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花寂的孤独在燃烧

乐读窝 > 玄幻小说 > 花寂的孤独在燃烧

第七十三章 归乡之旅(2)

书籍名:《花寂的孤独在燃烧》    作者:八月疏雨



        小小的货车,努力地奔跑,车里的人揣着不一样的心情,有归乡的热情,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无奈,有被安排没有主见的随缘,有近至亲情生怯的忐忑;



        唯有相同的渴望,是能够快一点到达。



        瓜子花生行至半路就被袁萍清吃光了,后面吃的还是人家小芋头自己书包里装的橘子零食什么的。



        从出发到现在,袁萍清一直没睡,她要陪花寂爸爸说话,尽管花寂爸爸习惯独自开车,不需要她这么为难自己,拒绝了她的好意,她依然坚挺不休。



        迷迷糊糊的花寂,睁开眼睛,她半睡半醒,复读机早就没电了,即使有电,耳边的音乐循环了这么久终是会腻。



        她揉揉眼睛,伸个懒腰,挪了挪身体坐正。



        后面的小芋头仍旧在睡。



        “老津,还有多久?”



        花寂朝着窗外看,她虽然喊不出名字,却能通过记忆里的地域风貌,认得地方。



        “我记得前面是有一个镇,过了那个镇子,回去就很快了。”花寂说。



        “是不是,老津?”袁萍清怀疑地很,张嘴就问。



        花平津眯着眼,盯着前面,握紧方向盘,说:“这次她没说错,前面就是乌沙镇。今天可能有集市,会很多人,等下花寂你留意下你那边,不要我车轮擦到了人家的摊子。”



        花寂点点头,提前把身子挪到车门前就位待命。



        中国各地乡镇,一到年前集市,总是格外热闹,置办年货的,做买卖的,也有返乡潮,人挤人,摩托挤摩托,长途客运巴士堵着车,鸣着笛,慢慢挪。



        花寂摇开车窗,贪婪地往外看。



        瞧,那个摊位上摆满了糖果,远远地花花绿绿,不知道味道如何;卖衣服的摊位前,老奶奶拉着胖孙子,拿着新棉袄,比来比去,花寂今年的新衣服还是姨娘出资赞助的;有的摊位张灯结彩,挂满红灯笼,各式各样的对联;旁边还有个老爷爷,挤在狭小的空间,认认真真给人写字,旁边围着人在看…



        年味,就在这点点滴滴里。



        可能是被外面嘈杂的声音吵醒了,不知何时,小芋头趴在后面的窗户也往外看。



        另一边,花平津小心翼翼地踩着油门,嘟囔着说:“过年了,在外面务工的都回来了,人可真是多。”



        以蜗牛的速度,大概消耗了半个小时,才穿过这个小镇短短一截,也是人海最密集的区域,接下来是很颠簸的乡间小路。



        天色渐晚,马路两边出现了墓地,可花寂一点也不怕,往年来来回回,她记得这些年代久远的“邻居”;花寂以此为锚点,就知道离爷爷家还有多远,她能找到这段路熟悉的感觉。



        摇摇晃晃,起起伏伏,小货车走得吃力,最后轧过一段废弃的铁轨,花寂开心地说,“妈妈,我们终于到了!”



        “是的是的,前面转个弯,就是。”小芋头附议道。



        袁萍清大惊小怪说:“天啊,你们为什么认得路而我认不得!”显然是来得太少。



        “我们当然知道了。”两个小孩得意洋洋哈哈大笑。



        果然,在某一座山下忽地一拐,眼前换做一条笔直平坦的大路,明显修过,直通村口。



        这时,花平津一只手掏出手机,拨给小芋头妈妈,大概是喊她们到村头来接,考虑到停车占位置的事情还需要她们去给村政府打声招呼。



        穿过新建的牌坊上,上面三个大字——元许村。



        元许村里面同样是人头攒动,尽管快是傍晚,收摊之前一样热闹,反正各家沿街门面都是自己家的地盘,根本不急。



        不过,但凡是有个眼生的车从外面开进村,人们都要睁大眼睛追视着去辨认来者何人。



        眼尖的一看,就知道是谁谁家的儿子从市里回来咯。



        只要进了元许村的地界,花平津整个人就像脱胎换骨一样,对着谁完全是乐呵呵,慈眉善目的模样,其实,那是发自肺腑的真开心。



        从小到大,不管花寂做了什么坏事,只要在元许村,花平津都格外宽容,不打也不骂,因此一回来,花寂条件反射地也会觉得自己浑身上下轻松了不少。



        小芋头的爸妈早就等候在旁,在人群中对着他们招手。



        坐了整整一个下午的车,车上的人都迫不及待地滑出来,站定,舒展筋骨。



        好事的人也跟过来,围在车前,花平津笑逐言开地跟每个人都说好多。



        花寂看见,小芋头背着书包,假装淡定地走到她爸妈身边,没有想象中扑入怀里感人至深的温情画面,而是一直在隐忍情绪在克制情绪的场景。



        也许,在他们父子双方,长久不见之下,太多的情感没有场合完全释放,都按捺在心头,还需要花时间去弥补一点点间隙,需要熟络起来。



        姑姑大大方方地迎上来,对着花寂妈妈寒暄。



        “嫂子!”



