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第四百一十九章 风雨欲来

书籍名:《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作者:老白猪

        于是张小宝对着那两个汉奸二话不多说,上去就是一个几个巴掌,只把他们打的是找不到北。
        “老子管你是不是鞑子汉奸,就凭你诅咒殿下,就得挨打!”
        说完,张小宝便是让一众村民将他们给绑了,然后押到县城去,交由民政部的人再详细审问。
        济南府,民政部办公衙门,这里此时已经是忙的焦头烂额。
        原因无他,只因为这两天许多的地方突然是出现了许多散布“李起已被赐死”消息的人。
        这些人有的是当场被抓了,也有的喊冤,说自己也是听别人说的,不关自己的事。
        这些不论真假,都是要尽快审查处理,给百姓一个交代,否则,人心不稳。
        而此时作为民政部的临时负责人,谢升这时候也是忙的天旋地转,不单单是恼怒这些人的造谣,也同样担心这些人说的是真的。
        毕竟李起这一次去,那本就是上老虎山一般,那是九死一生,当时许多人就不同意。
        但是谁也劝不住李起,没奈何,最后大家还是让李起去了。
        现在传回来这样的消息,这叫人如何不担心。
        经过一番审问,结果很快就是出来了,许多的汉奸因为熬不住审讯,都是一一招供了。
        他们不招供还好,一招供,谢升等人的担心更加是重了。
        这些汉奸承认自己是被清廷派来的,但是这消息确实是真的,因为这是范文程从南京带来的,现在在鞑子那里都传开了,都知道李起被弘光皇帝赐死的事情。
        而他们被派来,无非就是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山东百姓听,让百姓们都是知道,这样多尔衮大军来的时候,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谢升眉头紧锁,顾不得许多,赶紧是前往军营,找到了岳来和戚正,将这些情况告诉给了他们两人听。
        岳来和戚正听了,也是震惊,岳来不敢相信,道:“不会的,殿下不会有事的,这一定是鞑子的阴谋!”
        戚正也跟着说道:“不错,鞑子狡诈无比,这一定是鞑子要动我军心,好坐收渔人之利,想的倒是美!”
        两人虽然话里说的坚决,但是谢升还是可以明显感受到他们两个在说这话的时候,都是有些底气不足。
        他们也害怕这是真的啊。
        就在这时,堵胤锡便是进来了,三人齐齐向堵胤锡行礼,态度恭敬。
        谢升正要将这事情向堵胤锡汇报,免得堵胤锡误会大家有什么事情都瞒着他,不跟他说。
        堵胤锡却是压压手,道:“此事本官已知晓,你们不必担心,殿下神勇,智慧超群,既然殿下敢进京,那就一定是想好了末路的应对之法,所以本官断定,此时殿下一定无碍!”
        岳来听了,激动道:“不错,殿下每一次打仗,都是左右思量,没有把握,他绝不用兵。进京之事乃是关乎殿下之生死,我大军之存亡,试问殿下又怎会不深思熟虑!”
        戚正也道:“大人说得有理,殿下忠义,但绝不是愚忠,皇上若是真的赐死殿下,凭着殿下的性子,又怎会任由他人摆布!”
        事情一说开,大家都是齐齐松了一口气,对李起的安危也是放心了。
        而就在这时,魏千章也是来了,众人都是激动不已。
        魏千章作为李起的贴身侍卫,对李起忠诚无比,他回来了,平安的回来了,这本身就意味着李起的安然无恙。
        果然,众人见到魏千章,问明李起近况,得知李起虽然是被皇上赐死,但是凭着李起的计谋,还有苍天保佑,李起终于是化险为夷,这时候正在回山东的路上。
        直到这时候,众人才是真真正正的一颗心落在肚子里,得知李起即将回来,精神头都是高了几个台阶不止。
        但是这时候的堵胤锡却是在高兴之余,又有几分悲痛。
        “皇上怎会如此糊涂,竟然是真的要赐死殿下!”
        堵胤锡如此想着,对以后大明的前途命运,也是更加担忧了。
        因为堵胤锡知道经过赐死一事后,李起和弘光皇帝的关系将会自此决裂,再也没有可以调和的余地了。
        这对于如今的大明来说,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堵胤锡担忧着,但是也不敢怠慢,立即是让人前去通传郭云龙,命其派出精锐探马,出去打探鞑子动静,随时来报。
        另一面,堵胤锡也是急命所有士兵严阵以待,准备打一场事关生死的大仗。
        因为真若是按照那些被抓获的汉奸的话讲,鞑子摄政王多尔衮将会亲自领军出征,那这阵仗一定不小。
        鞑子来势汹汹,自己又怎敢轻怠!
