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空军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空军

第5章

书籍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空军》    作者:肯尼思·R·惠廷


                                    从9月中旬至11月中旬,红军和德军就在这座位于伏尔加河右岸,绵亘长达30英里(48公里)的被毁城市里进行激烈的肉搏战。这场逐屋争夺的巷战主要是由崔可夫将军的第62集团军进行的。德国人把这场在瓦砾堆里进行的战争称之为“老鼠的战争”。

            苏联空军在斯大林格勒防御战中的主要任务是近距空中支援察、和超近距离的轰炸。正如苏联官方历史撰写人所说:

            “与步兵和炮兵协同作战的强击机和战斗机突击前沿的敌人,前线航空兵的飞机和远程轰炸机则突击距前沿2至5公里的预备队、炮兵和部队”。

            苏联空军总司令A·A·诺维科夫将军亲自留在斯大林格勒战场观察他的下级作战,远程作战航空兵司令A·E·戈洛瓦诺夫将军也是如此。诺维科夫作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代表驻斯大林格勒协同空军的作战,在战斗进行期间,他参加了由朱可夫主持准备的反攻计划的制定工作。空军的重要作用从下面这段关于反攻计划是如何制定的叙述当中可以看出。当诺维科夫报告说空军尚未作好准备时,朱可夫向大本营作了报告。朱可夫于11月12日收到大本营的回电,通知他说,把行动推迟到空军完成空中支援的准备时为宜。正如大本营所说:“战争经验表明,对德军的战斗活动只有在具备空中优势的条件下才能取得胜利。”

            苏军的进攻作战一从斯大林格勒到柏林

            1942年11月19日开始的斯大林格勒大反攻标志着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第一阶段的结束。④此时,苏联空军已经在数量上占有优势,在某些场合甚至拥有空中优势。战争第一阶段结束时,苏联空军已拥有两种新型战斗机——Аа一5和Як一9。Аа一5是Vагг一3的改进型,1942年7月投入批量生产,故而在9月能在斯大林格勒参加战斗活动。第287战斗机师装备的是Аa一5型战斗机,据苏联人说这种飞机的水平飞行速度大于德国战斗机。Як一9是Як一的改进型,也在斯大林格勒上空参加了战斗。这种飞机的最大速度达到每小时约360英里(580公里)装备有37毫米航炮I门,12.7毫米机枪2挺。此外,各战斗机团的实力从原来的二十二架飞机增如到三十二架。在1941年和1942年大部分时间内获得的经验表明,由两个双机组组成的四机中队是最理想的基本战斗单位。新式飞机相对来说增多了、组织改进了(特别是创建了空军集团军并加强了最高统帅部预备队)、战术更精湛了(一部分是通过研究敌人战术取得的),所有这一切都说明苏联空军在争夺空中优势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11月19日斯大林格勒大反攻以排山倒海之势展开了。11月23日,冯·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约25万人)便被包围在形似一口“大锅”的区域里。这个“大祸”形地域的面积与美国康涅狄格州大小相近。

            包围圈一旦封口之后,对于冯·保卢斯来说,合理的作法似乎应该是趁部队还有战斗力的时机实施突围。然而,希特勒这位元首已经失去了理智,并且开始捞救命稻草了。他相信了戈林关于德国空军能够供应第6集团军的诺言,因而决定令第6集团军面对斯大林格勒就地构筑环形筑垒阵地进行死守,等待1943年发动的进攻来解救他们。

            德国空军第4航空队司令冯·里希特霍芬上将虽然声称这一计划“简直是发疯”,但还是坚决地付诸实施。这支航空队在塔津斯卡亚(或称“塔济”)驻有大约320架Ju一52和Ju一86型运输机,    在莫罗索夫斯卡亚(或称“莫罗”)驻有大约190架He一111型轰炸机。象步履蹒跚的“善良的老大妈”一样的Ju一52长期以来一直在德国空军里面承担着沉重的运输任务。这是一种三发单翼机,巡航速度每小时为150英里(241公里),因载荷燃油比的不同,其航程为250英里(402公里)至800英里(1,287公里)。Ju一86的载荷量甚至更小一些。由于从驻地“塔济”到“大锅”地域内的皮托姆尼克机场之间的距离有140英里(225公里),无论哪一种运输机(Ju一52或Ju一86),均不能靠少载燃油的办法而多运物资。He一111是一种双发轰炸机,巡航速度每小时为225英里(325公里),载重两吨时的航程为760英里(1,223公里)。

