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把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事

乐读窝 > 文学理论 > 把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事

第10章

书籍名:《把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事》    作者:德赛韦特


                                      不少人在星期五下班的时候都会不禁欢呼:"终于盼到星期五了!终于盼到周末了!我要好好地休息一下,让自己完全放松!"可是,请你仔细回想一下,你的周末真的那么愉快吗?  每周一次去超市大采购、给家里大扫除、与朋友定期聚餐、健身计划……你是否曾经想过,你在这短短的两天时间里给自己安排了多少任务?  提到周末,大多数人都会有这种想法:"我在周末不用上班,有足够多的空余时间,我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些时间,完成好多好多的事情!"但实际上,这却是对自己的一种过分要求。人们往往错误地把周末看做工作日的延续,凡是这周没完成的工作,都必须在周末做完;对家庭和朋友的义务,也必须在周末得以履行-原本美好的周末由此演变成了另一种压力的来源……在周五下班之前,同事之间通常都互道"周末愉快",但当周末反而意味着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时,我们还谈何"周末愉快"呢?现在就停下来吧!是时候改变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了。既然是双休日,那就好好休息一下吧!

            拒绝拖延  试想一下:现在是你制订好第一份周计划之后的第一个星期一早晨。你刚刚走进办公室,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新的一周又要开始了!于是,你打开公文包,拿出精心准备好的周计划和今天的日计划,自豪地把它们摆在桌子的正中间,心想:"我的安排简直天衣无缝!"可就在这个时候,你突然发现自己的办公桌上根本不止这两张薄薄的纸:各种各样的文件躺在那里等你处理,周末两天累积下来的信件堆成厚厚的一摞,重要的项目在周末的两天里也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请问,这时你该怎么办呢?答案很简单:不要思前想后,马上开始工作-这就是我们下面将讲到的"立即原则":哪怕在最初的半个小时里,你只完成了一件原本仅需几分钟就能解决的小事,也不要紧。因为,这种在短时间内完成第一件任务的成就感已经足以让你重燃斗志!

            "立即原则"  从以上的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立即原则"在解决混乱问题时是十分有效的。但它的用处却不仅仅局限于此:一旦我们养成了这种良好的习惯,这个原则就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少益处:  ?如果我们接到一项任务就马上着手对其进行处理,这项任务所耗费的时间就会缩短许多。因为,我们对自己负责的工作领域通常是十分熟悉的,相应的处理办法和解决方案往往早已刻在了脑子里。既然如此,我们何不省去无谓的反复斟酌,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呢?  ?许多问题是不能拖延的。时间拖得越长,由此衍生出来的问题就会越多,解决总体问题的难度也会不断增大,这就无形中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习惯,一遇到问题就立即开始寻找解决的办法。

                  正文  第28节:计划与统筹(12)

            ?如果时刻遵循"立即原则",我们就自然不会忘记或遗漏任何一项任务。

            ?如果时刻遵循"立即原则",我们就能够更好地统筹全局,掌握更加清晰的工作脉络。因为,一项工作一旦得以完成,我们就可以放心地把它从日程表上彻底删除。

            ?立即得到处理的任务既不会再占用你的办公桌,也不会再消耗你的脑力。把这些思维障碍都清除了之后,你就能更加轻松地把精力都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

            但是,"立即原则"并不是要求你毫无选择地蛮干。这个原则的适用范围仅仅是那些最简单的任务,也就是你能够在三分钟内完成的任务。读到这里,你是不是想说:"三分钟太短了,根本什么事情都办不了!"其实不然!在三分钟的时间里,你可以做完很多工作:比如打一通电话、上网查一个数据、整理好自己的文件夹等等。此外,还请你特别注意"做完"这两个字:这种琐碎的事情一定要一次性完成。举个反面例子:如果你在整理文件夹时,突然想起要查某某公司的地址,就把文件都堆在一边去上网,那么等你查完地址,就通常会忘记之前整理的顺序,又要重新整理一遍。这种缺乏条理性的做法会浪费你大量的时间,使你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对时间的掌控。

            化零为整  要想更好地统筹日常的琐碎事务,除了"立即原则"之外,你还可以采用另一种办法:那就是化零为整。

            打电话、查邮件、下订单、签文件……这些事情是否占用了你很多时间,打断了许多重要的工作?要想摆脱这种困扰,你可以把所有这些"迷你任务"都分成不同的类别,然后将它们集中在不同的时段内统一处理。具体来说,你最好不要每隔半小时就去查收一次邮箱,而要找出一段相对较长的固定时间来查收和回复一天之内的所有E-mail。这种做法能够有效地避免对思维的干扰,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节省出许多宝贵的时间。

            现在,你应该知道时间都浪费在哪里了吧?亲眼看到这些无形的"时间盗贼"猖狂地偷走自己的时间,你是否感到十分惊讶?接下来,是时候考虑更合理地安排或是尽量减少这些琐事了!

