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碎铁衣

乐读窝 > 杂文随笔 > 碎铁衣

第102章 来信

书籍名:《碎铁衣》    作者:不道不道寒

  ======================
  冯翰利用地势领兵西撤,这头袁牧城也已撤回了暂驻营地,此时正在帐中对着火光专注地擦拭刃上的溅血。
  不多时,顾南行跟着何啸掀帘进了帐,便独自靠着矮桌翘起条腿坐着,静听他们两人的对话。
  “主子,柠州营参将遣人来报,暄和军已与自北路西行的大黎军队碰头,剩余两队人马也在加急行进,咱们这路共七万兵马,剩余三万将士和辎重车队由万夫长带领,预计将于后日到达柠州主营,待休整一日便西行与我们汇合,此外,后方补给自明日起就能分批送达咱们营地了。”
  袁牧城借光将刀身擦亮,自桌上拿起刀鞘利落一收,应道:“行,萦州那边的消息呢?”
  何啸说:“大渪尚在萦州集结兵力,想是在等援兵与冯翰汇集,攻下生州后再一同进军。但生州与萦州的交界处有大片荒漠,不便行军,前往支援冯翰的敌军携带辎重,若东行绕柠州而过,路程拉长,弊大于利,因此他们应当还是选择直接穿过荒漠,从萦州直达生州。”
  柠州是个攻守重地,西南与生州相邻,西北与萦州靠近,东北侧紧挨岙州,再往最东侧行进便能深入阇城,所以大渪要打进大黎腹地,势必要夺得柠州。
  因此等到这队七万人马集结后,要尽早乘胜追击,不能给冯翰和大渪军队汇合的机会。
  袁牧城想着,目光落在大黎舆图上定了半晌,才又问道:“今日战果如何?”
  何啸答:“截下粮草共计一万八千石,生俘维明军共两千一百一十四人。”
  袁牧城沉思片刻,说道:“命传令兵加急送报到柠州主营,让他们从这几日要往这里运送的粮草补给中扣掉一万八千石,以大黎军队的名义送至柠州城外,对外一致宣称这些粮是维明军强行征收所得,如今被大黎军队截获,将尽数返还给生州流亡百姓。”
  “是,我这就去办。”
  待何啸退出营帐,顾南行才开口道:“大将军,你命四万兵马轻装上阵,随你疾行先一步赶到生州,然后制造大军突袭的假象,独自携带一万人马埋伏崖谷,诈哄冯翰带兵迎战,又命啸哥独领三万人同时包抄维明军主营的粮草,以及围攻兵力被分散之后的分营,让冯翰乱了阵脚只能撤退,现下又想用截来的粮草玩什么花样啊,说来听听。”
  袁牧城放下手中的刀,捡起帕子抹了抹手,说道:“刘昭弼在柠州尚且拥有民心,但冯翰此时仍是不敢轻举妄动,只敢保守兵力留在生州,你知道为什么吗?”
  顾南行抠着方才在分营外埋伏时嵌上泥的指缝,沉思了一会儿,回道:“刘昭弼已死,冯翰身后没有刘氏正统,就算起兵造反也难得民心臣心,要皇位更是名不正言不顺,但通敌叛国的罪名已定,他归降只能认罪伏诛,如此一来,他只有投靠大渪,助力他们侵占大黎国土才能保下性命,可大渪援军不到,他手里便只有维明军,面对大黎这些后方补给充足的将士,更要保证自己这方的兵力不减。”
  “是了,”袁牧城说,“就是他这份保守,让他成为了惊弓之鸟,面对未知数目的突袭军和有所预谋的配合战,他不敢冒险只能撤退,所以败给了眼下只有四万兵力驻扎在此的大黎军队。”
  “然后呢?”顾南行问。
  袁牧城望向桌面上摊开的生州舆图,语气平静:“可这一战的目的不是要打击维明军的士气,而是要让生柠两州的百姓知道,大黎出兵是为了平叛,而不是逼反,这是一场正名之战。
  “生柠两州百姓平日多是倾向于驻扎生州营的维明军和常驻在柠州的刘昭弼,如今再经冯翰放出的谣言一煽动,民心更是不定,眼下冯翰被粮草逼迫,耐不住暴露本性强迫百姓筹粮,我们正好可以借用这批粮让两州百姓知道,哪方草菅人命,哪方体恤民心。”
  冯翰所传的谣言遍布生州,百姓嘴上不说,但心里总归对刘昭禹和大黎存了几分不满,甚至以为如今西境将引来战火,民不聊生,都是刘昭禹的过错。
  可一国之君最忌失去民心,袁牧城心知此战就算平定,只要一日不收回生、柠两州百姓的民心,迟早还要再历几场动乱。
  袁牧城转身面向挂着的大黎舆图,继续说道:“用来澄清谣言最快的方法就是人云亦云,这个世道,百姓不会管谁嘴里讲出的话有理有据,他们只听信传得最广的那种说法,所以与其出言争辩,不如让他们自己主动传述。”
  顾南行点了头,帐中迎来一片寂静,只有外头的火焰噼啪声时而爆出点响动,巡视的士兵列队走过,也只有点兵甲撞响渐近渐远。
  袁牧城站立着分析地形,目光却不自主地在阇城和生州两边游走了好几趟,怎么看都不够。
  江淮川。
  他默念着这个名字,忍不住伸指丈量起两地的距离。
  一拃,两拃……
  “想媳妇儿了?”
  顾南行突然开口说了一声,引得袁牧城指尖骤缩,当即转头睨了他一眼。
