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南明日不落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南明日不落

第61页

书籍名:《南明日不落》    作者:白面黑厮

        待得知太子殿下的舰队比荷兰人的舰队还要厉害,甚至连荷兰人在亚洲的老巢巴达维亚都攻打下来了,郑成功更是动容。
        抗清之事原本已经让他意志消沉,尤其他的父亲郑芝龙在去年冬天也被满清处死,让他大为悲痛。可李定国占据缅甸云南,太子外有澳洲之助,现在甚至还夺取了琼州,进一步威胁华南,让郑成功大为振奋。
        更让郑成功觉得充满神秘的是,在太子写给他的亲笔信中,太子还非常细致地关怀了他,说他延平王是大明柱石,一定要保重身体,严加防范自己的安全,尤其是饮食的健康,特别是防备别人下毒。
        虽然郑成功摸不到头脑,但是对于这位太子还是很有好感的。他自然不知道,白明修当年看野史,郑成功的儿子郑经跟乳母偷情,甚至还背着郑成功要纳乳母为妾,重视人伦的郑成功要处死郑经,但是郑成功的心腹没下手,后来郑成功得病,前几天还没事,然后突然就病情加重而死,外界怀疑是有人给他投毒了。
        白明修那个时候就猜测,如果真的是有人下毒,那一定就是郑经了。担心继承不到权力的郑经,命人给郑成功偷偷下毒,最终害死了郑成功。
        不过此时郑成功尚未发现他儿子郑经的逆举,一门心思放在反清复明的大计上。
        一日后,从琼州来的船也抵达了金门,再次为郑成功带来了太子殿下的亲笔信。
        郑成功阅信之后,更是振奋。
        他对自己的胞弟郑世袭道:“太子殿下带领澳洲精兵,有大炮数百,要在海上攻取广州,邀我郑家发兵会师。太子殿下还希望与我见一面,共商大事。”
        郑世袭却更多是迟疑:“兄长,这近日来到处都在传太子殿下的消息,传得神乎其神。他夺了琼州并算不上什么,可广州可是尚可喜的老窝。”
        郑成功道:“晋王在云南,清廷畏恐,调了大兵前往,尚可喜也领兵去了,现在广州正是防守空虚之际。”
        郑世袭又道:“这位太子行事非常人,兄长不可不防啊。毕竟兄长也算是割据一方,如太子殿下对您猜忌,只怕……”
        郑成功却脸色严肃地一摆手:“休要多言,吾为国奔走,为明室效力,太子殿下的檄文中说得好,这天下亡了,就要怪太多的聪明人为自己打算,图私利而无公义,我郑森生为大明人,死为大明魂,太子殿下待我以诚,安能不报以忠义?”
        郑世袭见无法说服自己的哥哥,也只能叹了一口气,认同了郑成功的。
        郑成功立即调集了一百艘战舰,兵员一万余人,从福建沿海出发,向南航行去琼州,与白明修的大明复会师。
        当年郑成功与张煌言也曾在江南兴兵二十万,攻破南京,动摇清军,可是最终还是因为种种因素失败了,站在船头郑成功不由深思。
        “这也许是大明最后的一次机会了,不知道这位太子殿下会不会让人失望呢?”郑成功思考道。
        巨舟船头劈开波浪,在大海上郑成功已经闯荡了好多年。进入陆地是他从来不熟悉也不擅长的事情,但是为了这个国家,他不得不一次次地做出这样的尝试。