        两天后,有关于鞑子大军的消息便是正式摆在了堵胤锡的案前。
        根据郭云龙派出的精锐探马估计,鞑子大军至少不下八万之数,甚至极有可能超过十万,堵胤锡不由得是眉头紧锁,心里也是猛然被一块巨石压住。
        “八万!十万!八万!十万!,,,”
        堵胤锡背负双手,在挂于墙上的地图前,久久的是陷入沉思。
        一边的岳来,戚正,黄廷,郭云龙等一众大将,这时候也是不敢惊扰堵胤锡,都是恭敬的站在身后,脸上都是凝重无比。
        经过李起之前的再三讲解,众人都是知道鞑子的家底,
        说破天,真鞑子的兵力不会超过六七万,再加上投降汉军,还有蒙八旗,总数当在二十万到二十五万之间。
        之前经过几次大战,李起已经是带着他们消灭了近万真鞑子,投降汉军也是消灭了不少。
        现在鞑子一口气出动如此之多的兵力,便是用倾国之力来形容,那也不为过。
        这般之下,就凭这自己三万八千人马,能够抵挡的住吗?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只见堵胤锡回过头来,对一众大将说道:“诸位,此次多尔衮以如此大军侵犯山东,其用意不言自明,以如今我山东的实力,委实难于抵挡鞑子兵锋,
        故,本官意奏请朝廷,望朝廷出兵援救,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第四百二十章高风亮节
        堵胤锡这话一说,岳来,戚正,黄廷,郭云龙等人无不是惊骇。
        半响过后,只听岳来说道:“大人,如今皇上和殿下的关系已经是势如水火,互不相容。我们即便向朝廷请兵,朝廷又怎会出兵援救呢?
        若是皇上果真有这般胸怀,那也不会下令将殿下赐死了!”
        黄廷也道;“不错,以皇上的品性来看,估计皇上还巴不得鞑子打过来,把我们打的全军覆没才好,这样他就少了一个威胁。”
        黄廷这样说,惹得众人都是赞同。
        很显然,此时弘光皇帝在众人的心中已经成为了卑鄙下流的无耻小人,这叫众人如何不恨。
        他们的态度,堵胤锡在开口问话之前便已经预料到了,他本来也不想开口,只是如今实在是鞑子兵力太过强大,他没有办法,这才是想出这样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来。
        开口说这样的建议,这也实在是迫不得已。
        此时听闻众人这样说,堵胤锡也没有说话,不过脸上的担忧神情却是更加凝重。
        见他如此,那郭云龙便是大手一挥,朗声说道:“大人,你这有什么担心的呢,殿下马上就要回来了,等殿下来了,那还不是万事化解。
        当初在密云的时候,殿下不过区区千把人,还个个是新兵,就敢对抗巴彦四五千的大军,如今我们的人马也足有三万八千人,对付鞑子十万大军,这对殿下来说,也不是很悬殊嘛,大人你又何必这么担心呢?”
        郭云龙的话顿时便是引来了岳来,戚正,黄廷等人的一致赞同。
        “不错,殿下马上就要回山东了,只要殿下一来,别说鞑子来十万,就是来一百万,一千万,又算得了什么。”
        “对对对,这鞑子只要见到了殿下,那就跟耗子见到猫一样,还没打就浑身发抖,只要殿下来了,保管他们一击即溃。”
        众人这时候已经是对李起有了一种盲目崇拜的感觉,仿佛只要有李起在,便是天塌下来也不怕。
        这也难怪,谁叫李起在对抗鞑子的战斗中,一直就是百战百胜,从无败绩,这般的煌煌武功之下,便是想不让人崇拜,那也难啊。
        堵胤锡见岳来,戚正,黄廷,郭云龙等人无不是对李起盲目崇拜,忧愁更加是涌上心头,
        堵胤锡心说这些人也太崇拜李起了,盲目崇拜之下,也太不把鞑子看在眼里了,有道是骄兵必败,这若是有个闪失,可如何是好!
        可偏偏一众将领皆是这般如此,他也不好说什么。
        “哎!”
