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名门之再嫁

乐读窝 > 武侠小说 > 名门之再嫁

80 通达变通

书籍名:《名门之再嫁》    作者:闲默


        两人一路顺着丫头婆子的指引,奔过去寻到李燕语,常嬷嬷拉着李燕语,直瞪着她,喘得说不出话,李燕语急忙扶着常嬷嬷来回慢慢走动着,带着丝苦笑,将路上邵大老爷和李谦的事说了,常嬷嬷长长呼了口气,这心算是放到了肚子里。

        大刘婶子扶着小幺喘着粗气,眼看常嬷嬷神情松驰安然下来,知道没事,也跟着长长的喘着气,半晌,两人才在小凳子上坐下,连喝了两杯茶,常嬷嬷转头吩咐小羽:“我紧着过来,就拣着紧要用的东西收拾过来,都在外头车上,你去看着她们收拾收拾去。”

        小羽答应一声,出去看着人收拾东西去了,常嬷嬷转头看着李燕语,又是一声长叹气:“也是,可不就是这么回事,这嗣不嗣的事,闹了这大半年了,京师宗室家小孩子,差不多个个都拉出来溜过了,爷是这宗室子弟里头最有学问的,中过探花的!两位小少爷可不就成了众人瞩目?爷和奶奶想得周到!不进城好!等这事过了再进城!”

        大刘婶子也听明白了,跟着点着头:“是这理儿!就是这理儿!奶奶没在城里,没看到那些事儿!真是••••••远了好,离得越远越好!”

        李燕语笑着听两人感叹加感慨了一会儿,才转头看着大刘婶子问道:“大刘叔也来了?”

        “来了!说好多年没见奶奶了,一定要过来给奶奶磕头请个安。”大刘婶子爽朗的说道,李燕语笑着点了点头:“我也好多年没见大刘叔了,看你虽说胖些,精神倒好,让大刘叔进来吧,歇一歇,你们两口子就赶回去,我和阿盛阿念,还有爷,只怕要在这别院住一阵子了,你回去看着人把要用的东西都收拾好让人送过来,没事,这城外住着可比城里清静。”

        大刘婶子答应着,起身出去叫了大刘进来,给李燕语磕了头,李燕语让人把阿盛和阿念领出来见了大刘夫妇,让着大刘坐下,细细问了些生意上的事,大刘一一答了,转头看着大刘婶子,大刘婶子冲他努了努嘴:“你说!”

        “什么事?”李燕语笑着问道,大刘期期艾艾,常嬷嬷瞥了他一眼,干脆的替他说道:“你看看,这又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奶奶,是这样,大刘家几个孩子,老大老二如今一个在作坊,一个在铺子里干活,还有个小的,今年九岁,想送进来派个差使。

        “还有个丫头,今年五岁,等她大了,也想让她进来当差。”大刘婶子忙笑着接了一句,李燕语笑着点头应道:“你肯舍得,有什么不行的?明天带他过来我看看,若能和阿盛合上脾气,就让他跟在阿盛身边侍候好了。”

        大刘和大刘婶子大喜,一起站起来,跪倒磕了头,又说了几句话,才垂手告退回去忙了。

        隔天,别院还没收拾清爽,三奶奶就带着阿莹、丰安坐车过来看望李燕语,李燕语正忙得片刻不闲,陪了她说一会儿话,也懒得再听她话里话外的求援,打发小羽、文杏带着丰安、阿盛去玩,自顾自指挥着众丫头婆子安置各处,重新调整各处摆设布置,一件件看大刘差人送过来的帘幔、桌围、靠垫,分派到各处去,三奶奶跟在后面,愁眉苦脸,只翻来覆去的问李燕语什么时候进城,期期艾艾的劝李燕语搬回府里去住。

        李燕语也不答她的话,转头看着她问道:“福宁王府立嗣的事,你听说没有?”

        “怎么没听说?这事满京师谁不知道?”

        “有人打丰安的主意没有?”李燕语直问道,三奶奶恍然没听出半分端倪,十三岁的阿莹却满脸惊讶的看着李燕语,李燕语意外的扫了她一眼,转头看着三奶奶等她说话,三奶奶可惜的叹了口气:“你三哥也托了人,人家说丰安大了,不合适,福宁王妃还年青,这立嗣,自然是立的越小越好,她带大了,长大了自然就只跟她亲••••••”

        “三嫂还真是舍得,换了我,说什么也不能把亲生儿子送出去!”李燕语扫了她一眼,冷淡的说道,三奶奶正要说话,阿莹偷偷拉了拉她,李燕语转头看着阿莹,笑着问道:“阿莹今年多大了?”

        “十三了。”阿莹有些意外,李燕语干脆坐到阿莹身边,仔细打量着她,笑着和她说起话来:“针线学得如何了?灶上呢?跟谁学的厨?你母亲平时管家理事,带不带上你旁边看着习学?”

        “她还小呢,哪懂这个。”三奶奶怜惜的抚着女儿的肩膀说道,李燕语转头看着三奶奶,似笑非笑的问道:“那三奶奶当家在家当姑娘时,几岁开始跟着母亲学着管家理事的?”

        三奶奶怔了怔,凝眉想了片刻,才笑着说道:“母亲又不是长房嫡媳,那时候也不当家,这还要学?我倒没听说过。”

        李燕语无语而无奈的看着三奶奶,阿莹脸上渐渐泛起红晕,伸手拉了拉母亲,张了张嘴,却又为难的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李燕语伸手拍了拍阿莹的肩膀,不客气的说道:“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阿莹是个好孩子,你不教她也好,让她跟我在这别院住一阵子吧。阿莹,跟六婶,还有常嬷嬷她们,好好学学怎么当家理事,怎么调教仆妇下人,好不好?”

