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宋帝江山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宋帝江山

126 决战

书籍名:《宋帝江山》    作者:绍兴十一


        以下的内容属于毫无意义的填充内容,下次更新的时候后会把正文换回这里来,纯粹为了防盗用,不影响诸位阅读和订阅。

        谢谢支持。

        ===============================================

        本文内容vip字数共3600字,以下填充内容为《宋代服饰的价格研究》,看起来古代的衣服要贵。

        =========================================

        宋代一贯铜钱约相当于465元(2004年),今年为2012年,比之04年的时候物价翻了至少两三翻不止。诸位可自行计算以下这些物品的价格。

        1.衣服

        (1)官服

        天圣七年(1029年),三司报告说:每年赐各地官员的冬衣袄,“其紫罗及紫干色、光色大小绫旋襴,各除折剜子表里,自四尺八寸有畸至二尺二寸,凡四等。外若支价钱,即各并绵八两共估钱,自五贯四百八十至二贯三百八十,凡四等。”3一件朝廷统一发放给官员的制服绵袄,约为2贯380文至5贯480文。

        (2)军装

        宋仁宗时,张方平上书指责道:“臣尝入朝,见诸军帅从卒,一例新紫罗衫,红罗抱肚,白绫裤,丝鞋,戴青纱帽,长带绅,鲜华烂然。其服装少敝,固已耻于众也。一青纱帽,市估千钱,至于衫裤,盖一卒之服,不啻万钱。”1开封军队将领的随从士兵,仅一顶青纱帽就值1贯,全套豪华军装约10贯。但广大普通士兵的军装不可能如此精美,而是比较简单,一般数百文就够了。嘉祐四年(1059年)六月,有诏“赐沿黄河诸埽役卒衫袴,若愿给钱者,人五百。”2可以推知,一身士兵夏季服装约值500文。元丰年间,江西买军须衲袄,官方按每件800文支付给百姓,而百姓需3贯才能办齐:“官估八百,实费三千。”3宋徽宗时,庆州有禁兵5人夜间翻逾瓮城,“劫门者衲衣,门者冻以死而复活”。这件打补丁的卫兵的冬装“直数百钱”。4

        景定年间,建康府制造新军衣袄,“新屯宁江诸军,本府所当添办军装,遂行下作院造办胖袄、绵裙、布帽各一千件,工物共该六万六千四百三十贯旧会”。5一套冬季军装的造价,是旧会子66贯余。按景定年间的旧会即17界会子,每贯值铜钱50余文,即使按55文计,66贯合铜钱3贯630文。

        (3)女装

        女装价钱,历来较贵。庆历年间,有人指责御史中丞张方乎托户部判官杨仪雇佣女仆,“未尝与直。而女仆随身衣装,自直百千,皆仪所办。虽契约有三十千之数,而仪实未尝领”。1一位女仆的全套服装,就达100贯,遑论大家闺秀!宣和末,开封时髦的女子在服饰上极尽奢侈:“多梳云尖巧额、髩撑金凤,小家至为剪纸衬发,膏沐芳香,花鞾弓履,穷极金翠。一袜一领,费至千钱”。2连1袜1领都价值1贯,何况其他呢宋高宗时的李桩,也有同感:“闾巷之妇。有以一冠一领,厥价数千。”3价格越来越贵,增长数倍,而且下移到了普通人家的妇女。

        邻国的情况同样如此,如金熙宗皇后“性侈靡,至以真珠装被,追集绣妇至数千人。后日更绣衣一袭,直数百缗”。4金国皇后的一件绣衣,价值数百贯。

        (4)高档服装

        端拱中,吕佑之作为副使与吕端一起出使高丽时,“假内库钱五十万以办装”。5花费了500贯添置用于外交的服装,想来应是十分豪华,而且不止一套。景祐三年(1036年),太常少卿、直昭文馆扈偁上书指责道:“京师,天下之本。而士民借侈无法,室居服玩,竞为华靡,珠玑金翠,照耀路衢,一袭衣其直不翅千万,请条约之。”1一套高档服装价值1万贯,定是贵族、巨商穷奢极欲的表现,超越了礼制规定,所以引起士大夫的反感。但是,这种情况是难以制止的,反而会随着社会发展、统治集团的奢侈而加剧。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陈次升也指出:“贵介之族与夫兼并之家……销金铺翠,旬翻月异,一领之细,至有千钱之直者。”2贵至1贯的领子,并不限于女装。

        (5)普通服装

        大众化的普通衣服,总是适应大众的购买力,一般1件价钱数百文。宋仁宗时,丁度曾指出:“在京西,有强盗杀人,取其弊衣,直不过数百钱。”3一身破旧的衣服,价值数百文。宋徽宗朝初期,赵明诚在太学读书,“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人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4一件普通的衣服,价格大约是500文。

        南宋初,有道人以“所衣布袍”赠人曰:“某年月日,岳阳楼前用钱三百七十买此。”5这件布质道袍的价钱是370文。陆游诗中曾说:“秋衣初缝惜不得,急典三百新青铜。”6他的一件秋衣,价值铜钱约300文。嘉定年间,临安府“有士人为贩夫摘破背裾”,士人要求贩夫赔偿他的损失,官司打到临安府。府尹问:“背直几钱”士人答:“元制十千”。1所谓“背裾”,大概就是衣服的后襟;所谓的10贯,大概就是衣服的价钱,而且很可能是会子。

