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金正日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金正日

第40章

书籍名:《金正日》    作者:


                                    

        过不一会儿,一行来到了黄州川。

        他走下车,走到河边的小土岗上,满意地俯瞰周围,脸上绽开惬意的微笑。

        “这里焕然一新,快要叫人认不出来啦。”

        他那眼光,感怀万千,激动不止。

        这时,地方的负责干部们得悉他到此地,便跑来向他致意。

        他亲切地迎接他们,一一具体地问他们今年的庄稼和收秋情况。

        看来,谈话一时不合结束。

        随行的干部们心里着实感到不安,因为好不容易才挤出点休息时间,偏偏要叫他们占去了。

        金正日同志早已料到他们的心情,说:

        “你们为什么还站着不动,快去休息吧!”

        他们感到他在谈话,而自己却去河边休息,甚觉过意不去,便在那里磨蹭。

        他说,活在革命年代的人,不但要精力充沛地去干工作,还要会积极地去休息,你们快去川边休息,随后我就去。

        随行人员只好走下土岗,来到河边。

        过不一会儿,在河边发出了欢笑声。鱼接连咬上钩了。

        时间,在不停地逝去。

        他们一时热心于钓鱼,过很长时间才察觉到他还在土岗上。他们往土岗望去,不禁愣住了。

        直到那时,他还在土岗上同地方党的干部热情地谈着话。

        他硬叫他们到河边休息,而自己却依然做现场指导,忙于工作啊!

        地方党的干部们起初料到他们会妨碍金正日同志的休息,便建议现在请他休息,到下一个目的地再汇报工作。

        金正日同志一听这话,便猜透了他们的心思,有意望着河边说,我先打发他们走,是因为他们在我们身边,不论我和你们都会感到焦急,所以你们不要再为此担心,尽管放心谈要提的问题;就是到下一个目的地,时间同样是有限的,总是不够用,况且那里是人家的地盘,不属于你们管辖区,何必到人家的地盘商讨你们的事呢!

        结果,就在黄州川边的小土岗上,不拘形式随便谈起了工作。

        过了很长时间,他才结束同地方的党务工作者的谈话,走下土岗来到河边。

        “我来看看,你们都钓了多少鱼。”

        有一个干部抱歉地说,他们只顾自己休息了。

        他面带微笑语重心长地说:

        “……休息,它不是特殊的东西。尽管时间不长,你们钓着鱼,愉快地度过了一个时辰,可算休息了一会儿。而我呢,早想同地方的同志们谈一次话,恰巧今天遇上了,了了一份心事,也可以算休息了一会儿。这么说,今天在这里的休息,可以说十全十美哩。”

        接着,他说,今天我们在日程上没有预料到的地方耽搁了不少时间,所以,应在下一步的日程中捞回来,你们把钓到的鱼交给当地干部,让他们去送给这里的孩子们,我们趁早启程赶路。

        由于在黄州川河边耽误了不少时间,金正日同志过后更加紧工作,对各单位的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到第二天深夜才回到平壤的办公室。

        时间已是深夜,随行人员都在心里恳切希望他能回寓所休息,以解除两天来的疲劳。

        然而,有一个干部刚走进自己的办公室,就发生了如下的事。

        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给他打电话指示说,即刻到他的办公室来拿昨天早晨提请他审阅的文件。

        那位干部有点糊涂了。他是在昨天早晨,将有关部科工作的一份文件送给他,请他审批,不知他是什么时候审阅文件的。

        他从昨天早晨起直到现在,一直对许多单位进行现场指导,根本挤不出半点时间,怎能审完文件呢!

        接完电话,那位干部急忙跑到了他的办公室。

        金正日同志对他说,我本想明早把文件交给你,可是据文件内容,这样会影响明早在部科布置工作,所以打电话叫了你。他边说,边打开放在桌上的文件包。

        这个文件包是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随身携带的,他不论到地方进行现场指导或者深夜回宅邸,都把它带在身边。

        这么说,他是在这两天对各单位进行现场指导的空隙,即在跑跑停停的车子里审批了满满装在这个文件包里的所有文件。

        那位干部感到自己给金正日同志增加负担,使他工作过重,不禁感到内疚。

        可是,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却亲切地告诉他说,工作嘛,到明早才能布置,你也很累,赶紧回去休息吧。

