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毛泽东的小故事17篇

乐读窝 > 诗歌戏曲 > 毛泽东的小故事17篇

第11页

书籍名:《毛泽东的小故事17篇》    作者:佚名

        

毛泽东的小故事篇16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是啊,年少的时光美好且短暂,如果不在最好的年华做最有意义的事,那青春才是真的被辜负了。韶华不为少年留,没有人可以永远年少。正因如此,童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宝贵也最值得珍藏的记忆。不如我们一起穿越回过去,“看一看”年少青春的伟人们在做什么,听一听他们都有哪些童年的故事。
        
  1893年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的毛泽东,是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
        
  祖父毛翼臣,名恩普,是个老实厚道的农民。1878年与哥哥毛德臣分家,从韶山东搬到了韶山冲的上南岸,建了五间茅草屋。他的一生都为贫穷所困,后来连祖上留下的部分田产也都典当出去了。
        
  父亲毛顺生,名贻昌,1870年生。与祖辈不同的是,他上过几年私塾,还在湘军中当过几年兵,很有些见识。毛顺生善持家务又勤于劳作,很快就赎回了父亲典当出去的田产,并新置了一些水田。他还在原有房基上十多间瓦房,这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毛泽东故居”的样子。
        
  母亲文七妹,原名文素勤,湘乡县唐家坨(后改为棠佳阁)人。文氏勤劳、勇敢、贤惠,遇有灾荒之年,她总会送些米面给贫苦乡邻。后来,毛泽东在谈到母亲时说:“世界上共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损人的人,可以损己而利人的人。我的母亲就是这后一种人。”
        
  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他的这个习惯也是从童年时养成的。在私塾读书的前两年,他就从《三字经》读起,渐至《百家姓》《论语》《孟子》《诗经》等经典。毛泽东读书时特殊的习惯,那就是读书从不读出声音来。当时的塾师邹培春要给他“点书(圈点书籍)”,他说,您老人家不要点,省得费累。塾师说你特地来读书,不点读怎么行呢。毛泽东笑了笑说,您不要点,我都能背下来。先生这才知道原来自己没有点的书,他也可以读懂看会——好学的毛泽东一直在通过翻阅《康熙字典》自学。韶山毛泽东纪念馆至今还保存着毛泽东小时候读过的《诗经》和《论语》。
        
  在读完六年的私塾后,父亲就让毛泽东回乡务农了。白天时,他同成年人一起在田间劳动,晚上替父亲记账。在繁忙的劳作之余,他抽出一切时间来读书,不知疲倦地汲取着书籍带来的力量和养分。童年的秉烛夜读,养成了毛泽东一生手不释卷的阅读习惯。
        
  有一天,一个问题突然跳入毛泽东的脑海中,令他困扰不已:中国传统的小说主要人物大都是帝王将相或者才子佳人,极少见之有以农民为主角的。经过一番认真深入的思考,他终于想通了——原来这些小说颂扬的都是那些统治阶层的人,他们是不必种地的。因此,主角的光环怎能落到这些辛劳的下层劳动人民的头上呢?!
        
  毛泽东与文家表兄文运昌最是相投。文运昌长毛泽东9岁,在毛泽东辍学务农时,正是他劝说表弟去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又将自己早已读过的《盛世危言》《新民丛报》等,推荐给表弟毛泽东。正是这两本书刊,拓宽了少年毛泽东的视野,他后来说:“这些书刊我读了又读,直到可以背出来。那时我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也非常感谢我的表兄,我当时认为他是进步的。”阅读这些进步书刊,再加上自己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思考,更加坚定了少年毛泽东要为天下穷苦大众谋福祉的决心。
        
毛泽东的小故事篇17
          毛泽东是内心感情极其丰富的一代伟人,诗词无疑是承载和表露他情感的一个重要载体。只是作为一代伟人,他以天下为己任,情感不是一般文人的那种“小我”之情,而是为阶级、为民族、为人类不懈奋斗的“大我”之情。
        
  《品读诗人毛泽东》一书围绕“诗人毛泽东”这一主题展开,除了关注毛泽东诗词的艺术性、文学性,更深入挖掘了这些激扬文字背后一位政治家诗人的心灵轨迹,从夫妻情、战友情、故乡情等10多个方面展示了其中蕴藏的人民情怀、信仰信念与中国气派。在诗人毛泽东的吟咏唱和下,中国革命的历程,中国人民的声音,在国际社会广为流传。
        
  毛泽东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也是战斗的一生。他处在一个必须不断激发革命精神的时代。时势造英雄。毛泽东顺应了历史潮流,领导中国共产党,团结全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探索了社会主义道路,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这是毛泽东的毕生事业,也是他的革命舞台。
        
  毛泽东的革命精神经受了时代风云与实践探索的洗礼和考验,成为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进步具有不可磨灭的指导意义。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和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毛泽东诗词描绘了波澜壮阔的抗争与搏击,抒发了汹涌澎湃的激情与心潮,颂扬了纵横捭阖的气魄与力量,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宏伟史诗,是毛泽东辉煌人生和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更是解读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独特文本。
        
  解读毛泽东诗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历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成长史;解读毛泽东诗词,能够帮助我们提气,我们能够汲取到其中蕴含的向上力量;解读毛泽东诗词,可以提升我们的格局、提升我们的境界,使我们变得更加高尚。
        
  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是为中华民族独立、富强而不懈斗争的伟大领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人民留下了宝贵的革命精神财富。领会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革命精神,加深对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理解和认识,进而在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中发扬革命精神,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这正是《品读诗人毛泽东》一书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