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近代名人故事励志故事16篇

乐读窝 > 诗歌戏曲 > 近代名人故事励志故事16篇

第10页

书籍名:《近代名人故事励志故事16篇》    作者:佚名

        
(点评:1、教学需要的是扎扎实实,来不得半点虚假。老师在让学生读通课文中采用了自悟交流法,对学生初读课文提出了明确要求,且要求中有方法:“读准字音”是要求,“把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是方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相机辅导。“老师了解学生读书时遇到的困难,根据学生的困难进行指导,教给学生文言文的停顿”等。2、老师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思考的引导。学习课文时,老师先让学生回忆思考理解古诗文的方法,然后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四)想象意境,感情朗读:
        
通过想象情境,在头脑中、在学生的眼前想象山的巍峨高耸,水的浩荡无边,读出“巍巍”的重音和“汤汤”的绵长,教师和学生的引读既让这一画面定格,又更突出了伯牙的善鼓,钟子期的善听;引领学生们思考从志在高山流水,到仿照句式补充说话“善哉,悠悠兮若白云。”“善哉,依依兮若杨柳”。教师引导:让我们静下心来,再想一想,伯牙的琴声只是在表现这些美好的事物吗?古人往往诗以言志,借物抒情,他在琴声还表达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出所念的还应有理想、抱负、情操、志向、心情等。教师升华总结:如此理解我心意的朋友,不是一般的朋友啊!这就叫——知音!
        
师:人与人之间需要的正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伯牙与钟子期心心相印,他们就是一对真正的——知音。所以才会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看视频,读《警世通言》,了解伯牙和子期之间的深厚友情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通过补充资料,感悟伯牙失去知己的无边孤寂和怀念之情,让学生为伯牙痛苦绝望的悲凉之情发出了深深感叹,理解千古知音最难觅,把听,说,读有机的结合起来,师生再用富于感情的语言朗读最后一句“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朗朗的书声,是小语课堂上永恒的经典。在诵读中,学生所能够领悟到的文本意义,丝毫不会逊色于单纯文字分析时所能够获得的信息。在一遍遍朗读中,学生也体会到伯牙绝弦,绝弦二字不仅仅是不再弹琴的意思,更表现了伯牙子期的深厚情谊,课文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这样,以图画展现情景、以语言描绘情景的方法被有机的结合起来。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同时更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五)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后人感动于他们之间的情谊,谱写了《高山流水》,让我们再一次静静地聆听,细细的品味。
        
师:孩子们,再一次来看课文,  全文仅仅不足100字,却让我们读出了伯牙、子期的相识相知,读出了情深意长;不足100字,却化作了一段情景交融,荡气回肠的故事千古流传,这就是我们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真是简约而不简单。同学们用心地读吧,把这凝练、精美的语言留在我们的心中。
        
至此,从开始要求读通顺,读流利,到读得有节奏,再到一句一句感悟读,引读,换词读,配乐读等。每次的朗读并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环环相扣,步步提升。而这样多层次,多元化的朗读,都由一条“情感”主线紧紧地牵引,那就是教师抓住文本的“情脉”——伯牙与子期的心心相通,花大力气地品味语言的情思,毫不保留地敞开爱生的情怀,不遗余力地沟通互动的情意,在不经意间,学生的真情自然地流淌出来了。
        
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对知音情深的描述,从古唱到今。
        
这一份份深厚的友情让人动容,郭老师也特地选了两本描绘朋友间情谊的书送给大家,想读吗?感受友情的美好,珍惜朋友间真挚的友情吧!老师的语言更能荡涤人的心灵,引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去读、去思、去交流。
        
(点评:1、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我们教学应该关注的重点,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重点句子时,不仅引领学生感悟课文的句子,同时,引导学生将课前交流词语和此时的句式结合,加以练习运用,可谓是匠心所在,前后照应,教学前瞻后顾,均是为了学生。2、为进一步帮助学生的对文本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情感,老师相机进行拓展,补充《警世通言》中的资料。通过补充资料,使学生感悟伯牙失去知己的无边孤寂和怀念之情,让学生为伯牙痛苦绝望的悲凉之情发出了深深感叹,理解千古知音最难觅。而这也恰恰是此故事流传百世的原因所在。)
        
八、说板书
        
            伯  牙  鼓  琴
        
        善鼓          知  音  情  深            善听  
        
  这一板书的设计,内容精当简约,布局合理,美观大方,能体现文章的中心寓意,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近代名人故事励志故事(13)
        
临床技能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对提高临床医学专科学生职业能力的作用研究
作者:武星汝  校晗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9年第09期
        
        [摘  ;  ;  ;  ;  ;  要]  ;目的:利用临床技能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临床医学专科学生的职业能力。方法:对临床医学专科学生进行调查,以菏泽医学专科学校2015级5班临床医学生作为实验组,开展临床技能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将菏泽医学专科学校的2014级5班临床医学生作为对照组,对学生在实习前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对临床技能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效果进行分析,对其是否能够提高临床医学专科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探究。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实习前理论成绩与技能成绩高于对照组的成绩。结论:临床技能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对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有较大的作用。
        
        [关  ;  ;键  ;  词]  ;临床技能课程;教学改革;医学专科学生;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6-0162-02
        
          医学生不但需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具备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临床综合能力。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毕业前的实习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校及社会培养优秀的初级医药卫生人才。另外,教师在学生具备过硬的临床技能之后,还需要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让医学生可以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提升其综合能力。临床技能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能够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善,突破其中的难点,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对学生临床技能训练模式进行改变。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开展临床技能操作的过程中,促进其综合技能的提升。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对学生进行实际研究的过程中,以菏泽医学专科学校2015级5班临床学专科学生作为实验组,2014级5班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的人数为119人,对照组的人数为133人。在研究时,将两组学生的入学成绩、大学各门专业课程理论考试的成绩及相关资料等进行收集、整理。最后将其综合成绩进行比较,在统计过程中无统计学差异。
        
近代名人故事励志故事(14)
        
2017南开大学经济学考研分数线本内容凯程崔老师有重要贡献
        
请考生认真阅读以下说明:
1、 以上复试基本要求为我校统考、联考生复试最低线,待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公布后,凡是没有达到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考生,复试无效,不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南开大学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合作办学项目所在专业并且被该项目录取的考生除外。有关学院根据生源情况可在此基础上上调部分或全部专业的单科或总分线,详细情况请见各学院网站。
2、 工商管理硕士复试分数线A资格和B资格的相关解释详见南开大学MBA中心网站,B资格是南开自主分数线,在国家A线基础上适度上浮,国家A线公布后即刻公布在南开大学MBA中心网站上。
3、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复试名单除了依据复试的基本分数要求外,同时结合教育部下达给我校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分省名额及汉族考生的比例按照总分从高到低确定。
4、 以下几类符合教育部加分或照顾政策的考生,请在3月7日前向我校研究生院提出书面申请,申请方式请留意研究生招生网,否则视为自动放弃加分或照顾政策资格。我校根据教育部最新文件及名单审核考生资格,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符合基本培养条件的考生适当照顾。
(1)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即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19个自治县(旗),并报考为原单位定向或委托培养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
(2)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
(3)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  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
5、  南开大学不接收第一志愿报考其他招生单位的调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