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大清风水师

乐读窝 > 玄幻小说 > 大清风水师

第58章

书籍名:《大清风水师》    作者:舞马长枪


永平城内军民正准备欢度端午节,街上十分热闹,卖江米的、卖大枣的早就挤满了街头。永平军民是这次金兵征明的最大受益者,许多战利品最后都集中到了永平,仓库里的粮食大半年也吃不完,家家都在兴高采烈地预备节日所需。

刚刚过了端午节,锦州总兵祖大寿率领关宁铁骑马不停蹄,星夜兼程地赶到滦州。

五月十二日,人马到齐后,祖大寿一声令下,万炮齐鸣,震耳欲聋,硝烟弥漫。没多大一会儿,滦州城就被轰得千疮百孔,满目疮痍,就连城门都被轰飞了半边。驻守在滦州城的八旗军队早就吓得面色苍白,双腿发软,有如惊弓之鸟,哪里还有决心和勇气迎战。

要说八旗军队不愧是八旗军队,在逃跑的时候都没有忘记努尔哈赤时期的政策,对滦州城内手无寸铁的百姓展开了血腥屠杀。然后携带着金银珠宝,绫罗绸缎逃往迁安,永平,遵化三座军事重镇。明军有了红衣大炮、三眼火统这些威力巨大的火器,攻打城池已经不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第二天,参将羁国臣就率领明军攻陷了迁安这座军事重镇,迁安城内的八旗军队再次选择了跑路,不仅跑得快,而且还跑得远。

五月十四日,副将何可纲率领辽东地区的明军攻打永平城,二贝勒阿敏和台吉硕托不愧是见过大世面的,一见到永平城周围整整齐齐排列着的红衣大炮,三眼火统,就知道它的厉害程度。顿时吓得屁滚尿流,魂飞魄散,连象征性的抵抗都没有进行一下,就逃离了永平城,奔向了遵化城。

明军轻而易举收复了永平城,决定一鼓作气,再接再厉,收复八旗军队占据关内的最后一个据点遵化城。

其实二贝勒阿敏、台吉硕托还是非常识时务的人,他俩知道以他俩现在的兵力和武器是无论如何都守不住遵化城的,因此二贝勒阿敏和台吉硕托率领五千镶蓝旗的军队一逃回遵化城,就对遵化城内的百姓实行了血腥屠杀。并将从城内劫掠来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牲畜粮食等装了几十辆大车,然后迅速撤离了遵化城,丢了四座城池,获得了这么多财物,好像也不吃亏嘛,事实上亏大了!

五月十五日,明军进入遵化城,滦州,迁安,永平,遵化四座军事重镇彻底全部光复,大明政府境内一片欢呼。有人欢喜,就有人忧愁;有人快乐,就有人痛苦。当大明政府的臣民在欢歌载舞,喜迎胜利的时候,辽东地区的大金帝国境内却是一片萧瑟。

阿敏虽是逃归,不过收获还真是不少,所有将士大包小裹都装得满满的。东西多,走得也慢,足足走了一个多月,总算是回到了沈阳。只是阿敏做梦也没料到皇太极会惩处他,上次在朝鲜,同样也是纵掠三天,谁又敢把自己怎么样?然而,这次,他可算计错了。

距沈阳还有十五里路,就见代善率岳托和多尔衮等十几位贝勒来到了跟前。

阿敏看了看,哼一声:“皇太极为何不来接我?是不是在后头?”

代善笑了笑,一挥手,八十余名护卫就把阿敏团团围住,阿敏吃了一惊:“你们要干什么?想造反吗?”

代善厉声道:“阿敏听旨!”

阿敏看了看周围,这才发现气氛不对,意识到有些不妙。

代善当众宣布了阿敏十六条罪状,最后一句话是送高墙圈禁,永不续用。

阿敏跪在地上,浑身直冒冷汗,这才知道皇太极要对自己下手了,见大势已去,不禁狂笑道:“好!好一个高墙圈禁!走阿玛的老路,看我们这爷俩,哈哈,哈哈!代善,今天圈禁我,明天该谁了?是你还是五弟?”

代善见他胡说八道,赶紧下令,差人把他押了下去。

回到沈阳后,皇太极再次召集群臣,公布了阿敏的十六条罪状。大金群臣一个个察言观色,趁机落井下石,纷纷请求将阿敏诛杀。不过,皇太极并没有听从大伙的建议,仍把阿敏幽禁终身。

曾经显赫一时、威震辽东的大金国二贝勒阿敏从此彻底地沦为了阶下囚。皇太极也终于在煞费苦心之后,除掉了其摆脱四大贝勒联合执政局面的第一个阻碍。

第四十三章汗王半夜突发病夜叉守夜擒毛贼

魏宝山眼看着下山都快三年了,最近也没有什么事,就告了个假,准备回双龙观看看。马伯通一想自己被赶下山都快四十年了,一直没有回去过,如今老师和师兄都死了,无论如何,非要跟着魏宝山回去看看。爷俩把家里的事交代好后,骑上两匹快马,日夜兼程,直奔二龙山。

