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我有虫洞去明末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我有虫洞去明末

第588章 车翻墨海转轮圆,百种奇编宇内传

书籍名:《我有虫洞去明末》    作者:天下无二汪

  活字印刷当然比雕版印刷要效率高得多。但是在没有什么工业基础的古代社会,其成本远高于雕版印刷,技术难度也大得多。
  民间的活字印刷一直停留在小规模简易低级的印刷运用上,比如民间小报之类,很少用来印刷书籍。
  首先铸造活字就是个技术活,印刷一部书籍需要大量的活字,必须事先制造。
  毕升搞得是陶活字,制造难度最低,成本最小。因此陶活字在19世纪还有用。
  各地的邸抄就是用陶活字印得,因为对印墨的附着性不好,印出来的文件字迹模糊。
  在汪鹏来的那个时空,伪清的官书使用过铜活字,印刷效果实话实说,真的不错。
  但是铜活字成本太高,不是一般人用得起。这些铜料本身的价值,使得伪皇帝都忍不住要打铜活字的主意。
  伪清武英殿存的铜活字,到乾隆的时候就被改铸成宫里的陈设了。
  这就很尴尬,想质量好,就必须使用金属活字。
  西方的字母大小写,加数字符号不过百来个,而汉字最少要几千,做汉字活字又麻烦、成本又大。
  贵到什么程度呢?民间也有福州林春祺,花了二十多万两银子,用21年时间,于伪道光二十六年,雇工刻成大小铜字40多万个。
  堪称楷法精美,印有顾炎武《音论》、《诗本音》,称“福田书海”本,这个开销太大了,哪一年才能收回印刷成本?
  相对来说雕版容易得多,熟练的工匠刻起来很快,半小时左右就能刻一版。
  (不信的同学可以去扬州博物馆,有现代的工匠现场雕刻表演,古代工匠应该更快)
  同一块木板质地均匀,既可以刻字,也可刻图,雕版印刷是由人工写版,之后转印上木,通篇流畅、灵动、彼此呼应。
  比字字独立的活字印刷更“活”,笔意连贯,艺术性更强。因此颇为文人士大夫所看重。
  传统雕版印刷使用的是水性墨,以烟墨为颜料的水溶性墨水。
  水溶性墨水在木制的雕版上能够表现的很好,但是在金属活字上很容易变成墨水珠子。
  汪鹏是两种印刷术全部都上,雕版印图,铜活字印字。
  对!你没看错,他奢侈的用了铜活字,还是在现代定的繁体字版,楷体四号字,可花了不少钱。
  百万个的常用字的铜活字,足够保证几个大型印刷厂的使用,大头解决了,一个两个生僻字就可以自己铸造。
  有了字模,再造也简单,可以成批量的复制。
  雕版师是从南京买的官方印刷厂的官奴,连家眷一起买,也没花多少钱。
  加上后期棒国的官奴婢,组建了一个几百人的雕版排版工厂。
  这些技术工人从地狱进入天堂,工作热情那是杠杠的。
  油墨这个问题,是老砾他们搞出来的,用的大麻油调的油墨。
  (哈哈!别害怕,不是搞毒品。)
  (如果你知道“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这里的麻居然是大麻,你会不会觉得这是金三角两个大佬在交易?
  古代中国本土只有大麻和苎麻,而苎麻纤维粗一般会用来做绳,做衣服刺挠人。
  只有大麻的纤维光滑,是古代老百姓的衣服料子的主要来源。
  现在常见的亚麻时间很短,1906年从俄国引进的油类亚麻,1925年才引进的纤用亚麻,亚麻被称为胡麻。)
  搞定了油墨,接下来就是纸张,最早在黑风寨的时候,建过一个土法造纸作坊用的是竹纸制造法,
  (这里不展开,《天工开物》上有,感兴趣度娘)
  到了红旗城,又搞过麻料制纸法。
  到了辽东,树木众多,就搞了木料制纸法。
  对于造纸技术来说,那也算是经验丰富。没办法,光是纸包弹,就需要不少质量好一点的油纸,学校要用、扫盲班要用。
  没地方大批量的买,那就自己造。
  等老砾的化工组突破三酸两碱后,整洁漂亮的白纸就出现了。
  当然和现代的纸张那是没法比,但也比大明现在常见的纸张漂亮结实的多。
  这个时代也就顾不上什么污染和环保了,其实污染也没多大,不是现代造纸厂那种成吨化工原料的添加。
  汪鹏没那实力,仅有的一点化工原料,都当宝贝似的,生怕浪费。
  现在的原料都是天然的,所以不要当成现代小造纸厂,那种一个厂污染一条河的恐怖。
  一开始印刷是手工印,就像拓碑一样,在凸字上刷上油墨,一张张的印,速度很慢,前期还能凑合,到中期就赶不上需求。
  汪鹏只能开挂,从现代定制了一个仿制的1811年德国机械师弗雷德里希?柯尼希,和安德里亚斯?保尔发明的“滚筒纸平板印刷机”。
  按比例缩小,做的是可动的模型,看上去很是精细、标准。
  红旗城机械部门组织攻关,对照相关资料,掌握了各部件的功能。
  这种印刷机,是将滚筒纸置于运动着的印版之上进行印刷。
  用飞轮来驱动的,因此可以通过与蒸汽机相连接,提供动力。
  先试着整出了手动版,又在熟练后连上蒸汽机。
  因为技术原因,刚开始该印刷机可每小时印600张,熟练之后,迅速提高了印刷速度,正常已经能达到1200张。
  一台、两台、无数台……
  这架机器的成功仿制,直接把赤旗下的印刷技术提升了两百年。
  用熟练的工人和机械,代替了仅靠熟练工人的传统印刷技术,让赤旗下的书籍不再成为有钱人的禁脔。
  对于汪鹏来说,极大的减轻工作量,只需要从现代搞来净化版的书籍即可。
  除了确保自家的需求,大量便宜的书籍、纸张,也作为辽东的拳头产品,随着顺风行,向大明帝国的四面八方扩散。
  和大明乡下可怜的百分之九十九的文盲率相比,沿着运河、长江航线的沿江城市,识字的人翻了十倍都不止。
  各种书籍都受到欢迎,更不用说应试书籍、儒家经典、时文汇编这些热销的书籍,这个时代可没有版权一说。
  惊不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