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中唐侠隐

乐读窝 > 玄幻小说 > 中唐侠隐

第45章

书籍名:《中唐侠隐》    作者:柳下梦全


                                    

            唐宁总不会和他在天宝茶楼开打,只使七分内力一抗,王士则遭此一弹,居然被震开一步。

            唐宁原想王士则能擒住刺客,功夫不会太差,想不到他如此不济,在他手下走不了一招的人居然还能做刺客。想及那日太行山间遭遇驼山派弟子,剑阵颇似所传说的刺客,只怕当年刺杀宰相案果然另有别情!

            王士则吃了暗亏,只作无人知晓,若无其事坐回席去。如何能瞒过郑奇,重重冷笑一声。

            赵姓同窗嘿嘿一笑,向唐宁道:“唐兄不是讲近日不回长安么?”

            唐宁叹口气道:“在下到潞州幸遇李长吉,不想他英年早逝,特来长安送他的遗书。”

            杜牧失惊而起:“李长吉故去了?何时之事?”

            唐宁叹道:“不过月前。”

            杜牧道:“李长吉青年翘楚,竟先故去,诗坛无人为继了。”

            身旁一少年道:“长吉之后便是杜公子了。”他本是拍马屁,想讲杜牧将成一代诗歌大家,不想杜牧前面有李贺故去的话,竟象是讲杜牧要早亡,这下拍到了马蹄上。

            杜牧冷笑道:“在下哪敢紧随李长吉,还是李兄先请吧。”

            那人兀自不觉,犹在谦虚。

            楼上有人道:“可是唐公子么。”韩公文便推说在楼上另约了人,告辞上楼。

            第三层多是外地官员与文人骚客,人数已经少了,唐宁甫一上楼,便见顾先生倚窗独自饮茶,招手要唐宁过去。唐宁等上前拜见了坐定,原来顾先生也是无家无室,中秋之夜无处可去,便来天宝茶楼独坐。

            茶楼这一层多是外地入京公干的官员及其相从密切的文人朋友,话题多是各地风情,自然也包括政事军情。总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唐宁听那些人所言高霞寓铁城大败和洛南围捕叛军等事,便与自己亲眼所见不同。

            郑奇想听的却是江湖游侠的事迹,顾先生讲在上层。此楼乃是环状回字形,不单底楼看得清楚,上一层对过也是看得见的。果见那边皆是劲装大汉,背插长剑,一个个留着胡须,相貌雄武。侧耳聆听,果然讲的是江湖游侠之事。郑奇喜不自胜,便要上楼去听,顾先生只笑不语。

            唐宁道:“顾先生因何发笑?”

            顾先生道:“真假有无,其实难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唐宁也探头望去,见楼上一人正讲得绘声绘色,细看却是那“神算子王清”。

            唐宁笑道:“只怕这位王先生便在那里开讲书记门的《侠隐记》吧。”

            顾先生点头道:“扬人之善,隐人之恶,固然是善举。然而只以耳闻,不经亲见便信以为真,大书特书,又能有几分真实?”

            唐宁对韩公文道:“看来这天宝茶楼名不副实,你也是只以耳闻,不经亲见啊。”韩公文连称懊恼。

            顾先生笑道:“其实闲暇无事,独坐一隅,沏一杯清茶,于人声鼎沸之中,也可寻见几分幽思。这些故事或有其事,不过众口相传,渐失其真,姑妄听之,权作今后谈资也不错,何须事事尽求真实?”

            四人坐了两个时辰,天色已晚,茶楼里家居长安之人都回家团圆去了,只留一些无家可归的异乡客在闷发思乡之情。

            唐宁道:“今夜月色正佳,我等何不寻它一个好去处赏月?”郑奇连声叫好。顾先生虽年过不惑,但与三位少年晚辈谈笑,大有回复青春之感,也含笑首肯。

            郑奇道:“不若到东门城楼顶上如何?”

            韩公文笑道:“你这可不是向东门的将军找岔么?”

            顾先生也打趣道:“今夜兴庆宫中灯会,这位郑公子高坐春明门楼上,是想在宫中找一位红拂吧?”郑奇窘得面红耳赤。

            唐宁笑道:“在下想起一个所在,却是清静。”郑奇忙问,唐宁道:“晋昌坊大慈恩寺的塔顶如何?”

            郑奇便拍手道:“那里最好。”

            顾先生笑道:“此处乃是长安城中最高处,好则好矣,只是叨扰和尚清修。”

            郑奇道:“我们悄悄上去不就成了。”

            四人便动身往大雁塔而来,郑奇韩公文平素须应对宾客,隔上五日到京兆府点个卯汇报行踪,约束惯了,今夜得便,自然要趁夜色放松一回,哪里肯好好的走路?便窜上人家房顶,展开轻功。

            顾先生微微一笑,也飘然上房,看三人一跑之间,功夫便有高下。韩公文全力奔跑,但落脚甚重,几次踏破人家的瓦片。郑奇要好一些,虽然年纪尚幼,修为不足,却知受过名家指点。唐宁的步伐却甚是奇特,或大或小,尽在旁脊斗拱树枝之类突出之处借力,所行路线虽然不直,却不费力,这是他与老疯头在武陵山中多日所悟。