        三奶奶听得极不是味,又不是太确定,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阿莹转头看着茫然犹豫的母亲,垂下头,搓着帕子,声音虽轻却确定的‘嗯’了一声,李燕语站起来,也不等三奶奶说话,径自吩咐魏紫道:“你带阿莹姑娘去找常嬷嬷,跟她说阿莹姑娘要留在别院里住一阵子,学着管家理事,让常嬷嬷带着阿莹姑娘去挑住处,这里头的讲究说法,姑娘不懂的,记着跟姑娘说明白,挑好住处不用回来,让她带阿莹姑娘去厨房,先从厨房管起。”

        阿莹站起来,扫了眼干脆呆楞住了的母亲,咬着嘴唇,带着丫头,转身跟着魏紫出去了。李燕语看着阿莹出了花厅,转过身看着三奶奶,长长叹了口气,真是什么人什么命,就这样,不也活得好好的?就这样,还敢想着争福宁王那个位子!无知者无畏!

        连忙了两天,总算收拾妥当了,这天李燕语起个大早,打发邵源泊出了门,带着阿盛和阿念,一路步行,往抱朴庵寻清慎师太说话去了。

        清慎师太直迎到尼庵门口,李燕语远远看到师太瘦小的身影,鼻子酸得止不住,忙急走几步,上前拉着师太的手,仔仔细细看着她,半晌才说出话来:“师太••••••老了!”

        清慎师太微笑着拍了拍李燕语的手:“是人都会老,一恍,都**年没见了,师太老了,你也长大了,这是阿盛和阿念?”

        “是!阿盛阿念,过来给师太见礼!”李燕语笑着转头吩咐道,阿盛拉着阿念,严肃着一张小脸,规规矩矩的长揖到底见着礼:“师太安好!”

        清慎师太忙弯腰扶起两人,一手拉一个,转着头仔细看了一会儿,笑着说道:“阿盛象他父亲,这阿念长得极象你!”

        清慎师太牵着阿盛和阿念,和李燕语缓步进了禅房,两个在榻上坐了,阿念挤在李燕语身边,靠着她,打着呵欠象是准备睡一觉,阿盛是个坐不住的,轻轻跳下榻,伸手拉着阿念:“阿念,走,出去转转去!”

        阿念嘟着嘴,拉着李燕语示意她看阿盛,李燕语转身将阿念抱下榻,笑着说道:“去吧,跟哥哥出去玩玩去,这周围景色好,好玩的地方也多,去吧。”

        阿念仿佛叹了口气,耷拉着眉梢,阿盛拉着他,魏紫、姚黄等众丫头婆子跟着,出去玩去了。

        李燕语和清慎师太看着两人出了门,才端起杯子,一边喝着茶,一边聊着这**年的事,感慨着这**年间的变故,话语说到福宁王府的变故,清慎师太闭着眼睛念了句佛,李燕语看着她,犹豫了下,低声说道:“这回安大娘子也该解脱了。”

        清慎师太微微有些惊讶的看着李燕语,呆了片刻,仿佛想起什么,笑着说道:“当年••••••梁家有位姑娘在,胡丞相家七公子娶的也是梁家的姑娘。”

        “嗯,是她跟我说的。”李燕语爽快的答道,清慎师太念了句佛,沉默片刻,才低声说道:“安家那位姓梁十二奶奶,去年冬天病没了,我去给她念了两天往生咒。”

        李燕语吓了一跳:“我怎么没听梁七少奶奶说起?”

        “她算是出家人,人走了,也就几个至亲知道,过去送了她一程,她年年给安大娘子办往生法会,唉!佛法解不开解不了的死结。”清慎师太的声音低落而伤感,李燕语双手合什,低低念了几句佛,叹了口气说道:“死结用死来解,师太,你说这世间,真有菩萨佛祖在么?”

        “自然是有,离地三尺有神灵。”清慎师太缓缓的说道,李燕语自知失言,忙垂头喝起茶,两人沉默半晌,清慎师太看着李燕语笑着问道:“你也不进城,是避讳这立嗣的事?”

        “可不是!”一提这个,李燕语又烦恼起来,看着清慎师太,将回来那天路上的事说了,摊着手,一脸苦恼的说道:“你看看,人还没进京,就被人打上主意了!如今这情形,哪里惹得起?只好先躲起来!”

        清慎师太一边笑一边点头:“这福宁王府之嗣,赶紧立下来好,这宗室之家的孩子,也能少受些罪!”

        “说到这个,正有要求师太处。”李燕语笑着说道,清慎师太示意她说,李燕语顿了顿,想了想说道:“也不知道算不算让师太打了诳语,我是想着,这福宁王府,一来尊贵,二来,又有那样的冤孽在前,这寻嗣子,总要寻个福泽深厚压得住的,阿盛和阿念都是福小命薄之人,八字弱,命星暗,若是离了父母只怕长不成人,可绝没法子去做别人的嗣子。师太看?”

        清慎师太看着李燕语笑起来:“这命上的事,算不得诳语,那命如水,是动着的,人这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或善或恶,都让这命变化多端,所以才有这修善之事,善行改命之事,听的看的有多少呢!”

        李燕语笑着放下杯子,看着清慎师太感叹道:“我就爱师太这份通透豁达变通。”

        我的在榜字数啊,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