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励志短故事13篇

乐读窝 > 诗歌戏曲 > 励志短故事13篇

第8页

书籍名:《励志短故事13篇》    作者:佚名

        
  弟弟并没有正因哥哥的话而放下,他决定自己一个人实现这个计划。于是,弟弟将一部分白天的时刻用来提桶运水,而将另一部分时刻以及周末的时刻用来建造管道。由于薪酬是根据运水的桶数来支付的,因此弟弟此刻挣的钱比哥哥少了很多。而且也很清楚,要等上1年,2年,他的管道才能产生可观的效益,然而他还是坚持着每一天都建造。
        
  半年后,哥哥真的盖了一间新房子,而弟弟还在修着管道。村民们开始嘲笑他,但他并不介意,只是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梦想。一天一天过去了,他继续地挖,一次只能挖1英寸。他一边挥动凿子,打进岩石般坚硬的土壤中,一边重复这句话。1英寸又1英寸成为1英尺,然后10英尺、20英尺、100英尺
        
  就这样,时刻一点一滴地过去了。有一天,弟弟意识到他的管道已经完成了一半了,这也意味着他只需提桶走一半路程了。弟弟又把这多出的时刻也用来建造管道,完工的日期越来越近了。
        
  此时的哥哥仍然在一桶桶地费力运水,他的背驮了,由于长期的劳累,步伐也开始变慢了,哥哥的脸上也露出了厌烦甚至怨恨的情绪。
        
  最后有一天,管道完工了。村民们簇拥着来看水从管道中流到水槽里,这意味着此刻村子里有源源不断的新鲜水了。附近其他村子里有人也都纷纷地搬到这个村子中来了,于是这个村子就发展和繁荣起来了。
        
  人生感悟:
        
  这个故事很像中国愚公移山的故事。一个人不能没有远大的理想,不能缺乏远见,不能失去追求更好的生活而发奋的勇气。但现实令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大多数人是生活在一个提桶的世界里,只有一小部分人敢做建造管道的梦。那么,你愿意做谁呢?
        
  关于梦想的故事(4):
        
  梦想为自己而写
        
  一个梦想是当一名作家的小男孩儿,十分喜爱写作,但是语文课成业却很糟糕,正因他觉得语法又复杂又枯燥,因此他厌恶冗长的、毫无生趣的写作训练。因此,语文老师并不看好他的作文。
        
  但是小男孩儿从未改变过自己的梦想,他对语文课的态度也没有变,直到有一位叫弗里格的先生担任了他的语文老师。一天,弗里格先生发给学生们一张家庭作业表,上方列满了作文题,要大家任选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写一篇作文。
        
  小男孩儿发现这个老师好像很不一样,于是他开始选取题目,他看了几行作文的标题,都觉得没意思,一点写作的欲望也没有。忽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了吃意大利通心粉的艺术这个题目上,生动的记忆便从他脑海中倾泻出来:那是一个十分温馨的夜晚,窗外圆月高挂,皎洁的月光洒满了庭院,全家人围坐在餐桌旁,静静地等着姑姑端来意大利通心粉;虽然这是姑姑第一次做通心粉,味道怪怪的,但是全家人吃得很认真,还不停地赞美和鼓励姑姑,其乐融融,乐在其中,整个屋子里充满了银铃般的笑声。
        
  男孩立即把它写下来,当然仍以他自己喜爱的方式在写,而将学校里学的那些作文技巧和语法规则统统抛在了脑后。几乎是一笔呵成,男孩儿觉得浑身舒畅,那是从来没有的写作经历,他也几乎忘了自己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作文交上去之后,男孩儿并不报期望会受到表扬,正因这种事从来都不会发生到自己身上。可出乎男孩的意料,他的文章竟被老师当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而同学们也都在认真地听着他的文章,教室里只有老师浑厚好听的声音在回荡。老师读完后,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赞叹的掌声。
        
  之后,男孩长大了,在一家地方报当上了记者,由于写作和选材敏感超人被主编派驻白宫,后又受聘于《纽约时报》,成为著名的专栏作家。
        
  他就是罗素贝克,两次普利策新闻奖的得主,之后又担任了普利策新闻奖的评委,他的理想真的实现了。
        
  人生感悟: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美丽的梦想,但是总是出于某种原因,尤其是环境的压力,使我们改变了最初的想法,迷失了真正的自我。而罗素贝克,他坚定着自己的信念,坚守着自己最初的梦想,为了自己全心全意地做一件事,最终走向了成功。
        
  关于梦想的故事(5):
        
  少年周恩来的梦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伟大的周总理小时候就志向高远,上小学的一天,校长来给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时值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很多青年开始迷茫,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何去何从,失去了人生奋斗的目标。
        
  针对这一现象,校长个性安排了立命这一课,在台上激情地演讲起来。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你为什么而读书?
        
  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学生们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校长又向第二个学生,他的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后哄堂大笑,校长长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
        
  不一会儿,校长走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站起身来,十分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点前一亮,欣慰地点了点头。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人生感悟:
        
  一个有事业追求的人,能够把梦做得高些。虽然开始时是梦想,但只要不停地做,不轻易放下,梦想能成真。周总理的事迹几乎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之后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深受人民爱戴。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动力!周恩来就是以这种伟大而坚定的理想,最终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之崛起。
        
  关于梦想的故事(6):
        
  坚守梦想
        
  一个刚刚退休的英国老师正在整理阁楼上的旧物,忽然她发现了一叠练习册,她吹了吹上方的尘土,这叠练习册已经有25年的历史了,它是皮特金中学B(2)班三十多位孩子的考试作文,题目叫《未来我是》。
        
  闲来无事,老师翻开读了起来,她很快被孩子们千奇百怪的愿望给迷住了。比如,有个叫彼得的学生想当一名海军大臣,正因有一次他在海中游泳,喝了三升海水,都还健康地活着;另一个小朋友想当法国的总统,正因他能背出二十五个法国城市的名字,而同班的其他同学最多的只能背出七个;最让人不可坚信的是,一个叫戴维的盲学生,将来想成为英国的一个内阁大臣,正因在英国还没有一个盲人进入过内阁。三十多个孩子都在作文中描绘了自己的未来,五花八门,千奇百怪。老师笑着把它们读完后,突然有一种冲动:为什么不把这些本子重新发到同学们手中,让他们看看此刻的自己是否实现了二十五年前的梦想。
        
  老师在当地一家报纸上发了一则启事,想要知道自己小时候梦想的同学能够给她写信。紧之后,二十多封书信蜂拥而来。这些当年的孩子们有商人、学者及政府官员,更多的是普通人。他们都表示,很想知道儿时的梦想,并且很想得到那本作文簿,而老师也按地址一一给他们寄去了。
        
  一年后,老师忽然收到了来自内阁教育大臣布伦克特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说:那个叫戴维的就是我,感谢您还为我们保存着儿时的梦想,但是我已经不需要那个本子了,正因从那时起,我的梦想就一向在我的脑子里,我没有一天放下过。二十五年过去了,我已经实现了那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