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汉戍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汉戍

第106章 身受杖责

书籍名:《汉戍》    作者:弛野


        阴冷潮湿的牢房,徐戍斜躺在杂草堆上,感觉有些饿,还有些困乏。

        没错,徐戍早在担任羽林右部督的时候就有所耳闻,大理寺的下等大牢里,陈年的朽木,肮脏的环境,就算一个人没有病,在这里呆上几天,都会染上疾病,所以古代时常才有‘死于牢狱’之说,然而徐戍他是应该呆在上等牢房的,只因为自己在审讯时只字不说,这才落到这个田地。

        下午时分,再次提审。

        庙堂之上,出了老眼昏花的陈震,还有阎宇、董允、谯熙、陈祗、张绍等人,这些人有的是中军的人,有的是羽林军的,还有丞相府的,陈祗在场让徐戍感到意外,他的到来也就意味着代表丞相府。

        这是一个极其不利的信号...丞相府允许大理寺审理自己!!!

        “徐戍,你祖籍何处,又缘何来到永安,来了之后,都与哪些人接触了”,陈震问道。

        众人的目光,聚焦到自己身上,他们神色各异,但无不面露怀疑。

        “我说了,我要面见丞相,或者蒋长史”。

        阎宇冷笑道:“只怕你是心虚,不敢说出来吧,还想见丞相...哼哼,你是想拖延时间么?!”。

        陈祗一脸的关切,和声道:“茂公兄,你但说无妨,与谁接头,目的何在?老老实实说出,总能保住一条性命”。(百度搜索

        更新最快最稳定,思源中文网)

        董允蓦然端坐,仔细的聆听着众人的话语,奇怪的是,他们不是在提问,而是在引导,恨不能他徐戍就是曹魏或者东吴的细作。

        徐戍冷笑道:“诸位如果想杀我,那现在就动手,不必在这捏造罪名了”。

        堂上的陈震立刻起身,叱道:“大胆!这里是大理寺,容不得你如此言辞放肆...还有,罪行为未定,其他人也不要妄加揣测”。

        张绍胸有成竹的站出来,道:“卫尉大人,徐戍先前自言是永安人,但是户籍中并无记载,更没有他父辈祖先的记录,据当时的守城校尉证供,徐戍那日穿着阑珊怪异,自东边而来,而且留着短发,这些都有铁的证据,大人...退一万步来说,徐戍知而不报,冒认永安人士,即便不是细作,安律也要先杖责一百,再加审讯”。

        闫宇道:“卫尉大人,下官附议!!”。

        堂内一片寂静,徐戍是偏将军,打还是不打?!对朝廷官员上刑,陈震还是十分的慎重。

        ......

        “我不附议!!!”,门外,一个雄壮威武的男子走了过来,四五个衙役纷纷上前,等将他拦在门外。

        这人便是姜维,突然,他怒目扫视,冷冷道:“谁敢拦我??”。

        场面顿时紧张起来,众人的目光全都聚焦到这个年纪刚满三十岁的征西将军行中监军身上,姜维气势非凡,衙役们哪敢硬拦,只得呆在一边任由他走进去。

        张绍看出了姜维的来意,起身道:“姜将军,今日我等奉命陪审,并未诏命与你,你,呵呵,来此有何公干?”。

        众人神情各异,对于姜维的道来,大家十分差异,然而,只有陈祗看透了更深的层面,一来,他是曹魏的降将,平日里还算低调,再者,大理寺这样的地方,他姜维绝不会擅闯,也就是说,这事情诸葛亮肯定是知道了,而且,诸葛亮与费祎的想法也一定有了分歧...

        既然如此,陈祗立刻扭转话锋,笑道:“张大人此言差矣,姜将军先为中监军,监管虎步军三四部,我们大理寺所处的位置,也在其管辖范围内,再者,徐戍徐将军与姜将军同属外军一列,有着上下司属的关系,他来此地,也无可厚非啊”。

        张绍听完这话,蹙眉朝他望去,轻声哼道:见风使舵...

        陈祗则不予理会,依然笑脸相迎,原因很简单,他是这里唯一一个丞相府亲信属官,如果再帮着他人整治徐戍,恐怕坏了自己在诸葛亮心里的印象。

        姜维既不搭理张绍,更不理会陈祗,而是大步跨进堂中,道:“卫尉大人,丞相一会儿就到,您看,我们是不是迎一迎??”。

        一句话激起众人内心千层浪,大堂之中一片哗然神色,只为一个小小的徐戍,诸葛亮竟然亲自过问,陈震最为讲究礼节,急忙示意大家,一起到门外等候。

        不远处,诸葛亮在蒋琬的陪同下,来到大理寺厅堂之外,陈震等人纷纷弯腰行礼,只有徐戍,依然双手受缚,站立在堂中。

        “孝起,多日不见啦,身子骨可还硬朗??”,诸葛亮笑道。

        陈震答道:“多谢丞相关爱,老臣这把骨头还算结实,丞相亲临,下官有失远迎,实在是罪过啊”。

        诸葛亮笑意横生,道:“大理寺官署,乃是一国正气之地,不用迎接我,再者,我正要去宫中面见天子,只是顺道而来罢了”。

        两人关系一直很好,只是寒暄着,似乎忘了堂中正在受审的徐戍...

        陈震想把正座让给诸葛亮,但他再三辞让,只是在陈震的一侧加了张椅子坐下,姜维与蒋琬分列左右,严肃之中,显露着压倒性的气势。

        “徐戍,你不是见到我才肯说吗?我来了,你说说吧”,诸葛亮一边说,一边示意众人坐下。

        徐戍顿首,道:“回丞相,末将祖籍是扬州丹阳郡京口,只因孙权迁都建业,乡里赋税大增,末将家贫,家人尽被逼死,末将被剃发戍边,因不堪此辱,投奔大汉”。

        徐戍这一席话,有的是真,有的是假,他的确是现代镇江人,而镇江在古代属扬州下的丹阳郡,京口,也就是镇江的古称,为防止他们问的更细,所以必须说出个自己了解的地方。

        诸葛亮问道:“这么说,你原本的确不是永安人,而开始的时候,你也没说实话?”。

        徐戍道:“是的,但末将初到永安便被抓丁从军,期间也不曾有人盘问,故而没有呈奏”。

        诸葛亮略显不悦,起身道:“京口之地,离曹魏近,距大汉远,你舍近求远来到永安也属不易,顾念这一点,以及你平日的功劳,我不治罪与你,但是杖责是难免的”。

        说完,诸葛亮转身对陈震道:“孝起,下面你接着办吧,我这就先行一步了”。

        说完,诸葛亮领着蒋琬与姜维离去,留下一堂的人傻呆在那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