明廷这段时间也一直也没消停,在孙承宗的主持下,筑城加固,和大金摆起了阵势。皇太极也忙着制订作战计划,几乎天天都和众贝勒大臣们一起商讨作战方案。

这一天商讨完毕后,已经是半夜时分了,皇太极感觉有些口渴,就让人冲了一壶茶水。

自己坐在屋里,品着茶,想着事,突然他就觉着心里头慌乱,这心不知怎么那么难受,像油烹似的,烧得他有点坐不住了。刚开始以为是劳累过度,歇歇就没事了,没想到的是,很快,耳朵眼、鼻子眼、嘴,似乎都往外喷火,火燎燎地疼,这还不算,不到一炷香的工夫,最后全攻到眼睛上来。就觉着两只眼睛开始往外鼓,眼珠子像是要胀破了似的,简直疼痛难忍,要不是用手按着,好像眼珠子都能蹦出来。疼得皇太极“唉哟”了一声,把两只眼睛捂住了,赶紧喊人。

外面的侍卫跑进来一看,吓了一跳,赶紧问道:“汗王,您怎么了?哪儿不舒服吗?”

“哎呀!我的眼睛,可把我疼死了!快把大夫请来!”说到这阵儿,汗珠子顺着脑门子往下直淌,脸也变色儿了。

侍卫不敢怠慢,赶紧把皇太极先扶到床上,把手拿下来一看,吓了一跳,两只眼睛肿得就跟两个小馒头似的,通红一片。

闻听此信儿,宫里的大夫马不停蹄全都赶到了书房,来到这儿先给皇太极请了安,赶紧开始查看病情。

主治大夫姓胡,曾经是大明朝的四品御医,医术高超,也是这些大夫里医术里高明的一位。他小心地把皇太极的眼皮给撩开了,不看则已,一看,吓得倒吸了口冷气,心说,这叫什么病啊?就见皇太极的眼睛跟血葫芦一样,看不见白眼珠,看不见黑眼仁,全是血线。把御医吓得一撒手:“汗王,您这阵儿觉着怎么样?”

皇太极咬着牙晃了晃脑袋:“哎呀!我就是疼痛得难忍,快给我看看!”

几个大夫轮流看了看,然后下去一块儿会诊,研究了一通,也没说出个子午卯酉,最后只好给开了个去火止痛的药方,让人抓来药,煎好给皇太极喝了下去,但是病情仍然不见好转。到了后半夜,皇太极疼得满床乱滚,大福晋哲哲和侧福晋布木布泰闻讯也来了。二位夫人围着床头急得直转,束手无策,怎么办呢?

等到第二天,赶紧贴告示,重金悬赏能医病之人,同时把各贝勒府里只要会看病的大夫全都请了过去,给汗王瞧玻几十位大夫,轮流给看过后,都是瞠目结舌,束手无策。但是也不能不管啊!十几个人赶紧进行会诊,会诊之后,又给开了个药方,用得全是好药,一是去心火,二是想法止疼,目前也只有这两个办法了。

把药煎好了,服下去,这些大夫在门外守着,谁也不敢离开。这药要是有效还好说,万一没效,搞不好脑袋就得搬家了。还别说,药喝下去后,还真见点儿效。皇太极觉着不像刚才那么疼了,至少可以稳定住了。虽说是稳住了,也不是说一点都不疼了,皇太极额头上的青筋都“嘣嘣”直蹦,心里也一个劲儿地恶心,就连说话都有些费劲。

这些大夫谁也不敢离开,就在院子里左右厢房候着,安排几个在门外听声,轮流守候,连大气儿都不敢喘。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病情丝毫未见好转,这可急坏了众贝勒和大臣们,天天在宫里打听着消息。

转眼过了一个星期,这一天太阳刚落山,魏宝山和马伯通就风尘仆仆地从双龙观赶回来了,二人高高兴兴地刚回到家,范文程府上的管家范春就从屋里迎了出来:“哟!我的师爷哟,可了不得啦!”

这一句话没把魏宝山和马伯通给吓死,赶紧问道:“范春啊,到底出了什么事了?”

“哎呀!您走后没两天,汗王就突然得了玻”

“啊?现在病情如何?”

“挺严重啊,老爷让我就在您家候着,只要您回来,马上就让你们进宫,你们快去看看吧!”

魏宝山和马伯通连水都没顾得上喝,赶紧就往宫里跑。到了汗王寝宫,见院里黑压压地站了一堆人,就知道事情不妙。范文程也在院里候着,见魏宝山他们回来了,喜出望外,赶紧拉着他们进了屋里。

屋子里一股子中药味,魏宝山来到榻前,先给皇太极请了安,赶紧问道:“汗王,您醒醒!您醒醒!”

“哎哟!是宝山吗?”

“是我,汗王,刚没几天,您这是怎么了?”

“哎呀!别提啦!你说我从来没闹过眼睛,现在怎么害起眼病来了?病还挺急,疼起来要命。”

魏宝山也不精通医道,只能从外表看看,一瞅皇太极这俩眼睛像扣俩小碗似的,肿得都封了喉了。顺着眼角往外淌的不是眼泪,是粉红色的血水,心里就一翻个。

马伯通看了看,倒抽了一口冷气,安慰了皇太极几句后,三人便退出了屋子,回到大院里。

魏宝山这才想起来问范文程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