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三国小兵之霸途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三国小兵之霸途

第二十六章 太史慈见陶谦

书籍名:《三国小兵之霸途》    作者:一级烟枪王


太史慈来得实在是太及时太好了,陶谦最苦恼的事,就是手下没有一个强力一点的武将,没有一个真正可用的将才,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一直都小心翼翼,不敢在徐州如曹操、袁绍那样大力发展势力。
没有一个得力可用的猛将为其统军统帅,哪怕有再多的军队又有什么用?陶谦在除州,军队其实并不少,可是,却自始至终都没能真正的把整徐州的兵力都完全掌握在手里。这个,就是他手下没有一个真正可以威慑统领全军的强力猛将,这也正是所谓的兵熊熊一个,将熊一窝。
陶谦在徐州,他在民生经济方面的发展,其实是发展得相当不错的,当地的百姓,对于陶谦的管治,其实还是比较满意。但唯独,陶谦没有太强力的手段把整个徐州地区的势力拧成一股绳,没有办法做到在徐州只有他陶谦的一把声音,只有他陶谦一个人的意志。他自己本身只是一个文官,对地方的势力没有足够的威慑力,而手下也没有一个可以威摄全镜的人物。
太史慈他非常熟悉,他其实很早便知道太史慈是一个少年英雄,了不得的一员顶级大将,对太史慈本人他是相当的欣赏。
只不过,太史慈以前还太过年少,正在学艺其间,并且,太史慈与刘繇又有着表亲的关系,以前曾对他说过,要去投刘繇。不想却投了新汉朝刘易,如此。陶谦才没有办法得到太史慈。要是陶谦早知道太史慈会投新汉朝,当初他早便向太史慈伸出橄榄枝。不惜一切都要把太史慈网罗到帐下。但不管怎么说,如今在徐州最困难的时候,太史慈突然来到徐州,这还真的让陶谦喜出望外。
陶谦现在实在是太需要一个如太史慈这般猛将了,如果能得到太史慈的相助,他觉得自己人腰骨都能挺直一些。
“子义,好久没见了,你怎么来了徐州?这、这真是太好了。来来。先坐先坐,我们好好聊聊。”陶谦不停的重复着太好了太好了的话,都有点语无论次的样子了。
“恩公,未将听说曹操攻击徐州,念及恩公往惜的恩情无以为报,特向太傅刘易申请,让未将到徐州来助恩公的一臂之力。”太史慈直接说明来意道:“曹操势大。恩公的形势不利,若未将不来为恩公尽一份绵力,小子内心会不安,因此,恩公若有什么差遣,请尽管吩咐就是。”
“好!那陶某也不会跟子义你客气。现在,陶某身边正缺一个统管徐州全军的大将,若子义愿意相助,那么自即日起,陶某想请子义为徐州三军大统帅。你看可否?”陶谦现在还真的求将若渴。一点都不客气的道。
现在的太史慈,已经打响了自己的威名。在刘易手下,训练出举世闻名的新羽林军陌刀营,后又被刘易任命为统领并州几十万军马的大将军,早前攻打上党,也让太史慈扬名天下。所以,现在的陶谦,要比历史上的那个陶谦更加的重视太史慈。居然毫不犹豫的就想任命太史慈为他徐州三军的统帅。
“呃……”太史慈听后,一面讶然,他没有想过陶谦会一见面就打算重用他。
太史慈来见陶谦时,已经跟刘易说过,来见陶谦,只是碍于以前与陶谦的情谊,来保卫陶谦的人身安全,不会为陶谦统军作战。与陶谦说可尽管差遣自己,这只是向陶谦表达自己愿意帮助他的意愿,心里真心没有想过这才一见面,陶谦就准备如此重用他,一开口就想让太史慈为徐州三军的统帅。