            唐宁见顾先生不紧不慢,犹似闲庭信步,又似御风而行,不由得衷心景仰。老疯头轻功绝伦,却是在悬崖高山中练就,这顾先生似乎生来就会一般,丝毫不着形迹。

            大雁塔通高二十丈,共有七级,最低一层却有三丈多高。韩公文不觉犯难,以自己的轻功是断然上不去的,郑奇打量一下,也知上不去。

            正在犯难之时,韩公文只觉腰眼被抓,跟着一股大力涌入体内,不觉飞身而起,直落向塔上第二级,那里原有窗棂,韩公文忙伸手抓牢。刚回头,郑奇也扑了上来,韩公文忙将他拉住。

            唐宁自感一年来内功长进,打量着勉力或可上得去,瞅准突出一角,奋力而上,眼见右手已摸到瓦当,只需一借力便可翻身而上,心中颇有几分得意,这方法尚是在华山东峰时向韦玄中所学。

            哪知夜来生露,那瓦是琉璃瓦,十分光滑,唐宁一借力,手便滑脱,身体急向下坠去。

            顾先生拔身而起,拿足尖将唐宁脚心一点,唐宁在空中借了一点力,翻身而上。而顾先生身形不停,已经先于他抓着韩郑二人飞上塔顶。第二层较第一层稍低,唐宁自己已经可以上得。

            一直到第七层,那圆月早已升在半空,眼望长安城中灯火通明,浩若繁星。四人一路惊动了不少拜月的人家,不是以为有飞贼便是以为树上有大鸟飞过,此刻想来,犹觉好笑。

            郑奇笑指韩公文,皆是他踏破瓦片惹的祸,正谈笑间,猛听身后一声“阿弥陀佛”,郑奇吓得差点滑下塔去,忙回头看时,见一位老和尚立在身后,双手合十道:“四位施主,深夜莅临本寺,实属不速之客。如何又坐在这七级浮屠之上,亵渎佛祖。”

            郑奇适才吃他一吓,此刻有意消遣他,便道:“大师不是也站在这七级浮屠上?不是也亵渎佛祖?你是出家人站得,我便坐不得?”他说一句,那老和尚便退一层,念一句“阿弥陀佛”,转眼到了塔下道:“阿弥陀佛,四位施主请下来吧。”

            顾先生一笑,双手分携郑奇与韩公文,中间借两下力,飘然而下,唐宁也相随下塔。

            那和尚笑道:“两招小飞接大飞,好潇洒的着法,只是两旁多了二子,顾先生怎走了一个愚形?”他从顾先生下塔中已看出底细,将韩公文和郑奇称作“二子”,语含双关。

            顾先生笑道:“大慈恩寺里好棋的除了弘法大师外,如今便只有弘光大师了,得罪,得罪。”

            那弘光上前作个合手礼,笑道:“顾先生夜半打入黑地,却是为何?是想在我大慈恩寺里点个方四么?”此人果然好棋。顾先生笑道:“有了弘光大师,方四还能做得出么?只好做个曲四吧。”围棋中“方四”是死形,“曲四”是活形,二人就此开玩笑。

            弘光笑道:“现在四子将我围在中间,看来想打劫了。”顾先生见唐宁三人分站三方,隐隐有合围弘光之势,果然形势如同围棋提子“打劫”,却又含有“打家劫舍”的“打劫”之意,笑道:“这位是弘光大师。”唐宁等上前拜见。

            弘光却认识郑奇,一伸手就在他头上敲了一记道:“又是你这小鬼头。”笑对顾先生道:“这小鬼头是大兴善寺佛光大师的小弟子,从前常见的,如今佛光大师到扶桑去了,一年多未见这小鬼头,依旧这般调皮。”郑奇冲他作个鬼脸。弘法和佛光去年同白居易一起离开长安,唐宁曾在新丰见到过,却不知郑奇是那佛光的弟子。

            弘光又道:“顾先生今日缘何光临本寺?”

            顾先生只指指天,弘光抬头见明月如盘,直挂当空,笑道:“原来顾先生中秋赏月,专找我大慈恩寺头顶。”顾先生笑道:“多有得罪,还请恕罪则个。”

            弘光故作嗔怒道:“此事如何收场?还要顾先生给个说法。”

            顾先生笑道:“那在下陪大师手谈若何?”

            弘光正是要与他下棋,便要叫好。一旁却有人道:“阿弥陀佛,下棋是断断不行的。”众人顺声望去,见又来了一个老和尚,身后还跟着几名弟子。

            弘光转身向那和尚行礼道:“弘明师兄。”那弘明是戒律院首座,走近来时,头上琉璃璎珞,手中黄金禅杖,身上多宝袈裟,浑身上下装饰得十分华贵,却一脸寒霜。

            顾先生也不识弘明,两下见了礼,那弘明道:“大雁塔乃玄奘法师为藏西天所求经书所建,中立佛祖宝像,顾施主却公然坐我佛头上,岂是下一盘棋可以消劫?”

            顾先生微笑不语,弘光心道:“我不过跟顾先生开个玩笑,这弘明师兄素来严厉无情,执法如山,如今可莫为这件小事难为了顾先生。”便道:“师兄准备如何处置?”

            弘明道:“贫僧久听弘法师兄讲起顾施主,不单棋好,而且书文画乐还有武功俱佳,贫僧想见识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