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开局一个碗:我是朱五四的兄弟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开局一个碗:我是朱五四的兄弟

第2章 终于到我了2

书籍名:《开局一个碗:我是朱五四的兄弟》    作者:知良

  “你这老头不讲武德,欺负我……”
  “嘿嘿,臭小子不见棺材不落泪,早干嘛去了。”小老头得意洋洋的看着朱良。
  朱良心里早就把小老头咒骂了几千遍了,嘴上却是笑眯眯的问“那高人老爷爷,我要怎么做才能回家啊?”说完朱良小心的放下了大米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哼,乖乖跟我走就行了。”小老头很满意朱良的态度,朝着朱良努了努嘴后,自顾自的跑到马路边拦下了一辆出租车。
  出租车一路来到了一处小山村,离城区大概二十公里多的样子,最后因为路实在走不了了,出租车司机也心疼自己的车,小老头这才带着朱良下了车。
  实在不是朱良心大,其实在看到小老头拦下出租车的时候,他就有点害怕了,毕竟他长得这么帅……
  就怕被小老头绑回去做女婿,这老头这么厉害,要是做了他女婿,日子可就苦了。如果老头的女儿再是个肌肉猛女……
  当然最重要的朱良根本没法拒绝,除了迫于小老头的武力之外,还有他感觉小老头应该不会害他,如果真要害他的话,从他们刚见面的时候他就着了道了。
  而且这老头也不会这么傻,大白天光明正大拦个出租车绑他,这大白天满大街的监控可不是摆设,所以不管从哪方面来看,小老头应该都不是要害他。
  最重要的是,小老头这些奇怪的举动也都引起了朱良的好奇心,看了这么多小说的小朱同志甚至在想,自己是不是要进山拜师然后回归都市大杀四方了。
  是以在老妈打电话过来催他的时候,他借口说遇到了一个多年没见的老朋友,晚点才能回家,挨了老妈好一阵痛骂,这全家人等着你买米开锅,你倒好,直接不回家了,好歹也把米买了送回家再去啊。
  朱良当然不会因为老妈的埋怨就生气什么的,甚至连不舒服都不会,除了他很爱他尊敬的母亲大人之外,最重要的是他现在可能要逆袭了,道士下山超级高手,美女豪车……这不起飞?
  在给了司机八十块的车费后,听到司机抱怨这次车胎磨损的厉害,朱良又很大方的给了司机二十块钱犒劳他。
  然后全然不顾司机幽怨的眼神跟着小老头上山去,而那袋米朱良则是给了司机一个地址和钱,让司机送回家了。
  朱良越走越觉得兴奋,你看这地方偏的,明明离城区也不算远,可是这路却这么烂,九曲十八弯的,路边的杂草也这么多,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这个老头真是高手啊!小说里面的高手不都是这样的吗?隐居大山,不谙世事,不拘一格……
  发了发了,这次我还主动给了车费,估计能得到小老头的认可吧?
  哼哼,等小爷我学成以后也让你老家伙尝尝被人举着的滋味。
  “想什么呢?臭小子,前边就到了。”小老头对着正在做白日梦的朱良吼到。没办法,山上风大,不吼听不见。
  “嘿嘿,来了来了。”朱良连忙跟上了小老头。
  朱良跟着小老头登上这片山头后,只见不远处有个不知道是寺庙还是道观的砖瓦房。
  房子位于一个相对平坦的开阔地带,仔细一看,离房子不远处还有一流山涧,房子门口开垦得有农田,门口左右两边种着两棵梨树,那梨子大个大个的水灵水灵的,长得就像大姑娘的那啥……脸蛋一样,看了就想咬一口。
  朱良现在已经激动的颤抖了,这不是传说中的方外之地吗?
  风景这么好的地方他怎么可能不知道,一定是小老头,呸,自己的师傅用了法术隐蔽了这片地方。
  这货真的没救了,先不说他自己天天不是上班看小说就是宅家看小说,基本没去旅游过,再加上这地方这路,坦克来了都得流泪。
