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国家兴衰探源

乐读窝 > 文学理论 > 国家兴衰探源

第44章

书籍名:《国家兴衰探源》    作者:曼库尔.奥尔


                                      

            第三,正确的理论必须能够解释:为何非熟练工人失业比例较大;例如少年工人、受歧视的少数民族工人等。乍看起来,似乎只有对经济学未入门的人才需要解释这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但实际上许多流行的理论都无法正确地预言这种明显的失业者结构特征。例如:“寻职”模型(所谓“不协调性失业”)曾预言,在雇佣与受雇双方人数最少的“稀缺”市场内造成失业的可能性最大,因为此种情况下失业者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找到对他合适的雇主。一般地讲,专业人员与熟练工人被专门限于在这种“稀缺”市场中活动,因此,根据“寻职”模型,这些人的失业率应当最高。与此相反,非熟练工人的市场最广大,从而寻职造成的失业率应当最低。  

            第四,正确的理论必须既能解释均衡状态又能说明非均衡状态;这主要是由于此两种状态在实际经济中是并存的。  

            第五,正确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必须既能解释景气现象又能说明衰退现象,即必须能够解释一般统称的“景气循环”。当然后面这个名词有点不太确切,不如改称“经济涨落”,因为景气与衰退的时间长短与幅度大小都无规律可言。换句话说,正如肯尼思·阿罗所指出,该理论必须与观察到的事实相符,即无论生产的衰退或其充分就业都不会无限持续下去,而是交替发生的。  

            第六,此理论应能客观地、而不是主观随意性地解释不同时期内与不同社会制度下宏观经济的明显差异。如果大学经济系中普遍讲授经济史,这一要求早就不言自明了;不幸的是,现代经济学与数量经济学的发展趋势似乎已将经济史排挤甚至贬到大学之外。  

            第七,一种理论若能解释更广泛的现象,说明其正确程度较高;确实如此,这种宏观经济理论,至少在它完整的形态下它应能够很好地解释一些宏观经济之外的现象。当然这并非必不可少的要求,但如果达不到这一要求,我们总有些担心。作者必须重申,由于我们所探讨的理论不一定是单一因果关系的,因此很可能有不少超越经济之外的因素对宏观经济以及其他问题同样十分重要。  

            第八,正如第一章内已指出的:这种理论应当是相对简单而明了的。  

            作者认为:本书以下提出的理论,当它与本章前述四种宏观经济理论中的若干众所熟知并且明白无误的原理结合起来,再加上本书前几章内所阐明的推论,完全可以满足以上八项要求。部分地由于强调这一理论的简明性(特别是与近年来提出的许多宏观经济理论相对比),部分地由于要适应学生与决策者的水平,因此在以下的讨论中只应用最基本的与最简单的理论工具来进行推导。  

            (七)  

            根据上述第一条要求,本节首先说明工人非自愿失业的一个根源。虽然我们很自然地由最简单与最明显易见的一种非自愿失业形式或根源入手,但决不能将此点与以后的论点割裂开来。在衰退或萧条之中还存在着其他多种形式的失业与其他各种资本或设备的闲置或未充分利用;虽然后者都不一定表现为如像工人的非自愿失业这种痛苦的形式;但这种闲置同样导致生产力的浪费,而且由此也可能加剧工人失业的痛苦。因为闲置的资本意味着所需要的劳动力减少,从而使就业率与工资水平都将进一步下降。由于劳动力的需求明显地取决于企业出售其产品的市场状况,因此必须同时考察商品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状况,才能决定工人非自愿失业的数量。  

            根据工人的所谓习惯趋势以及他们的选择结果与他们的利益不一致来解释非自愿失业,也许是比较容易的,但却无助于说明问题。因此作者假设理性预期情况,即当事人考虑了全部对他有价值的信息进一步说,他预期所获得的信息价值均高于获取信息的成本。  

            此外,我们必须对“非自愿失业”一词下严格的定义。如果我们把各种失业情况都泛称为非自愿失业,或许可能更容易得出一些解释,不过同样地与事无补。具体地说,必须确信将所有自愿失业情况排除在外,因为后者很容易用工人对休闲的偏好或家庭生产收入高于受雇劳动收入等原因来解释。作者用图1来说明非自愿失业。图内用劳动力供给曲线MC(边际成本)表示工人以其休闲、家庭生产或其他机会形式所考虑的时间价值。另一方面,劳动力需求曲线MRP(边际生产收益)由在各工业厂商各自的劳动力边际生产收益曲线上的各点构成,各厂商有着不同的劳动力类型需求。为了使非经济学家易于阅读本章,作者拟在此指出劳动力边际成本曲线是随时间而上升的;这是因为当要吸收更多的劳动力时,必须支付工资才能吸引不急于求职的工人参加工作,而且每一工人的工资也因工作占用了更多的闲暇时间而提高。劳动力需求曲线则是向下倾斜的,因为除其他原因外,报酬递减定律表明:同类的劳动投入愈多,由消耗单位劳动所获得的产出也愈少。  

