又一锅的水煮玉米,浓浓的玉米特有的清香开始蔓延开来,南山外面的集市上,小贩们和人们纷纷吸着鼻:咦,这是什么味道呀,真香!

        ...

        ...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