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重生之俗人一枚

乐读窝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俗人一枚

第769页

书籍名:《重生之俗人一枚》    作者:瞎半身

“香港的出版社?那感情好。程阿姨目前是我的文学经纪人,到时候你可以把出版社的信息给她。”
“行。”
——————————————————————————————
已经是四月中下旬了,天气转暖,人们身上那些厚实的衣衫也开始逐渐褪去,走在季节前面一些的男女已经开始穿短袖的T恤,衬衣,或者裙子,为街头带来一股清凉的春末的气息。
而伴随着这日渐暖和的暮春时节,整个四方的中小学第二学期下的期中考试也姗姗来迟,将在4月20日这天开始。
距离期中考试还有三天不到的时间,王勃也收拾心神,心无旁骛,努力的抱佛脚,连正在写的《三体》都停了下来。这学期的课程他耽搁得实在太多,平均下来,每个星期至少都要请两三天的假。如果换成是其他学生,怕早就被学校给开除了。
三天的努力,让王勃找回了一部分应试的状态,但也仅仅只是一部分而已。高中阶段的考试要想考取高分,对解题速度的要求极高。王勃平时练习得少,好多老师布置的作业,试卷他也觉得是浪费时间,懒得做。俗话说,三天不读口生,三天不写手生,解题的速度大降的他对于这次的考试自己是否还能蝉联年级第一,乃至德市第一也没什么信心。
好在,现在的他已经不追求这个了,即便依然能够蝉联德市的状元,也激不起他多大的兴趣。
考试时间依然是三天,从4月20号到4月22号。
三天后,考试结束。走出考场的王勃摇了摇头,心想,这次即使自己能够考年级第一,跟第二名的差距,怕也会很小。希望到时候班主任肖劲松别借题发挥,训自己一顿才好。
王勃的预感十分的灵验。两天后,期中考试的试卷陆续被各科老师批改了出来。语、数、外,物理和化学这五门主课,王勃总分依然是年级第一,但是却破天荒的跌破了七百分,只考了681分,跟他上学期期末考试的732的超高分相比,足足低了51分!和考了六百七十多的年级第二名丁夏的差距,也缩小到十分以内!
不用说,他成绩的大降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尤其是班主任肖劲松。总成绩出来的当天下午,王勃就被肖劲松叫到自己的办公室,苦口婆心的给眼前这位他寄予了厚望的爱徒上起思想政治课来。
“……王勃啊,你现在明白了吧?学习这个东西,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真的是来不得半点虚假!从732,降到681,足足比上次低了51分,差点连年级第一都保不住了,这其中的原因,不用说,我想你也清楚。初中的时候,在语文课本上你们学习过一篇文章,叫《伤仲永》,这文章的意思,你这么聪明,应该明白吧?一个人,即使天赋再好,再聪明,如果不努力,又或者骄傲自满的话,到头来也会是一场空……”肖劲松噼里啪啦,嘴皮子翻飞,对低眉垂首,坐在他对面的王勃就是一通教育。
作为一个学生,这学期以来自己是没一个学生的样子,但是王勃对此并不感到抱歉。他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对人生的规划,并自己对自己负责,所以对肖劲松苦口婆心的谆谆教诲心头完全是不以为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按部就班,通过高考去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比如寒冷,比如郭今民,比如那些官二代,富二代,红/二代,又比如他这个带着穿越金手指,能够看清未来十几年历史发展趋势的未来人士。高考,只是没关系,没背景,没钱,没权的苦/逼普通老百姓改变自己命运的一个手段。他表姐黎君华,薛涛,董贞这些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上辈子成绩没他好,大学也没上,只混了个高中文凭,但是却比他成功,比他优哉游哉多了。
话虽这么说,但是肖劲松的出发点毕竟是好的,所以王勃的态度也算恭敬,也并不想就此跟自己的老师进行一翻到底什么是人生赢家的辩论,两人的思想根本就不在一个位面,说也说不通。
“知道了,肖老师,以后,那个,呃,我会尽量少请假,多花点心思在学习上的。”王勃低眉垂首,等肖劲松发泄了一通自己的不满,端着茶杯喝水的间隙,开始主动认错,态度也是毕恭毕敬。
“你——好自为之吧。以你的智力,不说像丁夏,郭晓亮他们那么努力,就是像班上的一般同学那样花时间去学习,明年的高考,考个川省的高考状元,也是轻易而举的事。王勃,我也知道,你的爱好广泛,在音乐,文学上都有天赋。但是高中就只剩一年多点,把这一年多坚持过去,到时候考入北大清华,进入中国最顶尖的名校,上了大学后,再去充分发展你的兴趣爱好,不是比现在这样顶着高考的压力,牵牵绊绊,要好得多?也自由自在得多?你说是不是?”肖劲松看着王勃,继续循循善诱的劝说。
是个鬼啊是!王勃心想,北大清华对一般人来说高不可攀,是梦寐以求的求学圣殿,对我而言也就那样,但嘴上却说:“肖老师说得是。我会好好考虑并收心的。”
看着眼前这个点头不已,态度尚算阔以,就是不知道对自己的说教是真听进去还是假听进去的学生,肖劲松的心头也只有摇头苦笑。如果王勃仅仅单纯是学习好,而没那么多兴趣爱好;或者仅仅有兴趣爱好,却还没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扬光大,才名远播的话,今天他的说教,就不是这种语气,也不是这种循循善诱的方式了。
肖劲松明白,眼前这个已经在华夏文坛闯出偌大名气,现在就是立马辍学,走全职写作的道路,未来也会混得很好,不会比大多数北大清华毕业生混得差的学生,高考对对方来说已经不是唯一的选择,考省状元什么的,大概也并非是对方的理想——那只是他自己的理想,如果他肖劲松能够在自己教育生涯中亲手铸就一个省高考状元的话,那将是他一辈子的荣誉。
而且名利双收!
————————————————————————
PS:月初,求月票……(未完待续。)