083  读书人治国论
        白明修在海口的日子过得不错,原本他还准备了清军跨海来袭,自己用大明复的飞剪舰队直接将他们全部击沉在海上,但实际上虽然琼州府陷落于大明之手一事,已经传到了大陆上,但是清廷并没有很快做出反应。
        据白明修占领琼州府已经有数周的时间,南明已经彻底控制了整个海南岛,岛上的清军也基本上被清肃了,白明修在执行了复土三策之后,海南地面逐渐平静,而且又开始繁荣起来。
        收纳南明反抗人士、投诚清军以及海南本地丁口,白明修在海口又开设了一处大明复的训练中心,总数有一千余人在此接受复的武装训练以及思想改造。同时,白明修还张榜招揽贤士,不问出身纳人才,经过选拔的人才也被他送进新开的琼州府干部学校进行深造。
        包括之前在南沙群岛投靠白明修的周慎思也正在这处干部学校学习,干部学校的老师基本上都是澳洲的官员,白明修此次是整体将他的南明理政院也带到了海南,因为接下来他会占据更多的省份,需要有更具体细致的施政问题。
        海口干部学校中甚至是有现任内阁官员授课的,不过这也就是当前才有这个可能了。毕竟现在琼州府人口不过四十万,大部分都是农民,没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处理。所以内阁成员们也能抽出一点点时间来,身体力行地教导一下未来大明的新官员干部们。
        周慎思穿着一件书生长衫,有点辛苦地擦了擦脑袋上的汗珠。他们所在的书塾是以前琼州府的府学,现在用作了干部学校。周慎思以为自己投靠太子殿下,当即就能获得任用,却没想到他居然被扔进了现在这个所谓的干部学校。在进入干部学校的第一天,周慎思就领了一厚摞的教材,还被学校的教员告知在一段时期学习之后,他们还要进行分科。
        周慎思手中拿着一只铅笔,有些绞尽脑汁地在计算着面前的题目,嘴里念念叨叨地道:“这到底是什么劳什子的学校,不教圣人之学,不给学生解经讲义,却要让学生搞这些术数,题目还都这样难。”
        他虽然这样说,但实际上他性子是不甘于落后的,此时并不是上课的时间,周慎思自己在学校的自习室在额外加练题目。
        只是他刚才的牢骚却被一个人听见了,这人走进了自习室,表情如常。
        周慎思看清了来人,大惊不已,连忙起身想要作揖,但是想起了学校里教导的新礼仪,连忙向来人鞠躬:“阁揆大人。”
        来人正是现任理政院总理大臣唐北庐,他随白明修北归,也顺便在海口的干部学校当一下老师。
        唐北庐摆摆手,说道:“无需多礼,在学校里称呼我做校长便可。”
        在周慎思的眼中,大明朝廷让太子殿下给改的已经有些奇奇怪怪了,比如很多东西都需要一个非常长的名词,而以前的一些称呼也都给改掉了。这海口干部学校,在他眼中其实就是国子监了,是专门为圣朝培养官员的。可是他进了学校之后第一堂课,总理大臣唐北庐就告诉所有人,这里培养的是干部而不是官员,大明朝廷需要的是为民请命的干吏能臣,是有操守和气节的干部。所以,他们所有人第一要务就是要会搞好干群关系,能够听到民声民怨,更能苦民所苦、忧民所忧。
        于是这位周慎思眼中的当朝宰相和国子监祭酒,当天要求所有的干部学员,走到琼州城的大街上,走到乡村田野,去用良好地态度问老百姓,他们有什么烦心的事情,忧心什么。
        那一天有人自持身份,认为读书人不该与贱民为伍,唐北庐当即请这位学员离开了。
        当时唐北庐说了一句话,让周慎思之后每每都会想起:“认为自己人高一等的,在大明做不了干部,因为太子殿下有言,入我国者,无论出身,人人平等,皆是同胞兄弟姐妹。你要是想做那样的官,不如去北面鞑子清廷,那里你可以让小民做你的奴才,同时你也是那些鞑子的奴才。”
        周慎思总是沉思唐北庐的话,他认同尊卑有序、君君臣臣的社会关系已久,但是从某种角度看,下级也确实是上级的奴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你不想做其他人的奴才,那也不应该让其他人做你的奴才。
        周慎思认为唐北庐是一个很有德行的官员,从唐北庐治校之上,他能想象唐北庐治国是什么样的。
        唐北庐总是不苟言笑的模样,但是不会让人觉得太过严肃,他对周慎思道:“怎么,周学员,你对学校的课程有不满吗?”
        周慎思连忙低首道:“学生不敢。”
        唐北庐摇头道:“无妨,在我们的学校里,你首先要懂得如何表达自己,如果有什么想法你都不能诚恳地向殿下或者你的上官指出,那如何让殿下去信任你呢?”
        周慎思咬了咬牙,说道:“学生愚钝,只是干部学校所教授一切,与平生所学大异,重实务,但又似是而非。古有圣贤治世,靠得是德行教化,现在我们在穷究细枝末节,做蝇头小利的计算,总觉得落了下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