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乐读窝 > 文学理论 >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第53章

书籍名:《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作者:


                                    

            凭这几句话,罗尚德就为胡雪岩的侠义气慨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连存折都不要,就离开了阜康钱庄。

            若以平常眼光来看,胡雪岩的这一慷慨之举似乎失当。然而。它带来的广告效应马上就显露出来了。胡雪岩的侠义,很快就得到了回报。罗尚德到绿营军,把自己到阜康钱庄存款的事告诉其他士兵后,这些即将出征的士兵纷纷把自己的积蓄都存放到了胡雪岩的阜康钱庄。短短几天时间,阜康钱庄就收集了这类存款三十万两之多,一下子就解决了钱庄新开业,家底不厚的问题。

            在现代经营中,许多优秀的管理者都具有这样的敢于吃一时之亏的精神。他们的睿智,表现在目光长远,不为一时利益所限,最终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郑州亚细亚商场有一个赔钱公司,名叫"售后服务公司"。

            这个公司实行单独核算,但商场对它的考核不是看赚了多少,而是看它赔了多少,直到把拔给的经费赔光,那便是最佳效益了。

            商场每天售出百万元左右的商品,只要顾客向总服务台提出送货要求,这个公司便提供免费送货服务。四辆厢式货车马不停蹄,每辆车每天在市内大街小巷至少要跑120公里。司机从来都是上大班,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曾经创造了四辆车一天免费送达价值20.76万元的大件商品。

            顾客买了大件商品,最担心出毛病,但在亚细亚买的东西一旦出了毛病,一个电话,维修队便会骑着摩托车上门免费维修。维修队不仅技艺精湛,而且装备精良,可以在顾客家里充氟利昂,焊接创口。

            买了不称心的商品,是顾客最烦恼的事。这也不必急,可以到售后服务公司去投诉。开封一位顾客买了两套裙裤,营业员一时疏忽把挑剩下来的商品装进了袋里。顾客第二天返回商场投诉,要求退货并报销路费。第五天,投诉站站长和部门经理专程到开封向顾客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一百元,顾客深受感动。

            亚细亚商场常务副总经理韩梅说:"虽然售后服务公司是赔钱公司,但商场1993年销售额达3.2亿元,在河南名列前茅,居全国第36位,这赔与赚之间有着一种必然的联系。"

        第107节:第十章  胡雪岩的谋划之策(5)

            商人做生意,最重要的是打开局面。要打开局面,诱以小利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虽然表面上看来赔了,但是其影响与作用却是深远的。然而,只有像胡雪岩一样目光远大的商人才能看到这一点,这就是商人最大的智慧。

            善于用钱生钱

            我有了钱,不是拿银票糊墙壁,看看过瘾就完事。我有了钱要用出去!--胡雪岩

            从某种意义上说,融资的目的是为了投资。投资适当、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投资是理财的第一要务。

            任何投资就终极目的来说都是为了实现投资最大收益,即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最大化,那么企业如何把资金用在"刀刃"上,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呢?我们经常听有经验的企业家告诫说:"不见兔子不放鹰"、"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如此等等,其实说的都是投资技巧问题。

            商业投资,利益与风险同在。为了降低投资风险,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多元化经营。

            所谓多元化经营就是不把投资资金集中投资在一个项目上,否则一旦该项目失败,就会造成全军覆没,投资就会全部遭受损失。而把投资投放在不同的项目上,其中有的风险小,有的风险大,这样一旦风险大的项目投资失败,所遭受的损失可以由获利的投资项目抵补,一旦风险大的投资项目成功,则可以获得高额投资利益。这是一个投资组合问题,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因,在这一点上,历史上做得最为出色的恐怕莫过于被誉为"红顶商人"的胡雪岩了。

            第一桩销洋庄的生丝生意做成之后,在筹划投资典当业、药店的同时,胡雪岩还想到另一项与国计民生有关的大事业--他准备利用漕帮的人力、漕帮在水路上的势力以及他们现有的船只,承揽公私货运,同时以松江漕帮在上海的通裕米行为基础,大规模贩运粮食。

