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飞豹出击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飞豹出击

第12章

书籍名:《飞豹出击》    作者:登峰


导致苏联撤走全部在华工作的专家和设备资料,给中国留下了很多烂尾工程。60年代初中苏论战已公开化,最后发展到苏联在远东地区陈兵百万,以至69年两国在黑龙江珍宝岛地区和新疆地区发生多起武装冲突;中苏关系真正开始修复是在苏联解体的三四年前,当时中美关系已实现正常化,苏联也是处于其利益与中国改善关系。

**有些惊异问道:“是什么原因导致苏联的解体呢?”

邓峰思想了一会说:我认为有四个原因:第一,体制僵化经济衰败是根本原因: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是一种政治,经济,文化高度集中和集权的体制。这种体制下,为应对国内外紧张局势,有效的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在短期内把苏联建设成一个工业化和军事强国是行之有效的,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使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国。这种体制作为在特殊历史条件下是卓有成效.然而这种类似于战时体制,是不能作为一个国家长期的固定体制模式.因为严重背离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压抑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一个国家的计划制定的在怎么完善也无法囊括所有的需求.加之它在政治上无情地消灭各种反对派,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严密控制,使整个社会处于僵化、封闭和麻木的状态。当世界逐渐进入和平与发展时期,这种体制就严重的阻碍了经济发展,体现在国民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制度性的弊端进一步凸现。这种体制不但不能完成把苏联建成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性任务,反而使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的世界性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没有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不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使生活在两种不同制度下的人民生活水平差别不断的加大,因而尚失越来越多民众的支持和拥护,我认为这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第二是当时苏共领导人的个人原因,面对一个大动荡的世界和困难重重的国内环境。当时的苏共领导人不能审时度势,大胆的对现行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缺乏一个大国领导人应有的胆略和能力,致使整个国家迷失方向,秩序失控。在此危急关头,他不是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只顾自己的得失,在复杂的政治较量中节节败退,最后彻底的投降。总之正如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文中说过的那样:时势造成了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使得一个十分平庸可笑的人物扮演起英雄的角色。第三,是外部因素: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的颠覆方式,在对社会主义国家大力遏制的同时,全面推出西方世界的价值观,明里暗里地支持国内的反对派和民族分裂主义势力.他们除有计划地进行和平演变外,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诱使苏联扩军备战,使国家财力过多地投入军事预算,从而更加剧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特别是七,八十年代又发动侵略阿富汗战争,使军费开支猛增,国内各类矛盾积聚。第四是官员的**导致了亡党亡国,苏联各级干部享有各种特权早在第二次大战后就逐渐形成了一个官僚特权阶层,他们享有各种既得利益。形成了一个个官僚氏族集团,这些集团内部儿女联姻,官官相护,贪污渎职,使苏共与民众之间隔阂越来越大,民心背向。80年代末,这个集团已羽翼丰满,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已将大量国家财富占为己有,他们急切希望**垮台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剧变,以便在新制度下从法律上承认他们攫取的财富合法化,并能名正言顺地将这些财富传给子孙后代。苏共的垮台和苏联的剧变,是统治集团中的主体部分自行背叛了以往对自己借以统治体制的忠贞,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这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利,相互勾结无偿的占有了大量的国又资产,把近70年积累起来的社会财富瓜分一空,使之成为了后来俄罗斯新生的官僚资产阶级。”

邓峰喝了一口茶接着说:“1991年12月25日,俄罗斯宣布国名由“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更名为“俄罗斯联邦”。

1991年12月25日18时40分,苏联当时的总统戈尔巴乔夫辞职。一个小时后,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69年的苏联镰刀铁锤的红旗徐徐落下,取而代之的是白、蓝、红三色俄罗斯联邦国旗,最后分裂成15个国家,这个由列宁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历经69年的风雨从此划上历史的句号。苏联正式成为了一个历史的名词。”

