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三国小兵之霸途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三国小兵之霸途

第三百九十章 不是防御而是进攻

书籍名:《三国小兵之霸途》    作者:一级烟枪王


异族人,或者的确有可恶恶劣之处,但是,刘易所说的这个,的确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
他们,或者天生就具备一个侵略性,天生就是凶残的人。可是,就算是这样,如果让他们生活在一个不会缺衣少食,不会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的环境当中,他们,还会如此恶劣,总要进犯大汉么?
西北大漠,都是一些不毛之地,难以种植,全靠放牧过日。他们几乎没有什么的文明,时刻都要面临着生机的危机,而,数千年来,异族人因为天灾而整个部族的消失去世上的,又有多少?
西凉的异族,他们归顺大汉,初初,或者得到了大汉朝廷的扶植,让他们学会了汉人的文明,懂得了耕种,能够自给自足,或者,个别异族部落,也总算有了一个固定的族人聚居地。可是,大汉朝廷,要向他们征税,汉人官员也要盘剥他们,慢慢的,让他们也难以生存下去了。他们不造反,就活不成了啊。
事实上,刘易也知道,当初,西凉的那些异族人,许多的确已经汉化,在他们的心里,已经以汉人自居,并且,对大汉朝廷有着忠诚之心,不少西凉异族人,都以能为大汉效力为荣。这一点,是不可置认的。后来,也就是三国历史中后期的时候,不是有不少异族部落为三国政权效力么?
反正,刘易认为,西凉异族,氐、羌等族人,他们应该也是迫于生存才造反的。生存环境,让那些异族人对我们华夏一直骚扰不停。也是一个比较主要的原因。
后世,为何要建西藏铁路?那就是为了搞好西藏经济。让那些地区的人的生活,能够更好过一些。否则,随着发展,贫富悬殊加剧。原本就不安份的那部份人。还不对富裕起来的东南面地区的眼红妒忌?同为华夏人,为何那些地区的人就可以过得那么富裕?他们又为何贫穷?
不得不说,有时候,环境亦是决定他们一些想法做法的因素。所以,把西藏地区的环境建设好,让他们也能看到一个富裕的希望。他们的心里才有可能平衡啊。否则,早晚会出大问题。
刘易给朝臣,分析了一下恶劣环境的因素,再谈了一下十多二十年前,大汉朝廷及官府。还有一些地方土豪对那些异族的压迫。据一些史述,当时,西凉的官府,估计也不会把那些氐、羌等异族当人看,每一个在任的官员,怕都是能压迫就压迫,能利用手上的特权,可以搜刮多少财物便搜刮多少。
那个。别说是那些凶性未脱,身上还保留着他们异族人的悍性的氐、羌等族的小数民族人了,就算是汉人被压迫得太甚。还不是奋起反抗?
跟众臣说了这个后,贾诩也回过气来,说道:“西凉氐、羌等一众异族部落,他们其实都分得很散,都不是全都聚居在一起的。想要将所有的西凉异族召集在一起,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并且。这些西凉异族,他们内心向往我们汉人文化。但是,因为经过归顺我们大汉。却被我们大汉压迫得也一样难以生存的事,他们现在,对我们新汉朝朝廷充满了戒备心,一般都不会轻易的相信我们。他们更相信他们手上的武器。同样的,他们也绝对不会轻易的相信益州刘璋或汉中张鲁。只是要汉人,他们怕都不会轻易的完全相信。所以,也就是说,我们还有机会。”
“之前,因为西凉太过混乱,我们不容易派人找到西凉异族人的部落,难以见到他们的部族首领,所以,一天西凉的势力诸侯没有消灭,我们都有点难与他们联系上,难以说服他们归顺我们新汉朝。但是,我们如何对待归顺我们新汉朝的塞外部落的事,估计肯定传到了那些西凉部族的耳中。如此,贾某认为,我们新汉朝还可以争取一下,说服那些异族部落归顺我们新汉朝。如此一来,西凉方面的危机,自然是不存在的。”
