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重生之俗人一枚

乐读窝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俗人一枚

第411页

书籍名:《重生之俗人一枚》    作者:瞎半身

王勃有些讶异,打开梁娅递给自己的纸袋一看,却见里面装了一包看起来很高级的饼干。王勃嘴角顿时一勾,一股暖流从心间流过。他跟在梁娅的后面,等两个女生把车架好后便领着她们来到众人聚集的地方。七班的男女早就各自挪动屁股,空出了三人的位置。
待新来的梁娅和芦苇挨着他围着唐建买的那几袋饮料瓜果坐定后。王勃便装模作样的“咳嗽”两声,清了清喉咙,先挨着向两人念了一遍廖小清。林文健等人的名字,然后又向自己班上的同学介绍了芦苇。最后轮到梁娅的时候,王勃顿了顿,张嘴一笑的道:
“呃,我旁边这位,大概用不着向你们介绍了吧?”
“用——得——着——”六个男女,拖着长长的音节,异口同声的喊,喊完就各自“哈哈哈”的笑了起来。
“你们是存心的吧?”王勃又说。然后笑声就更激烈了,将最初因为梁娅这个“来头不小”,在学校“美名远播”,又和王勃这个四中的“一哥”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的外班同学所造成的短暂的沉默一下打破。
“既然你们都不认识,那我就正式给大家介绍一下吧:我身边这位呢,呃,和刚才的芦苇一样,同样来自于九班,姓梁,名娅。大家就叫她梁娅吧。”王勃对众人的哄笑熟视无睹,一脸冷静的道。可他的这种冷静,却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他话中的喜剧效果。众人再次发出一阵善意的爆笑,连身边十分安静的廖小清都捂嘴笑了起来。
在王勃的牵线搭桥下,梁娅和王勃身边的这群“狐朋狗友”便算正式的认识了。而欢乐的笑声,也让进了七班这个“团伙”后便开始惴惴不安,内心有些紧张的梁娅也慢慢的放松了下来。
什么是“英语沙龙”,“英语沙龙”怎么玩,怎么搞,大家都不知道。轻松的欢迎仪式一完,所有人就都把目光集中在王勃的身上。等待着他的发言。王勃清了清喉咙,再次开口:
“你们都看我干啥?该吃就吃。改喝就喝啊!手快有,手慢无哈!”说完。在其他人反应过来之前,一把将眼前唯一的一袋开心果抄入手中,开包,倒了了一小把在梁娅的手上,又依次给芦苇,他左手边的廖小清分了些,自己又拿了几颗,然后将剩下不多的小半袋开心果扔给了对面的韩琳。
梁娅没来之前,大家都只是剥着花生瓜子,一人拿了罐可乐喝着,开心果,牛肉干之类的“好东西”却没人去动。现在见王勃带头开动起来,唐建直接一声“靠”,赶紧把牛肉干抓在手里,韩琳抢了袋锅巴,李杨抓了包薯片……除了矜持的梁娅和芦苇没反应外,其余几人,三五两下就把圆圈中央几袋袋装食品瓜分完毕,而后各自拆包,自己抓了些,便将袋子递给身边的同学,击鼓传花,一个个传了下去。
只是除了王勃放在中央的那袋梁娅给他的饼干都有默契的无人去抢。王勃见状,直接把饼干抓了回来,重新塞入纸袋,搁在一边。其他人见了,顿时哈哈大笑,说王勃吃独食,不干,让他拿出来分。王勃看了眼身边的梁娅,梁娅低着头,很不好意思。王勃便呵呵一笑,说:“要得嘛,分就分嘛!我刚才以为你们都不想吃饼干,还打算今天晚上上晚自习的时候拿到教室加餐呢。”
王勃组织的“英语沙龙”,便是在这种你吵吵闹闹,你争我夺的吃吃喝喝中拉开了序幕。
“英语沙龙”当然不只是吃吃喝喝,更重要的还是学习,这也是大家参加这个沙龙的主要原因。等一众小伙伴嘻嘻哈哈的吃了会儿东西后,王勃就让大家把自己在过去一周中想不明白,弄不透彻的五个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一个一个的提出来,然后大家集思广益,共同解决。
一开始,其他人都不太好意思开口,王勃就只有带头。高中阶段的英语对他来说实在是小儿科,扫一眼题目,他就知道这道题的考点是什么,出题者的意图又是什么。于是,王勃便以高屋建瓴,同时又深入浅出的方式,从题目的考点,出题者的意图,此题目的相关变种,从里到外,举一反三的给对方解释了一遍。
“懂了噻,李杨?”王勃问第一个拿出问题的李杨。
“懂了。”李杨点了点头,面带感激的道,“老大不愧是老大!我从来没有如此清晰而透彻的把这个问题弄懂过。现在终于明白啦!”
“贱人,李杨刚才的这个问题你搞懂没有?”王勃又问唐建。
“我?一开始不太懂,你说了我就懂了。”唐建道。
