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飞豹出击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飞豹出击

第223章

书籍名:《飞豹出击》    作者:登峰




为了能够解决中苏两国的边界问题。我们将派出以李大为和毛岸英为正副团长的中苏边界谈判代表团,轮流在两国首都就两国的边界问题举行谈判

随后苏联方面也作出了积极的响应,也派出了莫洛托夫和安德罗波夫为正副团长的强大的谈判阵容。

之后在莫斯科举行了首轮边界问题的谈判,李大为首先代表中国政府重申了中方的原则立场,本着先易后难的处理原则,首先解决沙俄时代和苏联时其超越1727年以后所签订的那些不平等条约而侵占和企图侵占的中国领土。这些必须无条件归还给中国;其次,要求收回沙皇俄国通过那些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掠取的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最后就历史上没有划定的两国边界,现在被苏联占领的中国原有的领土进行重新划定。

苏联方面也说明了自己的立场。同意中方提出的本着先易后难的处理原则,但否定了沙皇俄国迫使中国签订的一系列涉及边界问题的不平等条约。他们认为,不管是1858年签订的中俄《瑷珲条约》还是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以及1864年的《勘分西北界约记》、1881年的中俄《伊犁条约》都是经过双方当时的政府所签订的有效的法律文件。不能因为政权的更迭就以不平等条约来加以推翻。如果这样随便的把这些双方政府正式签署,具有法律效应的两国政府间的勘界文件推翻,那我们就是再签什么新的文件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双方的下一界任何政权都可以以不平等条约为借口,推翻我们现在签署的文件。

【第二百一十七章外蒙图瓦的改造】

对苏联提出的沙皇俄国迫使中国清朝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为有效条约的这种观点,李大为从法律文件成立有效性条件入手,予以了坚决的驳斥:“作为一个法律文件的有效性的前提,首先是看它权利、义务是否对等,是不是公允。这些条约首先是显失公允。”然后他话锋一转说道:“这些文件是怎么签署的?是在什么情况下签署的?想必你们比我们更清楚。就以《瑷珲条约》为例,是沙俄侵略中国的大功臣之一沙俄远东总督穆拉维约夫,把马刀按在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的脖子上,逼迫他用铅笔在边界地图的乌苏里江沿着中国江岸划了一条粗线,在这种情况下签订的《瑷珲条约》。试问这样刀按脖子情况下签订的条约能公平吗?能有效吗?这一点列宁同志要比你们清楚,你们为什么不按我们共同的无产阶级**导师列宁同志所教导我们的那样去办呢?反倒把屁股坐在我们共同的敌人沙皇俄国的那一边为他们的侵略行为百般的辩护呢?试问你们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这些**高级干部的阶级立场站到哪一边去了?。”

毛岸英接过来说:“你们作为社会主义的老大哥的确应该好好的想一想,你们自己的阶级立场问题。”

“有关阶级立场的问题是我们两党在党内讨论的问题,我们现在谈的是两个国家有关领土问题,和阶级立场不发生关系。”莫洛托夫不愧为天才的外交家,他很快的就把李大为设计的这招给拆了。

“当然有关系,”毛岸英马上用一口流利的俄语说道“我们双方都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所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如果连对方党的阶级立场我们都搞不清楚,那我们还算什么同盟者呢?还算什么社会主义友好邻邦呢?如果没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处理这类问题会采用另外一种方式。”

莫洛托夫感到了毛岸英话语中不善的味道,但他仍不为所动的说:“关于我们之间意识形态领域的同一性的问题,这个问题还是留给我们两党的书记处去讨论,我们只谈领土问题。”

“好”李大为接过了莫洛托夫的话题:“的确,争论这些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问题没用。就按你说的我们只谈领土问题,我希望你们能够正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们只是想继承沙俄政府侵略扩张所获得的结果,而又不想承担沙俄政府侵略扩张的政策后果所造成的责任那是说不过去的。”

莫洛托夫明知故问“什么责任?”

