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南明日不落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南明日不落

第244页

书籍名:《南明日不落》    作者:白面黑厮


338  垦殖关外
        战马驮着一驾驾大车,如长龙一般的队伍走在天寒地冻的荒原之上。
        这里是关外,比起人烟辐辏的关内中原之地,这里荒僻得要命,关外苦寒,汉人很多都没办法接受这样的环境,历代迁出关外的人都屈指可数。
        不过白明修是很清楚关外究竟对于中国有多么重要的,曾经共和国靠着东北的工业基地一点点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制造大国,这里有着丰富的煤铁资源,有着石油,更有着万顷的森林,北大荒是生态的宝库,而北大仓则是国家的粮仓。
        从人口压力来说,白明修并不太担忧现有的耕地规模不能够养活大明的子民,更何况随着吕宋、交趾、老挝等地相继入手,成为了大明新的粮食产区,大明的东南亚殖民地有着更好的水热条件。
        但东北地区仍旧是白明修希望好好垦殖的地方,他想让明人走向更多更远的地方,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
        一开始的垦殖工作,就变得非常困难了。这是纯粹的拓荒,需要的是敢于同艰苦的环境做斗争的精神,需要能够吃得住苦,坚守在这片土地上。
        对于驻屯军团的士兵们来说,这并不是什么艰苦的工作,因为他们从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坚决服从来自白明修的命令的。所以白明修命令他们向关外进发,他们都是毅然决然。
        此时已经隆冬腊月,关外大部分都已经冰冻。这支垦殖部队也并不是要向更远的地方进展,而是先进入沈阳,协助清理满清在关外的残余势力,在开春后再向更北的地方前进。
        东北方面驻屯军团的军团长鲁世安裹着厚厚的棉衣,裹着大貂皮,呼出的白气似乎都要结成了冰凌。
        他的政委谢青也是差不多的打扮,两人一照面,赶紧钻进了临时搭设的军帐之中,军帐里生着一团火,给人些许温暖。
        谢青手里拿着一张折叠了两次的纸,冻僵的手指有些笨拙地展开,放在了鲁世安的面前:“司令,这是黑龙江那边传过来的消息,老毛子在黑龙江流域的活动已经越来越值得警惕了,他们修建起了一座座的城堡,并且对当地的部族进行袭扰。”
        鲁世安从帐篷里的一个行军包中取出了半拉冻梨,咔哧咔哧地吃了起来,说道:“对于关外的部族们,大概我们跟老毛子也没有什么两样。”
        谢青笑了笑,不置可否。他又道:“从沈阳、辽阳等地逃出去的满洲人,这个冬天冻死了不少,咱们的侦察队在很多地方都看到了死在路边的满洲逃人。有些人甚至是被鄂伦春等部族给截杀的,抢走了财物和女人,将他们扔在了野外。比较有组织的逃人,看路线应该是准备往蒙古去了,不过这一路也并不好走。”
        鲁世安笑道:“让这一群已经享受到文明生活的鞑子,再回到林子里,可是不容易的事情。不着急对他们动手,等春天来了,暖和了之后,慢慢再弄。”
        鲁世安稍严肃了一些,说道:“我们的任务还是很艰巨的,陛下要求我们关外垦殖,并且要尽可能地驱逐沙俄人。像是雅克萨之类的俄国人的城堡,我们一个不剩都要拿下来的。对俄国人这样的侵略者,我们不能手软,必须像杀鞑子一样杀得干净,才能震慑住这些家伙。这个时候来‘探险’的老毛子,全特么是一群土匪。对于土匪,我们决不能有任何讲文明的念头,统统杀干净,一了百了。”
        鲁世安和谢青坐到地图跟前,指着广阔的地图说道:“外兴安岭一带的老毛子,都要赶走,我们甚至还要去到贝加尔湖,干掉那里俄国人。我们军团的人不多,满打满算也就是五万多人,我们不仅是来打仗的,更是来搞建设的。初步计划,我们不搞大集中,而是要以团、营为单位,分散到整个东北平原和林区去,建立一个个垦殖农场,一些比较优越的地方,我们可以将之扩展为城镇。要知道,我们驻屯军团的真正任务并不是包干一切,我们只是做一个开始,到了未来,会有更多的百姓来到关外的。”
        鲁世安的这张地图上,标注了上百个小点,都是东北方面驻屯军团准备要建立的垦殖点所在地,从辽河平原一直延伸至松嫩平原,再到三江平原,甚至还包括建设海参崴的港口。
        垦殖是一件艰难又寂寞的事情,但是对于大明却是极为重要的,这个重任就交给了驻屯军团去做。
        “我们会不断地向北和向东扩展,勘察加,乃至岭北,很多地方的条件都十分艰苦,甚至我们不可能建成什么有规模的农场,那也没有办法,设置驻守点,派遣战士在那里进行自力更生的驻防,过几年进行一次轮换。”
        沙俄在不断地向远东推进殖民,大明也自然不能坐视沙俄人不断地出现在自己的家门口,唯有自己主动地向岭北地区扩张,建立据点和冬季营地,才能够守住这片区域的主权。
        大明始终没有真正的在岭北建立过什么统治,这里甚至到了21世纪都是大片的荒芜之地,没有什么开发,但对白明修而言,岭北就是一个大宝库,有着大量的矿产资源,更是珍贵的土地资源,同时也是未来接入北极的一个好入口。
        在白明修的计划里,他会在关外设置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同时设置外兴安岭之外的地区做岭北宣慰司。西伯利亚这样的舶来词汇他不打算用,自然就沿袭元朝的叫法。
        鲁世安能够做的,只能是尽量扼守在关键的位置,以确定大明对于岭北广大区域的主权,对于唯一的竞争者沙俄人,自然就是杀光就好。在可预见的两三个世纪之内,岭北都不可能是大明发展的一个核心区域,但是白明修必须为子孙后代计,所以岭北他一定要拿下来。
        这个冬天,明军和沙俄土匪们都在各自的据点里猫着冬,只是沙俄并不清楚,一支强大的军队已经下定决心,要把他们一网打尽了。

