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财富的归宿

乐读窝 > 文学理论 > 财富的归宿

第36章

书籍名:《财富的归宿》    作者:资中筠


                                    还有一些组织得到长期捐款,与扶贫和少数民族有关的有:“关心非洲裔组织”(Africare),“人力示范研究公司”(The  Manpower  Demonstration  ResearchCorporation),美国公民权利联盟等。此外,有几笔一次性的大额捐款也是这一时期的特殊项目,它们是:

            ●    5200万美元给北卡社区自助中心。该中心与全美联邦国家抵押协会合作致力于增加低收入和少数民族家庭的住房拥有率。这笔款项中的200万美元用于对这项计划实施10年的成绩评估。

            ●    2600万美元用于资助“毕业梦想成真”(Graduate  Really  Achieves  Dream,  GRAD)计划。这是一项成功的公立学校改革项目,先在休斯顿开始,后来推广到美国其他地区。在考试成绩提高、学校气氛改善、高中毕业率增加、十几岁学生怀孕率减少和升学率提高等方面成绩显著。基金会准备资助将这一计划扩大到6个城市10万名学生。参与合作的机构有其他公益组织,也有联邦政府。

            ●    1900万美元用于支持对“肯定性行动”的结果的研究和对话,并研究帮助发言权较少的群体的其他途径。这个问题对美国仍然很重要,因为在各方面

            的生活中,肤色、性别的区别还很明显。

            另外还有一个与扶贫无直接关系,却与社区文化有关的4000万美元“匹配”赠款项目,捐给全美国28个艺术文化团体,包括戏剧、舞蹈、诗歌、博物馆及其他领域。这些团体都表现出特殊的创新精神,其中大部分接受者是第一次接受福特捐款,并愿同时为新的工作积极筹款。这一项目为期5年,接受团体在这期间进行合作,交流经验和技术。驱使福特基金会做这件事的原因是意识到文化机构对美国的思想生活、表达自由和社区活力极为重要。

            仅2000年一年,福特基金会对“和平与社会正义”项目的拨款就达8000万美元,支持全世界的人权活动,其中2600万美元用于少数族类的权利和种族正义,700万美元用于难民和移民的权利,800万美元用于妇女权利。另外还有1400万美元用于支持原来的有色人种协进会和墨西哥裔人的法律教育基金,进行有关“肯定性行动”的诉讼和争取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4.    国际工作

            在各大基金会中,福特基金会的全球兴趣最浓。原因之一是它在1950年改组振兴确定工作方向时,正值美国开始在全球确立其超级大国地位,同时又时值冷战激化,因此其工作与冷战背景分不开。另一个因素是其会长霍夫曼(Paul  Hoffman)和董事长小福特本人对世界事务有特殊的关怀。霍夫曼曾任实施马歇尔计划的主持人,小福特虽为共和党人,但在当时孤立主义与国际主义的两派思潮中拥护后者。1951—1954年,基金会用于海外项目支出达5400万美元,略相当于它在同期全部支出的1/3。

            与洛克菲勒基金会不同,福特基金会的国际工作政治性较强,更加明确重点是与苏联争夺第三世界。1952年的一份文件称,基金会决定将海外项目集中在中东和亚洲,因为这些地区有许多新兴国家处于苏联—共产党领域的边缘,如果这些国家“民主失败”的话,就意味着世界共产主义加强,发展中国家的战争危险就会增加。“如果印度走了中国的道路,整个亚洲就要分裂为二,也许自由世界将无可挽回地失去它”,为此应该大力培养印度和巴基斯坦未来的领袖人物。霍夫曼认为印度是中国的“软腹部”,并且有希望走民主的道路。⑨根据这一认识,福特基金会的海外工作重点是印度。1953年设培训与研究部,其主任明确表示,培训人才的宗旨就是“在海外直接或间接推进美国的利益。”⑩

            二、    凯洛格基金会

            与福特基金会一样,凯洛格基金会(W.  K.  KelloggFoundation)也是跨越本书划定的分期线的。它成立于1930年,兴旺于战后。根据2000年《基金会年鉴》,它1999年的资产为63878亿美元强,捐赠额2299亿美元强,资产排名第六,捐赠排名第五。

            威尔·凯洛格(Will  Kellogg)的发家以及捐赠公益事业的历史与他同时代的其他人差不多。他于1860年生于密歇根巴特尔溪镇。父亲是安息日基督降临派牧师,同时经营一制作扫帚的作坊以谋生。其家庭和所在地区宗教气氛很浓。19世纪后期,这一教派的人士特别相信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有益于健康,其中包括水疗和素食。于是当地的降临派教徒就利用小镇以之命名的那条小溪建立了一家水疗疗养院。威尔的长兄