“就是在短短的268年间被沙俄和你们苏联强占我国444、38万平方公里领土的责任。”毛岸英反应很直接,回答道。毛岸英之所以提出444、38万平方公里领土,并不是真的想向苏联要回那么多,在这444、38万平方公里领土里,包括《尼布楚条约》和《布连斯奇条约》所丧失的领土。虽说这两个条约也都丧失了一些领土,但和后来的那些不平等条约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尼布楚条约》和《布连斯奇条约》都是在清朝鼎盛时期签订的,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至于清朝政府那些二杆子叫老毛子懵骗是另一个问题。就如同在市场上买菜,人家多收你钱,少给你称你没发现,或者说你愿意,那也怪不了别人。这个事也不好全部推翻,但这和后来的那些不平等条约性质不一样,后面对那些不平等条约,那是把刀按在你的脖子上,硬逼着你,不给你菜,光要你钱。这是绝对不行的,是必须得要回来的。但谈判时双方自然都要先喊出个虚价,然后再相互向下砍价,这只不过是一种讨价还价的外交手段而已

双方就这样轮流的在莫斯科,北京之间进行着“漫长砍价”。

在双方外交官进行唇枪舌战之时,双方都在积极的为自己国家谈判代表的谈判桌上不断的增加着筹码。

中国对远东省外蒙专区和唐努省的“消化”也在积极的进行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这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退转军人组成特殊庞大的部队,是中国武装力量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始终保持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完全一致的整套政治机构和制度,并同时赋予生产和地方政权建设新的内容。始终坚持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兵于民,体现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一致性,使中国人民解放军既是战斗队、又是生产队和工作队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和发展。对于中国所有的“新区”都是由他们首先接管,这次当然也不例外。这次前去接收远东省外蒙古专区和唐努省的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内蒙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之外,琉球生产建设兵团,西藏生产建设兵团,也都纷纷的派出了自己的队伍。他们开进了远东省外蒙古专区和唐努省后,接管了所有的行政管理机构,公检法司,把那些亲苏派该抓的抓,该判的判,不够抓判的送去劳改。把原外蒙的军队按整编国民党军的办法,把一部分热爱中国,政治可靠,军事过硬的分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各个作战部队,其余的编入各生产建设兵团。同时,生产建设兵团实行了工农商学兵统筹兼顾,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生产建设方针,他们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建设兵团在远东省外蒙专区和唐努省建立了农场、林场,牧场,大力发展两地的工业,建立了肉食品加工厂,毛纺厂,木材加工厂,水泥厂,造纸厂,机械加工厂,冶炼厂,水力发电厂促进了远东省外蒙专区和唐努省的传统的生产方式和工农业的结构,同时也改变了这两个地区原有人民的生活方式,使他们看到了光明的前途。

中央根据琉球地区和山南特区开发建设的经验,对开发远东省外蒙专区和唐努省也参照山南特区,给足了政策上的支持,对由国家重点项目中央出钱责成各部委办,及各省市,各生产建设兵团,进行指令性开发。对于计划外的项目,不管是国营还是集体,个体本着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进行,根据开发的项目的不同对所得税给予一定比例的减免。服务业免增3年所得税,制造业免增5年,冶金,矿山业开发免增8年一时间,生产建设兵团,各省市和各大中直企业,也都纷纷的派出了自己的队伍进驻了远东省外蒙专区和唐努省,大有“跑马占地”之势,当然这一切都是在远东特工委的计划下进行的,集体,个体当然也不落后,他们随着建设大军,把商店,饭店,粮站,客运,旅店,蔬菜大棚开在了所有的建筑工地周边,反正投资也不多,几个蒙古包就完活。减免3年所得税那可不是个小数,那可是在内地5、6年的纯利润啊。在外蒙古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一切土地为国家所有,不牵扯土改的问题,这也是原来的外蒙古“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留下的好处。剩下的问题就是安置所占地的牧民问题,好在原来的外蒙古地广人稀,重新安置的问题不大。

中央在对远东省加大开发力度,满洲里——乔巴山——乌兰巴托——木伦——唐努乌梁海的克孜勒横贯远东省和唐努乌梁海东西的铁路开始修建。一条条通往苏联和远东省外蒙专区和唐努乌梁海地区的战备公路也在建设之中。一支支军队和地方的机械化施工建筑队伍活跃在远东省外蒙古专区和唐努省,这就是战争对经济的拉动。

在远东省外蒙专区和唐努省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同时,对于这两个地区的文化教育改革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苏联对这两个地区进行了3、40年的统治和影响,成功的对原来外蒙和图瓦实施了同化教育。在1944年,蒙古当局就废弃了成吉思汗时代创立的蒙古文字,改用斯拉夫语系中的俄文字母,只是个别字母由蒙方自己创造为基础的新蒙文,并于1946年1月颁布正式使用。而图瓦这种同化进行的比外蒙还早10年,更彻底干脆就是俄语,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