339  报告皇帝
        1664年转眼就到来了,由于大明正式采用了公历为公务历,所以元旦一过,大明的各公文开始正式采用光复年号进行纪年。不过没有人将元旦叫做过年,甚至在这一天,都不是大明的公众假期。
        辛劳的新任皇帝陛下,仍在太平宫批着各种公文,参加着各种会议。统一南明的办公效率相比较前代,提升了不止一个数量级。从国子监中培养出来的合格公务员们,也慢慢习惯了这种做事方式。
        一切都有着严苛的记录,所有公务员头上都压着任务,上面关心的是你的kpi,搞得跟后世的企业一样。不过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在中国社会中,当官的地位还是不一样,最起码是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官员们有着稳定的收入,有着完善的福利,更关键的是手上有权。
        比起前明、满清,南明都是一个非常不一样的存在,一个已经脱胎换骨的现代国家,治理上是完全数目字的,虽然灵活处理的空间存在,但是灰色的东西已经缩减了很多了。
        经发会的小科长王勉武抱着一沓文件跟在自己部门的大佬身后,对于进入太平宫还是十分忐忑的。王勉武是最近才从江南省提拔上来进入经发会的,在之前王勉武担任安庆府的一名府同知,相当于副市长。在他这三十才出头的年纪,已经算是相当飞黄腾达了。
        王勉武出身一般,是耕读传家的普通读书人,算不上穷困,也算不上富裕。家里只有爷爷辈有人中过举,到他这一辈,家中几个兄弟都考了童生,尚没有人中举。满清乱华之时,王勉武没有继续考功名,就在家读书耕田。后来江南光复,王勉武便取考了应天府国子监,名次不错,毕业后先是在应天府实习,后来调去了安庆府任府同知,因为考评全优,写了一些很有见地的报告,被拔擢进入了理政院中央,进入了权力重大的经发会。
        王勉武在一开始当官的时候也未免有些飘飘然,不过很快他就发现了当南明的官儿有多么的不易。由于大明公署分工是极其细致的,他这种分管经济的官员,甚至是接触不到财税这一块。税务都是由专门的国税局在管着,他们拿到的预算只有国税局按照比例截留分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