        长叹一声,堵胤锡便是不再言语。
        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的时间,三天便是过去了,在一众大将军民的千呼万盼中,李起,顾炎武等人终于是回到山东,回到济南府。
        “下官堵胤锡,拜见定王殿下,定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一见面,堵胤锡便是带着一众将领对李起三呼千岁,声音激烈,场面壮观,甚是令人动容。
        李起赶紧是一把将堵胤锡扶起,道:“堵大人客气了,快快免礼,快快免礼。”
        堵胤锡站起身后,立即便是将李起的“定王之宝”玺印交了出来。
        “殿下,此乃殿下宝玺,下官代为保存数月之久,一直心中惶恐,如今殿下平安归来,终于可以物归原主了,还请殿下收好。”
        堵胤锡主动交出“定王之宝”玺印,这也就意味着他主动将李起大军的兵马大权交出,由此可见堵胤锡这个人的大公无私,品德之高尚,可见一斑。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就算他不交出来,那留着也没用,毕竟李起回来了,岳来,戚正他们,还有所有的士兵,那不用说,也一定是以李起马首是瞻。
        堵胤锡就算是强拿着不放,也没人会听他的。
        这便是人和物的差距,有的人必须要凭着印玺死物来调兵,而有的人,只要凭着自己的一张脸,那就能调兵。
        很显然,李起就是这样的人。
        李起见堵胤锡如此大方,自然也不会过多的虚伪推辞。
        有道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浓如油。
        如此,李起自然也不会对堵胤锡太过客气,太过推辞,这样反而是见外了。
        二话不说,李起接过“定王之宝”,道:“大人如此高风亮节,那本藩就不客气了,以后还请大人在本藩身边多做参详,许多事情本藩还需要向大人请教。”
        李起这样说,自然便是要招揽堵胤锡了,免得他在回到朝廷去,浪费了人才不说,兴许还要受到弘光皇帝的杀害。
        “殿下却莫如此说,如今多尔衮贼酋亲率十万大军进犯山东,事情紧急,还请殿下早作应才是。”
        堵胤锡没有正面回应李起,只是将话题转回到了多尔衮之事上去,这才是他如今最为关心的大事,别的,都可以不做考虑。
        李起对这个消息自然也是知道的,之前堵胤锡便是令人快马加鞭,将这个消息传达给了李起,
        李起得知后也是十分震惊,一路上快马加鞭,要不然,他也不会这么快就回到山东。
        不敢怠慢,李起命人妥善安排照顾陈圆圆后,立即便是带着一众人等进入了衙门,商讨对策。
        “如今鞑子摄政王多尔衮,亲领十万大军而来,诸位有何看法?应当如何应对?”
        这般的大事,李起也是不敢擅专,毕竟这可是十万鞑子兵啊,虽然这里面不可能全是真鞑子,但是十万人足可遮天蔽日,这般的兵威赫赫,李起又怎会轻视。
        有道是群策群力,众人拾柴火焰高,李起自然也是希望多听听大家的意见。
        李起话音一落,头一个做出回答的便是那郭云龙,不过他的话说了也跟没说一样。
        “殿下,你说怎么打,我们就怎么打,我们都听你的。”
        岳来,戚正,黄廷等人也是个个如此,“不错,殿下,我们就等你呢,你来了,我们就有了主心骨,你说怎么打,我们全听你的。”
        “对对对,我们全听你的。”
        

第四百二十一章谋划
        “呵呵呵,,,”
        李起无奈苦笑了几声,而后摆手道:“不行,你们好歹也是一方大将,独当一面,得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要不然,万一有一天我不在,你们如何应对?
        那时候岂不是要被敌人打得屁滚尿流!说,你们一个一个的说,有什么看法和见解,打算如何应对,不管说的怎么样,哪怕是说错了,我也不会怪你们。
        但是不说,我就要生气了,我就要动军法了!”
        一众将领见李起这样说,每个人都是战战兢兢,毕竟这可是十万大军啊,一旦有个闪失,这责任谁承担得起。
        所以大家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第一个站出来说话。
        见众人不说话,李起也知道他们的难处,自然也是没有过多的为难他们,尽管心里也有一点失望。
        不过纵然失望,但这也怪不得他们,毕竟他们当将军独当一面,时间也不长,这突然一下让他们面对十万大军的进犯,而且还是鞑子这般的强敌,一时之间难以适应,这也是情有可原。
        于是最后李起将目光看向了堵胤锡和顾炎武,这两人虽然不是常年带兵打仗的武将,但也在军事上有独到见解,在思想上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战略眼光也是非常人可以想象,
        所以李起希望可以听听他们的意见,然后结合他们的意见,做出最敏锐的判断。
        “堵大人,先生,你们以为如何?”
