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重生之俗人一枚

乐读窝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俗人一枚

第33页

书籍名:《重生之俗人一枚》    作者:瞎半身

——————————————————————————
感谢“要做好人”,不多!
感谢新支持的兄弟“dare91”,谢谢兄弟的捧场!


36,第一个员工

如果是大舅妈,二舅妈或者才嫁给三舅舅不久的三舅妈向王勃提出这种要求,哪怕得罪人,他也不会同意。他在前世听过太多这种“给亲戚帮忙”,或者“在亲戚的工厂,公司上班”最后导致自家的事业败坏,或者到最后亲戚之间反目成仇的故事。
让亲朋好友进入自己的公司或工厂有几个很不好处理的弊端:
第一个就是很容易给其他员工“任人唯亲”的感觉。如果其他员工知道这人是老板的亲戚,那么势必会“不敢惹”,即便是此人在工作中偷奸耍滑或者犯了什么错误,其他员工也会因为畏惧此人跟老板之间的亲戚关系而“敢怒不敢言”,员工心里会不平衡而对公司离心离德,对公司很难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认为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不如老板的亲戚。
第二,如果老板对自己的亲戚和其他员工一视同仁,任人唯德唯才,那么作为亲戚这边又会感到不满——好嘛,老子是你的舅舅,是你的舅妈,是你的七大姑八大姨,你却把老子跟外人一样对待,你娃还有没有良心?你的良心被狗吃了吗?忘恩负义的东西!
第三,亲戚如果不听招呼,犯了错怎么处理?如果是外人,可以按照规章照章办事,该罚款罚款,该开除开除。但是亲戚犯了错呢,也罚款,也开除?真罚款或者开除的话,亲戚也不用做了,他/她恨死你!
第四个便是亲戚的待遇问题。待遇给高了,自己吃亏,其他员工心中不平,降低工作效率;待遇给低了,亲戚又会有怨言,认为自己不顾亲情,是冷血动物。
而且,人都是不满足的动物,欲,望无穷。特别是当初大家的生活条件,收入各方面都差不多的情况下,自己一方突然发财,生活水准大幅度提高,只要亲戚的生活水平没跟你接近,哪怕你给他再高的工资,他也会眼红,也会嫉妒。他会想,咱们两家当初都差不多,你家甚至比我还穷,你当初起家的钱还是从我这里借的,凭这么你现在吃香喝辣,开车,住洋房,有花不完的钱,当老板,动嘴不动手,而我“累死累活”却只能拿死工资?不就是卖米粉嘛,你会开店,我也会开!反正这里面的门道老子都偷得差不多了。
上辈子,王勃有很多东西都没看透,唯独将人性这个东西看得很透。他觉得人性跟爱情一样,是不能考验的,一考验,多半失望!三十岁之前,他觉得人性本善;三十岁之后,他开始改变自己的观,觉得人的本性是有恶的倾向的,稍一放纵,人人都可能成为恶人。没有所谓的先天性的大好人。
正是基于对人性的考虑,对亲情的在乎和看重,他不愿意让身边的亲戚们参与进自己的事业。他宁愿等自己发达后给那些对自己好的亲戚们一笔钱,帮助他们创业,也不愿意在自己事业的初始阶段就让他们一起“共同创业”!知道未来大势的他不需要伙伴,只需要听话的,惟命是从的员工!
但是舅母和其他人不同。前世,王勃的母亲去世后,舅和舅母因为一直没有生育,差不多把王勃当成了自己的孩子看待。
每次王勃和妻子回老家,都是舅着骑三轮车在大件路边早早的相迎;离开的时候,又一直相送,直到看见王勃和妻子上了去省城的大巴车,才掉头回家。
而在得知他和妻子回来的消息后,舅和舅母会提前一天就为他们换上新的被子床单,让出自己的主卧室,自己二人去睡简陋的偏室。期间的一日三餐就不了,甚至连洗脚水都会亲自为王勃两口子准备妥当。
王勃的舅知道他喜欢吃肥肠,每次都会骑车去镇上称上一两斤,或烧或蒸弄给王勃吃。而肥肠这种比鸡鸭鱼都贵的食材,舅一家平时是绝对舍不得买来吃的。
而一旦王勃回到双庆,几乎每一周,舅或者舅母两人都会轮流给王勃打电话,和他聊些家常,关心他的近况,让他保重身体,不要太过劳累。更会时不时的询问王勃差不差钱,如果差钱的话,舅随时可以给他打过去。
