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我有虫洞去明末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我有虫洞去明末

第752章 八十万闯军,声势一时无两

书籍名:《我有虫洞去明末》    作者:天下无二汪

  河南是明王朝的腹心地区,也是当时社会矛盾最尖锐的地方之一。
  大明王朝在这一省里分封了七个藩王,大半的良田沃土都落入藩王手中。
  加上官僚地主的巧取豪夺,造成了土地高度集中,自耕农已经越来越少,绝大部分都是佃农。
  崇祯年又是多事之秋,频繁的军队调动、官差的往来,更使河南这块四通八达之地首当其冲。
  连年的大旱、蝗灾,河南赤地千里。
  而大明朝廷和地方官僚在这大荒之年,仍然毫不放松追逼钱粮。
  明末河南百姓承受的赋税、差役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河内县知县王汉在《灾伤图序》中述说了这一情景:
  怀庆六邑、地窄而粮重,未有如河内之甚者也。
  除正粮九万石之外,今又为辽饷,为均输,为练饷,共计增银至二万四千二百余金。
  其千里担簦转输,则又有解京阔布之役,胖袄盔甲之役,山西盐课之役,小滩八千石漕米之役,毛田、关阳打冰防河之役。
  故民终岁未有父母妻子之乐,而无日不办公税。
  河内之赋之重,未有如今日之甚者也。
  挣扎于死亡线上的草民,如果不想在饥寒中熬死,只有两条出路。
  要么逃荒远离,要么就造反起义。
  农民穷得要死,不得不起义,而大明中枢却还见不到钱,那这些钱都去了哪里?
  《万历十五年》曾记载,“民穷”的根本原因不在国家赋税过重,而端在法律的腐败和政府的低能。
  国家税率低,受惠者并非农民,只是鼓励了大小地主加重剥削以及官僚乡里额外加征。
  也就是说,“税重民穷。”引起农民揭竿而起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真正受益是那些地方的大地主、乡宦,大部分的钱都进入了他们的腰包。
  这就是为什么明崇祯皇帝一直不理解,国家的税收不高,户部一直见不到钱,而老百姓为什么要造反?
  这里就要提到,崇祯初年的河南“四大凶”。
  所谓河南“四大凶”就是当时的四大乡宦豪强,分别是睢州褚太初、宁陵苗思顺、虞城范良彦、南阳曹某。
  河南“四大凶”都是土地千顷、佃户几千人,武装家丁护院各有数百,绝对的土霸王。
  郑廉在《豫变纪略》中记载:“是时,中州鼎盛,缙绅之家率以田庐仆从相雄长,田之多者千余顷,即少亦不下五七百顷。就四家论,曹褚为上,苗范次之。”
  这四大凶横行乡里,势力之大,甚至官府都不敢得罪他们。
  家中豢养千余奴仆,这些奴仆经常横行州府,在与别人谈话之时,一旦被惹怒就要杀人。
  甚至还强取别人家的田宅,强娶别人家的女人,这样的事情不知做了多少。
  然而,这些被欺负的庶民,却不敢多说一句话。
  官府知道了也不敢去问一问这些豪强。河南四大凶,在地方上肆无忌惮,已经凌驾于县衙的权力之上。
  河南连续多次的大旱之年,藩王或大户豪强的田地灌溉设施完备,靠近水源地的才能有些收获。
  其他不具备实力的自耕农,已经彻底绝望,只能背上不多的粮食,拖家带口的大量的逃荒。
  所谓土寇遍及河南各地,黄河南岸上下千里中,营头不下百余。
  早在四年前就开始布局河南的军情局,自然不会坐视这样的惨景。
  从盐换人渠道输送到红旗城的人手,一半都是河南人。
  从中又精选和训练了成批的人手,杀回河南。
  有拥众自恃,凭栅结寨,互相呼应的,有四处流动、专打大户的。
  什么老当红、一斗红、宋江红、一条红、袁老红、张红子等等,分散在无数的土寇中并不起眼。
  但是只要带“红”字名号的,嘿嘿,大部分是自己人。
  高迎祥带兵入了河南,大败前来围剿的河南官军,河南各地的土寇纷纷来投。
  在河南待了小半年后,闯王惊奇的发现,麾下居然有了快十万人,大大小小的营头上百个。
  这声势可比当年的横天一字王,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这都是良萎参杂,有实力的,敢真正和官军交手的,能有个两三成就不错了。
  就这也大言号称八十万闯军,声势一时无两。
  只有山西萧一刀,麾下的百万红巾军可以与之媲美。
  其实稍微了解些内情的,都知道,闯王是被红巾军挤出山西的。
  紫金梁再被剿灭后,闯王更是在河南混的风生水起。
  大明在河南的官军全部收紧城防,根本不敢出城浪战。
  这各地的土豪可就倒了血霉了,离开官府的支持,除了像四大凶这样的豪强,凭着不逊色城防的坞堡,还能支撑。
  整个河南土寇都陷入了狂欢,一个个原本在当地威风凛凛的大户,被攻破寨墙,全家杀绝,金银粮食被哄抢一空。
  胆子小的,也早就逃到城里的别院,瑟瑟发抖了。
  年后又听闻东北军两路入关,山西红巾军在陕西打的洪阎王屁滚尿流。
  不明真相新入伙的傻缺们,欢呼雀跃,但高迎祥怎么也乐不起来。
  这阵子频频召集手下的心腹将领们开会,决定下一步的行止。
  现在看似场面不小,只有他最清楚,这都是虚的。
  但是这些大老粗说上阵砍人还行,讨论这些大事就抓瞎了,要么瞎嚷嚷打回陕西老家去,要么说去打洛阳城。
  只有侄儿李自成提出一个比较靠谱的想法,往南去,打南阳,事有不协就先入鄂、再入川。
  一番熙熙攘攘后,什么也没讨论出来,大伙儿喝了顿酒,各自回营。
  李自成骑着黄骠马,一路闷闷不乐的回到伊阳老营。
  一处当地大户的土堡寨,和值守的兵丁打过招呼,让护卫把爱马带到后院马厩喂食。
  自己直奔大院而去,一进院门,就听到里面很热闹,一大帮手下的亲信正在喝酒聊天,
  李过、高立功、高一功、李双喜、李守信、高杰、贺珍、林寒、吴强,九个营官都在。
  看到将主回营,众人也都起身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