这让太史慈呆了一下,神色有点犹豫的道:“恩公,这、这个……我看不太合适吧?某虽说来到了徐州,可是实际却是新汉朝的人,徐州三军由某来统领?这……”
“嘿,子义,我知道,可是,现在除了你能为我分忧之外,怕就没有人再能助我了。”陶谦挥挥手道:“说实在的,对于军务之事,陶某当真是一个外行人,掌管徐州经年了,可徐州的势力错综复杂,一直到现在,陶某也都没能完全理清,没能全都掌控在手里,所以,趁这个机会,陶某想子义助陶某一臂之力,助某把徐州的兵权给我抓回来。”
“啊?这个……”太史慈没有想到陶谦居然还有这样的一个想法,并且还如此直接的对他说出来,一点都不隐瞒,颇有点对太史慈推心置腹的味儿。如果是太史慈在遇见刘易之前,在没有投效刘易之前,陶谦如果如此重视他,太史慈或许会真的考虑投效陶谦。
其实,陶谦的徐州,还真的是问题多多。在政务方面,他施行得倒是游刃有余,在他的管治之下,徐州的百姓民生状况是相当不错的。可在军事上,他并不比孔融好到哪里去。或者说,陶谦或者有心想把军政都抓在手里,他有野心,却余力不足。
比如,现在已经背叛了他的下坯的窄融,其人本身就不怎么受陶谦的控制,所以,在徐州大难当头,他就第一个造反背叛了陶谦。
另外,还有一些不在徐州城的势力,在徐州危难的这段时间里,虽然没有正式公开造反,却没有遵从陶谦的调令,根本就没有派军来支援陶谦。由这些例子可以看得出,陶谦在政务方面的管理很出色,可在军政方面,却是控制力不强,关键时刻,就不会有人听他们了。
俗话说,枪杆子里出政权,陶谦连自己治下的军队都难以真正的掌控在手里,他这个政治集团就算没有曹操来攻打,也一样迟早都会出乱子的。
事实,太史慈对徐州的情况也不是一点都不知道,如在徐州相当有名气的臧霸。他就是在表面上向陶谦顺服,可以在关键时刻却不会听从陶谦调遣的一个强大的势力。
陶谦现在想趁机掌握徐州的军政大权。太史慈觉得有点不太适合时机。不说现在徐州城的危机未解,就算解决了,徐州城本身的情况就已经让人很头痛。因为多了刘备这个变数。
太史慈为难的皱眉道:“恩公,这个……现在不太合适吧?这个主要是未将是新汉朝的人,徐州之危一解,未将就要返回新汉朝,若某强行对徐州军实行强制性的掌控,许多势力未必会服从某的号令。这样一来,反而会让徐州军民动荡不安,所以,这个万万不可,我看,军政的事,还是陶公你自己亲自掌管。现在徐州上下万众一心,陶公可趁机树立威望,待徐州之危一解,陶公便可借威望,把徐州各个势力都掌控起来,进而把徐州城之外的各个城镇的兵权都收回来。”
“唉。陶某何尝不想这样,可是现在……怕有些难咯。”陶谦见太史慈拒绝了他,还明言太史慈在徐州之危一解就会离开,不禁有一阵失落。
“陶公不用如此,太史慈虽然不才。但是请陶公放心,只是太史慈一天在徐州。也一定会尽力相助恩公,最少,可保证陶公的个人安全。”太史慈想了想,觉得还是向陶谦说明白一些为好,沉吟了一下道:“陶公,我觉得,现在最主要的,还是陶公你的个人安危的问题,要不这样吧,从现在开始,太史慈会一直陪在恩公的身边,你就当某是你的一个亲兵来看待就可以了,由某来确保陶公的个人安全。”
这个,也是太史慈一开始的想法,他的确是比较担心陶谦的个人安全问题。
“陶某的个人安全?”陶谦神色有点古怪的看了看太史慈,似不太明解的道:“这个,陶某的个人安全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如今的徐州城内,军民上下一心,只要陶某还在城内,相信就不会有人于陶某不利吧?子义陪在我身边,这个也太大材小用了吧?”
