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飞豹出击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飞豹出击

第52章

书籍名:《飞豹出击》    作者:登峰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最高副司令部蒙哥马利说:战争的禁律之一就是不能进攻中国.谁要是不信谁就会倒大霉.如果美国不能吸取教训,还不能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后果是很难想像的.他对他的同事说,我从1946年开始,专心的研究过世界战史,特别是中国战争史,古往今来,最伟大的战略家是毛ZD。他是中国两千年来战略战术的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他极少亲临前线,只呆在延安的窑洞内和西柏坡的平房里,用一封又一封电报指挥千里之外的部队作战,总是每战必克。韩战发生以后,我想他也是这样呆在他在北京中南海的书房里指挥着异国他乡的战争。毛ZD麾下名将如云,天才云集,所以我奉劝自由世界千万不要跟他们打仗。他很有预见的说:未来世界和平的关键可能在于中国.

法国总理也致电杜鲁门说:在远东,今后任何扩大战争的行为都是我们不能接受的.

西方各大媒体纷纷发表评论说:"!这次**在北朝鲜的反击给世界发出一个非常强烈而清晰的信号:在涉及中国安全的问题上**是将不会再退让。""从一个更大的历史范围来看,中国**阻止了自工业革命以来给中华民族的生存所造成的严重挑战。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通过对自己国家安全主动有效的维护,使我们过去对他们使用的手段打了一个终结符."

日本国内同样被这个消息震惊了。过去,日本常用“支那”这个带有轻蔑、羞辱的词来称呼中国或中国人。二战结束后,驻日美军曾下令禁止使用“支那”一词。其后,这个词虽然在官方言论和文件中消失了,但在民间,日本人依然习惯性使用它。然而,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西部反击战胜利,把日本人敬畏如天神的美第八集团军打的全军覆没,于是,“支那”在日本悄然的被“中国”取代了.要想赢得日本的大和民族的尊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杀!杀!杀!杀他个天翻地覆.让他们世代为奴.

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西部反击战胜利的消息传到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人们纷纷走想街头,欢呼社会主义阵营取得的伟大胜利,人们狂热的高呼“中国人民伟大领袖MZD同志万岁”,中国**万岁,新中国万岁,“中国志愿军万岁.这在还没走出战争阴霾战后的东欧,如此场面是极为罕见;中国的胜利极大的鼓舞了社会主义阵线的士气.人们也不再谈美变色了.当谈到美国时使用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纸老虎".

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西部反击战胜利,极大的提高了全世界华人华侨在所在国的地位.后来那个成为新加坡总统李光耀在其《回忆录》中写到了1949年和1951年他两次赴欧的不同境遇:前一次,人家给他这个不是中国人的“华人”以冷眼、白眼和蔑视;后一次,他得到的是热情和尊敬,还不时有人问他,你们中国人怎么这么厉害,把不可一世美军都打得一败涂地。这都是缘于这次朝鲜西部的反击战的影响。李光耀说,直到这时,他才真正感到作为一个华人的光荣与自豪!也就是从那时起,出身于英语家庭黄皮白芯的他决心学习汉语,学好汉语。

全世界都为之不解的是,在他们的记忆中,中国不分男女均梳个辩子,吸食鸦片.对外战争从来只有割地赔款的份.中国如此贫穷落后,面临的困难多的难以想象,竟然敢于出动如此大规模的军队同美军较量,志愿军仅仅依靠步兵作战和少量炮兵的支援,竟然打败了武器装备如此精良、陆海空军联合作战的美军,实在不可理解。直至几十年后,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许多人仍觉是个谜。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说:"这是我们职业军人生涯经历最严峻的考验的时刻,……朝鲜战争出乎预料地一下子从胜利变成了丢脸的失败——我军历史上最可耻的一次失败。”志愿军取得了这次战役的胜利,一下子使中国人民声威大震,不仅改变了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同时也改变了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甚至也改变了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对中国的看法。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是不好惹的,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力量是不可小视的。美国人德鲁·米德尔顿在其所著的《用兵之道》一书中,评论这次战役时说:“无论就军事还是政治而言,中国人都是绝对胜利者。中国军队达到了出奇制胜的目的。……在政治上,这次胜利确定了中国在亚洲大陆上的主要军事强国的地位,因而增强了北京在整个地区的影响。”。

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西部反击战的胜利,打通了中华民族通往世界的道路,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为中国创造了与世界各国平等交往的先决条件,中国不再是一个任人宰割和奴役的国家了,中国人民已不再是任人欺侮的东亚病夫了.不仅中国人民建立了自信与自尊,而且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中国昂首站立着世界的东方,是始于中国走出国门主动出击,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三八线”的巍然屹立。这一战使全世界都对中国刮目相看,从此中国人扬眉吐气。中国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军事强国。大国的崛起就是从这一战开始.这真是"一战扬威,稳定家国半世纪;百年雪耻,震慑对手数十年."