        2。冠帽

        宋仁宗时的江休復言:“近岁都下裁翠纱帽,直一千。”2开封的一顶翠纱帽,价值1贯。前引张方子所言京师士兵所戴“一青纱帽,市估千钱”,3也是1贯。

        熙宁年间,日本僧人成寻在杭州记载:“家主张三买送予料笠,直五百五十文;赖缘供奉笠直三百文者……惟观、心贤、善久笠直五十文钱,与之。”4杭州料笠1顶550文,有的笠直300文,也有的直50文,想来是档次不同。乾道七年(1171年),鄱阳百姓郑小五家染上了疫疠,家徒四壁,“但得一毡笠,倩牙侩王三鬻之,可值千钱”。5一顶毡笠可以卖1贯钱。

        元丰年间,在江宁府居住的王安石,把一件包头的旧乌巾(幞头)送给仆人,被拿到市上卖了300文:“卖得钱三百文”。6

        苏轼记载:“齐之士子,相尚裹乌纱帽,长其顶,短其檐,直其势,以其纱相粘,谓之虚粘奇帽。设肆相接,其一家自榜其门曰:当铺每顶,只卖八百文……为他人皆卖九百文,尔独卑于价以欺吾也。”1这种“虚粘奇帽”的价格,是800文到900文。


        大约在绍兴年间,有士子在临安街市上买冠,卖冠的市民要价是1顶3贯。想买冠的士子“以《论语》次第为隐语”,和同行的另一士子商量道:“‘与《颜渊》如何’”同行的士子说:“未可,且只《乡党》。”卖冠的市民听了转身就走,被阻拦后解释说:“听得所说,无缘可成。自当《卫灵公》本了。”2按《论语》的编排次第,《颜渊》为第十二篇,《乡党》为第十篇,《卫灵公》为第十五篇。大概是,买冠者想还价为1贯200文,同行者认为还应再还至1贯,而卖冠者所言,当是指仅成本就是1贯500文了。

        宋宁宗时,有宗室临安知府为了巴结权相韩侂胄,出钱10万贯购买北珠,制作10顶冠献给其l0位小妾。4则每顶北方珍珠制成的女式冠饰,至少值1万贯。

        3.带

        官服所佩带,通常多用犀角、玉、金等制成,价格奇贵,一般在数百贯到10余万贯之间。

        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曾问张永德:“所宝通天犀带安在”张永德回答道:“往以征淮,过用官钱二十万贯,已偿之矣。”赵匡胤又问:“尚欠几何”回答说:“五万贯。”遂有诏“除其籍,仍别赐二十万”。2所谓通天犀,是犀角里面有一条白线似的纹理贯通首尾,非常珍贵。这条通天犀带,价值大约是15万贯。宋真宗一次在外地巡幸时,曾有诏赏赐辅臣玉带,当时尚衣库里有条名为“比玉”的带,“价直数百万”即数千贯。3宋仁宗末期,在藩邸的宋英宗“命殿侍鬻犀带,直钱三十万,亡之,帝亦不问”。4则当时在开封,这条犀带值300贯。政和七年(1118年),淮南转运使张根上书说道:“至如赐带,其直虽不过数百缗,然天下金宝糜费日久,夫岂易得”5通常皇帝赐给大臣的带,都是价值数百贯。陆游载:“国初士大夫戏作语云:‘眼前何日赤,腰下几时黄’谓朱衣吏及金带也。宣和间,亲王、公主及他近属戚里,人宫辄得金带关子。得者旋填姓名卖之,价伍百千。虽卒伍屠酤,自一命以上皆可得。”1一条象征身份地位的金带外加朝廷准许佩带的凭证,价格是500贯。

        建炎三年(1129年),新任尚书工部侍郎王世修以戎服朝见宋高宗时,皇帝准备赐给他金带,但内帑并没有存货。“宰相乃遣吏假于户部尚书孙觌,而以钱七百千偿之。”21条金带的价格,大约是700贯。宋孝宗一直想购买珍奇物品献给太上皇宋高宗,“市有北贾,携通犀带一,因左挡以进于内。带十三镑,镑皆正透,有一寿星,扶杖立。上得之喜,不复问价,将以为元日寿巵之侑。贾索十万缗,既成矣”。3该通天犀角带的成交价为]O万贯。南宋中期,四川宣谕使吴腊生日时,安丙送了一条玉带:“玉带一条,直数千缗。”4价直数千贯。

        4.鞋

        五代时,开封市场上宰相所买的靴子,1双1贯800文,5宋初的价格当与此相近。宋代话本《勘皮靴单证二郎神》载:宣和四年(1122年)在开封,有一宣和三年铺户任一郎制作的四缝乌皮皂靴涉案,“这只靴又不是一件稀奇作怪,眼中少见的东西,止无过皮儿染皂的,线儿扣缝的,蓝布吊里的,加上楦头,喷口水儿,弄得紧棚棚好看的。”被人拾到后卖给收杂货的(实际是侦探):

        妇人道:“你是收买杂货的,却有一件东西在此,胡乱卖几文与小厮买嘴吃。你用得也用不得……只凭你说罢了。只是要公道些。”冉贵便去便袋里摸一贯半钱来,便交与妇人道:“只恁地肯卖便收去了。不肯时,勉强不得。正是一物不成,两物见在。”妇人说:“甚么大事,再添些罢。”冉贵道:“添不得。”挑了担儿就走。小厮就哭起来。妇人只得又叫回冉贵来道:“多少添些,不打甚紧。”冉贵又去摸出二十文钱来道:“罢,罢,贵了,贵了!”取了靴儿,往担内一丢,挑了便走。1

        这单只靴子买了1贯520文。若然,一双当至少4贯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