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南明日不落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南明日不落

第124页

书籍名:《南明日不落》    作者:白面黑厮

        大明复海军总司令是狮姐,官方闺名叫做施姬(狮级)。狮姐也不愧是具有非凡才华的舰娘,很快就将大明复海军的建设提上日程,并做好了部署。
        在狮姐的调整下,大明复现在分为四大基地和一个海防区——雷州基地(湛江)、高雄基地、巴达维亚基地、仰光基地和澳洲海防区。其中雷州基地是海军母港。狮姐将大部分的海军战舰,包括最重要的两艘一级舰、两艘二级舰和四艘三级舰都部署在雷州基地。高雄基地是属于新建,主要作用是控扼东海,部署舰艇数为六艘。另外的两个基地,基本上属于存在型的海军基地,在此不定期部署2-4艘战舰,用以维护往来贸易航线,和对付可能前来的欧洲人的侵略舰队。至于澳洲海防区,主要是进行近海防御,守卫澳北府一直到熙天府的广阔近海海域,除最近调拨过去2艘三级舰和2艘护卫舰外,还征调有一些更小的船只。
        尽管白明修现在的精力没有大量地放在海军建设方面,但是狮姐还是非常好地替白明修完成了这个任务。她不仅筹备建设了新的海军基地,还选拔原郑家的水手进行改造培养,也招募两广福建一带的新船民作为水手。
        狮姐充分地理解海权对于大明究竟有怎样的重要性,控制南海、东海的整体贸易航路,是大明维持自己的东方霸主地位,同时为太子殿下提供充沛的贸易财源的核心要素。
        比起看到东海号铁甲舰兴奋得如同小孩子一样的白明修,狮姐对于这艘铁甲舰并没有多少钟爱。大概她本身就是一艘非常强悍的战列舰吧,像是铁甲舰这类落后的东西,根本让她也产生不了什么兴趣。
        反而狮姐还拿这个揶揄白明修道:“殿下,您得到我的时候,都没有看到您这么兴奋。”
        白明修尴尬地摆摆手,说道:“那不一样嘛。”
        狮姐歪着头,有些可爱地道:“有什么不一样,不都是船吗?不都是用来上的吗?”
        白明修被狮姐的蓄意双关语弄得有些脸红,假装干咳了两声,连忙转换话题,他道:“这次出征就只派两艘护航的护卫舰嘛,是不是有些单薄。”
        狮姐道:“怎么,难道殿下还认为我们在海上会遇到什么挑战吗?现在整个东海跟我们大明的洗脚盆一样,是个相当无趣的地方,不过也归功于我们的保护,现在东海的商船已经增多起来了,大部分是我们治下的船主,广东的海商居多,再有就是郑家被我们改造出来的那些算是私营股份制的航运和贸易公司,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船也非常多。因为没有人向他们所要保护费了,所以欧洲人的商船数量出现了激增,因为他们几乎不需要再担心海盗的问题了,所以往来日本和朝鲜的欧洲商船在变多。这对我们来说是相当不利的,因为他们分享了我们治理东海的成果,但是却无需向我们缴纳一分钱,如果有可能,我们应该接管日本或者朝鲜的海关,以关税的形式来收回成本。”
        白明修笑了:“代管日本和朝鲜的海关吗?我喜欢你的这种想法,这个可以留待以后来实施。不过现在我还得20天之内攻克一个江南的府城。”
        说起这个来,白明修就是满腹忧伤。他立即进行动员准备,只花了两天时间,就让自己的独立旅登上了运输船,同时海军战舰也做好了准备,如果顺利的话,抵达浙江沿海不过几天的时间,那么他将至少还有十天的时间去拿下一座城市。
        狮姐提议道:“宁波怎么样,毕竟张煌言在那边活动,虽然兵力非常少了,但是应该还算有一点基础。”