【第五十八章:百年雪耻一】

百年雪耻一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取得的胜利,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人们通过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心中的喜悦.

在北京的一个茶馆里几位老先生热烈的谈论着.

"我说金六爷,好久不见了.您看今儿的报纸了吗?那叫一个过瘾,百年的耻辱,今朝一举荡平.".

"听孙女念了,今儿高兴!这才想出来喝喝茶.我说李四儿,高兴时你就别提过去的那段不堪回首的百年耻辱啦"那个被称做金六爷的有些暗淡的回答道.

"哼.哼,那还不是你们满人祖宗干的好事,不过那是报纸上说的‘百年的耻辱,今朝一举荡平‘"李四给金六爷倒上一杯茶说.

一个教师模样的中年人呷了一口茶说:"这也不能完全怪罪金六爷他们这些满人,中国人认识到中国的危亡,才真正认识这个世界.中国人历来认为,中国--中央之帝国,天下之中心,从来都是以天朝上国自居,殃殃大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无所不有,自给自足,自得其乐.虚骄自大,闭目塞听,对外面的事情知之甚少。对外的蛮夷更是持之以鼻,不屑一顾.结果被人割地赔款还不知道怎么会事."

"还是刘先生说的对呀"那个金六爷一面缕着山羊胡子一面说:我小时候看过一本书,是道光十五年,湖广总督林则徐组织人翻译了《四国志》,那时中国人才知道原来天下是这么大,在天底下上除了我们这个中央帝国外还有这么多叫着奇奇怪怪名字的国家,什么大不列颠,法兰西,葡萄牙,西班牙真他妈的不好记,也不想记,那时不管它叫什么统称蛮夷."

"林大人那可是中国当时最清醒,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第一人呀"刘先生说.

"哎说起来中国这百年的耻辱都是叫英夷大烟害的.没有大烟也打不起来.我听老辈讲,开始那些黄毛来中国作生意还老实.拿些吃饭用的刀叉剑戟的来卖,谁买呀.又拿煤油灯按家送,烧起来烟大,味道呛人,给都没人要,他们的洋布看是挺好,溜薄不结实也没人买.看什么东西都卖不动,后来他们就起坏心了.开始卖大烟.从雍正后时期起,等到道光即位时一年能卖,这么大的箱子四千来箱."金六爷一面说,一面比划箱子的大小."等道十八年间增加了十倍。大烟的泛滥了,给中国人抽的面黄肌瘦,啥呀干不了.家里穷的叮铛响还想抽.道光爷一看不行呀.道光问大臣怎么办?这些大臣也没个准主意.后来,时任湖广总督林则徐给道光爷上了个折子说:鸦片不禁,几十年后会弄的国贫民弱,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把道光打动了,任命林则徐为禁烟的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大烟。"金六爷喝了口茶接着说:"来年3月林大人到达广州,严查烟贩,晓谕洋人交出鸦片。同年6月,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上来的200多万斤大烟.这下给洋人惹翻了.说如果不赔偿损失就动硬的.道光爷问钦差大臣林则徐要打起来有多少胜算?林则徐认为打败英国人没问题。他在给道光的奏折中写道:“彼之所至,只在炮利船坚,一至岸上,则该夷无他技,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能复起,不独一兵可刃数敌,即乡勇平民竟足以制其死命,况夷人异言异服,眼鼻毛发皆与华人迥殊,吾民齐心协力,歼除非种,断不至于误杀。”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林大人这个折子真是愚不可及的笑话".李四说.

"哎金六爷又长叹一声接着说:当时满朝就属他最了解英夷了,别人知道的就更少了.道光十八年年六月,四千余名英人乘四十多艘舰船.封锁了广州珠江口,看江面上挂着铁链子,无隙可乘.逐北犯到浙江定海,7月6日晨,英军在没有任何死伤的情况下。没用一袋烟的工夫,就把定海水师1540人给灭了.定海水师在死伤各13人的情况下,把定海举手让给了英军.这些狗奴才真是不中用?就是1540只猪躺在那里,让英军杀也得杀几个时辰呀.后来他们又跑到天津海口,把英国外交大臣的照会送交直隶总督琦善,琦善受命前往天津虎门口外的穿鼻,与英军统帅谈判,议定草约,史称《穿鼻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