“ok!那你按照你理解的,把这道题目重新给大家解释一下吧。”王勃说。
“啊,不会吧?”唐建的脸一下子垮了下来,“老大,你刚才不是说了嘛?我再说一遍,还不是鹦鹉学舌?那又有什么意思?”
其他人见唐建吃瘪,开始幸灾乐祸的偷笑,尤其以韩琳的笑声最为放肆。
王勃瞟了放肆大笑的韩琳一眼,轻飘飘的说:“李杨的下一道题,我不解释了。改由韩琳韩老师来给我们解释哈。”而后他又看向其他几个又开始对韩琳幸灾乐祸的人说,“你们先别得意得太早。每个都有当老师的机会,而且是必须当。李杨的下下个问题,曾思琪,就由你来给大家解释吧。”
对知识的理解通常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自己懂;第二个层次,不仅自己懂,还能让别人懂,尤其是让不如自己的人懂。自己懂简单,一般能理解就能搞懂,但让别人,尤其是比自己差的人懂就不那么简单了。这需要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思索,将整个前因后果,最基本的原理想透彻,想明白,然后组织语言,深入浅出的讲出来,就相当的考教一个人的工夫了。遗憾的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包括很多尖子生,仅仅停留在“自己懂”这一层次。
当然,这跟中国学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及以分数和升学率为纲的教学目的不无相关。老师们只讲结论,不讲推论,只注重结果,不太注重思索的过程,只需灌输和填鸭,很少让学生和自己,学生和学生进行争辩和互动。学生们大多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不少老师也一样,只晓得照本宣科,不懂启发性思维。这样的结果就是中国的学校培养了数量巨大的考试机器。考试机器在高考完的那一刹那,对学习的兴趣便戛然而止,从此对书本,对知识提不起兴趣,甚至厌恶之极。这从无数人高考过后就开始狂欢似的扔书,撕书和烧书就可见一斑。终结了学习兴趣的高中生一进入大学,接下来自然而然的就是60分万岁,61分浪费,泡妞上网,喝酒打牌,放纵享受那被压抑,被约束,被禁锢了十二年的人生!
而王勃在自己所搞的“英语沙龙”上的学习呢,却伴随着玩耍和笑闹,带着饮料瓜子,晒着太阳,吹着暖风,人人平等,没有权威,大家可以相互讨论,不管懂与不懂,都可以各抒己见,哪怕说错了也无人指责和嘲笑,即便有,那也是善意的调侃。
对参加沙龙的所有人,包括王勃本人来说,这都是一种新奇的,与众不同的,完全迥异于过去在教室单纯听老师讲,或者凭个人的智力独自思索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氛围。这里没有老师,缺乏权威——但大家都可以当老师,也有机会当老师,去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心头所想,自己思考的成果,并在讲述的过程中获得一种平时无法获得的满足感和“为人师表”的成就感;也没学生——但人人又都是学生。这里有互动,有交流,就是没有单纯的死记硬背。记忆之类的玩意儿在彼此的探讨往来中,便渐渐的渗入了骨髓,进入了血液,变成了对不少人来说印象深刻,想忘一时半会儿都忘不掉的积累和沉淀。(未完待续。)


373,基金

因为限免,今天只有一更,明天的更新将会放在下午,望大家理解哈!
————————————————————————————————
当除王勃外的所有人都把自己准备的五个困惑自己的英语难题提了出来并被众人,当然主要是王勃圆满解决了之后,时间便到了下午五点。∽↗,
“ok,今天的‘英语沙龙’便到此为止吧。希望大家都有所收获,没有浪费老天爷赏脸给予的大好天气。为了让以后的活动像今天这样丰富多彩,有吃有喝,本人特意去找相关企业化了点缘,拉了些赞助。呃,这就是本人拉的赞助。”说着,王勃从自己的屁股后面摸出一摞“死人头”,在手板心上甩了甩,继续道,“本人为了大家的口福东奔西跑,你们一个二个也不能不有所表示哈。这样,每人出十块钱,和我手里的钱一起,就当本沙龙的沙龙基金。以后活动的所有开销,就从这基金里面出。大家有没有什么意见?”说完,王勃看着一众双目大睁,完全被他手里的那摞“死人头”惊呆了的小伙伴们,内心多少有点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