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重生之俗人一枚

乐读窝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俗人一枚

第1504页

书籍名:《重生之俗人一枚》    作者:瞎半身

王勃让陈子阳把车开到马路的尽头,三人下车,朝面前的沙滩走去。还没走两步,就看到跑到最前面的夏雪脱了鞋袜,裤腿一挽,提着鞋子,赤着雪白的脚丫就朝前面沙滩和海水相交的地方跑去。
“夏雪,小心,注意海浪!”走在后面的王勃双手做成一个喇叭,冲女孩大喊,而后又对旁边的陈子阳说,“小陈,你们年轻人腿脚快,你赶紧跑上去盯着小夏!”
“好的,王总。”陈子阳飞快的也开始脱鞋,脱完后连鞋袜都来不及拿,踩着夏雪的脚印就朝前跑,浑然忘了王勃前面话里的不妥,什么“你们年轻人腿脚快”?他明明比两人的年龄还小好不好!
当然,若论心理年龄的话,他那话也并没什么毛病。
内地人对大海总有一种住在海边的人难以理解的迷思,王勃也不例外。尽管他在国内的时候已经看过大海,不过更确切的说不叫海,而是江口,长江口和珠江口,真正的大海还未曾一见。而且,即使长江口和珠江口算大海的一部分,那也是东海和南海的一部分,和大西洋还是不一样的。
第一次面见大西洋的王勃在两个“年轻人”的鼓励和感染下,最后也不得不“放下架子”,脱掉鞋子,跟两个雇员打成一片,和陈子阳,夏雪尽情的在沙滩和碧海的交接间尽情的游玩。
碧海,蓝天,白沙,绵连的森林,沧桑厚重的古堡,还有前面那个欢呼雀跃,像小孩子一样的靓影……总之,一切都很美好,除了唯一的一点遗憾,那就是来晚了一点。如果不是在层林尽染的深秋而是在烈日炎炎的夏季来到这里,王勃肯定会忍不住脱掉衣服,一个猛子扎进大西洋,然后和前面的女孩儿来个鸳鸯戏水,甚至大西洋“一日游”。
不过,话说回来,他如果真在暑假就跑到欧洲来,他也遇不到夏雪这个妙人儿了。
三人在阿卡雄小镇边的海滩边一直呆到夕阳西下,等到那红彤彤的红日坠入远方海天交接的地方时,这才恋恋不舍,意犹未尽的返程。
晚上,王勃还是请二人吃大餐。这次吃的是松露和鱼子酱,和鹅肝一样,吃在王勃的嘴里,感觉依然一般,没什么惊喜,当然也谈不上失望。
实际上,对于重油,重盐,重调料的双庆人和蜀都人,别说跑到国外,就是跑到外省,饮食上也很难习惯的,吃什么都感觉清汤寡味,没滋没味,然后万分的怀念家乡菜,家乡的火锅。
就像现在的王勃,嘴里吃着“世界三大珍馐”之二的松露和鱼子酱,却怀念着家乡的火锅,如果被给他们做菜的法国厨子知道了,怕是得要在心头狠狠的鄙视一句:
暴殄天物,山猪儿吃不来细糠!
吃过晚饭,三人照例在酒店附近压了压马路,逛了逛人车稀少的波尔多城。逛到约莫十点,折返回酒店,各自回房。
拜其他旅客退房所赐,夏雪终于替陈子阳加订了一个单人间。所以,今天晚上,两人倒是不用像做贼一样的互换房间了。
回房间后,夏雪依然像昨天一样先搞定个人的卫生,清洗并用吹风吹干了自己的贴身衣物。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她一直有些心不在焉,耳朵竖起,倾听着可能的敲门声或者床头柜上座机的铃响。
然而,让她失望的是,一直到晚上的十一点,都既没敲门声,床头柜上的座机也毫无动静。
“或许,他已经把我忘了吧?还是昨天晚上的事,对他来说,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丰色遇?”靠在床上,咬着嘴唇的夏雪仰头凝望着头顶的天花板,有些自艾自怜的想着,心头酸楚而又悲伤。
就在这时,放在床头的手机“嘟嘟”的震动了两下,夏雪一惊,赶紧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我这边床上的被子有点薄,晚上一个人睡的话怕是会冷。亲爱的雪儿,行行好,可怜可怜俺这个孤家寡人吧:(”
这短信,让夏雪先是一愣,继而忍不住“扑哧”一笑,心中的忐忑也好,还是悲哀也罢,一下子全都不翼而飞。
——————————————————
十分感谢“18665364504”老弟总计1300起点币的厚赏!
十分感谢“书友151015213042358”老弟1000起点币的厚赏!
十分感谢“永夜狗”老弟总计1000起点币的厚赏!
谢谢所有订阅,投推荐票和投月票的朋友们!