“贾大人,现在的情况,我们又如何能说服西凉异族部落呢?”当下,有些朝臣疑惑的问。
“此次朝议之后,贾某便会回西凉,前往异族部落,求见他们各部族的首领,劝服他们归顺新汉朝。”
“什么?贾大人,你亲去?这可太危险了,这不行。”
“呵呵,多谢各位的担心,但是,贾某已经跟主公谈好了,不碍事的。
不少与贾诩交好,甚至是由贾诩提拨起来的朝官,都有点为贾诩担心。
“西凉局势,如果抛开那些异族人不谈,那些诸侯势力,其实并不会是我们在西凉的新汉军的对手的。哪怕他们已经结成了联盟。现在,颜良、文丑、秦颉将军,将会率军随贾某进入西凉作战。他们,一来,可以对那些西凉异族形成威慑,二来,更是提防贾诩劝降不成,他们要向我们进攻时,可以对他们进行有力的反击。”贾诩一脸淡然的说完,退回朝列当中。
“都清楚了吧?”刘易道:“益州、汉中、西凉方面,其实都不用我们担心太多。关于西凉的问题,就算我军暂时不敌,亦可以退回天水一带,把那些异族大军挡在西凉。可是,诸位大人,你们何时见过我们新汉军会有不敌敌军的时候么?所以,最后,我们就只剩下了幽州长城关外的乌桓异族、鲜卑等族的异族人了。这方面的异族人大军,亦是军兵最多的一支敌军了。”
“主公,益州、汉中、西凉方面的敌人的确不可虑。可是,单单是幽州长城关外的异族,就足可以让我们头痛啊。”有朝臣带着担忧道:“乌桓族人,单论人数,他们不会比当年的匈奴人少,甚至还会有更多。尤其是辽东的乌桓族人,北方草原,生存环境要比西北大漠好得多了,他们的族人,似乎也更加容易召集起来。这次。他们极有可能一下子出动近百万的异族大军啊。”
“上百万的乌桓大军,再加上,听说比起匈奴人来更加凶悍的鲜卑族人,还有许多小异族部落。我想,其兵力怕都可以和我们新汉朝的总兵力相当了吧?如果我们不能将他们抵敌在关外,一旦让他们闯进幽州。那么……”像对北方异族比较清楚的卢植,此刻亦有点担忧。
他所担忧的,就是万一异族人杀进幽州的话,那么就会势不可挡。要知道,他们几乎全都是骑兵啊。一天之间。就有可能从幽州杀到冀州。新汉朝才刚刚收复回来的冀州,就有可能在异族骑军的铁蹄之下颤抖、哭泣。
其实,如果当真的发生这样的情况,到时候莫说了幽州、冀州了,青州、徐州等地,都会有可能沦陷,都会遭受到那些异族人的蹂躏。三国历史当中,就有过异族人杀到青州劫掠的事儿。
后世的小日。便是先夺得东北三省,进关之后,被他们在短时间之内就席卷了大半个华夏。不过。现在的异族人,并不是后世的小日人。
“呵呵,没错,卢植大人所说的,极为可虑。”刘易笑了笑道:“不可,这何尝又不是我们新汉朝的一个好机会。”
“哦?”一众朝臣带着疑问望着刘易。
“不满诸位。几天前,刘某已经命令冀州的戏志才军师及赵云将军、公孙瓒将军。率领他们的新汉军北上幽州了。同是,亦已经下令。让我们新汉朝发起了战争动员,命令各地官府,马上开始准备各种物资。这些,你们都应该清楚了。”刘易道:“但是,命戏志才、赵云、公孙瓒他们到幽州,并非是为了防御敌人的进犯,而是让他们主动出击。我们收拾了匈奴人,一时还腾不出手来收拾乌桓人,现在倒好,他们竟然不吸取匈奴人的教训,还敢来招惹我们新汉朝天威,这是他们在自寻死路!所以,我们不动则已,一动,就必须要彻底的解决了他们,要不然,让他们久不久就来侵犯我们一下,这何时是个头?总之,不管如何,这一次,我们要彻底解决北方异族人的问题,乌桓人、鲜卑人,不管他们是那一个异族部落,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刘易威凌霸气的道:“我希望,从此之后,我们华夏,从根子上消除数千年来,异族人对我们汉人的威胁,犯我强汉者,虽远而必诛!这一次,绝不留情。这当中,包抱了辽东半岛上的高丽异人。他们,也必须要被彻底消灭,其实,亦是划归我们大汉版图!”
“这一次,不是我们防御,而是出征。因此,我们准备物资的规格规模,要比当初远征西北大漠更加的庞大。”刘易沉声道:“朝议之后,朝中众臣,必须要以这个为重,以这个为今后的工作中心。”
“是!”