            约翰成为这家疗养院的首席医生。1880年以后,疗养院十分兴旺,远近人士都来找“凯洛格医生”,约翰由此成为一代名医,出版了50本书,其中有些思想在当时属于前沿,例如反对吸烟,并指出其与肺癌的关系。在此期间,弟弟威尔在疗养院管理图书馆和其他各种杂务,完全被他哥哥的盛名所掩盖。在以后的20多年中,他协助其兄发明了许多避免肉食和动物脂肪的“健康食品”,最重要的是现在美国人早餐必备的各种“玉米片”。这些食品

            当时主要是供疗养院的病人用的,因需求日益扩大而发展起来。由于约翰只对发明有兴趣,拒绝作推销工作,威尔决定与其兄分道扬镳,专心于发展公司

            ,从此显示出他的商业才能。在短期内凯洛格食品业发展成全国数一数二的早餐食品业,凯洛格被称为“玉米片之王”。

            凯洛格在日记中写道:“我希望天赐我以大笔财产能够用于帮助别人,而我可能被认为是一名忠实的管家。”此话与卡耐基如出一辙。与卡耐基一样,他在基金会成立前对亲友和其他小型慈善事业已多有捐赠。他对其公司员工的福利特别照顾。1927年已经在女工工作场所设立了托儿所、儿童医疗站,还配备了一名营养师。在20年代末大萧条时,他不但没有裁员,而且还设法重新安排工作日程以便多雇用工人,而且对家庭负担重的工人优先照顾。

            从1925年开始,凯洛格决定进行有组织的捐赠,先成立了一个“捐赠公司”(Fellowship  Corporation)对巴特尔溪地区多项事业进行匿名捐赠。随后于1930年成立基金会,起初名为凯洛格儿童福利基金会,因为他的最初动机是想帮助残疾儿童建立信心面对未来。随即感到不够,遂去掉“儿童福利”字样,改为现名。他表示,最主要的是教育,不仅是儿童,还有家长、教师、医生,整个社区都需要教育,“教育能提供最大的机会,使一代比一代强”。这又和卡耐基等人的思想完全一致。他用凯洛格基金会信托公司(W.  K.  Kellogg  Foundation  Trust)的资产建立基金会,绝大部分是凯洛格公司的股份,当时估价为4500万美元。最初5年为实验阶段,凯洛格每年按项目拨款,5年以后,开始给予大笔永久资金。他鼓励董事会尽量进行创造性的工作,资助前沿项目,他本人虽然参加董事会,但尽量避免以个人意志统治基金会,这点同其他基金会的

            第一代创办人是大不相同的。

            凯洛格基金会的独特之处是创办于大萧条之时,当时许多企业都纷纷倒闭,他的食品公司因与农业相联系,所以能维持下来。前5年基金会大部分工作都在巴特尔溪地区进行教育、医疗等福利项目。珍珠港事变后,基金会的工作转向为战事需要服务。其中一个重要的项目是应国务院的要求,开展在拉美的工作以协助加强西半球的国家关系。为此,基金会资助大批拉美国家的医务人员到美国进修,这一项目战后一直继续下来。

            战后,基金会作了两项重大调整,一是从原来主要是运作型改变为纯粹捐赠型,二是把农业包括进来。新的农业方面的工作主要在西欧,那里因为战争的蹂躏,农产品和食物极度短缺。过去的儿童福利项目发展为一般的医疗卫生教育。不过与其他基金会相比,它更着重于基层的基本需求,例如特别重视牙医和牙齿卫生,这是不大为人注意的领域,却是低收入者最缺乏的服务之一。在教育方面也更重视基础教育、公立学校,而不是名牌大学,相当大的关注点放在农村。1950年以后,开始支持社区学院的发展,在把这类学校从狭隘的职业学校发展为综合性的教育机构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1950—1960年期间另一项重点是发展成人终身教育,除医疗和教育的职业进修外也包括一般性教育。它是最早关心社区大学发展的基金会之一,此外还在9家地区性大学资助建立住宅中心,以供成人继续教育。

            在政治上,凯洛格是坚定的保守派,拥护共和党。他拥护胡佛,反对罗斯福,对“新政”持尖锐批评态度,因为他不赞成政府管理福利事业。1967年,长期担任会长的莫里斯(Emory  Morris)去世,基金会原农业部负责人莫比(RussellMawby)继任会长。他的思想与凯洛格大体相同,接任后大体方向不变,只是根据情况的发展有所变化,其中主要是:

            ●    更加向弱势群体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