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大汉王朝的扩张:虽远必诛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大汉王朝的扩张:虽远必诛

第112章

书籍名:《大汉王朝的扩张:虽远必诛》    作者:醉罢君山


                                    

        三年后(138年),烧当羌再叛,在其首领那离的指挥下,入寇金城。马贤挫败了那离的进攻,并于次年(139年)击杀了那离,并歼灭烧当羌军一千二百余人,平定了那离之乱。

        羌乱不断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汉官吏的苛政,并州刺史来机、凉州刺史刘秉均对羌人实施高压统治,羌人不堪重负,于是又铤而走险。140年,大规模的羌乱又一次爆发,并州、凉州境内的且冻羌、傅难羌率先发难,起兵反叛,联手进攻金城,之后,其他羌胡部落也卷了进来,声势浩大,向三辅(长安地区)发动进攻。

        此时帝国政府发觉到事情的严重性了,赶快撤了来机与刘秉的刺史之职,但为时已晚,剩下的方法,只能是在战场上决一生死了。因为战场离长安地区不远,朝廷动员了左右羽林军、北军五营、各郡国驻军共计十万人,以护羌校尉马贤为征西将军,进屯汉阳郡。为了防止羌军势力的扩张,汉政府下令在扶风到汉阳道路两旁修筑了三百座军事堡垒,以确保长安城的安全。

        马贤能否胜任“征西将军”之职呢?虽然马贤在担任护羌校尉期间战绩颇著,但是他却居功自傲,行军作战掉以轻心,每到一处,都是大吃大喝,行军速度缓慢,拥妻抱妾的,以致于马融、皇甫规等人都上书朝廷,认为马贤必遭败绩,不过皇帝对这种警告置之不理。

        果不其然,第二年(141年)正月,马贤与且冻羌在射姑山会战,结果大败,马贤与他的两个儿子也战死沙场。羌人的势力直逼三辅地区,西汉历代皇陵也被羌人所焚烧破坏。羌战的局势急转直下。

        武都太守赵冲率军与巩唐羌作战,击毙羌军四百余人,降二千余人,稍稍缓和严峻的局面,为了保护三辅地区不失,朝廷急调一万五千人进驻长安附近,加强守备力量。

        次年(142年),赵冲继续对羌军实施军事打击,迫使罕羌部落五千余户投降。由于赵冲在扫荡西羌的一系列战役中表现杰出,朝廷任命他出任护羌校尉。赵冲确实是非常有能力的一位将领,在接下来的一年中(143年),终于扭转战争的被动局面,他在夏季与冬季发动了两次对烧当羌的攻势,斩首一千五百级,前来归降的诸羌计有三万余户。

        正当赵冲踌躇满志之时,不想在144年却发生了部将马玄的叛变,马玄率领叛乱的羌人逃出塞外,赵冲立即率军追击,结果行至鹯阴河时,赵冲军中的六百多名匈奴人突然叛变,离开大军扬长而去。赵冲立即率数百人追击,不幸遭到羌人的埋伏,数百名将士全部遇难,赵冲也战死。

        赵冲虽然战死了,但是在他的打击下,羌军的势力也遭到重创。145年,左冯翊梁并以和平的手段,收降诸羌部落共计五万余户,这次大规模的羌战方才告一段落。

        从134年~145年十余年间的羌战,又耗费国家财政八十亿钱的巨款,生灵荼炭。羌人的军事力量其实并不能与西汉时代的匈奴人相比,但对汉帝国的巨大破坏程度,远远超过当年的匈奴。无论是羌还是汉,都为这场旷日持久,望不到尽头的战争付出惨重的代价。

        巨大的代价,所换来不过是十四年的和平。

        159年,居住于塞外的烧当、烧何、当煎、勒姐等八羌部落,联合发动对陇西、金城的进攻。此时的护羌校尉是段颎,段颎是东汉晚期最杰出的将领,富于兵略,而且作战极为骁勇。段颎得知羌人入寇,马上率军迎战,羌军总算见识到段颎的本事,汉军攻势如潮,斩杀敌人二千余人,俘虏一万多人。

        次年(160年),羌人残余部队与烧何羌酋豪再次入寇边关,进攻张掖,同时派一支奇兵星夜偷袭段颎的兵营。护羌校尉段颎在此战中尽现其悍能本色。这是一场极其艰苦的战斗,双方较量是意志力的强弱,段颎率军下马迎战,从夜晚战到中午时分,杀得刀折矢尽,羌人终于抵挡不住,鼠窜而去。段颎率军苦苦追赶,且行且战,昼夜发动进攻,不带任何军粮,以确保军队的强大的机动性与速度。饿了便宰杀马匹吃,喝了就吞雪。就是凭借这种坚忍的意志力,段颎一路跟踪追击四十余日,出边塞二千余里,一直追到积头山。

        此役段颎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杀死烧何羌的首领,歼灭羌军五千余人,同时段颎还顺路攻击石城的羌军,斩杀一千六百余人,另外还攻击白石山的羌人部落,又杀获三千余人。

