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资本论

乐读窝 > 文学理论 > 资本论

第273章

书籍名:《资本论》    作者:卡尔.马克思


                                    甚至在c的上述那种减少只是由于价格的下降造成时,单个资本也只有在十分例外的情形下才能完成由I到II的转变。但就投在不同国家或不同农业部门或采掘工业部门的两个独立资本来说,一个场合比另一个场合使用更多的工人(从而使用更大的可变资本)同时却使用价值更小或数量更少的生产资料的情况,就不足为奇了。问题是,什么叫劳动生产率的降低呢?难道可变资本的比例增大,就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降低吗?

        但如果我们抛弃工资不变的假定,用工资提高二分之一来解释可变资本由20提高到30,那末,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同数工人——比如说20个工人——用同量或不过略为减少的生产资料继续工作。如果工作日不变,比如说仍旧是10小时,总价值产品也就不变;它仍旧=30。但这30必须全部用来补偿预付的可变资本30;剩余价值就会消失。可是我们的前提是剩余价值率不变,象

        67

        I一样仍旧是50%。这只有在工作日延长二分之一,即延长到15小时的条件下,才有可能。这时,20个工人在15小时内会生产一个45的总价值,一切条件都符合了:

        II、90c+30v+15m;C=120,m'=50%,p'=12  1/2%。

        在这个场合,和I相比,20个工人不会使用更多的劳动资料,即工具、机器等等;只是原料或辅助材料必须增加二分之一。因此,在这些材料的价格下降时,按照我们的前提,由I转变到II,从经济上看,甚至对单个资本来说,也是能够做到的。资本家由于他的不变资本贬值可能遭受的损失,至少会由较大的利润(由于工作日的延长),得到某种程度的补偿。

        现在,我们假定可变资本不是增加,而是减少。这样,我们只要把上面的例子颠倒过来,把II当作原来的资本,由II转变为I。

        II、90c+30v+15m变为

        I、100c+20v+10m,

        很明显,这种颠倒不会使那些规定双方利润率及其互相关系的条件发生任何变化。

        如果在不变资本增加时,v因所使用的工人人数减少三分之一而由30减少到20,那末,我们在这里就看到了现代工业的正常情况:劳动生产率提高,人数较少的工人使用数量较大的生产资料。这个运动必然和利润率的同时下降联系在一起,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本卷第三篇加以论述。

        但是,如果v因同数工人按较低的工资被雇用而由30减少到20,那末在工作日不变时,总价值产品会仍旧=30v+15m=45;既然v下降到20,剩余价值就会增加到25,剩余价值率就会由50%增加到125%,而这是和前提相违背的。为了符合我们所规定的条件,按50%的比率计算的剩余价值,相反地必须下降到10,因

        68

        而总价值产品必须由45减少到30。这只有在工作日缩短三分之一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这样,我们得到的结果就和上面一样:

        100c+20v+10m;m'=50%,p'=8  1/3%。

        不用说,在工资减少时劳动时间又这样缩短的情况,实际上也许是不会发生的。但这没有什么关系。利润率是许多变数的函数,如果我们要知道这些变数怎样对利润率发生影响,我们就必须依次研究每个变数单独的影响,不管这种孤立的影响对同一资本来说在经济上是不是容许发生。但是,如果一项研究涉及现实里不容许发生的情形,就必须指明一点。

        2、m'不变,v可变,C因v的变化而变化

        这个场合和上述场合只有程度上的区别。在这个场合,c不是在v增加时以同额减少,或在v减少时以同额增加,而是保持不变。但是,在大工业和农业的目前条件下,可变资本只是总资本的一个比较小的部分,因此,在总资本的减少或增加由可变资本的变化决定时,总资本的减少或增加也是比较小的。我们再从这样一个资本出发:

        I、100c+20v+10m;C=120,m'=50%,p'=8  1/3%。

        现在假定它变为:

        II、100c+30v+15m;C=130,m'=50%,p'=11  7/13%。

        与此相反的可变资本减少的情况,又可以由II再转变为I来加以说明。

        各种经济条件本质上和上述场合一样,因此,无须重述。由I到II的转变意味着:劳动生产率降低二分之一;对100c的利用,II式需要的劳动,比I式多二分之一。这种情况在农业中可能发

