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飞豹出击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飞豹出击

第45章

书籍名:《飞豹出击》    作者:登峰


又有谁能有这个能力呢?

中国,不!绝对不可能!

他一面吐着烟雾一面摇着头.中国**这伙从山沟里走出来的农民,他们除了有顽强的意志,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和数不清的所谓战争谋略外,他们什么都没有.如果他们有这种能力的话.他不怀疑中国人是能作出来这种举动的.可是遗憾的是他们现在只有**土炮,他们手中最先进的武器也都是最近从我们手里买去的我们二战淘汰下来的武器.别说打沉两个航母舰队,就是在朝鲜东西海湾放两只小舢板,他们也没办法把它打沉.

斯大林陷入沉思之中,他拿着烟斗,不停的吸着烟,在他那巨大的办公室内来回的度步.

难道是美国为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寻找借口?如果是这样,那麻烦可就大了.我们根本没有准备好.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五年.难道新的战争又要开始了?我们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应该马上命令驻欧洲的部队进入战备状态,不能让美国象当年德国那样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我们要做好世界大战的准备.要大力加强各种当量的原子弹的生产.马上让政治局讨论一下.斯大林的大脑在高速的运转着

他告诉秘书马上把苏联国家安全部部长阿巴库莫夫和对外情报总局局长萨夫琴科及第六总局局长谢尔盖渃夫找来,同时通知晚上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苏联对外情报总局也称第一总局是苏联对外情报侦察部门,是克格勃的前身,它的职能是对驻国外间谍机构实施领导,并从苏联本土进行情报侦察,指导他们所在地区的国家安全机关第一线分队的工作。

第六总局是负责各个国防工业目标和某些科研中心的反间谍情报侦察工作部门。

他们很快的来到了斯大林的办公室.斯大林把潘维克夫和艾奇逊的谈话的电报展示给他们.询问了他们对此事的看法.国家安全部部长阿巴库莫夫认为,这完全是美国的无稽之谈,凭空捏造的一个子虚乌有的事件.完全可能是美国为发动世界大战做舆论准备.而对外情报总局局长萨夫琴科和第六局局长谢尔盖渃夫则认为,这一切有待于进一步的情报证明.现在作这样的结论还为时尚早.斯大林命令他们要搞清这件事的真伪.要进一步加强对欧美发动世界大战准备情况的情报工作.第六局要加强对中国国防目标和某些科研机构的情报工作.并严历的批评他们工作不利.对上月中国击落美国侦察机一事至今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在政治局会议上,大家十分担心美国发动新的世界大战,尤其是以原子弹为武器的核战争.大家认为无论如何也不能把朝鲜战火,引向苏联,引向欧洲,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破坏二战后形成的世界政治格局.现在中国出兵朝鲜而且取得的战果完全超出他们的意料,但越是这样,苏联越要谨慎,不能再动,千万不要给美国惹急了,对于所谓美国航母被袭事件只能等待事情明了以后,才能作出符合实际的反应。但对加强欧洲的防范是一致的,要全力做好欧洲的备战工作,绝不能在欧洲吃亏.斯大林说,对于亚洲的事情我们还是少插手为妙,我们应和中国人明确一下,在欧洲打起世界大战,以我们苏联为主.我们挑大梁.在亚洲打世界大战就由中国人为主,由他们挑大梁,苏联只能出些枪炮,进行物资上的支持.

外交部长维辛斯基说:上次中国总理来苏联要我们出动空军支持,我们怎么和中国同志解释呢?”

斯大林很不满意的看了维辛斯基一眼说:"上次我不是已和他们说过了,我们的空军还没有准备妥当,需要暂缓出动。"

"可是这个暂缓出动”斯大林粗暴的打断了维辛斯基问话说:"我的话还不明确吗?对于亚洲的事情我们还是少插手为妙,在亚洲打仗以中国人为主,由他们挑大梁,我们只进行物资上的支持.你难道听不懂吗?"

美国的抗议的确让斯大林感到了犹豫。美国现在把已退役了,曾统率美军最大战役行动的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重新请了出来,到法国任北约武装部队最高司令.这说明什么呢?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加强北约的军事领导力量,准备新的世界大战.他认为只要亚洲一打,欧洲也会打起来,第三次世界大战这可是以原子弹为武器的核战争呀!.而且美国这次无中生有的搞出来一个航母被袭事件.明显的是寻衅战争借口.面对新的世界大战。苏联与美军直接对抗。他的心里真的没有底.

斯大林对与会的政治局委员们说:我们要有所准备.应命令驻欧洲的部队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准备新的世界大战.要加班加点的生产原子弹和远程轰炸机.

外交部长维辛斯基又问道:"斯大林同志,对于这次所谓的美国航母舰队被袭事件,我们是不是要问一下中国同志,听一听他们的反应?"

