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听说权相想从良[重生]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听说权相想从良[重生]

第87章

书籍名:《听说权相想从良[重生]》    作者:刘狗花

  景牧领兵到了兆京城门前时,  那城门竟被从里面缓缓地打开了。
  景牧勒住马,便见守城的那个将领赫然便是自己兵部的一个手下。
  “兆京城守城将领江召,  自愿归降二殿下,请二殿下入城!”
  城上将领喊话道。
  景牧勾唇笑了笑,没多说话,  便指挥大军留下十二万将兆京城团团围住,剩下三万由他带领着,  一路进了京,直奔皇城。
  他那檄文发出,  几乎满兆京都知道了那檄文的内容。他们趁着清晨城中人烟稀少,骑着马直奔皇城。而兆京城中的百姓,  纷纷躲在房子里,  透过窗户,看那窗外踏着青石板地面而去的战马。
  怕是要变天了。
  自从乾宁帝身死、景绍光明正大地入主皇城之后,他便将原本的皇宫守备军通通调走,  调去守卫兆京城。他自知那些人全是疏长喻挚友戴文良手下出来的,他用着不放心,一定要用自己的人。
  他将这些人全都调换成了自己豢养的私兵,  竟生生有上千人。这些人重见天日的时候,  朝中可谓又是一片震荡。
  恐怕谁都没料到,  被皇后保护得那么好的、温润如玉的三殿下,  居然私底下已经做了这样的打算。
  那些心旌动摇的人,这个时候就更不敢出声说什么话。
  景牧走到了半途中,忽而看到前头的大街上匆匆驶过一辆马车。他皱了皱眉头,  接着便策马上前,几步追上了那辆马车。
  “往哪里去的?”他皱眉问那车夫道。
  往前面走,径直就是皇城。这马车虽看着其貌不扬的模样,但细看那规制和用料都很讲究。
  那车夫见到他这身着戎装盔甲的模样,身后又领着大队的士兵,神情便有些慌乱。他迅速调整好了情绪,谄媚笑道:“送自家夫人回家,想必挡了军爷的去路,小的这便给军爷让开。”
  “让开。”景牧道。
  那车夫一愣,继而笑道:“军爷,您这……”
  景牧见他这模样,便更觉得其中有鬼。他干脆抬手一鞭子将这车夫从马车上掀下去,接着用马鞭挑起了马车门帘——
  里头竟是被五花大绑、堵住了口的李氏。
  景牧一愣。
  “……疏夫人?”
  就在这时,被他掀翻在地的那个车夫突然从地上跳了起来,袖中露出一道泛着绿色的银光,直向景牧扑来。马车中的李氏都瞪圆了眼睛,周遭的士兵也都来不及反应。
  但只见景牧轻飘飘地一抬手,那马鞭一裹,便将那装扮成车夫的私兵击落在地,那淬了毒的匕首也啪嗒一声落在地上。
  景牧一抬手,手中的陌刀便直取那人的喉咙,一刀毙命。
  景牧若无其事地收起染血的陌刀,对身侧的副将吩咐道:“派一队人马,将疏夫人安全送回将军府。直到宫中事毕,都要守住将军府,万不可出分毫闪失。”
  接着,他对李氏一拱手,道:“少傅此时正等候在城外,疏夫人不必担心。不到今日正午,夫人便可母子团聚了。”
  语毕,他领着身后的士兵,绕过那辆马车,绝尘而去。
  他半点路都未曾绕,直取皇宫正面的大门。这路上的变故想来早就被传进了宫里,待景牧领兵走到宫门前的时候,已经有一个皇后派系的官员战战兢兢地等候在门口。
  “陛下知晓二殿下接旨之后赶回京城,特要微臣前来迎接。”那官员拔高了声音,站在景牧面前一箭之外的空地上道。“还请二殿下卸下武器,随微臣一起入宫面圣。”
  景牧勾唇一笑。
  这景绍还真是个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个性。如今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还要这样负隅顽抗一下。
  景牧丝毫不给这个官员面子,挑眉笑道:“弄错了,这位大人。我今日来,不是来辅佐新君的,是来清君侧,取那妖后及其孽子狗命的。”
  语毕,他一抬手中的陌刀,登时千万兵马便一拥而上。那官员忙不迭躲开,却已被一个将领一枪挑了起来,登时便没命了。
  景绍豢养的私兵此时已然守在了城门口,但终究是寡不敌众,更何况这三万将士皆是景牧三年以来精心培养的。
  景牧便站在殿前广场上,看着守卫皇城的私兵逐渐溃不成军,接着,自己手下的将士势如破竹,破开了城门,直向里冲去。