169  港湾里的太子旗
        象山港,港深水清,原本这一带多是海上讨生活的渔民,不过清廷一纸迁海令彻底改变了这个局面。除了讨海没有任何生计的渔民被强制带走,很多抗迁的渔民甚至被屠杀,经历了一番悲剧,象山港的周围已经没有什么居民居住了。
        迁海令主要是在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四省推行,其中福建受祸最重,但浙江这边也被折腾得不轻。清廷划设沿海的边界,凡是边界之外的地方,一律不允民众靠近,更不要说居住。船只和界外的房屋,乃至一切人类活动的设施尽数被烧毁,用于海防的城堡全数拆除。越界者不论远近立斩不赦。凡迁界之地,房屋、土地全部焚毁或废弃,一如后世有一位头发像是苞米须的美国总统要在边界建墙,鞑子也一样设置了大量围拦,用以阻止沿海居民出海。大量迁界之民丢弃祖辈经营的土地房产,不得不离乡背井,甚至野处露栖,一般认为死在迁界中的百姓“以十万计”。
        在这一时空里,尽管郑成功已经不是清廷主要的提防对象了,但是海军实力强盛的白明修所部,则引发了清廷更大的重视,迁海令的执行也更加严苛,也造成了更多破坏。
        然而就在象山港,仍旧有一些人的活动,他们倒不是普通的民人,而是抗清的义军,为首的,自然就是张煌言。
        后世认为南明在政治战略上两位可取的文臣,一位是“复楚包胥哭,何处吊荒原”的堵胤锡,另一位则就是“赢得孤臣同硕果,也留正气在乾坤”的张煌言张苍水。
        “阁部,海风刺骨,您病才新愈,还是不要着了凉。”书童杨冠玉关心道。
        张煌言则摆摆手,说道:“此时才刚入秋,天气甚是炎热,吹吹海风才凉爽些,而且整日憋闷房中,胸臆难抒,总得出来走走看看。”
        他望着波澜壮阔的大海,说道:“河山锦绣,怎可使其沦落于腥膻!”
        杨冠玉道:“太子殿下光复南方五省,天下义士壮怀激越,抗清大事必然有望的。”
        张煌言也是心里振奋,他道:“世人皆称,慈煊太子天纵英才,胆略过人。太子治岭南,往来船上粤人交口称赞,俱论之为贤君。恨不能为太子分忧解烦,只是江南义师也事关重大,总得为殿下集结义勇,有朝一日复江南时,方派上用武之地。”
        杨冠玉也是宽慰到他家先生:“太子不足一年可复五省,也许过不了一两年,我大明王师便可以抵达江南了,到时候先生必然能重登江宁,一慰平生。”
        张煌言叹道:“清军在湖广、福建囤积重兵,殿下要先解此二处清军之迫,再积蓄实力,招募雄兵,如何也是要在一年以后了。”
        说起来张煌言之所以喜欢来到海边,张望大海可不是真的想要吹海风。自白明修平定广东,便经常派遣船只来到浙江这里,与张煌言进行交流。粤船来此,不仅会给张煌言的义军提供一些补给物资,甚至是武器弹药,而且还会将广东那边发生的事情传达给张煌言。
        交给张煌言的东西包括这么几种,一种是太子殿下写的亲笔信,以示亲善恩荣;一种则是内阁总理大臣唐北庐的一些指示,外加兵部一些对于义军的指示;最后则是各种杂七杂八的报刊资讯了。
        刚接触各种报纸的时候,张煌言还感到十分新奇,不过很快张煌言立即就认识到了报纸这东西的美妙。在这个时代毕竟是信息缺乏的,士人能够读书已经是不易,藏书巨万的家族更是受人尊重。信息的流动是受限的,量小而速慢。
        但是报纸和杂志则颠覆了这一切,每一次从广东送过来的报纸,都让张煌言爱不释手。从诸多理政院颁布的种种政令解释和宣导,民间一些舆情的反馈,乃至于《国声》杂志上“大儒”马恩讲解的诸般新意,后来又有各种读书士子,包括王夫之这样的名士都开始在上面论学,更让张煌言极为看重。
        张煌言甚至还日日捧着报刊杂志在做读书笔记,重要的内容他要抄写下来,反复研读,之后又会写下一些心得和见解。最近张煌言已经开始反向开始给报刊杂志供稿了。
        张煌言还在给白明修的信中这样夸赞报刊一物:“……报纸杂志时时刊发,流传于民间,连士子与朝纲,推教化于黎民,广开言路,洞悉民情,为亘古未见之善政也。”
        自己困于浙江沿海,倍感孤独寂寥,只有通过这些手段,张煌言才感觉到自己仍于反清复明的大事有些许参与感。所以张煌言时不时就要跑到海边来,期待看到从广东来的船舶于此靠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