  有车路还好,问题是这里,最多的都是那种弯弯曲曲的小路,一路蜿蜒着向山顶,也没有什么名胜古迹,谁没事儿会来这儿啊?
  小老头也没管一路上傻乐的朱良,只是迈步朝房门走去。
  吱呀,随着大门打开,朱良也看清楚了里面的建筑,确定了这里是一座道观,无他,进门大厅里的三清神像就是最好的标志。朱良虽然不一定认识三清,但是他识字啊!
  那三尊神像的旁边分别立着一块大牌子,玉清圣境无上开化首登盘古元始天尊、上清真境玉晨道君灵宝天尊、万教混元教主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好家伙,生怕别人不认识这里是道观一样,这牌子都快有神像高了……
  “臭小子,怎么样?本尊这里还不错吧?”小老头得意洋洋的问道。
  朱良听到小老头问他,马上一顿彩虹屁放过去:“这何止是不错啊,简直就是世外桃源人间仙境啊!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小老头看着朱良嘴角直抽抽,一大堆准备忽悠的话硬生生被憋了回去,“这小子脸皮端的是忒厚,不过也好,省事儿。”小老头在心里想到。
  “咳咳,看来为师果然没算错,你竟聪慧至此,为师还未提你就已经知晓了为师的意图,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啊。”
  “哪里哪里,都是师傅英明神武教徒有方!”
  半小时后,已经词穷的朱良不得不岔开话题打断了小老头“哦对了,师傅,徒儿还不知道师傅您的名讳呢?”
  本来被朱良岔开话题的举动有些不满的小老头,听到朱良问自己名讳,突然变得正经起来,一个人在那儿一会儿激动,一会儿生气,一会儿叹息,看的朱良直发懵……
  “罢了罢了,听好了,为师姓刘名偪(逼)人称普善存真大仙。”刘偪老头骄傲的说着自己的姓名和名号。
  “师傅你这名字……流弊啊!!”也幸好朱良反应快,愣了两秒马上就把话圆了下去,至于其他的马屁话在「流弊」两个字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听完朱良的吹捧,刘偪老头更嘚瑟了,要是有胡子,这会估计胡子都自己翘的织成了一个中国结……
  “哼哼,还有更厉害的呢?刘伯温知道吧?帮朱皇帝打天下那个。”刘偪老头此时的下巴已经昂的让作者找不到形容词了。
  “知道啊,当然知道,难道说师傅您?”
  “对,为师就是刘伯温第三十一世孙……”
  (刘孔昭,大概是刘基第十二世孙的样子,刘基后裔,袭封诚意伯。崇祯十七年(1644)任武操江。
  大明亡国后,在南京与马士英,阮大铖朋比拥立福王,清兵攻入南京时,逃跑出海,再次举兵抗清。
  顺治十一年随张名振攻入镇江。遇到风浪,死于海上。这里从刘基的长子算起来到第十二世孙过了两百年,两百年算十世,加上后世寿命增长所以大概定了刘偪老头是第三十一代)
  “流弊啊师傅,那您应该也是和诚意伯一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神人咯?”
  “那是自然,走,带你去看看为师的神器。”
  说罢刘偪老头带着朱良来到了大厅里面,大厅陈设倒是简单,水泥铺地,有几根顶梁的大柱子,三清神像前边放着供桌香案,另外有几个蒲团,一张木桌子四条板凳便是大厅的全部。
  刘偪老头迅速的走到三清神像旁边上了一炷香,然后啪的一下就跪倒在地上,接着五体投地的向供桌下钻去。
  “愣着干嘛?快进来啊……”
  “师傅,我还有一个问题。”
  “说……”小老头不耐烦道。
  “您刚开始的时候为啥这么黑啊?”
  “哼,还不是为了找你,天天留宿街头弄的……”
  “哦嘿嘿,师傅辛苦了。”朱良悻悻的说到。
  “知道就好,行了行了随我进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