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搴旈瓊

乐读窝 > 杂文随笔 > 搴旈瓊

第73章 吃饭

书籍名:《搴旈瓊》    作者:楹﹀簱濮嗘柉鍏堢敓

  帝王面色冷淡,目光深沉的警告只在瞬息之间,剜过“孔捷”一眼后便迅速挪开,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一般继续询问起费、何二人,唐放心中一抖,匆忙间低下头去,总觉得刚刚那一眼意味深长。
  他是不是知道了?
  如此想着,唐放又绷着心底的那根弦,隐晦地朝着上首看了一眼:只见兄长面目清削,半垂着眼睛,自然而然在脸上绷着一道锋利的痕迹——很好,什么都看不出来,但周殷的例子在前,唐放已经不敢小视这些增长过九年阅历的老男人们了。
  鸿胪寺与费、何二人讨论完草原情况,重点终于转到了自己家的家底,国公谈起保守用兵人数,最佳用兵人数,可调动多少人,国舅和相国开始跟他碰这些人应该配套多少的粮草和军资,朝廷目前能拿出多少的家底——反正打仗嘛,不是兵的事儿就是钱的事儿。
  这个时候小孔捷终于听出了眉目,悄声问唐放:“这是要开战了吗?”
  唐放:“对。”
  大顺承平日久,小孔捷只有十六岁,乍一听打仗还是很意外的:“这么突然啊。”
  “不突然。”
  唐放笑了:“打仗又不是请客吃饭,动手还要跟对面打声招呼啊?”
  并且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场仗陛下已经准备很久、布局很久了,当年泗水之耻,朝廷官员虽然说得隐晦,但想来里子里是没有逃脱纳物赔款、强求要挟之辱的:你家邻居带着人来你家门口踢馆,怎么可能无功而去?当时国家内忧外患顾不上草原十八部,兄长选择先料理家务忍一口气,其后九年,三年一统天下,三年休养生息,三年隐忍布局,现在战机将至,是该攻守异形了。
  “我朝老兵十万,新兵十万,刨除掉四方镇守以应不测,北方可动用约十三万之数。”
  “如果出征十三万人……朝廷后勤供应目前可以维持四个月左右的军需,国公若四个月内解决不了问题,那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着手加税加租。”
  “陛下,草原一旦春暖花开渡过这灾年,到时候天时便不在我们这边,依臣之浅见,出征人数是不是可以适当上调?费大人也想想办法增加下粮草军辎配套,唯独这战期不可以拖……四个月,我们若动,必须四个月内解决问题。”
  周殷不说话,微微蹙着眉转动手指。
  唐放也垂着眼睛,有一下没一下地隔着衣服拨弄着手上黄玉珠子,眼神严肃郑重。
  “国公,这事你怎么看?”皇帝把目光转向国公。
  国公半垂着眼睛,想了想,抬头:“兹事体大,臣不敢擅答,陛下请容臣慎思数日。”
  现在战机显露的还不完全成熟,到底打是不打,和是不和,这样的决断等闲一次会议是讨论不出结果的。
  皇帝“嗯”了一声,紧接着忽然抬头向下首问:“你呢?”
  “……嗯?”
  小小的屏风内有瞬息间的沉默。
  唐放一惊,抬起头面对那忽然投过来的目光,吃惊地指了指自己:“我?”
  陛下严肃地看着他,点头。
  此时屏风中人都意味深长地看了过来,神采五颜六色,这些目光最扎眼的是太子昱辰的,少年气盛,他眼神也最有锋芒,甚至带上了几分敌意。唐放沐浴在众人严苛的审视中,一怔之后,不假思索、毫不犹豫地说:
  “打!打到他们叫娘为止。”
  他说得简单,脸上甚至还挂着微笑,可凭空喝出了心惊肉跳的兵戈之气。
  陛下并无异色,同样也是“嗯”了一声以做回复。
  太子握着笔一阵阵无语,心道真是一个敢问,一个敢答。
  而国公对此也没有表达任何看法,拈起一盏茶,笑而不语地展了展眉。
  话已至此,再说便是赘言,皇帝没有给出明确的态度,只说让国公与费相把细则再商讨一遍,哪方面和哪方面对接,哪些需要继续的核对查算,这都是很繁琐的问题,然后平静地吩咐儿子,说让他把记录的节略递给孔先生去看,紧接着便起身走了。
  唐放有些惊讶,看着兄长这反常的举动:什么情况,怎么这就走了?
  周殷远远地看了他一眼,来不及说什么,很快和几位大人讨论起正事来,他们刚刚碰情况时还有好几处没有疏通清楚,有些地方需要说明白然后再回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落实。
  太子紧皱着眉头,慢吞吞地起身,慢吞吞走过来,唐放看着他一脸的不情愿,接过他递过来的节略,心里还在想,这是哪一出啊这是?让十四岁的娃娃给他写节略,这是想他干什么?低头一看,飞快一扫,愣了愣,抬头看昱辰一眼,再低下头去。
  小孔捷:“太子字好看。”
