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仙斋鬼话

乐读窝 > 武侠小说 > 仙斋鬼话

第438章 七颗心珠

书籍名:《仙斋鬼话》    作者:鬼雨

        随后,桑子明问道:“师傅,师伯,我听说所有的地仙和三公九卿,都听从郑玄的召唤,去他那里研究黑色的石碑了,您二位为何没去?”
        陆九渊道:“谁说没去?我们早先都去了!我在那里研究了百余年,勉强画出第一页仙文,总共三万字,可是在众人合力之下,才认出两万两千字。如果不能认出九成五的仙文,就没法掀开下一页。我看见那么多不认识的仙文,就觉得很是郁闷,所以先回来了。”
        桑子明强行忍住了,没说自己认得那些字。因为他的功力还是太浅,就算说出来,引起陆九渊的注意,把他推荐给众位地仙,让他加入进去参悟石碑,他也不敢当着众人的面,真个破解了碑文。
        如果破解了石碑,就会让碑文变得模糊,那样一来,很快就会被人发现。就算他想着替换石碑,可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也很难遮人耳目。
        所以他考虑再三,觉得与其现在冒险说出来,还不如顺其自然,等自身的功力提升一些,再说也不迟。
        三个人说了一会儿话,师伯陆九龄先自离开了。
        然后陆九渊站起身来,道:“子明,为师答应过你,等你进阶合道之后,便将心学大法传授给你。如今是时候了!你且盘膝坐好!”
        桑子明便在蒲团上坐了下来,双手,双脚,头顶心,五心向天。
        陆九渊走到他的身前,道:“为师领悟的心学,总共包括七重境界,分别是明心见性,心即是理,言出法随,画地为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万物皆备于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他说话的声音很慢,神色郑重,一字一顿,讲了盏茶功夫,然后道:“为师独创的这门‘心学大法’,很多方面都很粗糙,连我自己都没有琢磨清楚。
        我只是开辟了一条道路,然后在这条路上走了几百里。然而前路漫漫,无有尽头,到底能走多远,我也不知道。
        打个比方,就好像我走在路上,看见七个水潭,然后在每个水潭,都试着踩了一脚。
        至于说水潭之中,究竟有什么?为师暂时也看不清。
        然而即便如此,为师觉得,这门大法,依然很有价值……”
        桑子明静静的听着,隐隐觉得似乎有一条金光闪闪的大道,展现在自己面前,心里感到兴奋起来。
        这时候,他的耳边继续传来师傅陆九渊的声音:“这门心学的传承,不像一般的儒门学问,它更讲究内心的顿悟。我将这门大法,凝结了七颗种子,即将打入你的髓海。至于说能否学会,或者说能学会几成,就看你的悟性,以及髓海的大小了。
        我曾将这门心法,传授过五位弟子。你的大师兄杨简,掌握了一成的心法;你的二师兄袁燮,掌握了五分的心法;你的三师兄舒林,掌握了三分心法;你的四师兄傅子云,只掌握两分心法。
        这些弟子都只掌握了心学的一点皮毛而已。
        倒是我那另外半个弟子王守仁,掌握了五成的心法,前途不可限量!
        我也曾将这门心法,跟五位兄长交流切磋,他们各自掌握了两三分,都无法学会心学的神髓……”
        桑子明听了,又觉得心中惴惴不安,不知道自己能掌握几分。
        正在此时,他忽然听见一声顿喝:“收敛心神,平心静气,不要胡思乱想,且待为师传法!”
        桑子明心中一凛,赶紧宁心定志,不思不想,髓海之中,波澜不兴。
        陆九渊伸出左掌,“啪”的一下,拍在他的头顶,口中大喝:“明心见性”!
        桑子明脑海里“嗡”的一声,似乎有一只虫子钻了进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颗金色的珠子,就像指甲盖一样大,在髓海之中飞来飞去。
        紧接着,陆九渊又伸出右掌,“啪”的一下,拍在他的头顶,口中大喝:“心即是理”!
        桑子明脑海里又是“嗡”的一声,仿佛有第二只虫子钻了进来,仔细一看,又有一颗金色的珠子,比指甲盖大了一点儿,在髓海之中飞来飞去。
        然后陆九渊左一掌又一掌,口中连续大喝五声!
        “言出法随!”
        “画地为牢!”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便是宇宙!”
        “万物皆备于我!”
        等到七掌拍完了,陆九渊喘了口气,道:“你不要起身!先在这里静坐七天七夜,然后再起来。如果这七颗金珠,没有互相碰撞,被撞得粉碎;也没有发生逃逸,逃出你的髓海,那么传承就算初步成功了!”
        然后,陆九渊在旁边坐下来,为桑子明护法,心里想着:“不知道到最后,能有几颗金珠,完整的保留下来。当年我那大弟子杨简,七颗金珠撞碎四颗,还有两颗从左右两侧耳朵逃走了,最后只有一颗留下来;而我那二弟子袁燮,三弟子舒林,四弟子傅子云,更是不堪,所有金珠全部撞碎,他们只吸收了一点点碎末……”
        想到这里,他又无声的叹了口气:“可惜我的功力太弱,无法将这门心法整合,凝结成一颗完整的珠子,也不能将七颗珠子,依次打入弟子的髓海,必须一气呵成,同时打入七颗金珠……”
        陆九渊作为象山书院的创始人,门下弟子众多,并非只有杨简等五位弟子。他也曾在别的弟子身上打入传承心法,结果那些弟子更不行,连一分两分的心学大法,都没有学会。
        他心里很清楚,这年头,要想找到一个好的弟子,实在是太难了。
        当然,他也不会抱怨徒弟资质太差,只能反省自身的功力不足,怪自己的学问不够精湛。很多时候,学生学不会,不是因为学生太笨,而是因为师傅不会教。
        陆九渊乃是创立心学的大宗师,可他也是半吊子的宗师,就像建筑宫殿一样,他有很好的构思,可是一连建了七个宫殿,都只是打好地基,后面就撒手不管了。他不是不想管,而是自身的实力不够。他只是地仙而已,如果将宫殿都建好,建的美轮美奂,那他就是仙王、仙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