斯大林回答道:"你以为中国人能比我们知道的更多吗?就是他们知道你能告诉你吗?想知道其真像,只能靠我们自己去了解,但对于世界大战还是要和他们进行交流的,要提醒他们注意,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了解一下他们对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态度."

苏联最高国民经济会议主席说:"我们是否应加快对中国的援助?使他们能尽快的独自承担起他们在亚洲的责任."

斯大林说:"如果中国没有提出新的采购计划,我们还是按原计划进行吧,对中国的援助,我们要量力而行.援助是要搞的,但是有偿的,而且要留一手.不能太先进."斯大林在烟灰缸上"铛铛铛"的敲着烟斗,提醒他的同志们说"不要小看这些中国农民,不要低估他们的能力.否则要付出巨大代价的.美国就是最好的例子.十几万人装备价值十几亿美元的装备,短短的几天被中国人打的落花流水.中国人只要给他二十年和平发展时间,他们就会创造出奇观来.他们吃苦耐劳,五千年的文化孕育着无数的智慧,计谋,对他们还是要小心为上.

【第五十章:飘落的星条旗一】

中国人民志愿军对美第八集团军的反击已进行到第5天了。

38军114师作为42军125师的预备队,在3天前,也在顺川以南投入了对美军25师两个团的阻击。经两天的激战,美25师付出了3300多人的伤亡后,在距顺川第2师也曾从北面,作了两次突围行动.以响应美25师的接应,未果。后接到在介川留守部队受到大规模攻击的报告,马上回撤,125师趁机发动了反击,双方有投入了新的撕杀之中。担任美第第第5团的上校团长戴威,他带着团部的参谋,司机等五个人在茫茫的黑夜中,在山间小路,向介川方向走着,他们已经30多个小时,他们没吃到任何食物了,四天里,他们企图向南突出重围,结果是枉自徒劳。11月3日深夜,他奉命在距隘口十五公里处阻击中国人,掩护美2师残部回撤介川。经一天一夜的战斗,5团被中国人打的七零八落,部队以被冲散。现在他们已疲惫不堪,现在具体在哪儿.连他们自己都搞不清楚。他们跨越一条小溪,砸下了几块冰块含在嘴里,以补充自己身体缺失的水份。他们来到了一座小小村庄,在村落边沿,发现一间草房,草房里没有人。在草房中他们找到十个马铃薯,又在马槽中的草料里找到了,马吃剩下的几十粒玉米。他们不敢点燃火,只好把这些东西生吃下去。接着绕过村庄,向山上攀爬,隔5分钟就得休息一次。终于到达一处小缓坡,他们再也走不动了,或者说再也不想走了,躺在这山坡上过夜。在睡前他们几个人用不太文雅的字眼儿对麦克阿瑟和沃克发表了意见并研讨了他们的先人祖宗和其家族中的女性。近处的枪炮声清晰可闻,但他们个个筋疲力尽,连饿带冷,谁也不再关心枪声打哪儿传来,一切听天由命吧.只盼能早点结束这该死的逃亡生活.当他们被踢醒时。看到了月光下,几个穿着肥大面衣的东方人的枪口正对着他们。他们笑了,对于他们来讲这场可怕的战争结束了。

42军126师,11月2日晚,也在肃川以南十八公里处,投入了对美25师的一个团及土耳其旅的阻击,经两昼夜的熬战,美25师和土耳其旅,在付出了2800多人的伤亡后,拉着伤员和尸体回到了平壤。而被接应的美骑7团在和守卫肃川的124师激战两天付出1900多人的伤亡后,看突围无望。想退回了安洲地区。124师趁机对其进行反击,对美骑第1师的主力团,在清川江以南肃川至安洲地区不断地遭到沉重的打击,而失败得最悲惨的是负责掩护后撤的美第1营了。这个营在十一月四日的夜间,当中国人民志愿军124师,在距肃川十公里南洞里附近发起强大反击时,一千四百余名官兵被全部歼灭。在这一战斗中,志愿军124师的许多单位因战功卓著而获得荣誉称号。时任美国第一骑兵师第第一营菲尔少校,在战俘营回忆道:“战斗是在午夜打响的,一声声刺耳的号角,从不远处传来。我知道,中国人开始进攻了。他们!可以说是我见过的最凶狠敌人。我们的机枪射手,将冲在前面散兵线的中国士兵扫倒,而后面他们依旧如洪水一般蜂拥而来。他们不断的扔着手榴弹,利用手榴弹炸出的烟雾,不断的向我们冲过来。我的士兵越来来越少。我们美**队主要特点,必须有强有力的地空炮火支援。可是现在,我们陷入了短兵相接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