            德国人的空中补给活动从一开始就不仅苦于缺乏合适的运输机,而且苦于天气恶劣,飞机甚至一连几天被迫停在地面无法飞行。戈林虽然许诺每天空运600吨,但是成绩最好的12月19日至21日的三天内也一共只空运了700吨。此后不久俄国人攻占了“塔济”和“莫罗”两处的机场,因而德国运输机不得不往返于彼此相距200英里(320公里)的皮托姆尼克和新基地之间。在整个空运作业期间,苏联空军一直使动作迟缓的德国运输机处于悲惨的境地,迫使他们不得不四、五十架一起编队飞行,并由战斗机护航。这样一来,便使小得可怜的皮托姆尼克机场在装卸方面大成问题。苏联空军甚至派遣强击机编队攻击德军机场,把运输机消灭在地面。1943年1月9日苏联空军袭击萨利斯克机场就是这样一次突击,这次曾消灭七十二架飞机。

            红军于1月16日攻占了皮托姆尼克,1月21日攻占了位于古姆拉克的辅助机场。保卢斯第6集团军的残部于1月底被俘。在从1942年11月24日到1943年1月31日的两个月略多一些的时间里,德国空军为实施空运,就总共损失了490架运输机,其中有266架Ju一52、165架He一111、42架Ju一86、9架FW一200、7架He—177和1架Ju一290。更为糟糕的是,德国空军作为一支所向无敌的武装集团的形象,终于无可挽回地破灭了。

            苏联宣布的战果要大得多。他们说,德国空军在截至1942年11月23日为止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损失飞机2,100架,从1942年11月19日至1943年2月又损失3,ooo架以上。如果读者相信苏联材料,那么德军从1941年6月22日至1942年6月20日总共损失飞机14,700架。不用说,德国人公布的数字就大不相同了。根据德国材料,从1941年6月22日至1942年4月8日,他们总共损失飞机2,951架,损坏1,997架。    。

            尽管双方公布的数字悬殊,但无可怀疑的是,到1943年2月的时候,苏联空军力量已超过了德国空军。空军集团军的数目有了增加。大本营预备队中有十个空军军,空军的—7切活动是协调纳一空军司令诺维科夫将军作为大本营的代表,统一协调前线航空兵、远程作战航空兵和国土防空战斗机部队的一切活动。1941至1942年间,苏联航空工业向苏联空军提供飞机33,857架,而德国航空工业,包括其卫星国家在内,只生产了20,857架飞机。

            斯大林格勒之役不仅是整个伟大卫国战争的转折点,也是苏德两国空军之间势力消长的分水岭。在顿河和伏尔加河遭到灾难性的失败之后,整个德国战争机器在东方便转入防御。虽然德军后来也进行过几次反击,但与1941和1942年的闪击式包围战相比,却显得十分无力。情况虽然如此,但这决不是说德国人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实施的几次进攻把后勤供应远远地抛在后面,结果导致红军部队不仅陷入分散状态,而且沦于疲惫不堪的境地。德军司令冯·曼施泰因利用这一现成的良机(因为希特勒一度给他相对的自主权)使发动了几次反攻,把俄国人打得懵头转向,并再次占领了哈尔科夫。然而,冯·曼施泰因的反突击,是德国人最后一次机动自如地把装甲部队和空中力量用于大纵深突破和包围,因为在1943年夏季的库尔斯克战役中德军就把主动权和大部分飞机、坦克丧失掉了。

            库尔斯克突出部,是哈尔科夫以北和奥廖尔以南苏军战线上的一个突出部,它是德军1943年夏季攻势作战中的一个很诱人的目标。俄国人通过其情报部门了解了德国的作战计划,因此他们往库尔斯克突出部调集了大量的大炮和坦克。大本营派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去协调该地域内的防御作战。第2、第5和第16空军集团军,外加两个防空战斗机师(约3,000架飞机)被配属给驻在库尔斯克地域内的沃罗涅日和中央方面军。此外,在必要时,这两个方面军还可以要求邻近的四个方面军的飞机予以援助,并可动用大本营的预备队。德国空军在俄国战场上的三分之二的兵力都被用于库尔斯克的进攻作战(德国人称之为“卫城”战役);共有飞机2,000架左右(轰炸机1,200架,战斗机600架,俯冲轰炸机100架,侦察机150架)。

            由于双方在5、6两个月内都在调集兵力,主要作战活动是在空中进行的。5月上旬苏联飞机突击了德国的机场,目的是将德军飞机消灭于地面,这一手是德国人在1941年教会他们的。在苏联空军突击德军机场期间,德国轰炸机则几乎每夜都出动,突击高尔基、萨拉托夫、雅罗斯拉夫尔等地的苏联军事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