1457,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PS:抱歉,昨天陪老婆去医院做了一个胃镜,今天只有一更哈:)
————————————————
王勃一行三人在波尔多呆了三天,三天时间基本上都在波尔多的各大酒庄,葡萄园到处转悠,了解着当地酒庄的行情。
通过了解,王勃得知,法国酒庄的价格都是以其拥有葡萄园的面积算,价格不等,且悬殊巨大。顶级的葡萄园价格可以达到四五百万欧元/公顷,便宜的1万欧元不到,这个跟葡萄园产区的知名度,土地和葡萄藤的状况,酿造设备,酒庄库存和市场运营不无关系。投资酒庄的回报率并不高,因为这是一个流传了数百上期千年的传统行业,并非可以批量出产富豪的互联网高科技。比如,罗斯柴尔德家族从1868年购入“拉菲酒庄”这种在世界的知名度爆棚的顶级酒庄,到1948年收回投资成本,用了整整80年的时间!由此可见购买酒庄从投资效益上来说有多么的利微了!
再过几年十来年,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将掀起付法投资酒庄的高朝,其中最有名,最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当属知名影星赵薇薇夫妇。不少中国人对酒庄的认识和了解便来自于这对夫妇购买法国酒庄的新闻。截止到2015年,即上辈子王勃去世的那年,总共有111名各路华夏富豪付法收购,投资法国的酒庄。这股酒庄热背后的主导因素,当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本着“狡兔三窟”,“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的原则,保障自己财富的手段罢了。
当然,某种程度上也有装笔的意思在内。对一些富豪而言,比豪车,豪宅,甚至游艇飞机什么的,已经是一件很LOW,很没文化的表现,要是说自己在欧洲有一座传承了几百的酒庄,古朴沧桑的庄园,庄园内还附带一群洋鼻子洋鼻子雇工,那听起来便洋气,高大,上档次,“有文化”多了。
王勃想买酒庄的原因和赵薇薇夫妇差不多,一来全球置产,分散风险,二来提高自己的品位和B格。富人富裕到了一定的程度,总要追求一点与众不同的东西。
还有一个其他人大概不会有的原因便是作为“农民的儿子”,王勃对乡村,农田,自然景观有一种天然亲近感。如果可能,他愿意每个月抽一点时间回乡下下下农田,呼吸一点新鲜空气。但毫不避讳的讲,也不怕伤害某些五毛愤青的爱国热忱,国内的农村和发达国家的农村,不论是空气,水,还是自然景观,都是两个概念。08年之后,他的老家四方,水被当地政府强上的化工项目污染,严重的重金属铬超标,导致四方的米都卖不起价!隔壁光汉的稻谷可以卖1元/斤的话,四方的只能卖8毛。这种断子绝孙,遗祸万年的事,四方人民当然愤怒了,尤其热血冲动的年轻人,比如他中学的那些学弟学妹,直接“上街散步”了,结果,当然是被坚决的封锁和镇压,头头们也聪明,不让四方人民的子弟兵来干这脏事,直接从隔壁德市外调WJ。王勃至今记得他在网上看到的家乡人民跟WJ对峙的,大家齐喊“德狗滚蛋”,朝他们扔臭鸡蛋,矿泉水瓶子的热血场景。
然后,这视频,没两天,也消失不见了。
化工厂项目因为四方人民的英勇抗争搁置了两年,风头过来,为了政绩的前程的领导班子又悄悄的上马了。因为需要大量的水,厂址就建在四方母亲河石亭江的上游。说是严格按照环保要求建的化工厂,但是华夏的环保和工厂负责人的良心,你懂的。
几年之后,连隔壁临//xian光汉,也就是王勃的外婆,小舅家,都不敢喝井水了,家家户户装净水器。
王勃相信,他老家四方绝不特殊,四方发生的事,其他县市,省份,多多少少也有,只不过太过敏感,被404了而已。20岁之前,他没听说过一个得癌症的亲戚,等他30几岁,要死的那年,他或听或见,看到过不下五起癌症病患者的亲属,胃癌啊,肝癌啊,肺癌啊,食道癌啊之类的绝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