尽管多年的政治斗争生涯早已练就了**喜怒不行于色的本领,但邓峰还是从**不断发出的嘶,,,嘶吸烟声中感到了**心中的不平静。

【第十四密谈周边关系2】

邓峰随后又和MZD讲到了中美关系:

60年代未70年代初,美苏之间的冷战进入高峰时期,此时苏联进入了鼎盛时期,在世界范围内处于攻势,尤其在欧洲.美国身陷越南战争的泥潭之中,相当部分的海陆空军都部署在越南,无力顾及战略重点欧洲.而此时的我国与苏联关系处于最紧张的时期,珍宝岛战役后,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陈兵百万之多,给我们很大的军事压力.基于上述三点,中美都面临一个强大的共同敌人---苏联.于是走到一起,从而结束了中美两国关系长达20年紧张的对峙状态。1969年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以后,鉴于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主张同中国改善关系。1970年10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请与中美两国都有很好关系的,即将访问北京的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转告中国政府,美国准备改善两国关系。1971年4月27日,我国通过巴基斯坦渠道正式送交美国一份照会:中国政府重申它愿意在北京公开接待美国总统本人,以便直接进行会晤和讨论。第二天,尼克松交给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的任务。7月8日,基辛格在访问巴基斯坦期间,突然消失在保安人员的视线中秘密登上了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波音707飞机飞抵北京。7月9日至11日,周恩来同基辛格进行了会谈。双方着重讨论了台湾问题。周恩来坚持,美国必须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不容外人干涉;美国还必须确定撤走驻台美军的期限,并废除美蒋《共同防御条约》。基辛格表示:(1)承认台湾属于中国。(2)美国不再与中国为敌,不再孤立中国,在联合国内将支持恢复中国的席位,但不支持驱逐蒋介石集团的代表。(3)美国准备在印度支那战争结束后一个规定的短时期内撤走驻台美军的三分之二,至于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美国认为历史可以解决这个问题。7月16日,双方发表了会谈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将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候访问中国。基辛格访华打开中美两国关系大门.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一行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为期七天的历史性访问.

邓峰带有几分得意的对主席解释说:"美国总统出访一个国家七天,在美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来的那天晚上,你就在外面的那间书房会见了他"说着指了指外面的会客厅兼书房.

"从此尼克松就成了你的粉丝"邓峰带有几分调侃的说.

MZD不解的问"什么粉丝?"

"F-A-N-S"


MZD露出了带有几分天真的微笑说:"他怎么会成我的影迷"

"准确的翻译应该是个人魅力的崇拜者"邓峰进一步的解释说.

接着邓峰继续阐述后来的历史

中美关系的解冻,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了中美苏三角关系鼎立局面.在此之后中国开始重返国际舞台.先后和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美两国宣布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并决定1979年3月1日互派大使并建立大使馆.从此中美两国进入了密月期,共同抑制苏联.这也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外因条件之一。当苏联解体后,美国又重新开始了对中国的遏制,压制中国的崛起,不断的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

MZD说:"你再给我说说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是越南共和国也就是南越及美国对抗胡志明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一场战争。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时间最长,影响最重大的战争,实际上是继朝鲜战争后,两大阵营在印度之那的一场较量.1959年越共中央决定武装推翻南越政权,统一整个越南.他们派遣大量军事人员前往南越组织武装颠覆。1960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成立,它由越共游击队组成,由越共中央控制。由于中苏关系破裂,我国和苏联都需要在国际**运动中树立自己的形象,因而都积极支持越南民主共和国对南越进攻.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决定,要在越南问题上显示出美国的力量和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决心。同时认为,战争最好能只局限于美国对南越政府提供常规武器支持,减轻美国和苏联直接核战争威胁。1964年7月31日发生了北部湾事件:一艘在靠近越南民主共和国领海的中立海域进行支援南越任务的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遭到越南人民军鱼雷艇攻击,8月4日马多克斯号往北航行时又遭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