        69

        生。【手稿中这里有一句话:“以后再来研究这种情况同地租有什么联系。”】

        不过在上述场合,总资本因不变资本转化为可变资本,或可变资本转化为不变资本,而保持不变;而在这里,在可变部分增加时会有追加资本被束缚,在可变部分减少时会有原来使用的资本被游离。

        3、m'和v不变,c可变,因而C也可变

        在这个场合,方程式

        p'=m'v/C变为:p1'=m'v/C1,

        把两边共有的因素去掉,就得到如下的比例:

        p1':p'=C:C1;

        在剩余价值率相等,可变资本部分也相等时,利润率和总资本成反比。

        例如,假定有三个资本,或同一个资本有三种不同的情况:

        I、80c+20v+20m;C=100,m'=100%,p'=20%;

        II、100c+20v+20m;C=120,m'=100%,p'=16  2/3%;

        II、60c+20v+20m;C=80,m'=100%,p'=25%;

        那末就会得到如下的比例:

        20%:16  2/3%=120:100;20%:25%=80:100。

        70

        关于m'不变时v/C的各种变化,我们前面提出的总公式是:

        p1'=m'ev/EC;现在它变为:p1'=m'v/EC,

        因为v没有变化,所以因素e=v1/v在这里变为=1。

        因为m'v=m,即剩余价值量,又因为m'和v都保持不变,所以m不会因C的变化而受到影响;剩余价值量在变化以后,和在变化以前一样。

        假定c减为零,p'就会=m',利润率就会等于剩余价值率。

        c的变化,可能由不变资本的物质要素的单纯价值变化引起,也可能由总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即由该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引起。在后一种情况下,随着大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而提高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用上面的例子来说,要求按照由III到I,由I到II这样的顺序来转变。一个以20为报酬但生产价值40的劳动量,最初使用了价值60的劳动资料;当生产率提高但价值不变时,所使用的劳动资料起初增加到80,然后增加到100。生产率下降,则要求按照相反的顺序进行;同量劳动所能推动的生产资料就会减少,生产就会受到限制,这种情况可能在农业、采矿业等部门发生。信息技术的革命对这里的分析有何影响?

        不变资本的节约,一方面会提高利润率,另一方面会使资本游离,因此,对资本家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这一点以及不变资本要素(特别是原料)价格变动的影响,我们以后【见本卷第92-154页。】还要进行详细的研究。

        在这里又表明,不变资本的变化,不论是由c的物质组成部分

        71

        的增加或减少引起,还是由c的物质组成部分的单纯价值变化引起,都同样会对利润率发生影响。

        4、m'不变,v、c和C都可变

        在这个场合,上述利润率已经变化的总公式([4020电子书  4020.cn])

        p1'=m'ev/EC

        也是适用的。在剩余价值率不变时,从这个公式可以得出如下结果:

        (a)如果E大于e,也就是说,如果不变资本的增加,使总资本增加得比可变资本快,那末,利润率就会下降。如果一个80c+20v+20m的资本变为170c+30v+30m的构成,那末m'仍旧=100%,尽管v和C都增加了,但v/C会由20/100降低到30/200,利润率也就会相应地由20%降低到15%。

        (b)只有e=E,也就是说,只有v/C这个分数在表面上发生变化,但其值不变,也就是说,只有分子和分母以同数乘除,利润率才会保持不变。80c+20v+20m和160c+40v+40m二者的利润率显然都是20%,因为m'仍然=100%,而v/C=20/100=40/200在这两个例子中,都代表相等的值。

        (c)如果e大于E,也就是说,如果可变资本增加得比总资本快,利润率就会提高。如果80c+20v+20m变为120c+40v+40m,利润率就会由20%增加到25%,因为在m'不变时,v/C=20/100已经提高到40/160,由1/5提高到1/4。

        如果v和C按相同的方向变化,我们就可以这样来看待这种

        72

        量的变化,好象二者在一定程度以内,按相同的比率变化,以致在这个程度以内,v/C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