            尽情放飞梦想的年计划  与日计划和周计划相比,年计划的基本原则仍然是保持不变的。唯一的区别就是,计划的时间跨度越大,我们就越要把握好自己的目标、愿望和梦想,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

            下一年的总体设想  在三种长度不同的计划中,年计划的地位最为重要。因为,我们的人生都不是以日、周或者月,而是以年来计算的。我们在一年的时间里可以实现许多惊人的进步:一个从不运动的人可以通过一年的艰苦训练成为一位业余的马拉松选手;一个新成立的公司可以通过一年的开拓和发展赚到自己的第一桶金;对于一个刚刚经历重组的企业来说,第一个月或第一季度的业绩也不足以评定其整顿的成效。当我们回顾往事的时候,一年仿佛只是一眨眼的工夫,但如果我们展望未来,一年的时间就很可能足以成就我们的一生。因此,对于个人的时间管理来说,"年"无疑是一个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时间单位。

                  正文  第29节:计划与统筹(13)

            因此,请你首先回顾一下自己在过去一年中的成就:  ?我去年取得了哪些事业和生活方面的成就?  ?我为什么能够取得这些成就?我是怎样做到的?  ?从这些过往的成功经历中,我能够总结出什么经验?属于事业方面的有哪些?私人生活方面的又有哪些?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过去一年中的失败经历:  ?我去年在事业和生活方面有哪些失败的经历?  ?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从这些失败的经历中,我能总结出什么教训?属于事业方面的有哪些?私人生活方面的又有哪些?  通过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希望你能够有所收获,并以此为依据开始今年或明年的计划。在着手制订年计划之前,你首先需要找出自己的总体年度目标,以及对应生活的每个方面的一个或几个从属目标。在制定这些目标的过程中,你还要注意考虑自己对人生和生活的整体构想,否则你的年计划不仅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落空,甚至还会对你的长期发展构成负面的影响。

            一份设计合理的年计划无疑是具有极大的推动力的。因为,12个月的时间足够为你构建出一个宽广的想象空间,让你尽情放飞自己的美好梦想。
            一年中的12个月  众所周知,一年有12个月。但是,把一份年计划平均拆分成12份就是12份月计划吗?从理论上来说,我们完全可以这么做,但实际上,年计划中有那么多不同的具体目标,每个目标对应的时期以及实现它所需的时间都是有差距的,我们很难把所有目标都完全平均地分配到12个月里。因此,我们还要像制订日计划和周计划那样,分别为每个月份安排具体的目标和任务。首先,让我们看看制订月计划的其中一种可行的方法:  ?首先,对自己在上个月中的表现进行回顾和反思;  ?然后,根据回顾的结果安排这个月的生活和工作重心,列出首要的几项具体任务。

            ?最后,检查一下自己制订的月计划能够对应年计划中的哪些总体目标。

            掌控整个月的时间  关于每个月的日程安排,有一个小窍门:你可以在正对着家门的墙上挂上一张足够大的月历,给属于每一天的小格子都准备一面小旗子。每天回家后,把你收到的宴会邀请函、买好的演唱会门票、定期要付清的违规罚单或者约会见面地点的开车路线草图都一一用旗子插在对应的日期上。每天出门之前,你就可以把月历上属于今天的东西取下来,顺手装在身上的口袋里。这种做法既可以让你对整个月的某些固定安排一目了然,又可以避免出门前遗漏或是找不到东西的窘况。

            而且,你也同样可以在自己办公室里挂上这样一张月历,来记录与工作相关的日程安排。

            怎样把时间的"水桶"装满?  要想科学地管理好自己的每一天、每一周甚至整个人生,我们必须首先确定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事,学会合理安排做事的先后次序-所谓"真正重要的事"就是对我们实现目标有所帮助的事,而"合理的先后顺序"就是以目标为基准,从所有的事情中挑选出这些重要的事,然后明确地安排好处理这些事情的先后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