  唐放赞同地一点头,“岂止是字不错。”
  他之前挺不理解大哥为什么让小孩子这么早听政的,十四岁,能听懂什么啊,这不是添乱吗?现在一看,卧槽,这孩子不错啊,这些人刚刚说了那么多,外部情况千头万绪,他能在这群人说的话里删繁就简,抓出一手好重点。
  并且他非常有条理,哪些明白的,几个关键字飞快带出,哪里不明白的,详细记录,别人说,他写,竟也纹丝不乱,唐放翻了翻,有些刮目相看地瞅了瞅这小娃娃。太子一脸不耐,盘膝而坐:“你看吧,哪里看不懂问本宫。”
  唐放大致都看得懂。
  毕竟他前一世就是执行端的,一般不参与这种决策端会议,不是无权参与,而是大哥不建议他知道得太过具体,毕竟战场上瞬息万变,很多时候知道太多容易给他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顾虑,想也是这个原因,才只让他太子的节略,让他心中有个数,到时候自己把握,而不是让他把会议从头听到尾。
  唐放认真地从头翻到尾,有看不懂记录才会问一问,如是一炷香的时间,内监来传话,说陛下口谕,各位大人若没有什么问题了,可以自行散了,国公与孔先生留下,去乾元殿用便饭。
  唐放听着口谕,感觉自己又被太子挖了一眼。
  这些人效率奇高,反正都是这么多年鞍前马后熬出来的心腹重臣,还有俩暂时远离了朝堂,大家讨论就只是讨论,不揣什么私心,理顺了便各自落实明天再讨论。周殷和几人道了别,从勤政殿出来握了一把殿外唐放的肩头:“走罢。”
  唐放皱眉跟上:“大哥是不是知道什么了?”
  国公不说话,沿回廊缓步地走,一脸的高深莫测。
  唐放气闷,瞪了他一眼,忽然歪着屁股用胯骨撞了他胯骨一下,国公猝不及防,只听胯骨“哐”地一声,差点被他顶出廊柱去,他吃惊回头,扶着廊柱低喝:“你三岁吗?”唐放哼了一声,一步上前变本加厉,猛地勾住他的肩颈往下压,满目怀疑:“是不是你?”
  小孔捷早在安平王撞国公开始便满面通红,此时忽然这么近的距离,感觉自己好像才是被调戏的那个,浑身呼呼冒热气,唐放知道他是害羞了,但就像是什么也察觉不到似的继续和周殷勾肩搭背,又问一次:“是不是你?”
  周殷不回答她,目光轻轻越过他的肩膀,远远道:“殿下,一起去用午膳嚒?”
  唐放怔了怔,立刻感觉到昱辰那小孩的气息,立刻展肩端正了身形,若无其事松开周殷的脖子,还煞有介事地弹了弹胸口上并不存在的灰尘。
  昱辰刚刚理完记录,出门看到他俩,原想着赶紧避开,没想到一下子被国公喊住了,登时迟疑起来:“……父皇母后没有喊我。”
  目光有意无意地落在“孔捷”身上。
  阔达七步宽的回廊上,飞挑的屋檐遮蔽了大部分阳光,防滑的青石泛出层层的黝光,便显得回廊里积出一点凝而不发的幽凉,偏偏这个小术士穿着色彩夺人的衣裳,前襟少艾杏黄,腰间莹莹青绦,轻盈刺眼得就像只太阳一样,他小周叔这么温雅端静、合乎礼仪的人,竟也任由他跟自己厮闹。
  昱辰满腹狐疑,他昨日是要给母亲解围,并不是对这个术士有什么好看法,没有想不仅得了母亲、国公青眼,今日连御前会议也进来了,看模样也就比他大两岁,真不知有何特别之处。
  周殷拉了唐放一下,朝昱辰微笑:“不妨事,殿下一道去罢。”
  昱辰走过来,上下看了“孔捷”一眼,问:“你这术士,不知有何本事。”
  唐放笑嘻嘻地看着自家侄子:“我这术士,没什么本事。”
  说着玩味地看了昱辰一眼,笑:“不过殿下,我多嘴一句,您年纪还小,和女孩子接触还是要注意注意分寸才好。”
  太子没料到他忽然说这个,倏地看了国公一眼,脸色涨红:“胡说八道!”
  唐放立刻举手:“好好好,我胡说八道,不过我还是要友情提示一下,南市出了香柚味的蜜浮酥柰花,您去多买几份,定能哄好她。”
  昱辰:……
  一旁看热闹的国公闻言倒是展了展眉毛,好奇地看了眼太子,又看了眼唐放,那意思:谁家的小姑娘啊?
  昱辰:……
  唐放嘿嘿笑了声,看破不说破。
  小子,还要挑衅我吗?我求锤得锤啊。
  昱辰:……
  之后整个一路,太子都安安分分地闭嘴了,跟在国公和唐放身后走。
  直到乾元殿,三人还未迈门槛便听到一声内监响亮的通传,唐放不知这是预备了什么新鲜物件,一进门三人就被人引入了侧殿,只见侧殿正中摆着一张硕大的圆桌,大嫂闻声抬起头来,招呼道:“终于过来了!快来,坐下吃午饭!”
  唐放一怔,只见大嫂亲自摆着碗筷,身上竟穿着那身晋源时姚黄朱红色的闲装,她照比很多年前丰满了一些,看起来更宽和更有气度,头上配着婚时的翡翠头面,无端端年轻了许多,而听到传呼声的后堂,门扉忽然被内侍恭敬地拉开了,大哥腰上围着还没有解下去的围裙,挽着袖子,手中端着一大盘浓汁烧鱼,不紧不慢地看了他们仨一眼:
  “回来了?过来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