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飞豹出击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飞豹出击

第309章

书籍名:《飞豹出击》    作者:登峰




中国人民解放军从1927年8月1日创建,走过了32年光辉历程。在中国**的绝对领导下,经这10的打造,解放军大部分已实现机械化,并不断的向信息化军队迈进。有应对各种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有足够的能力粉碎任何敌人的进攻。

这次在**广场国庆阅兵是新中国成立10年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的集中展示,是对建军32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这10年中国人民武装力量发展建设的庄严检阅。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阅兵分列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歌声中开始

率先通过**广场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他们护卫着八一军旗,今天,“八一”军旗更鲜亮,更壮美。向世界展示了人民军队的风采和共和国的荣耀。

接着走来的是由解放军机械化步兵学院组成的陆军学员方队,解放军院校建设形成了院校教育与部队作战训练衔接、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并举的新型教育格局。

邓峰在**城楼西角上指着下面解放军机械化步兵学院组成的陆军学员方队,对站在自己身边的蒋介石说:“蒋先生,从建国以来,一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型军事人才成为目前解放军中的中坚力量,已经全部代替了那些没有现代化战争知识的师级以下的指挥员,军级和集团军的指挥员也将被共和国最高军事学府——国防大学毕业生所替代。”

“好,好”蒋介石目不转睛的看着下面的受阅方队连连称好,他接着说“通过这次对苏的战争,我才真正的知道什么是现代化,信息化,高科技的战争了。没有现代化战争的知识只有挨打的份。”

邓峰又指着紧随陆军学员方队走来的陆军方队说;“现在解放军陆军已不再是原来概念上的陆军了。现在已发展成由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电子对抗兵、陆军航空兵等组成的现代化陆军,按照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战略要求,实现空地一体、远程机动、具有快速突击能力的强大的攻击力量。”

“在来北京之前,我和程赓、孙立人同志,到了驻乌兰乌德西郊的贝加尔省军区边防武装警察总队3支队视察过。”蒋介石深有感触的说,“的确是太强大。程赓、孙立人说这样的部队一个师能顶苏军两个师摩托化步兵师,要依我看不止,最少可以顶3个师以上。”

接着走来的是身着数字迷彩服首次公开亮相的特种兵方队。邓峰向蒋介石介绍说:“这支受阅部队,是由驻琉球群岛的武装警察特种大队组成的,他们曾参加过接收琉球,并参加过琉球围剿日本那些由侵略过中国的军人组成土匪的英雄的部队。现在解放军特种作战力量已实现由传统侦查部队向新型特种作战部队的历史性转变,已成为我军能够经得起任何考验的拳头和尖刀部队。”

金锚飘带系着风,海魂衫刻着浪,驾驭现代战舰劈波斩浪。身着一身白的大连舰艇学院的海军学员方队走了过来。蒋介石看着下面的海军方队颇为感慨的说:“中国是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啊中国过去就是吃了缺乏海洋意识,有海无防的亏。现在好了,我们现在也有了5个大舰队了。我看我们应该尽快的建立起5只航母舰队,这样对于一个横跨两大洋的海洋大国是必要的。我去年已向政协提交了这个提案”

邓峰默默的点了点头说:“海军现在已发展成为由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岸防和陆战力量等组成的综合性军种,按照近海防御、远海防卫的战略要求,努力提高战略威慑、远海机动和近海综合作战能力,由黄水海军向蓝色海军过渡。海军是中国一个短板,海军建设周期太长,耗资也太大。你说的很对,建立中国航母舰队绝对是必要的。现在也已经在建,我估计最少还要等两年。”

蒋介石看到紧随水兵方队走来的海军陆战队方队说:“这是一支很能打仗的部队,我想这一定是参加过解放台湾的海军陆战一师吧。”邓峰注视着这支被誉为“两栖利剑”陆战猛虎、海上蛟龙的中国海军陆战队说:“你猜对了,中国的海军陆战队的确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这次在收复苏维埃港打的也不错。他们具有陆地、海上、水下多种作战能力,是我军应急出击的铁拳,在保护海疆安全、维护海洋权益、支援岛屿作战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英姿勃发的空军飞行学员方队由空军航空学院编成。解放军人民空军由于基地原因,历经10年建设,是中国陆海空三军中发展最快的一个军种,现在已拥有航空兵、地面防空兵、空降兵、雷达兵、电子对抗兵等综合性军种,按照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要求,不断提高空中进攻、防空、战略投放和空降作战能力,是当今世界一支绝对超级强悍的武装力量。