可以,如果没有舅一家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在自己的母亲死后,他坚持不下三年就会追随母亲而去。
重生后的王勃,对除了母亲之外的所有人他都会进行经济和利益方面的考量,唯独对舅和娘不会。
“舅母,你到店里来帮忙我是没啥子意见的,而且我举双手欢迎。但是有一我需要给你明,就是我这个店里面的规矩比较多,而且活路也不轻松。刚才我给我爸听的那些话你也听到了,这450块钱并不好拿,如果违反了店里面的规定,即便你是我的舅妈,该扣钱的还是要扣钱,这你要想清楚,也要有个心理准备。咱们把话开,免得以后出了问题让我为难,也让你舅母心头不痛快。”王勃只想了片刻,便了头,同意了舅妈的请求,但同时又把丑话在了前面,算是给自己的舅妈打了个预防针。
这一世,王勃会用实际行动来报答舅一家的恩情,但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他也会坚守。
“勃儿,你什么傻话?扣你幺舅妈的钱?你也得出来哟!”曾凡玉有些不满的盯着自己的儿子道,她觉得刚才王勃将话得太露骨,太过直白了,真的是一也不好听,她也听不惯。
“妈,我这不过是打个比方罢了。舅妈在正式上岗之前,我会培训她的。培训的时候出了问题,算我的。等舅妈转正之后才正式按照店里的规定执行。”王勃有些无奈的看着自己的母亲。
他明白,自己的母亲实际上并不适合做生意,没文化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母亲的心太软,太过善良,很容易相信人,特别是身边的亲朋好友,基本上人家一什么她就信什么,人家一打感情牌,母亲便会感同身受。所以,自己的母亲实际上更适合当一个普通的员工而非管理者。
还好,虽然容易轻信,但跟其他人比起来,她最相信的还是自己的儿子。
“姐姐,无规矩不成方圆!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勃儿的其实很有道理。你放心,舅妈也不是不明白事理的人,知道规矩的重要。以后在店里,你也别把我当成是你的舅妈,就当成是一个一般的员工,该就,该罚就罚,不要有什么顾忌。今天当着姐姐的面,舅妈在这里也给你表个决心:如果到时舅母对你的处罚心怀不满,也不用勃儿你来发落,舅妈自动走人!”快言快语的钟晓敏豪气的道。
“妈,看到没有?什么是觉悟?这就是觉悟!”王勃朝钟晓敏竖起了一个大拇指,得意的看了自己母亲一眼,跟着发出一声叹息,“唉,妈,我发现你还真不合适当老板,我看等以后咱们的‘曾嫂米粉’壮大之后,你和爸还是回家去当老太爷,老太娘享清福算了。”
“呵呵,那你好好创造嘛!我和你老汉儿等着当甩手掌柜的那一天!”曾凡玉笑着,见弟媳并没有因自己儿子的刚才的那番话生气,反而十分的通情达理,她心中的担心终于落了下去。
——————————————————————
感谢“宇剑郎”的打赏!
感谢“金德瑞鸣”,“要做好人”两位兄弟的多次打赏!谢谢了!


37,去或不去

今天中午,黎君华几乎是和自己的老子黎明德一起回家的。四方的城区很,骑自行车二十分钟就可以穿城,所以,很多在城里面上班的员工都会回家自己做饭。黎君华,黎明德和王吉凤一家也是这种情况,先由王吉凤提前半个时回家煮饭,黎君华和黎明德两父女则正常下班,等回到家的时候,饭差不多就做好了。
“妈,今天晌午吃啥子哟?”一到家,黎君华便高声的嚷道,径直去了厨房洗手,准备吃饭。
“你舅舅刚才过来了,喊晌午去他那里吃米粉。”王吉凤回答,此时的她,没像往常一样在厨房忙碌,而是坐在客厅的皮沙发上,神情复杂。
“啥子?舅舅喊吃米粉?难道他们的米粉店开张了嗦?”黎君华吃惊的道。昨天晚上,她还想起了舅舅开米粉店的事,还特意的询问了自己的母亲准备借给舅舅的那一千块钱母亲给舅舅送过去没有,当时的母亲她差不多把这件事全部搞忘了,这几天太热,打算趁一个阴天在送钱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