  景牧这才不紧不慢地一拍马,从城门正中策马走了进去。
  他手下的将士顷刻便占领了皇城,在永和宫的一处密道中间截获了景绍和太后。待这二人被从密道之中押出来时,景牧正翘着腿坐在永和宫正中的龙椅上,单手撑着下巴。而在他左手边,还停着乾宁帝的棺椁。
  门外晨光熹微,宫殿里还燃着跳动的烛火。那烛火映在景牧脸上,有种难以言喻的贵气和俊美。
  “没走掉啊。”见着他俩,景牧便笑了起来。“若不整这些小聪明,恐怕就跑的掉了。”
  景绍此时红着眼睛,在两个士兵手下挣扎着。但那两个士兵的手,铁钳一般,让他这个文弱书生丝毫挣脱不开。
  “景牧……!果然是你,全都是你算计好了的!”
  景牧勾唇笑了笑:“怎么,我安排了什么事情,还需要向你报告吗?”
  他慢悠悠地起身,走上前去,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景绍,你这辈子就不该跟我对着干。你不是在给我找麻烦,你是在给你自己找麻烦。”
  接着,他也懒得再和这二人多作言语,到:“将这二人押入天牢之中,重兵把守,任何人不得靠近。”
  接着,他背过身去,任凭那些将士领了命令之后,将景绍和太后拉了下去。
  前世,疏长喻最后也是被关进了那个天牢。
  景牧如今还记得,当时他赶到天牢之中的时候,那个不见天日的地方是有多么冷。那个地方唯一的一扇窗户上是清凉如水的夜色,而他心上的那个人,躺在那里,身上也在发冷。
  在那之后,景牧拿回大权,清算旧账的时候,查到当初勾结宦官的,就是废皇后的母族贾家。而当时下落不明的景绍,正是被贾家救走了,养在暗处。
  故而,景牧心道,前世疏长喻的死法,也应当让这两个人好好体会一下。
  他抬眸看向了一侧金碧辉煌的棺椁。
  他走上前去,在棺木上轻轻拍了拍:“都看到了吧?你的仇我都给你报了。不过不用谢我,我可分毫不是为了你。”
  就在这时,有个将领走了进来。
  “将军。”那将领跪下道。“您要找的人……整个皇城里都没有。”
  景牧闻言,转过身去。
  不仅景绍没有找到赵朗之,就连他带来的军队,也找不到他的人。
  “那便在整个兆京城里找。”景牧沉声道。“找到了,立刻取他首级送来见我。若是兆京城没有,便先把守各个城门,若有此人进出,立刻汇报。”
  那将领闻言,丝毫不敢怠慢,领了命便转身退了出去。
  景牧在永和宫的大殿里环视了一圈,慢慢出了口气。
  “让我替你收拾你的烂摊子,做梦去吧。”他对着空气,轻声道。“谁爱管谁管吧。”
  语毕,他抬步出去,从门口守卫的将士手中接过战马的缰绳,翻身上马,便向外走去。
  此时宫中还有不少琐事需要处理,但景牧事先已经安排妥当,此时一刻都懒得在这里多待。
  疏长喻此时正领着十二万兵马等在城外,景牧心里焦躁,一刻都不想多在其他地方停留。
  他纵马出了皇城,一路沿着中轴的大街,出了兆京城。
  他在大军的营帐前下马,径直走向疏长喻的营帐。
  “将军,方才有个书生模样的人来拜访疏大人呢。”跟着疏长喻的那个将领跟在景牧身后道。“说是疏大人的故交,是来京中赶考的。末将本想拦下来呢,但是被疏大人看见了,说让末将放他进去。”
  景牧记得疏长喻有一个湖州的朋友,是当年他到京中来复考乡试的时候,在青楼里认识的疏长喻。
  景牧想起这个人,嗯了一声,道:“还在里面?”
  “是。”
  景牧道:“嗯,那你便先退下吧。”
  说着话,他便掀开了疏长喻营帐的门帘,抬起脚步便要走进去。
  接着,他便愣在了门口。
  里头那人,并不是疏长喻在湖州的那个好友。站在疏长喻面前的,赫然便是他自前几日起便派人在京中掘地三尺都没有找到的赵朗之。
  赵朗之听见门口的动静,慢条斯理地转过身来,笑得如沐春风。
  景牧看向疏长喻。
  疏长喻也正看向他。疏长喻面上没什么表情,但就是这般看起来平静又安然的模样,让景牧心头一冷。
  他看到了,疏长喻面上没什么血色,嘴唇也有些白。他正直勾勾的看着自己,眼神里是一片空洞的冷。
  “景牧。”景牧听见疏长喻开口道。
  他艰涩地嗯了一声。
  “我是怎么回来的?”疏长喻看着他,问道。“你告诉我,我前世凭什么得上天眷顾,能重活一世?”
  “我不听他说的,我要你亲口告诉我。”
  作者有话要说:  要对少傅有信心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