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名人的励志故事12篇

乐读窝 > 诗歌戏曲 > 名人的励志故事12篇

第10页

书籍名:《名人的励志故事12篇》    作者:佚名

        
名人的励志故事(10)
        
名人励志的简短小故事
        
  几乎每一个名人励志的简短小故事里都会有值得我们去挖掘学习的东西,那么名人励志的简短小故事都有哪些呢?下面是
        
  【涂鸦大师】
        
  一幅涂鸦能卖到1000多万?而作者还是个玩摇滚的瘾君子?这是真的吗?答案是肯定的。
        
  他叫让·米歇尔·巴斯奎特,出生在纽约的布鲁克林,从小就是个不爱上学的坏小子。
        
  因为是黑人,他还经常受到白人小朋友的欺负。
        
  7岁时父母离婚,这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伤害。
        
  叛逆的他经常逃学,离家出走,和狐朋狗友鬼混。
        
  十几岁时,因为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他被学校扫地出门。
        
  他经常出入一些俱乐部,喝酒、跳舞、玩摇滚,还学会了吸毒。
        
  彻夜不归的夜晚,他结交了一些艺术家、音乐家和歌手。
        
  其中,阿尔·迪亚兹成了他在涂鸦艺术上的引路人。
        
  自从第一次见到阿尔·迪亚兹的涂鸦作品之后,他就超级喜欢,在那一刻暗下决心,这一辈子都为涂鸦而生存。
        
  从此,他跟随着阿尔·迪亚兹,经常在夜色的掩护下,在纽约的各大墙壁上,用喷雾罐或者粉笔,有时候用油漆,画满五颜六色的图案。
        
  那些字母像一个个气泡,充满动感。
        
  第二天,他们会得意地躲在一边,看行人欣赏自己的作品。
        
  爸爸知道儿子迷恋上涂鸦后暴跳如雷。
        
  在他看来,涂鸦不过是一些穷困潦倒的人在墙壁上的乱写乱画而已,它是绘画圈的杀马特,根本不是什么正当职业,也难登大雅之堂。
        
  所以,爸爸威胁他,如果继续沉迷涂鸦,就和他断绝关系。
        
  他和爸爸闹翻了,从家里搬了出去。
        
  开始独立生活后,他的日子拮据。
        
  为了养活自己,他开始在恤和明信片上画涂鸦作品出售。
        
  为了寻求灵感,他经常捧着一本解析图像符号的书,因此他的作品既充满了神秘感,又多了许多与现代社会相关的符号文字。
        
  画面既有童画的纯真,又有讽刺现实的幽默。
        
  无论生活多么不堪,在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达·芬奇,一个毕加索,和一个王。
        
  慢慢地,他找到了自己的风格,还设计出简笔小皇冠作为自己的签名。
        
  在恤和明信片上画涂鸦并不能让他解决温饱问题,很多时候,他连一瓶酒都买不起。
        
  很多朋友劝他别再沉迷涂鸦了,实际一点,找一份正经的工作干干。
        
  他根本不理会朋友的好意,生气地把朋友们赶跑。
        
  转机来自一位贵人的出现。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家餐馆里,艺术家安迪·沃霍尔买了一张他手绘的明信片,然后看上了这位少年的才华,带他参加了人生第一场艺术展,正式进军主流艺术圈。
        
  为了尽快打出名号,两个人联名创作多幅作品,并且开办展览。
        
  终于有人开始关注这个新人。
        
  外界的鼓励给了他信心,他更加疯狂地作画。
        
  几年中,先后参加了17个群展,4个大型个展,这些使他声名远播。
        
  1983年,他参加了在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举行的双年展,他是这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展览历最年轻的参展艺术家,从此奠定了这位23岁的艺术家无可比拟的知名度。
        
  25岁,他登上了《时代杂志》封面,被人称为新表现主义和原始主义的黑人画家。
        
  时至今日,小皇冠历久弥新地流行于我们的日常之中,还成为许多欧美明星的心头爱,有人甚至把它文在身上。
        
  人们不会忘记,这个符号的流行和一个励志故事有关。
        
  哪怕最低的起点,也可以让自己的生命飞扬起来。
        
  只要你有梦想,有信念,有勇气,有坚持,你就可以穿透黑夜,看到星光。
        
  【这个女汉子92岁】
        
  作者
        
  前不久,92岁的美国老太苏斯庆生的视频火爆了全球与印象中步履蹒跚、弯腰驼背的老人不同,视频中,92岁的苏斯身材匀称、皮肤细腻,她化着细眉、红唇,身穿一件亮片舞裙,灵活地与舞伴跳着激情的阿根廷探戈,劈叉、下腰、高空抛转、原地360度大旋转……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让看客惊掉了下巴这是一个92岁老人该有的姿态吗?简直比年轻人还充满活力!再翻出老奶奶的生活照,无论身穿运动装还是晚礼服,老太太都面带微笑、腰杆挺直,丝毫不见老态龙钟,精神状态俨然一位十几岁的少女。
        
  这样一位老少女,注定有着不平凡的人生。
        
名人的励志故事(11)
        
  数学名人励志故事_关于数学家的励志故事
        
想必有很多小伙伴都会时不时地找一些数学名人励志故事来看,那么数学名人励志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名人励志故事篇1:陈景润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  5+23,100=11+89。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辉。……”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
        
从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读了中学辅导书,这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如饥似渴地阅读。因此获得了“书呆子”的雅号。
        
兴趣是第一老师。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引发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老师,我没有胡闹”
        
数学名人励志故事篇2:数学家的墓志铭一些数学家生前献身于数学,死后在他们的墓碑上,刻着代表着他们生平业绩的标志。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死前他还在主:“不要弄坏我的圆”。)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  德国数学家高斯在他研究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法后,便放弃原来立志学文的打算  而献身于数学,以至在数学上作出许多重大贡献。甚至他在遗嘱中曾建议为他建造正十七边形的棱柱为底座的墓碑。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  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  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