  “你怎么还在这儿?”袁牧城问。
  顾南行拾起手边的笔,直朝人扔去:“碍着你了?”
  笔头撞到胸前滑落,袁牧城顺手一接,走近两步后俯身松手将笔往桌面一落,说道:“今日没酒,喝不了。”
  顾南行佯作遗憾,兀自起身,说道:“没酒喝是挺可惜的,阇城来的信也干脆别看得了。”
  眼看那人就要优哉游哉地逛出帐门,袁牧城轻咳一声,嗓音低沉:“回来。”
  顾南行扯嘴一笑:“将军怎么还染了咳疾,听着怪可怜的。”
  袁牧城十余日未得江时卿的消息,一听阇城来信,心尖便已痒得厉害。见顾南行欠揍的样,他二话不说,直接上手扒拉着那人的衣襟和腰带,到处寻信。
  “占谁便宜呢,”顾南行挡开在他身上乱摸的手,后退了两步,“淮川应了吗你就对着别的大男人这么摸。”
  袁牧城气笑着吹开额角碎发,朝人摊开手掌:“十余天就收这么一回信,没心情同你闹,要喝酒下回老子陪你喝个痛快,别拿我媳妇儿的东西逗我。”
  “拿来。”袁牧城勾了勾手,语气强硬。
  见袁牧城这人来硬的也不服软,顾南行没得逞,也只好从怀里掏出信件,往他掌心一拍:“给你给你给你,没劲。”
  袁牧城见那信封,露了笑脸:“够意思了,老顾。”
  顾南行哼笑一声:“得了便宜才卖乖。”
  袁牧城冲人挑了个眉,转身便坐在桌前,将灯盏挪近后才小心地拆起信封。
  见状,顾南行顺道补了一句:“哦对,絮果有消息了,眼下他就待在淮川身侧,不出来了。”
  “颜氏没动静吗?”袁牧城问。
  顾南行说:“就算有动静,远在生州你哪能顾得上那头,再说了,淮川能让人和你说这些吗。”
  江时卿还真是这种报喜不报忧的人,可若连亲兵报信都不谈阇城的状况,他还怎么确保江时卿的安危?
  袁牧城一想,心里怎么都放不下,沉蓄多日的担忧翻起,直把胸膛拍打出惊悸。
  “他不让说就不说吗,传信的亲兵在哪儿?”袁牧城神色微愠,就要起身寻人问话。
  顾南行一把按下他的肩头:“得了,你就坐着吧,淮川办事有分寸,万一真有对付不了的情况,用不着你的亲兵,我媳妇儿手下的人第一个把消息送到你跟前,行吧?”
  “不行。”袁牧城态度冷硬,不容人驳斥。
  顾南行无奈地啧了一声:“信都没看就找人算账,不怕委屈你自个儿的兵。”
  袁牧城这才抹去手心的汗,将信纸抽出念着。
  直到顾南行出了营帐,袁牧城已经将信件反复读了三遍有余,字里行间果真半点没提阇城的情况。
  江淮川,真有你的。
  喜怒参半,袁牧城摸着纸上墨痕,又舍不得把信纸攥皱,一边对着上头写的“念你”二字心头撞鹿,一边生着闷气。
  可转眼一看,信封里头还装着别的东西,袁牧城掂着那重量,撑开封口往里瞅了几眼,才伸指从中捏出一绺用红绳绑起的发丝。
  丝丝细发自掌心扫过,在手间蹭出了痒,袁牧城低头细嗅上头残余的清香,心潮浮起。
  他将发丝夹在指间轻抚,闭眼便是江时卿侧躺在枕边的睡颜,他好似就在那人身边,顺手便能挑起一绺散落在眼前的长发,绕在指间转着。
  他分明还含着愠恼,可那青丝偏要柔得让他没了脾气。
  江时卿太能把握他的心,袁牧城对这一点丝毫没有办法。
  喜也是他,怒也是他,江淮川这三个字足足能把袁牧城虐得半死不活,可他又自愿领受江时卿赋予他的每个情绪,也当做是没法把那人拐带出阇城的教训。
  总之无论如何,都是好想他。
  好想江淮川。
  袁牧城低笑着,将那细发轻放在指尖缠绕,轻声低语了一句:“江淮川,真有你的。”
  ——
  夜间浓云遮月,梁府书房灯火不灭,梁远青轻翻书页,身侧自窗台吹进的夜风便又将那页纸吹回了原处。
  梁远青转头迎上轻风,起身将支窗的叉杆收起,才又依着原处坐下。
  手指捏起纸张再翻一页,余光却捕捉到窗外飞速闪过的黑影,梁远青警惕地转头往那边看去,眼眸向着左右两侧探了又探。
  四下静得过分,心跳在胸膛震响,他细听窗外的动静,扶着桌沿再次起身,踮步往挂在一旁的佩剑挪去。
  手指方才搭上剑柄,一颗石子破开窗纱,将烛火打灭。须臾之间,几柄飞刃带着冰凉的肃杀之气扫面而来,梁远青即刻抽剑击挡,却不料门外黑影一前一后撞窗而入,持刀劈头砍来。
  锋刃夺命,梁远青敏锐避挡,转出剑花将人抵开,才用剑尖挑起案上书册往两人眼前掷去。
  砸下的书页扰了那两人的视线,梁远青趁时寻见脱身的机会,迅疾敞门跃出,往前院跑了。
  两抹黑影紧追身后,直到眼见府中护卫闻声赶来,才再次斥出几柄飞刃断后,转身踩上屋脊隐没于夜间不见。
  余悸难定,梁远青停步于护卫身后,侧目望向钉往廊柱上的飞刃,眸色渐暗。
  --------------------
  梁远青是兵部尚书,怕他太久没出镜,被忘透了,所以在这里再说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