706,摊牌

中考过后,王勃收了一段时间的心,老老实实的坐在教室,当了一个星期的乖娃娃。
然而,仅仅一个星期之后,随着“曾嫂米粉”第四家连锁店“绵县旗舰店”的开张,位于老家的臊子工厂的完工,以及“时空部落”位于四方职业高中附近的第四家网吧的开张,规规矩矩了一个星期王勃又故态萌发,开始一天又一天的请起假来。
他的这一将请假旷课当家常便饭的行为当然让对其“寄予厚望”的班主任肖劲松相当之不满,十分的生气。然而面对王勃的我行我素,不听招呼,他又无可奈何。因为王勃的请假,基本上都是自己不出面,叫他的俏同桌廖小清代请,完全是先斩后奏。如果是班上其他的学生胆敢如此,把他的良苦用心当耳旁风,肖劲松有很多收拾对方的办法。但是对于王勃这个为学校带来了莫大荣誉,在市教育局领导那里都挂了号的人才,肖劲松除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外,不敢,也拿不出什么铁血手段去惩治对方,令其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不得已,他只得将王勃长期旷课、请假的事实报告给四中的校长黄志华,让校长去压那屡教不改的小子。肖劲松相信,对王勃这棵百年难遇的好苗子寄予厚望的在四中不仅仅只有他自己,校长黄志华对王勃的“殷切期望”也并不比他少多少。
于是,在王勃请假后的第二天重新回到教室之后,王勃就被人“请”到了黄志华的办公室。
在校长办公室内,黄志华对待王勃的态度可谓亲切有加,先是关心了他的在四中的学习,接着又询问了他的写作——毕竟,王勃就是靠这个给学校带来了闻名全国的荣誉的,最后,黄志华委婉的询问王勃,问他是不是在最近一次的期中考试考得不太理想?然后又经常请假?见王勃无话以对之后,黄志华笑便笑呵呵的看着道:
“王勃啊,作为一个学生,还是应该把学习放在首位的嘛!学习之外的兴趣爱好,等明年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再去发展,也不迟嘛!你说是不是?”
黄志华最后的话让王勃一下子明白过来,感情对方这次找自己谈话,也和自己的班主任一样,是来给他开展思想教育的嗦?
看来,不把事情说清楚,不把自己的底线透露出来,以后这种思想教育还必不可少。于是,王勃吸了口气,看着笑呵呵的黄日华的脸,不卑不亢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