            胡雪岩要为自己打开水路货运和粮食买卖这两片前景广阔的天地。

            翻翻历史,我们就可以知道,上海成为中国近代最大的贸易口岸,实际上也就是以海运、河运的大力发展为龙头的。当年中国商办公司与洋商之间第一次最大规模的"斗法",就发生在中国"官督商办"的轮船招商局和英国恰和、太古轮船公司、美国旗昌轮船公司之间,"斗法"的焦点即是争夺水运利润。仅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想见投资水路货运在当时的巨大前景。

            撇开这一点不说,胡雪岩要投资大规模贩运粮食,本身也是一桩有大利可图的事业。这桩生意有利可图,是因为此时已经具备了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都与时局有关:

            其一,时值太平军沿长江一线大举进攻东南,战乱之中,大片田地撂荒,粮食出产锐减,正是乱世米珠薪桂之时,贩运粮食必然有利可图。

            其二,兵荒马乱,战事迫近,或稻熟无人收割,或收割之后又因交通不便无法运出来,白白糟蹋。而漕帮既有人手又有水路势力,此时组织起来贩运粮食,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弄好了就是没有竞争对手的"独门生意"。

            其三,官军与太平军必有一战。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对于交战双方都是大事。双方在同一块地面上拉锯,如果抢运出粮食,不让太平军得到,进出之间关系极大,必然会得到官军的支持,粮食贩运也会顺利许多。

            有如此三个条件,这桩生意可不就是必定有利可图了么?

            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一般商人大约更多地想到是收缩,而胡雪岩却始终想到的是发展,并且总能在乱世夹缝中为自己开出一条条的财路。胡雪岩不断为自己寻找投资方向,并且敢于大胆投资的气魄,的确让人钦佩。

            胡雪岩曾经有过一种很是大气的宣示:"我有了钱,不是拿银票糊墙壁,看看过瘾就完事。我有了钱要用出去!"生意人就应该有这股子大气。有了钱就用出去,也就是用钱去赚钱,用钱去"生"钱,用现代经济眼光看,就是学会并且敢于投资,在不断地赚钱的同时,也要不断地以投资的方式去扩展经营范围,去获取更大的利润。没有能力准确发现投资方向,或者不敢大胆投资的人,换句话说,有了钱不想着用出去或不敢用出去的人,决不可能成为一个能够在商场上纵横捭阖、叱咤风云的大实业家。

        第108节:第十章  胡雪岩的谋划之策(6)

            纵观胡雪岩的发达过程,他能由白手起家,不几年间便至豪富,以致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红顶商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总是不限于一门一行,总在为自己不断地开拓着投资方向,并且看准了就大胆投资,没有丝毫的犹豫。比如在钱庄刚刚起步之时,便开始以有限的财力筹划投资生丝业务;比如根据上海向国际贸易金融大都市发展的趋势,毫不犹豫地在上海买地建房,投资房地产;比如根据世情时局,投资药店、典当业……。在胡雪岩的鼎盛时期,他的生意范围几乎涉及到他所能涉足的所有行当,长线投资如钱庄即金融、生丝生意即贸易、药店即实业,以及典当业、房地产等,短线投资如军火、粮食,所有这些生意在当时条件下都是能赚钱,而且能赚大钱的生意。很显然,胡雪岩如果没有那种有了一定想方设法用出去的大气,如果死守自己熟悉的钱庄生意而不思开拓商务领域,他的事业决不可能如此轰轰烈烈,成为清代第一富商。

            有了钱就用出去,也就是用钱去赚钱,用钱去"生"钱,用现代经济眼光看,就是学会并且敢于投资,在不断地赚钱的同时,也要不断地以投资的方式去扩展经营范围,去获取更大的利润。没有能力准确发现投资方向,或者不敢大胆投资的人,换句话说,有了钱不想着用出去或不敢用出去的人,决不可能成为一个能够在商场上纵横捭阖、叱咤风云的大实业家。

            以退为进,成就大局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忍一时之气,可以成就一世,未尝不是一件幸事。――胡雪岩

            古人云:退一步,海阔天空。做人就要懂得必要时需"忍","忍"有时可以使你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有退才有进,"卷土重来"一定会有一番新的天地,此为上上策。胡雪岩一生中,无论在商场中,还是在官场中,待人接物都能做到主动忍让,成就大局。其中最值得一叙的是他对张秀才的拉拢和成全。

            张秀才在杭州城中算个不小的角色,平时自以为是衣冠中人,可以走动官府,包揽讼事,说合是非,是个欺软怕硬的货色,十分无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