英姿飒爽的三军女兵卫生兵方队走过来了。她们分别来自第四军医大学、北京军区、海军和空军部队各所医院,是共和国武装力量的光荣一员,在保卫祖国的事业中、在为祖国开疆扩土的战斗中处处都有她们的美丽身影。

由各生产建设兵团和红色边疆女民兵组成的方队是这次阅兵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民兵是国家的军事后备力量,参加受阅的女民兵中,有工人,农民,国家公务员、生产建设兵团的职工,知识青年,在校大学生,她们在这次对苏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她们又以这个时代特有的漏*点展现着中国女民兵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

【第二百八十八章试看天下谁能敌】

当棱角分明、怎么看都是一条直线、整齐划一受阅的徒步方队飒爽英姿的由东向西通过**广场后,最吸引人们眼球的装备方队,以无比雄壮的英姿出现在**前。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铁流滚滚,气贯长虹,金戈铁马,所向披靡的装备方队以无比强大的阵容通过了**广场。

行进在装备方队最前面的是由18辆涂着淡谈锗石色和土黄色相间的数字迷彩的“摧毁者”坦克方队,夹着雷鸣,带着战场上的硝烟,披着昨日征战的一身征尘,以进攻楔型编队,象一支利箭,以其特有凶悍的气质显示着他们无坚不摧,所向无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王者风范。

这支坦克方队是由在对苏战争中屡建奇功的英雄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远东兵团第一集团军第一装甲师第一坦克团组成的。他们曾从大兴安岭西麓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沿着克鲁伦河,率先挥师出塞,直插外蒙古东部,血战千里草原,全歼外**立势力蒙古第5骑兵师,全歼了苏军驻守在乔巴山市的一个152加农炮营,占领了外蒙的战略重地乔巴上市,然后挥师北上,剑指苏联东西伯利亚南部布里亚特加盟共和国的首府赤塔,把庄严的五星红旗第一个插在苏军后贝加尔军区司令部的废墟之上

站在彭德怀身边的苏联国防部长朱可夫元帅,第一次亲眼见到被苏联官兵称为“无敌战士”的中国的“摧毁者”坦克。中苏这场战争完全证明了苏联的坦克专家们用苏联现有的坦克和中国的“无敌战士”坦克进行PK胜算为0的结论是正确的。现代化战争装备数量和人数的多少已不是决定的因素,重要的是在一定数量基础上的质量。从这次中苏战争的过程上看,中国投入的这种先进的坦克数量并不多,与苏联的装甲部队与中国装甲部队数量相比大约是6:1。可是在远东地区苏军的近万辆坦克和装甲车,没有能够阻挡住中国装甲部队这钢铁洪流滚滚向前的履带。他不由的对自己所倡导的、并在苏德战场上得到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宽正面,大纵深,高速度,多波次连续不断进攻的战术理论产生了根本上的动摇。他此次来中国有一个十分强烈的愿望,就是见一见中国远东兵团司令员,这个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用一个集团军和一支地方部队10万余人就解体了印度,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从苏联手中夺去了4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己戎马一生还没遇到过如此强悍的对手。说实话,苏联这次输的一点也不冤,就是到现在也找不出战胜中国的办法,不要说战胜中国军队,就是能够抑制中国军队的办法也没有想出来。自己有必要和中国远东兵团这个指挥对苏作战的总指挥交流一下有关战术思想,哪怕是只言片语也好。

朱可夫转过脸,看了看专心致志的看着自己部队的中国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说:“彭元帅,我能不能见一见指挥这次战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指挥同志呢?我有些问题要向他请教。”

彭德怀听完了毛岸英的翻译后想了想,以少有的幽默说:“岸英,你去看看邓峰司令员现在有没有时间,如果他有时间,让他给这个苏联大军事家上上课。”

跟在摧毁者坦克方队后面的是“突击者”轮式装甲步战车方队,这个方队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第第3机步团编成。这又是一支敢打敢拼的部队。在进行机械化条件下作战模式向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模式转变中。这支部队在这次对苏作战中和陆航配合默契,与红色边疆的民兵,发扬中国人民解放军优良传统,不顾疲劳,不畏寒冷,连续作战的精神,对苏军穷追猛打,经20多个小时的连续战斗,消灭苏军克格勃边防总局第第45集团军一个摩步营,全面占领64屯,向苏军讨还了沙俄在59年前,血洗江东64屯对中国人民所欠下的那笔血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