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上海

乐读窝 > 现代小说 > 梦上海

第9章

书籍名:《梦上海》    作者:顾福兴


这可能就算是《弄堂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抒情性、歌唱性的慢板吧。

到了下午,这《弄堂交响曲》又奏响了。各种各样好吃、诱人的,上海平民百姓喜欢的点心来了。这些叫卖声,同样在这七十弄里一个连一个的到来,一声声地送进了家兴的耳朵里:

“麻油散子、脆麻花,香脆饼、苔条饼。”

“金刚钻子、绞力捧,老虎脚爪。”

“香炒糯米热白果,香是香来糯又糯,一个铜板买三十颗。”

下午,还有各种串街走巷的修旧人,也会到这弄堂里来叫喊:“削刀、磨剪刀。”

“修阳伞。”

“阿有啥坏咯套鞋修哇。”

“阿有啥棕绷、藤绷修哇。”

还有收各种旧货的人叫起来,更是奇奇怪怪的:“爱货会,爱货会。”

每当吃过晚饭,特别在晚上九、十点钟之后,非常可口的夜宵叫卖声,又会在弄堂的前前后后吆喝了起来:

“桂花赤豆汤,白糖莲心粥。”

“五香茶叶蛋,火腿粽子。”

“檀香橄榄,卖橄榄------”

还有不叫卖,只敲竹筒的馄饨挑子。

这可算是《弄堂交响曲》的第三乐章快板的舞曲吗,这个乐章可直要演奏到深更半夜------还有第四乐章吗?

这已经够热闹的了,家兴已经听了一整天了,有点累了,不想再听下去了。夜深了,他要休息、睡觉了。

当时,家兴是每天这样听着进入梦乡的,有时听了感到很抒情、动听,有时听着觉得很恼人、烦心。就是在这样平凡、神奇、热闹、抒情的环境里,熏陶、影响下,家兴慢慢长大的。可等他长大后才知道,这也应该算是一种文化,是上海这个地方特有的,可以叫做“弄堂文化”,而且是一种特殊而亮丽的本土文化,很值得回味。一些老上海对这些是颇有感情,非常留恋的。

家兴虽有爸爸、妈妈、姐姐的关心、呵护,有这等热闹的环境陪衬,但他心里始终是很孤独、冷清。可自从同君兰、丽绢作了朋友后,心情就开始大不一样了。三个孩子在一起不仅玩得开心,痛快,有时竟然谈起了长大后的人生梦想。有一次这三个人在一起玩跳绳,跳了好长时间都感到有些累了,就到家兴家的前客堂坐下来谈起了长大后怎么办。小丽绢先问两个哥哥长大后想做什么事情?两个哥哥开始说还没有想过呢。后来,家兴想了想说,他长大后当老师或者医生,因为听人说老师、医生都是帮助人的,最高贵、最受人尊敬,可以帮助国家兴旺;后来又说还想做老板,使李家兴旺发达。君兰也说,他妈妈要他长大后像他爸爸那样做生意,可以赚很多很多的钞票。

丽绢说:“家兴、君兰两位哥哥,那现在做些什么事情?”

两个哥哥都说不清楚,就去问阿荣爷叔。张荣就笑着说:“现在只有读好书,还要学会怎么样做人。”两个哥哥听后表示明白了。君兰又问丽绢长大后想做什么?丽绢说,她姑母认为姑娘只要长得漂亮、乖巧,大了嫁个好男人,就什么都有了。对此大家都笑了。

丽绢就说:“你俩笑什么,我长大了嫁给家兴哥哥,不就很好吗。”

家兴说:“就算你长大后嫁给我,可现在也要读书啊。你不认识字会跳绳、踢毽子,我可不要你做娘子。”这可说得大家又笑了一阵子。

这家兴是个早熟的孩子,他是小孩专门想大人的事。他经常在想,这七十弄里热闹情景的背后老百姓生活的一些景况。这个七十弄前后三排房子,二十四间,占地不多,可现在居住了起码有上百户,连大带小的足有三、四百口人,真够拥挤的。家兴从同小朋友们的玩耍之中,知道了这里的大人们的不少生活情况。总起来说,这里的人要求不高,白天有个赚钱吃饭的地方,晚上有个能让身体躺下来的地方,就已经很满足了。他们现在只求有口饭吃,不管是吃大米,还是苞米、高粱米、山芋粉,能填饱肚子就行。

其实这里的居民可以说是上海十里洋场处于中底层的人们。大多是做手艺的木匠、泥水匠、裁缝,纱厂里的女工,小部分是职员。男的白天在外面做工,女的在家烧烧饭、料理家务,年青些的女人没有工作,就拿些绣花生活来家里做做。最近,因为日本人打进上海,市面不景气,不少人已经失业,日子越来越难过,可大家表面上还是乐呵呵的。对此,家兴总是弄不明白。

有一天在客堂里,妈妈、姐姐,还有张荣也在。家兴说:“我知道这里的人,日子过得都很苦,可大家碰在一起,总还是开开心心的,这是为什么?”