            图中在两曲线相交的右方各点处,如B点,不可能存在非自愿失业;此处工人的休闲或其他可选择机会的价值高于B点,因而无人愿意在相应于B点的工资条件下受雇工作;同时,若雇主已在B点条件下雇用了工人,则也会发现他所获得的利益低于他所支出的工资。按本章开始时引用凯恩斯的说法,此时B点必须向左移动到两曲线的交点上,然后“工资的效用……等于就业量的负效用”。同样,如工人要求在A点的条件下受雇,则由于A点比劳动力的边际生产收益高得多,也不存在非自愿失业;不过此时雇主将认为工人不是想得一份工作而是想享受一份赠款,因为雇主所得到的收益远低于其支出。在C点也不存在非自愿失业,此时工资低于以其他方式支配时间的价值,从而无人愿意按C点的工资受雇工作。  

            还可以假设另外一类劳动力的情况,此时MRP曲线永远位于MC曲线之下,如图中MRP所示。在此情况下,此类劳动力所能创造的价值如此之低,以致没有雇主从雇佣这类劳动力中获得收益;当然,由于该处的工资也低于MC曲线,也没有任何工人愿意受雇。像这样的情况可能比非自愿失业更加悲惨,但它却并不属于非自愿失业范畴。我们都知道当病人住院时并不劳动,但也不属于失业之列;因为当人们没有生产能力,或其生产力如此之低,以致用极少的工资也无人愿意雇用他们,这就属于一个非生产性资源的问题,而不是生产性资源未被利用的问题——因此根本不涉及任何生产力的闲置。  

            只有在近似于三角形的区域MNO内存在非自愿失业问题。按此处的严格定义,只有受雇工人的劳动为雇主创造的收益大于工人所花费时间(计入包括闲暇在内的所有机会)的价值,才可能存在非自愿失业。  

            同样地,若工人由于相信辞去较差的职业而抢更多的时间去寻找更好的职业对他更为有利,这样造成的失业不属于非自愿失业。但所有人的经验都表明:现实生活中的情况是:已有职业的人更容易找到另一个职业,因此这种先失业再寻找职业的做法实属罕见。但无论此种“寻职”理论是否符合实际,我们认为该情况不属于非自愿失业;这时工人是为了使长期收入更高以便获得更大的满足而支出其时间。如果禁止这种自愿失业,则从长远看国民产出及福利肯定会下降;因为可以假定只有工人自己才最清楚他本身的利益与具体情况。另一方面,如果某个社会机构或公共政策使寻职所需的时间及成本增加,则这种额外的寻职活动是社会机构或政策所造成的,从而不再是一种产生社会收益的投资;因此,任何额外寻职造成的失业就属于所定义的非自愿失业之列。  

            设想在图1内仅有OX个劳动力受雇佣,此时按严格的定义将有XQ个劳动力非自愿失业;因为在OQ数量以内的劳动力都能创造超过劳动成本的边际收益。现在考察小三角形RVO,即高于劳动力的边际成本但低于劳动力边际产出收益曲线的区域。这一区域的面积代表社会损失:因为在此区域内工人劳动的成本低于其创造的收益。更重要的是:在此区域之内,失业工人与雇主之间可能通过谈判达成对双方均有利的协议;即在两曲线之间的工资条件下签订雇佣合同,将对双方均带来好处。因此,若存在严格意义下的非自愿失业,则一般有可能签订对双方均有利的雇佣合同。  

            在凯恩斯的“失业均衡”理论中,这种就业合同的签订同样会对工人及雇主双方均有利;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合同的数量会愈来愈多,从而“失业均衡”事实上完全是一种非均衡状态。凯恩斯当时真正谈到了非自愿失业。现在所遇到的难题是,事实上凯恩斯的失业理论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在此作者愿指出更早发现凯恩斯这一弱点的其他作家如唐·帕廷金(Don

            Patinkin)等,他们一般采用其他方法分析这个问题;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许多优秀的经济学家一直试图为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寻求一个坚实的微观经济学基础,或者找出另一种宏观理论来代替它。但迄今为止,还不曾有人提出对凯恩斯非自愿失业理论的满意解释,至于非均衡理论也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