“呃……”太史慈抬头望着陶谦,一时还真的看不出陶谦是不是真的没有一点心机,没有察觉到他现在的危机。
太史慈的脑里快速转动着,考虑着要如何与陶谦说明他对刘备来徐州的猜测。
太史慈左右看了看,见还有不少的下人文官没有离去,他们没有近前来察听他与陶谦的说话,却能看到有不少人正在暗暗的伸长耳朵在听着。
太史慈向陶谦打了一个眼色,陶谦倒看出了太史慈欲言又止的神态,心念一动,就对下面的人道:“各位大人,现在玄德、孔融大人与曹豹将军应该点齐了人马出城会曹操了,你们就先去城头为他们压阵助威,某一会便去,现在,某与太史将军说一会话,马上也会去城墙为玄德他们擂鼓助威。”
下面的人自然不会有意见,纷纷离去,连下人都被陶谦挥手退下。
“子义,有什么话现在可以说了。”陶谦亲自为太史慈倒了一杯酒水,再道。
“陶公,是这样的,某之所以急着来见陶公,乃是想到可能有人会对陶公不利,想来提醒一下陶公,顺便为陶公尽一点绵力,以报答陶恩公当年的恩情。”太史慈考虑着说词,慢慢的道。
“嗯?会有人对陶某不利?这话怎么说?”陶谦也不禁皱起眉来。
“呵呵,怀璧其罪也,陶公到了现在,应该清楚曹操来攻打徐州是为了什么了吧?”太史慈微微一笑道。
“哦?怀璧其罪?陶某有什么值得别人窥探的?除了曹操,谁还能对某不利?”陶谦费解的道。
“曹操得兖州,坐拥几十万大军,最近更被他掳得献帝成立了朝廷。曹操乃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又怎么会只甘心于得到兖州这一块四面受敌的势力地盘呢?”太史慈知道陶谦也肯定看出曹操攻击徐州的真正目的,但还是说道:“所以,曹操攻打徐州,并非只为了报仇,某敢说,就算没有发生曹操之父曹嵩在徐州身亡的事故,曹操也会寻一个由头借口来攻打徐州的。”
“嗯,这一点陶某明白,这不,咱就是担心曹操会对徐州用兵,才会如此小心翼翼的讨好曹操,好心好意的招待他那贪财成性的父亲,没想这样一来,却是自招麻烦上门。若不是曹操一路杀戮而来,让徐州军民都惧怕,逼得徐州军民上下一心与之对抗,要不然,陶某早已经……”陶谦似有苦难言的摇摇头。
“陶恩公,太史慈想说的,并不是这个。”太史慈正容道:“某是说,陶公坐拥徐州,这个徐州就等于是怀璧其罪的璧,或者用咱主公的话来说,徐州就是一块大蛋糕,谁都想来咬一口。现在,曹操是明着来抢的,可是在暗地里,却有不少人是想来暗取的。所以,作为怀璧的主人,陶恩公你就危险了。”
“暗取?谁?”陶谦总算听明白太史慈的话了,这是在提醒他,有人欲夺徐州,进而会对他不利。
“呵呵,这还能有谁?这个陶恩公你一想就能明白。徐州的情况,陶恩公你应该非常清楚的,有些势力,或许不怎么受陶恩公你的掌控,但是应该也没有人敢暗算陶公你。”太史慈暗示着道。
“啊?你是说……孔融、玄德?”陶谦满脸怀疑的说着,跟着又摇头道:“不不,怎么可能呢?孔融我了解,某与他是多年的好友了,至于玄德?他更加不太可能吧?他的仁义已经著称四海。再说了,他还是陶某派人去请来的,他怎么可能会对陶某不利?”
如果是历史上的陶谦,病入膏肓,对刘备怕还真的没有过一点怀疑,甚至,还主动的三让徐州,恨不能刘备快点接管了他的徐州。可是,现在的陶谦,身子骨还算不错,虽然确有点旧患小病,却还不至于让他成年躺在床上不能理事。他此刻,倒还真的实实在在没有想过要把徐州拱手让给任何人的念头。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或者说其人将人,其言也善的问题,一个人,只要临近死亡了,才会真正的放得开,想得开。
陶谦虽是一个老实人,可还是有着不低的权欲心的,他也实在是不甘心自己打拼了大辈子的徐州落入别人的手里。所以,尽管他说着不太相信,可心里却似被横了一根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二十七章

“孔融大人当然不会,就怕某人就是盯着徐州这块大蛋糕来的。”太史慈不是一个好在背后说人坏话的人,也不善于说人坏话,但他也知道,如果是直说的话,陶谦怕是不会相信的,所以才费了点心思,旁敲侧击的道:“有些事,也是可以分析预料得到的事,不去想倒没有什么,但一深恩,陶公便想察觉其中的一些问题了。”
太史慈看着陶谦,慢慢的说道:“陶公你想想看吧,不管人是不是你请来的,可人家现在到底是来到了,那么,到了徐州之危解除了之后,你总得要给人家一个说法吧?”