“你小孩子干什么想这么多,就是想明白了又有什么用呢。”姐姐说。

“我们家兴长大了,晓得大人的痛苦了。不过这些都是一个人命中注定的,是天主安排的,只能听天由命。一个人只能是开开心心,要是一天愁到晚,不要把人给愁死了呢。”妈妈说了自己的见解。

张荣在一旁开了腔,说:“家兴姆妈说的人只好听天由命是不对的,我们现在老百姓日子越来越苦,主要原因是这个小日本来侵略造成的。还有就是我们这个国家太贫弱,否则小小的日本,能来欺负我们这样一个大中国吗?”

“张荣讲得有道理,我赞成,国家是要强大。但这是国家的事,老百姓管不了那么多。不过作为一个人在社会上,要想日子过得比别人好一些,那就是要有学问,能做赚大钱的事。”兰珍也谈了自己的看法。

“到底都是读过书的,讲道理都是一套又一套的。我就是没有文化,不过心里想的也很多,就是嘴里说不出来。还是我女儿说得好,一个人要有学问,要多读点书。其实,这也是我主要的想法。我家家兴已经八岁了,再不能一天到晚在弄堂里凑热闹,同小朋友白相,做‘孩子王’了,我已经有了新的想法和安排。”妈妈说了自己的心里话。

那妈妈到底有什么新的想法和安排,且听下回分解。

第  五  回  兴家需学问背起书包

话说这家兴一家人这天在闲谈中,妈妈说对家兴已经有了新的想法和安排,家兴着急地问妈妈是什么想法和安排,妈妈就说是要把他送到学校里去读书。

家兴一听心里暗自欢喜,但他再一想,去学校读书,白天就要关在学校里出不来,不能和这一大群孩子玩耍,这又是多么没劲。然而再一想,人长大了总要读书,读了书才有学问,才能做大事赚大钱,才能实现自己的美好梦想,因此还是读书好,反正学校里也有许多孩子。但要是都不认得、不熟悉,怎么办呢?

对了,要读书就同君兰一起去,就不会孤单、仍有一起玩耍的好同伴。

于是,家兴到了君兰家里。

君兰的妈妈就问家兴,说:“你找君兰有什么事,是读书的事吗?”

“是的,我姆妈说我已经八岁了,不能老是在弄堂里白相,做孩子王了。从小不读书,长大后就做不了大事。”家兴说了自己妈妈的想法。

“我也是这样想的,你们两人该上学读书了。”君兰妈妈也说。

“我正是来同君兰说这个事的。”家兴向君兰的妈妈说。

“那太好了,可君兰说要他去读书,就要把丽绢也带着,要让她一起去读书。一起去读书我也同意,但她的学费谁来付?”君兰的妈妈对家兴说。

“这个付学费的事么,君兰姆妈,你不是很喜欢丽绢的吗?”。家兴不假思索的说道。

“我是喜欢小丽绢,但是替她付学费是另外一回事,她又不是我们沈家的人。”君兰的妈妈很坦率地说。

“姆妈,我和家兴已经认了她做妹妹了!”君兰在旁边对妈妈说。

“这是你们小孩子的事情,不过这话又得说回来,这小丽绢人是很聪明,现在不读点书,今后长大就太可惜了!这样吧,我再同

你爸爸商量一下,再同丽绢姑母谈谈看。”最后,君兰的妈妈的口气缓和了一点。

其实家兴也知道,君兰妈妈心里想的是什么。这两个男孩子接着就一同去找丽绢。

“丽绢,读书的事你姑母怎么说的?”君兰问。

“我姑母说一下要付六块银元的学费很困难,付个一二元还有可能。”

“你不读书长大了做个睁眼瞎子,就太可惜了!”家兴说。

“两位哥哥,帮我想想还有啥好办法?”

“君兰正在同他姆妈说,他已认了你这个妹妹了,你的学费叫他姆妈付,我也会同我姆妈说说看。”家兴说。

“这怎么可以,我又不是你们的真妹妹。”

“假妹妹以后不可以成为真妹妹吗?”家兴开玩笑地说着。

后来,这事总算比较圆满地解决了。

丽绢姑母拿出两块银元,君兰和家兴的两位妈妈,先各垫两块银元,还与不还以后再说。这样,这三人总算可以一起去读书了,了了这三个孩子的心愿。

三个孩子读书的事算是解决了,但是家兴的妈妈想法还真不少,她想得很多很多。

就在家兴要开学的前一天,吃过中饭,她独自一人在阁楼上,想起不少往事。她十八岁那年,从浦东川沙农村来到上海,同李永发结婚,已有近二十个年头。这些年来日子过得还可以,要不是日本人到中国来打仗,可能还要好一些。但再仔细想想,对比几个亲戚,自己家还是很不如意。她觉得有很多心里话,要同儿女讲讲。于是就把兰珍和家兴叫到了阁楼上,说说自己的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