        袁萍清只淡淡地点点头。



        爸爸打开货车的门,张嘴就是老家话,说着这个床怎么怎么来的,装车的时候二奶奶说了什么什么,又嘱咐他交代了他们什么什么的。



        花寂本想自己先溜回爷爷奶奶家,转身瞧见小芋头在发呆,她撞了撞他,问:“走不走?杵着干什么?我们也帮不上什么的。”



        可小芋头呆呆说:“老姐啊,我现在都不知道我家在哪儿我去哪儿?”



        花寂一听,啊,不是在……她自己随手指了个记忆中的地方。



        小芋头摇摇头。



        此时正只听得姑姑边搬东西边说,一会要去她家吃饭,都做好了,她们家今年建好了新屋。



        可怜的小芋头原来也是第一次“回家”。



        听他们张罗吃饭,速来不愿意和他们有什么瓜葛的袁萍清当然不肯,趁着对方没注意,拽着花平津的衣角,暗示等下要回自己家,不去蹭人家这一碗饭。



        花平津怎么想,花寂看不出来,反正她妈妈的小心花寂都看在眼里,大人世界,总是很复杂。



        说话间,有人喊着“哥”就出现了,是花寂的小叔叔。



        小叔叔带来了奶奶的旨意,意思是家里是备好了饭菜的。



        如此一来,更没有去姑姑家“接风洗尘”的道理。



        搬好了东西,认了认小芋头家的路,最终也是各回各家。



        除了花寂他们,这一年,大伯是留在村里的,年前拿了家里一块菜地,这会子还在忙盖房子的事情,像是要分家,又没有明确讲说要分。



        小叔叔带着上小学的儿子也回来了,当年爷爷给这个小孙子取了个很好听很有学问的名字,叫做“书怀”,是个文化人的指望,小婶婶没来,花寂好像看到了当年自己小时候的情形。



        帮爸爸放下给奶奶带的东西,花寂亲热得喊了爷爷奶奶,不管怎样嘴巴甜一点肯定不吃亏。



        爷爷是秀才气质,身体健康,但看着弱;



        奶奶特别硬朗,还能上山砍柴呢。



        环顾祖宅,都没有什么很大的变化。



        倒是厨房那里,最吸引花寂的是满满一大排烟熏的腊肉火腿,熏鸡熏鸭,香肠五花肉等。



        随后奶奶领着花寂她们去了房间,大概情况也很清楚。



        妈妈常和花寂说,她们分不到一点祖宅的产业,几乎他们住的房间,名义上都是借住,把住宅一分为二,从来都是大伯家一半,小叔叔家一半。



        奶奶也说了,今年大伯在盖新屋,小叔叔就暂时睡他们那边,花寂一家就睡在小叔叔这边的屋里。



        几乎每年来,遇到这种情况,袁萍清都要不停唠叨不公平,碎碎念要不是没钱,怎么会来这里讨嫌之类的话。



        袁萍清来这里过年,一点没有花寂快乐,她纯粹是逃难,免得花钱置办年货,也指望届时分一点家里的腊肉回家,是有点讨好处的心,但是也只局限于这点好处了,别的从来不指望。



        况且,她这点想法,还不是“不劳而获”,她会不停干活,洗东洗西,自己眼里有活,主动干活,总之这个家里没有哪个媳妇有她这么乖觉,基本上另外两个即使在这里也不会做事的。



        可是,他们身上永远背负着“外姓人”的枷锁。



        比如说刚到家吃饭这一个夜晚,大伯就来了,他的屋盖了个胚子,他就在那边起锅起灶台,作为个孩子,花寂也不知这位大人是哪根筋不对所欲为何?也不知道爷爷是怎么放任他的。



        请他来吃饭,他不来;



        他非要吃完了自己又过来,进门说申明不用吃饭,就站在旁边。



        啰啰嗦嗦了半天,最后指着花平津说,“老三,你该去横岗上头看看。”



        横岗就是花平津过继那边的山上的村子。



        也就是袁萍清和花寂都擅自下山离开的地方。



        小叔叔给书怀喂饭,装没听见。



        花寂瞧见爷爷面露不悦。



        这时花平津哼了一声,讲:“我跟着我爸爸妈妈过年,我去横岗干什么?”



        “我也没有别的意思,你该去看看就是。你也不要误会。”



        花平津埋头吃饭。



        爷爷把碗往桌上一放,没说话。



        大伯自己又不知道念了些啥,最后从爷爷厨房里找了点什么工具,说借走了。



        爷爷这才把饭碗端起来,又对着花寂和袁萍清说,“你们多吃点菜,吃肉。”



        实际上,花寂的胃口挺好的。



        奶奶做的菜一直都很合花寂的口味,她也超级喜欢奶奶做的腊肉,和酿豆泡,炸小鲫鱼,喜欢奶奶做的腐乳。



        爷爷又说:“我特意买了两大箱子方便面,就放在你们那屋,早上,你们想吃几包吃几包,吃完了我还会买的。”



        方便面,或许现在听来毫无吸引力。



        但是,正如那个新闻说的一样,有的人过生日才有资格吃一次方便面解馋。



        在花寂家,方便面也是十分奢侈的品类。



        小叔叔马上插嘴道:“哥,大哥没什么意思,你别往心里去。”



        花平津也不说话,还是吃饭。



        花寂感觉到气氛不一样了,一年一年,随着爷爷奶奶年龄的增长,随着人心的变化和防备,总有些暗流明流,显露端倪。



        夹缝中的花平津,是这么尴尬得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