“嗯……这个当然,但凡是来相助徐州的人,陶某自然也不会亏待了他
。”陶谦不假思索的道。
“那陶恩公准备怎么样不亏待他呢?孔融大人倒好说,他不管怎么样,他都会回北海的,可是刘备呢?徐州之事一了,陶恩公准备怎么样报答他?或者说安置他?”太史慈顺着陶谦的话道:“刘备本在平原,可现在平原已经被袁绍收复,他是回不去了,若回,那就是只有投靠他的同窗好友公孙瓒,可这么多年了,刘备若要真的投靠公孙瓒,也早投了,何必要等到这个时候?而从这些事上可以看得出,刘备之所以一直在公孙瓒的接济庇护之下都不愿报效公孙瓒,那就是因为刘备不是甘于人下的人。所以,他是不会再回去的,料想他一定会在徐州留下来。”
“哦?”陶谦现在被太史慈一提醒,他还真的觉得是一个问题了,抛开一切不说,就说刘备在徐州危难的时候,他也可抛开一切来救援徐州。就凭这一点,陶谦觉得还真的不能亏待了刘备,要不然,这事传到了天下人的耳中,也会让世人对陶谦的为人不齿。人家在你危难的时候抛开一切,连家都不要了来帮你,完事后总不能过河拆桥吧?总要给人家安排一个后路吧?
“怎么样?陶恩公有没有想来徐州之事一了之后,要准备怎么样面对刘备?”太史慈追问一句道。
“我、我想……大不了就送刘备一个城池吧,嗯,对。他为了徐州连落脚之地都没有了,送他一个城池让他落脚总是应该的。”陶谦想了想道。
“这样做倒是妥当,如果刘备是一个真正安份的人,他留在徐州,或许还能对恩公有许多的帮助。可是……”
太史慈本不欲充当这么一个搬弄是非的角色,但是他觉得作为陶谦的朋友的立场上。这个小人怕还得要当一当。就算是被人诟话,他也要提醒陶谦注意刘备的野心的。现在他可以留在陶谦的身边护着他,可当他离开徐州回新汉朝,还要远征大漠,到时候,中原的事他就鞭长莫及。再也顾不了陶谦的死活。所以,他还是硬着头皮道:“刘备实质是一个隐忍之狼啊,哪怕他真的是一个仁义君子,可却有着无比的野心。想他又怎么会安心的待在一偶?我是担心陶恩公你引狼入室,会遭人所害也。”
“这、这个,刘备是仁义之君不假吧?他就算是欲某徐州,也不至于敢对陶某不利吧?”陶谦虽然没有因为太史慈的话而直接怀疑刘备,但是眼眉却一阵乱跳,心里隐隐的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啊。”太史慈道:“陶恩公有没有想过?因为这一次曹操攻击徐州的事件,已经对恩公的声望造成极大的损伤,这事儿就是过去了,恩公在徐州的声望,怕也会跌到了谷底。刚才恩公也说了,在徐州,许多人都是面和心不和,许多的势力,都不怎么受到恩公你的节制,这样一来,在这一次的事件当中,肯定会有人的声望大增,声势直接盖过恩公,到时候,恐怕就会有不少人离心离德,暗里疏远陶公,转而投向那个声势日隆的人。因此,不管如何,陶恩公务必要小心。因为,在那个时候,恩公一旦有什么的意外,那么那个声势日隆的人,就肯定会顺势取代恩公,成为徐州之主。”
话说到这个地步,陶谦如果再不明白,他就不是徐州之主,早已经被别人取代了。他瞪大眼,看似是望着太史慈,但是心思却在考虑起徐州之危解开后的一些事情了。
说也奇怪,陶谦在得知刘备与孔融的十来万军队只有三几万人马是可战之士的时候,他还有点心慌徐州的危机,担心守不住徐州,会被曹操攻破城池。但是一见到太史慈之后,与太史慈的谈话当中,他居然没再有一点担心徐州城会被曹操攻破的事,就好似见到了太史慈,就觉得现在徐州被曹操的大军围攻不再是什么的困难危机一样。现在,陶谦想得更多的,还是太史慈所说的,刘备的事。
