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做狐狸还是做穿山甲

乐读窝 > 文学理论 > 做狐狸还是做穿山甲

第12章

书籍名:《做狐狸还是做穿山甲》    作者:谭一平


                                    龙辉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上午您的电话一打过去,我们全科上下全部动员起来,所以提前完成了任务。”

            尽拣好听的说,肯定是有事找我。

            “那我谢谢了!”说着,我装出要外出办事的样子。

            “小于,等等,我还有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要求您给帮忙。”龙辉还是一脸笑容。

            由于秘书的特殊位置,别人找你要求帮忙的事很多,这我已经习惯了。

            “违法的事我可不干。”我跟他开玩笑。

            原来在刚刚开完的董事会上,他们科的工作受到了特别的表扬,所以公司常务会上决定给他们科一次集体到新疆去旅游的奖励。由于去年奖励的总务科是五人,所以,财务部门按惯例只同意按五个人的名额报销费用。

            “你说这个事让我怎么办?本来是件好事,可七个人只能去五个人,谁去谁不去我怎么定?闹不好,好事有可能变成坏事,搞出个不团结来。所以,我想请你帮我给姜总说说,看看能不能增加两个名额。”龙辉说的确是事实。

            这几天孟姐请假,我替孟姐协助处理姜总的日常工作。

            “你自己直接找姜总不行吗?”我问龙辉。

            “小于,你知道,如果我直接找姜总,会给姜总一个我老是向上级伸手的印象;如果姜总再说你们两个科长学学雷锋,发扬点精神,把名额让给其他的人,那我怎么办?那不就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了吗?”龙辉想的也周到。

            去七个人还是去五个人旅游,并不是什么大原则问题,只不过是去年有这个先例。

            “这样吧,如果有机会,我帮您把这事跟姜总提一提。但是,我不敢给你打保票。也许这事,姜总也有自己的考虑。”

            龙辉马上笑逐颜开:“小于,我们科里的人一致认为你是观世音菩萨,要是允许的话,我们每天会在办公室为你烧一炷香。”

            “龙科长,你这是夸我还是毁我?”我问龙辉。

            快下班的时候,李总催玛丽要几个公司今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玛丽给财务部已打过三个电话。

            “你们怎么老是那么忙?”玛丽在电话里,对着财务部的人急起来了,像是要吵架的样子。

            听着玛丽跟财务部的人打电话,我心里有些替她难受。上个星期四,出纳小田出去学习,人力资源部部长突然要份工资表,会计文大姐没弄过小田的计算机,不会打印工资表,便请玛丽帮忙打一下,因为玛丽平时协助李总的工作,经常跟财务部打交道。可玛丽当时老是敷衍人家,一会说自己没空,一会说自己正忙。文大姐给玛丽打了三次电话,在人力资源部催得很急的情况下,只好打电话给我,请我帮忙。其实,这打工资表也很简单,我调出WPSOffice中专门的ET表格模块,做专业的财务报表信手拈来,几分钟就给文大姐搞好了。今天,看样子文大姐也似乎有意让玛丽着着急。别人找你帮忙的时候,你不也经常说“我忙着”或“我现在没空”吗?这就是你平时敷衍人家的结果。

        ---------------

        种瓜得瓜(2)

        ---------------

            由于秘书的特殊位置,经常会有人求你帮忙办事。无论是对公司内部的职员,还是对公司外面的客人,不合理的或自己做不到的请求,当然要拒绝,但是在拒绝之前,最好先要耐心听对方把话说完,不让人觉得你在敷衍搪塞。对于有些人的要求,你虽然拒绝了,但可以针对他的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如果是能提出有效建议或替代方案,对方一样会感激你。另外,拒绝时除了提出替代建议,还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去问问对方情况,让他们也了解自己的苦衷与立场,这样就可以减少因拒绝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只是敷衍了事,对方其实心里也清楚,这样,不仅会让人觉得你不诚实,也会堵死自己的后路。

            敷衍人家的确很轻松,很合算,既不必费心,无须付出代价,也不会有什么损害。但你有初一,人家就会有十五;你今天敷衍人家,人家明天肯定也会敷衍你。我们做秘书的确不能事事较真,但一定要真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必须从长计议,而这种长,不是一年或两年,而是十年二十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穿山甲与狐狸(1)

        ---------------

            七月某日

            下午,孔琴到家里来还书,就是上次她参加秘书招聘前借的那几本书。看到我书架上的书,她像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似的大叫起来:

            “你怎么还看这样的书?罗素的,霍金的,还有《论语》……你是不是想变成出土文物?”