        那位干部致谢后走出房间一看,等候室里有许多面熟的人,看来他们也像自己一样是来领回文件的。

        这样,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从进行现场指导起,直到回办公室后,不停地进行工作。

        尽管夜深下去,一直深下去……

        多方利用时间

        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具有非凡的领导艺术。他在同一时间里,可以把来自多方面的各种事同时加以处理。

        在他身边工作的所有人都异口同声,为金正日同志能在短时间里同时处理许多事的非凡睿智和精力表示感叹。

        下面按原文援引一位干部的回忆。

        ……  我到他的办公室去过多次。

        我每次去,都看到他的桌子上堆放着需要他过目的许多文件、作品、图案,如:各种请示文件、对策方案、大会文件、资料通报、提纲、局势通报、社论、文章、诗文、各种教材、各种建筑图案等等。

        桌子上还放着请他审批的新创作的音乐作品磁带和电视广播录象胶带。

        …………

        有一天,我接到他的召唤,去他的办公室,见他正在以雄健的笔触给一份文件补正加笔。

        靠墙放着的录音机正在播放最近由某艺术团演唱的歌曲。就在这时,电话铃响了,是由地方打来的长途电话。

        他伸手扭录音机的电钮,稍加降低声响后,拿起听筒接电话,即刻抓住提到的问题的核心,下结论做指示。

        他是在同一时间处理多种事哩。

        我在心里想,他在同时处理几件事,忙不迭,与其打搅他的工作,不如先到别的屋过一会儿再来,等他办完一两件事后,再汇报工作。

        可是,这时他那洪亮的声音使正转身要走的我停下来。

        “上次交给你的任务,办完没有?”

        我回答说,我想等您处理完一些事,再来向您汇报。他显出亲切和蔼的微笑,催我当场做汇报。

        我就那次任务的执行情况,做了汇报。

        他留心听我的汇报,对有些问题以自己的高见补正,对有些问题则点头首肯或交给新的任务。

        音乐磁带放完,他关掉录音机,即刻叫来有关人员用音乐专用语简洁扼要地指出歌曲的优缺点,然后随手又从文件堆里拿起一份文件打开。

        他在这同时向我指出,在执行此项任务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这些困难的办法。

        所有这些工作,他是用立体方式同时加以解决的,而且这一过程犹如成功的艺术作品,互相衔接得那么和谐优美。他的一切思索和对问题的处理,秩序井然,衔接无缝。

        他的工作真是一幅令人惊叹的景象。一般的人,在一瞬的时间里只能处理一件事,可是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在一瞬间里思索和处理那么多问题,而且那些问题又都是那样地复杂多端。

        …………

        果然,是一位伟人。

        我很受感动,抑止着内心的惊叹和激情,久久仰望着他那以超人的思想和精力进行工作的神圣崇高的神态。

        读文章,本来是按字一行一行读下去的,而他一眼就读三行四行。他这种非凡的思考力和精力,使那些世上的天才都为之惊叹不已。

        我感叹不已,实在抑制不住激情,便向他说,您同时处理这么多事,一定很累,会伤身体的。

        他笑了笑说:

        “看许多文件,确实是吃力的。

        “如果我不当天看完从各方面交上来的文件,按时驰骋的革命的火车头,就会暂时受阻停下来。

        “…………

        “我这个人是喜欢看文件的。当然,有时也难免感到疲惫。可是,因为我要处理许多事,不得不忍着疲劳看文件、听录音,还要看录象。这么做,工作起来才有兴致。

        “好!你既然到了我这里,就欣赏一片录象再走。”

        他打开了录象机的开关,屏幕上即刻出现由某艺术团最近创作的有特色的节目。

        他看完,给有关人员做了宝贵指示,指出作品修改方案和某演员要提高技艺等。

        他接着给一份文件签字,写上了自己的意见。我实在没有觉察到他是什么时候看完这个文件的。

        过去,我曾见过许多善于读书的人,可像他那样立体地进行思考、快速读文的人,从来没有见过,为之始终禁不住惊叹。

        我问他,您怎么会把文件看得这么快。他笑着回答说:

        “要读完交上来的文件,除非快读,别无他法啊!所以,我在读文件时是集中全副精力,全力以赴的。

        “…………

        “绝对的时间有限,而我们该读的书却没有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