        在塞外羌人起事的鼓动下,塞内的羌人部落也开始蠢蠢欲动了。

        161年,先零羌、沈氐羌以及其他羌部落反叛,大掠并州与凉州。段颎在湟中征召归附的羌人,组建一支讨伐军,准备开赴前线与叛羌作战。

        此时的凉州刺史郭闳见段颎屡立奇功,便低估了羌人的力量,他也想有所表现,好分享段颎的功劳。于是郭闳千方百计阻挠段颎的兵团开赴前线,时间一长,段颎兵团中的这些归附的羌人无所事事,思家心切,便纷纷逃回去。郭闳见状,便参了段颎一本,将此责任统统推到段颎身上,结果段颎被撤职,召回洛阳,关入监狱中,判处服苦役。

        段颎一走,朝廷以济南相胡闳担任护羌校尉,但是无论是郭闳还是胡闳,统统不是带兵打仗之才,于是羌叛军气焰嚣张,四处出击,政府军无力镇压。

        朝廷深感名将的匮乏,下令征求有勇略的人为将领。泰山太守皇甫规上书道:“与其寻找有勇略的将领,不如天下太平无事;与其精通孙子与吴子的兵略,不如寻求清正廉明之人。”皇甫规没有明言,但暗示朝廷,战乱的由来,并非没有得力的将领,可是战争却接连不断,其背后之原因,乃是地方政府的苛政,乃是官逼民反。朝廷求将只是治标,要治本必须要肃清吏治,以清正廉明之人来担任地方政府长官。

        朝廷于是任命皇甫规为中郎将,全权负责关西的军事。

        皇甫规与段颎都并列为东汉晚期的名将,然而两人风格相去甚远。段颎作战勇猛,有奇谋,意志坚强,奉行武力高压政策;而皇甫规长于战略,他不以打赢一场战役为荣,而是要研究战争爆发的原因,从本源上断绝战争的隐患,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皇甫规是安定郡人,出身于将门之后,祖父皇甫棱曾担任度辽将军,父亲皇甫旗曾担任扶风都尉,但是皇甫规却一直是一个布衣平民,直到140年西羌叛乱围攻三辅,马贤率军迎战时,皇甫规以一介布衣的身份上书,认为马贤一定会失败。果不其然,马贤最后战死于射姑山。

        这事让安定郡的守将知道了,认为皇甫规这个人有兵略,便让他担任功曹,领兵八百,与羌人作战,结果皇甫规作战勇猛,手刃多名敌人,击败羌人的进攻。对于皇甫规来说,自己一腔经天纬地之才,着实没有一展抱负的机会。于是上书朝廷,请求为国家效命,但是朝廷对他这种无名之辈不闻不问。之后,皇甫规被举荐到朝中,在答皇帝的问策中,对当权实力派人物梁冀冷嘲热讽,结果得罪了梁冀,他便辞官返回家中,教授《诗经》《易》,有学生三百余人。直到梁冀死后,他才出任泰山太守,当时泰山郡是个治安很乱的地方,皇甫规到会后,迅速把泰山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因而声名鹊起。这次羌战又一次爆发,皇甫规终于有机会领兵出战,一展自己的抱负。

        这一年的十一月,皇甫规牛刀小试,向羌军发动进攻,斩获八百人。皇甫规深知羌人之所以反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方官吏的逼迫,是属于官逼民反的类型,因而他并不急于对羌人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而是在羌人区建立威信,施予恩德。先零羌人对皇甫规其人也早有耳闻,见皇甫规与以往的地方大员很不一样,大家纷纷奔走相告,一时间竟然有十万人向皇甫规投降。

        第二年(162年)三月,沈氐羌进攻张掖、酒泉。皇甫规以归降的先零羌人为主力,兵进陇右。然而在征战途中,军中遭到瘟疫的袭击,死亡人数超过十分之三,这种情况之下,能否稳住先零羌人是极为重要的事。皇甫规冒着被瘟疫传染的危险,前往各军营中巡查,对生病的将士进行慰问,使得这些先零羌人心怀感激。这事传出来后,东羌诸部落(东羌乃是对长安附近及其东部羌人之称呼)纷纷来向皇甫规投降。

        皇甫规一方面打击沈氐羌,一方面整饬吏治。安定太守孙隽收受贿赂,强取钱财,声名狼藉;属国都尉李翕、督军御史张禀等人,对归降的羌民大开杀戒;凉州刺史郭闳,河阳太守赵熹等人老弱不堪重任,却倚恃权贵,不遵法令。皇甫规逐一向朝廷反应,使得这些贪官恶吏,有的被罢官,有的被处死。皇甫规不仅要打赢一场战争,而且要消除战争爆发的根源。羌人听到此佳音后,莫不欢欣鼓舞,最后,沈氐羌在其首领滇昌、饥恬的率领下,十万人向皇甫规投降。

        皇甫规以最小的代价迅速平息一场可能后患极大的羌乱,他解决羌乱的手段与眼光都有独到之处,试图从本源上切断羌乱频繁发生的根源。可以说,皇甫规确实是一位伟大的将领,然而他的不幸是出生于正走向没落的帝国时代。

        为人正直的皇甫规此时大权在握,持节为将,督关西军,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员,他在朝中不愿意结交权力极大的宦官集团,在地方又不断地弹劾贪官污吏。曲高和寡,皇甫规的尽忠职守,换来的是四处树敌,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许多人巴不得打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