而这时,太史慈也不想再说下去了,毕竟,这些情况,也只是他的猜测,说得太多了,少不了让人误会太史慈是一个只懂在背后搬弄是非的人。因此,这个意思传达到就足够了,没有必要一定要陶谦马上就对刘备如何如何。说到底,都是一些还没有发生的事,现在还得要靠刘备一起来解救徐州呢。
两人在官衙大厅内再说了一会话,倒不全都是关于刘备的话题,陶谦也对太史慈的母亲表达了关心。现在太史慈在洛阳有一座将军府,其母亲就在将军府里住着,有太史慈的娘子照看着,还有不少下人侍女供他们差使。
刘易常到太史慈的将军府上去拜见其母,倒是没赶上太史慈成亲的日子。另外,太史慈没有妹妹,没有刘易玩一些三国游戏里,太史慈还有一个妹妹叫太史昭容的人物。对于这个,刘易倒没有奇怪,毕竟他现在所处的世界是现实世界,不是游戏世界,一些杜撰出来的人物,在这个世界里是不太可能出现的。倒是赵云有个妹妹赵雨让刘易惊喜不少,可惜,赵云这小子,防刘易如防贼一般,当年在大泽坡基地见过赵雨之后,就没有再见过她了,也不知道当初的小姑娘现在出落成如何动人了。
战鼓咚咚的响了起来,跟着发出一阵阵疯狂的呐喊声。
陶谦知道是刘备与孔融等人率军出城搦战了,使请太史慈一起,一同去城墙观战。从现在开始,太史慈就作为陶谦身边的一个亲将,暂时留在陶谦的身边。
这个时候,刘易与甘宁、黄忠还留在街上的茶楼里。
本来打算去找赵云的,但是太史慈离开后不久,刘易等人就发现城内的军马一下子频繁的调动起来,街上的军兵来来往往,连一些百姓也加入去帮忙搬运一些战争物资。刘易几个闲人不好在街上晃悠,只要花了点钱,让店家不用关门,几上干脆上了店面的二层阁楼上察看城内的情况。
这些现象,其实已经是徐州城内近段时间的习惯了,每天都有战事,谁还会有心思到街上的酒家客栈去吃喝?平时,一般都不会有酒家客栈开门营业的,这天应该是看到有大军来援,街上的店铺才会开门做生意。
刚才城内的军队似有调动的时候,许多的店铺都分别关门了。刘易与甘宁、黄忠等人一时没处可去,又不想这么快回糜家,所以才央求这家酒楼的老板让刘易等人留在店内。
不过,不管如何,深知历史上这一次曹操打着报仇的旗号来欲夺徐州是无攻而返的,所以刘易是不会担心现在的徐州有城破之日,因此,刘易的心里没有一点紧张之感。
从楼上的窗口看着下面街上来往匆匆的行人百姓或军队,刘易正想让随行的人去探听一下是否是曹操攻城的时候,却听到了楼下有人正走上来,一边走还一边的说着话。
那是两把女声与这店铺的老板的声音。
其中一个女声似略带惊诧的样子道:“管叔,你说上面还有客人?这都什么时候了?好像又要打起来了,怎么还有客人有闲心呆在咱们的酒楼里吃喝?现在徐州城人人都为守城出一份力,怎么还会有人这么空闲?不行,要把他们赶走,保卫徐州,人人有责,得要把他们都赶去帮忙守城。”
蹬蹬蹬的,有人似急急的跑上来。
“哎呀,我的小祖宗,你就慢一点,曹小姐,你、你也慢一点。”
店铺的老板是似担心的叫着,听脚步声,应该也一起跟了上来。
刘易与甘宁、黄忠都是高手,内力强横,上楼来的声响,自然是瞒不过刘易这几人的。
不过,听到那个女子的说话声,刘易与甘宁、黄忠三人面面相觑,都觉得有点好笑,没有想到居然还有人说要来赶自己等人去帮忙守城。
上楼的人很急,刘易与甘宁、黄忠,还有另外一些亲卫,楼上虽然不算少,可或坐或站着十来个大汉,使得这楼上的大厅显得有点局促。
一个身穿红裙的女子走了上来,明显是被楼上的这么多大汉给吓了一跳的样子,一下子呆在楼梯口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