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小学生红色故事

乐读窝 > 诗歌戏曲 > 小学生红色故事

第3页

书籍名:《小学生红色故事》    作者:佚名

        
  后面的伪军也追来了,娃娃又被他们抓住了。
        
  他把鬼子带到陡峭的山路上,乘机拼命爬山,鬼子射中了娃娃的手。
        
  海娃忍着疼痛继续把鸡毛信交给张连长。
        
  3.董存瑞。
        
  董存瑞,1929年出生,河北省怀来县人。
        
  出生于贫困农民家庭。
        
  儿童团长13岁时,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逃避侵华日军的追捕,被称为抗日英雄。
        
  1947年3月加入中共。
        
  他的军事技术优秀,作战机智勇敢,一次战斗中只俘获敌人十多人。
        
  先后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获得三枚勇敢奖章和一枚毛泽东奖章。
        
  4.萝卜的头。
        
  萝卜头原名宋振中,男,1941年出生于江苏邳州,1949年9月在重庆受害,受害时年仅8岁,是解放战争时期最小的士兵。
        
  萝卜头长在敌人的监狱里,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经过地下党对特务的斗争,他在监狱上学,地下党员和爱国志士成为老师。
        
  因为他年纪小,特务们对他的监督不太严格,他总是在牢房之间传达东西、传达信息和秘密信息,在门口守望,帮助大人了解监狱同志的情况等。
        
  5.王二小。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依据地,经常被日本鬼子扫地。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经常在山坡上放牛,给八路军哨兵。
        
  日本鬼子又来扫时迷路了,叫王二小带路。
        
  王二小假装听话的样子,为了保护搬迁的乡亲,把敌人带到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敌人知道上当了,气急败坏,用刺刀刺王二小,年仅13岁。
        
第11篇:  小学生红色故事
          抗日小英雄王朴
        
  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的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4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该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第12篇:  小学生红色故事
          小兵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冀中白洋淀有个聪明勇敢的男孩叫张嘎。在鬼子的一次突袭中,张嘎目睹奶奶为掩护八路军被鬼子打死和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被抓,所以悲痛欲绝,决心报仇,毅然出发去寻找打鬼子的游击队伍。在路上,他误把游击队排长罗金保当作汉奸,想缴他的枪而闹出笑话。之后,人小鬼大的张嘎缴了胖翻译的“真家伙”。为了不让队长把枪收回去,他竟动了“嘎”气,将枪藏到了老鸹窝里。经过区队长的教育,张嘎认识到自我的错误。在一次战斗中,他受了伤在老乡家里修养。在游击队攻打敌人岗楼时,他偷偷从老乡家里跑回参战,不幸在进城侦察时被捕。在敌人面前,张嘎刚强不屈,并在战斗中逃了出来,并配合游击队拔掉岗楼,救出钟亮。战斗胜利了,区队长代表部队表扬了张嘎,奖励给他一支真正的小手枪。张嘎最终成了一名出色的小侦察员。
        
第13篇:  小学生红色故事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人民生活幸福,我们学习环境条件无比优越,我们是幸运的一代!可我们想过今天的幸福是怎么来的吗?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啊!
        
  刘胡兰姐姐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年是刘胡兰牺牲_周年纪念日,我们深切缅怀她!让我们重温一下刘胡兰姐姐的英勇事迹,永远记住刘胡兰姐姐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牺牲于1947年1月12日。她8岁上小学,10岁参加儿童团并成为团长,14岁担任妇救会主任,为中共预备党员。
        
  刘胡兰是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也是唯一受到中国三代领导人题词的少年女英雄。
        
  1946年10月,国民党部队占领了文水县。中共县委决定只留下少数同志坚持斗争。刘胡兰认为自己年纪小、熟悉环境,主动留了下来,组织群众掩埋粮食,掩护伤员撤离,还配合武工队处死了敌人保长石佩怀,对敌人震动很大。
        
  1946年12月,敌人开始报复,多次进刘胡兰家乡搜查,抓走了地下交通员石三槐等6人,形势非常危急。刘胡兰家人劝她赶快撤退,但她表示:“走与不走要等上级通知。1947年1月11日夜,上级通知她转移,可天刚刚蒙蒙亮,敌人就包围了整个村子,强令全村所有人到观音庙集合,刘胡兰也被迫来到场地上。她早有预料,摘下了指环,掏出了手绢和万金油盒交给母亲,决心与敌人作殊死斗争。
        
  刘胡兰最终在叛徒“石五则”的出卖和现场指认下,当场被捕。国民党大胡子军官黑着脸审问她:“你就是刘胡兰?”
        
  刘胡兰响亮地回答:“我就是刘胡兰,怎么样?”大胡子恶狠狠地说:“今天要你自白,不说就要你的命。”
        
  刘胡兰冷静地说:“我没有什么可自白的。”大胡子威胁着说:“现在有人供出了你是共产党。”
        
  刘胡兰知道已被叛徒出卖,她把头一扬,自豪地说:“我就是共产党员,怎么样?”
        
  大胡子问:“你为啥要参加共产党?”刘胡兰回答:“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大胡子又问:“你给八路做过什么工作?”
        
  刘胡兰大声说:“我什么都做过!”
        
  大胡子万万没有想到,共产党的一个小女孩都如此厉害。见硬的不行,就用软的,他奸笑着哄骗说:“刘胡兰你要知道,自白就等于自救,只要你自白,我就放了你,还会给你一份好地,怎么样?”刘胡兰轻蔑地说:“给我一个金人也不自白。”
        
  这下敌人恼羞成怒,他收起阴险的笑脸,敲着桌子嚎叫道:“你小小年纪,嘴巴这么硬,难道你就不怕死吗?”
        
  刘胡兰斩钉截铁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敌人无可奈何,站起来无耻地说:“刘胡兰,只要你当众说句今后不再给共产党办事,我就放了你。”
        
  刘胡兰坚定地说:“那可办不到。”
        
  最后,敌人为了恐吓刘胡兰,在她面前将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活活用乱棍打死,场面非常血腥。同时对刘胡兰吼道:“你看见了吧,怕不怕?自白不自白,投降不投降?”刘胡兰痛斥道:“要杀就杀,要砍就砍,我死也不自白,共产党员你们是杀不绝的,革命烈火是扑不灭的,你们的末日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