众臣似乎都能够感受到刘易的决心,所以,没有人敢提出反对的声音。
接下来,众臣要讨论的是如何尽快的准备好物资与供应北方作战的新汉军大军日后在寒冬当中的作战。确保新汉军就算是在寒冷的环境之下,依然还能如常的作战。
同时,也商议了一下如何提防曹操的事,以及日后如何再增兵幽州的事。
北方的疆域同样辽阔,不会比西北大漠小。并且,与西北大漠不同的是,北方森林较多。数十万的新汉军,如果打败了乌桓人之后,想要将东北地区完全控制,那恐怕就有点困难了。到时候,想要彻底消灭解决那些异族人,也很难消灭,在那些大山森林当中,如何搜索得出生活在森林当中的异族人呢?相反,到了那样的环境当中,要如何提防异族的人反击暗算,这个,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正面攻杀,以新汉军现在的战力,不惧异族人,问题就是异族人岂会与新汉军堂堂正正的一战?
不少朝臣,都认为刘易现在要谈一次彻底消灭异族人,有点困难。
其实何止困难?在刘易的心里,其实都觉得有点不太现实。要知道,东北三省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都是茫茫的原始森林,是华夏境内最大的原始森林,而蒙古、外蒙古,这些地区,广阔无边,要彻底消灭这些地区的异族人,那个难度,就似要把大海里的鱼儿都捉了一般,真的觉得不太可能。
当然,有了征服西北大漠的经验,刘易认为,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一切,都是事在人为。
最后,经过商议,刘易不得不暂时放弃先派吕布、陈宫率一支新汉军进军倭国的行动。起码,在大汉还没有统一,异族未灭的情况之下,急着派出一支大军离开本国是不明智的决定。刘易也知道,是自己太急了。
不过,却可用这支准备远征倭国的军马。
刘易决定,命甘宁、周泰、将钦,还有黄忠、黄叙父子,马上组织一支约是二十万人马的水军,从洞庭湖运送一批物资沿海北上,进入渤海,直接从辽东登陆。当然,从曲阿、孙策军事,共再抽调出十万人马,除这支军马一起行动,也就是从海路北上的大军,是三十万人马。
如此,命关羽也负责洞庭湖的军务,担负起保卫洞庭湖的职责。命张飞马上向益州发起进攻,将益州有可能进入中原来的路线,全都截断,不给益州的军马杀出来的机会。
实际上,关羽还是留在襄阳,主要是尽快让荆州的那些降军形成战斗力。如果有需要,其军亦要调到北方战场上去。洞庭湖有吴懿在,不会有问题的。
从海路北上辽东,这也算是给新汉军海军的一次远程进攻能力的一个考验,也是给新汉军水军将士一个远程作战的经验积累机会。刘易想想,觉得自己的确也太急了,那一次杀到倭国,途中遭到的海上风暴,几乎让自己军全军覆灭,现在,首先要做的是,让新汉军的水军将士,认识适应那样的大风暴。
不过,刘易还是另外派出一将,让其率一军人马,先去倭国邪马台。算是去看看现在的倭国是什么的状况,给在倭国的卑弥呼及月读等女打一个招呼,好让她们安心,不是自己不及时去看望她们,去接她们来大汉,而是暂时有事脱不了身。(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一章

这一次朝议,非常重要,明确的让新汉朝的所有朝臣,都清晰的明白到现在在新汉朝的形势,让众臣心里产生一个危机感,让他们明白,别看现在新汉朝看似强大,发展起来顺风顺水,但是,一个不小心,那么就有可能遭受到沉重的打击。跟着,再化危机为机遇,让众臣看到了光明的前途,进而齐心合力,把他们该做的事都做好。
命令下达之后,朝议结束,众臣散去,各施其职,各自负责好他们应该的份内之事。
朝堂上,还剩下一众新汉朝的重臣,刘易的一众心腹大臣。
原来,是蔡邕、卢植、荀爽、郑玄等等一众老臣,他们还要事要跟刘易反映一下。主要是,新汉朝发展到了现在,不知不觉十余年了,像卢植、荀爽等臣,他们认为自己已经老了,精力不继,准备辞去一些朝廷的职务,当然,并不是现在,而是等打了这一场大仗之后,他们决定完全放弃手上的权力,完全退隐,专心他们的学问。