        李起点名发问,他们两人也是不做扭捏,堵胤锡当先回道:“殿下,下官以为此事实乃重大事件,单凭山东一省之力,抵抗鞑奴十万大军,实在是难上加难。
        所以下官以为,我等当立即向朝廷请求援兵,否则,胜败难料。甚至说,胜利的希望极其渺茫!”
        一旁的顾炎武听了,略一沉思,过后便是站出来对李起说道:“殿下,学生以为堵大人的意见固然稳妥,实乃上乘之选。
        但是如今我们和朝廷之间的关系已经是恶化,指望皇上对我们派出援军,这已经是一件不合时宜的事情,既然如此,又何必浪费时间和希望。
        所以还请殿下做好独自一人面对整个清廷鞑奴的准备。”
        堵胤锡也知道顾炎武的话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所以尽管心里比较失望,但还是没有出言反驳。
        李起听了,也是深以为然道,“先生说的不错,这时候如果我们向朝廷请求援兵,只怕招来的不是援兵,而是豺狼虎豹了!”
        而后李起便是话锋一转,对顾炎武和堵胤锡他们说道:“先生,堵大人,既然请求朝廷派出援兵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就把这一项排除,堵大人以为此战我军当如何应对?”
        堵胤锡听完,郑重对李起拱手道:“殿下,如今天下人都在看着这场大战,殿下您又是天下人的希望,一旦殿下失败,山东沦陷,必将导致天下人信心崩塌。
        届时,清廷鞑奴席卷天下之势必将不可阻挡,我大明江山也将危如累卵,为大明江山计,为天下万民计,还请殿下以大局为重,一寸山河一寸血,即便全军覆没,也要将鞑子深深的陷在这里不可自拔!”
        顾炎武也是赞同堵胤锡的看法,“殿下,堵大人说的不错,此战极其重要,我军虽然力量远弱于鞑子,但是为了大局,即便局势万分不利,我军也别无选择,唯有迎头痛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绝不可避战!
        否则,天下人必大失所望,大厦亦是倾倒!”
        李起听他们这样说,也是知道他们的意见了,无非也是说必须要死战罢了。
        也确实,如今这样的情况除了死战,也别无他法。
        时间紧急,眼看着鞑子大军便要到山东了,李起自然也是不敢怠慢,走到沙盘前,看了许久,也沉思了许久。
        而后只听李起对一众人等说道:“算算路程,还有两天时间,多尔衮的前锋大军便要到我山东境内了。
        我军此战虽然是死战,但也不能打死仗,打呆仗,所以对于这场战斗,我的思想是这样的,我大军绝不可固存一体,贸然寻求与鞑奴大军决战,若是如此,我军胜利希望渺茫。”
        李起的话也是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
        而后李起又是接着说道:“我军只能时而分散,时而合军,因势而为。鞑奴来了,我们可寻机纵深插入敌军后方,切其后路,断其粮道,动其军心。
        亦或分散围堵,置身于敌军前后左右四方,在前则断其首,在后则击其尾,在侧则啃其身,使敌人疲于奔命,难以招架。
        待得敌人气息奄奄,伤亡惨重,军心士气低落之时,再寻求决战时机,给予鞑奴痛头致命一击!”
        堵胤锡听罢后,惊为天人,精神也是不由得为之一振。
        “殿下,今日听殿下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堵胤锡佩服之至!”
        顾炎武也道:“殿下说的真真是精辟,这一番话真真是令学生茅塞顿开,殿下真不愧是军事大家,集古今名将之大成!”
        “呵呵呵,,,”
        李起呵呵笑了笑,谦虚道:“你们两位也不用这样拍我马屁,给我戴高帽子了,本藩自己有几斤几两,难道我自己还不知道吗?
        刚才虽然是说的轻巧,但是做起来却是极其困难,要想把握全局,指挥若定,必须要时刻保持对整个战局的绝对了解,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说完,李起便是郑重将目光看向郭云龙,“郭将军,此战最关切的一点便是要时刻保持对全局的畅通了解,本藩一定要做到即便身处陋室荒野,也要深知敌我双方每一支小部队的具体方位。
        否则,这场仗打不了!
        所以为保持消息畅通,这往来传递消息之事,还要拜托郭将军调拨一支精锐人马出来,专门应对此事。”
        郭云龙见李起对这往来传递消息的事情看的如此之重,不由得也是感到一股厚重的使命感压在了这叫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