            我解释说这些书大都是从我爸爸的书架上“偷”来的,并没有全读,也只是偶尔翻翻。用我爸爸的话说,是学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

            “于雪,我当秘书也快一个月了,你知道我快变成了什么吗?”孔琴喝着可乐问我。

            “白雪公主呗。”我笑着说。

            “什么白雪公主!我整个儿变成了一只穿山甲。”

            “穿山甲是什么意思?”

            我第一次听到这么一种比喻,一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在我的印象中,穿山甲是一种非常丑陋的动物。

            “穿山甲是什么意思?穿山甲就是一天到晚躲在地底下,埋头打洞穿山,外面的事它一概不管。这也是我前几天从一本台湾漫画上看到的,我觉得我现在忒像是一只穿山甲。你想想,我现在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急急忙忙出门挤公共汽车,换地铁,九点之前必须到办公室,一进办公室,不是打字就是抄信封,一整天就像个陀螺一样连轴转,六点下班,天都快黑了,而且还经常要加班加点,八九点钟能到家就算不错了。我们的写字楼外面看起来挺豪华气派,可是,在我看来就像个山洞,我就是山洞里的穿山甲。”

            孔琴的脸上的确没有上次应聘前的那种朝气神采。

            “又想炒老板的鱿鱼了?”我问。

            “那倒不至于。”孔琴无奈地摇摇头。“我只是羡慕你。我一天到晚累得贼死,到家就想睡觉,可你现在还有心思来看这些乱七八糟的书。”

            我又气又想笑:“什么叫乱七八糟的书?”

            “当秘书,不就是打打字,接接电话吗?一天到晚累都累不过来,你怎么还想起看这些?”

            “孔琴,我觉得这只是一个个人自我调节的问题。”我说:“你上班的地方也可能离你家太远了一点。”

            “于雪,如果我是只穿山甲的话,我觉得你倒像条狐狸。你一天到晚脑子里老是想这想那的,就像条狐狸整夜蹲在山顶上,望着天上的月亮,想着怎么啃一块下来。”

            我忍不住笑起来。

            孔琴将我比作狐狸,尽管不是很恰当,但用穿山甲和狐狸这两种动物来比喻两种不同状态的秘书,非常有意思,也非常耐人寻味。

            如果一个秘书像只穿山甲一样,一天到晚只知道干活,既不动脑子去想问题,也不会想问题,没有一点灵气,领导肯定不怎么会喜欢,这种秘书即使不被炒鱿鱼,也永远只能给同事充当办公室里的“菲佣”。相反,一个秘书像只狐狸,不踏踏实实干活,一天到晚打别的主意,脑子里只是想着如何把秘书当作跳板,两只眼睛只盯着公司的其他肥缺,这种秘书虽然聪明乖巧,但老板也不一定欣赏。一个真正优秀的秘书,既要像穿山甲,立足现实,有埋头苦干的精神,又要像狐狸,胸怀全局,有勤于思考的习惯。只有这样,秘书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职业秘书。

            “你看这些书,有用吗?”孔琴问我。

            “一个秘书不能单靠蛮干,还得思考些问题。看这些书能让我想些问题。”

            现在职场上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对于我们来说心中不敢有一丝的懈怠,因为我们手中的“金饭碗”,随时都有可能被人抢走。我们的投资和消费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来充实和完善自己,以增强自己为事业打拼的实力。然而,人才竞争的激烈、工作压力的增大,使得我们的业余时间用来“充电”显得更加艰难。但无论客观条件多么艰难,我们必须始终保持着很强的充电意识。现在,学习、培训是员工自己个人的事情,完全在工作之外才能进行。因此,我总是觉得有人不停地在逼迫我学习、逼迫我进步。现在工作的最大收获就是觉得不学习会被淘汰,学校里学的那些知识根本不够用,必须随时补充。我觉得我们每个人在这种竞争如此激烈的生存环境中,更需要好好静下心来,策划自己的人生。现在的策划一般停留在商务策划上,其实人生也需要策划一下。如果策划得好,不仅可以扬长避短,少走弯路,还可以挖掘自己的潜力,更快地走向成功。

        ---------------

        穿山甲与狐狸(2)

        ---------------

            “给老板当秘书,就如同给老板当专职司机一样。老板让你往哪开你就得往哪开。你有什么好想的?我觉得想也没用。”

            “不见得。”我说:“即使是做秘书,也有需要自己想的问题。”

            “那你在思考些什么问题?”

            我摇摇头,说:“没准,很多时候是瞎想。不过,总还是得替自己的将来想想。即使不打算在这家公司干一辈子,但一时半会儿还不打算走人,因此就得想想,如公司的人事会发生哪些变化;公司的业务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影响公司的发展主要是些什么因素;自己要做些什么准备才能适应公司的发展;是否还有更适合自己发展的部门或岗位,等等,有空的时候就琢磨琢磨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