还有就是,眼下,新汉朝算是苦尽甘来的时候了,大汉天下各地,不少谋臣武将都主动来投。这些人,经过这些老臣的考核,以及他们在西山军校的学习,有些已经有了安排,最早的一部份,已经任其为朝中的朝臣了。但是,他们也发现,当中有些文臣及武将,有点虚有其表,或者说,他们有志向,但是其才华实在有限,当不得大用。甚至,个别的。刘易有点看重的,却也不算是真正的有大才。
他们还举了一个例子,便是杨凰的义父缝纪,刘易因为心里甚爱杨凰,对于她这个义父。一直都比较看重,加上,毕竟也是名士,刘易一直来,都不会怀疑他的才能。刘易本还打算,到时候。或者可以让其成为三公九卿之一。可是,据蔡邕、卢植等人的观察,他们认为,缝纪有才,但却非大才。不可身据高位,否则,怕还真的才有不逮,反倒是让其治理一郡一城,他或可会如鱼得水。但有一点问题是,他个人亦有点自负,一心想入朝堂,当然。入朝堂倒也没所谓,但是,怕给的官位底了。他又会不太高兴,所以,他们希望刘易去跟缝纪谈谈。比如,让他回冀州为邺城太守或信都太守的,如此就最合适不过了。
刘易一直来倒还真的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被众臣提起。刘易不禁也有点重视起来。毕竟,现在的新汉朝。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新汉朝了,新汉朝朝廷已经渐趋完善。在有限的朝廷官位当中,对每一个官位的任用,都得要谨慎,必须要选取有真才实干,能胜任所在官位职责的人才来担任。
新汉朝,戏志才、贾诩、荀彧,三人为三公,近十来年都没曾有调动过,另外九卿,却已经换了不少人。老臣的提醒是对的,毕竟,但凡是有才能的人,他们一般都不愿甘于人下,或者,就算是暂时能屈人之下,也希望能有一朝可以进身仕途巅峰。如果刘易随意便可以命令某人可任什么的官职官位,那么,极有可能就会打破平衡,会导致在职的一些有才能的朝臣心里不瞒。
现在的新汉朝,已经过了那个人才紧缺,只要是能写两个字的都能被重用的时候了。
刘易认为,也差不是时候推出一个文官如何获得晋升的制度了。还有,新汉军方面,虽然早就制度了军中将士的晋升制度,但估计也得要再完善一下,不过,这方面的也不用太过着急,到时候,可能也得要用到了后世的那个给军将策封军军衔的军衔制。
嗯,刘易现在就得要好好的考虑文武方面的晋升问题。最迟,一统大汉之时,就得要颂布实施。
刘易对他们表示自己已经知道,并会重视之后,众老臣便满意而去。
贾诩亦要准备赶去西凉的事,而荀彧却也事多,许多事务,都得要他一个人担着,所以,亦告辞离去。
刘易独坐在朝堂上,一个人静思,主要是想着此次再次征伐关外异族,自己是否要亲征。
刘易想了许久,觉得还是有必要亲征,不过,可作后续援军前往。这个,主要是刘易以前曾答应过红月与青莲两女,红月的族人,应该可以说服其归顺新汉朝的,还有,到时候,还得要为青莲报仇。既然已经答应过她们,就得要履行诺言。
至于如何消灭关外的异族,对关外实行实质性的统治。刘易的心里也已经有了想法。
刘易想来想去,觉得当初在西北大漠所做的事实在是正确之极,想要控制关外,必须要建立绝对受新汉朝控制的政权。仿治理西北大漠之策,每隔不远就建立一个官府机构,或者,这个可能需要花费新汉朝的大量人力物力精力,可是,这应该就是一个可以一劳永逸的做法,后世不也是这样的么?
当然,前得是首先要用武力征服,将关外异族的大部异族给打败、消灭,让他们对新汉朝充满敬畏之心,再利用政权去管束他们,治理他们。关外太过广阔?没有关系,每隔十里或数里,就建一座城堡,派驻军马,对关外的地方,形成一个网状的据点,制定那些异族人的活动范围,以及监控他们的活动情况。
嗯,船到桥头自然直,刘易暂时也不想过多考虑。
正待起来,却觉后面有人,扭头望去,隔着珠帘,皇太后何婉居然还在。
刘易不禁哑然一笑,摇了摇头站了起来,她估计是就在鸾座上睡着了。
果不其然,掀开珠帘,看到了美人春睡的宁静模样。
上前把她抱了起来,何婉倒是被刘易的动静惊醒,但是,睁眼一开,见是刘易,却又庸懒的伸了伸腰姿,埋首刘易的胸怀继续小憩,一副心安理得的样子。
罢了,近些天都没有好好在宫里陪她,这天便留在宫内吧。
刘易抱着何婉,直接往后宫走去,一路上所碰到的宫女,她们自然是装作没看见的样子,低下头去数脚趾……(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