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金正日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金正日

第44章

书籍名:《金正日》    作者:


                                    

        这是提示根本解决粮食生产问题的关键的宝贵的教导。

        那位干部这才醒悟到在宅邸庭园的那一片试验田并不是为单纯地观察和研究农作物生态的,而是设想我国农业发展,为我党主体耕作法扎下根而奠基的原种场,想到这里,他不禁感到心潮起伏。

        午饭

        1964年6月12日。

        那天早晨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在一张地图面前悉心注目平安南道一带。

        那天,他计划要到平安南道农村地区去继续进行视察。

        过一会儿,他把日程计划告诉同行的干部说:

        “今天打算到十二三千里平原去。看来午饭只好到文德郡立石里去吃。”

        那位干部说,要同当地的干部取得联系,叫他们准备午饭。

        这时,亲爱的金正日同志规劝他说:

        “不,不要那样。那样麻烦人民可不行。饭,我已准备好啦,走的时候别忘带一瓶凉水就行。”

        那位干部无可奈何,只好准备了一瓶凉水。

        金正日同志同他一起上了车。轿车离开平壤郊区,穿过发青的田野向前飞驰。

        不觉间,车驶入十二三千里平原,经过肃川果木农场和检兴合作农场,抵达文德郡。

        到达立石里,已是晌午时分。

        当地干部们欢天喜地迎接突然来到他们这里的金正日同志,感到莫大的荣幸,赶忙准备午饭。

        金正日同志觉察到他们的意思,就对一位干部说:

        “你们不必忙乎。我们带来午饭了。借一间房就行。”

        他一再劝阻,当地干部们无可奈何,停止准备午饭,腾出一家雅致的新式住宅的里屋。

        他叫把圆饭桌放在屋子当中,叫拿来早晨带来的午饭和水瓶。

        干部们以惊异的目光看他携带的午饭。

        那是几个饭团子。数量也不多,一人只能摊上两个。

        亲爱的金正日同志亲密无间地同干部们围坐在一起,亲切地劝他们快吃,他也用起饭团子。

        跟他一起用饭团子的干部们深受感动,喉咙梗塞。

        饭团子里的菜尽是萝卜干、腌黄瓜、腌萝卜。

        他劝干部们多用些,他也吃得很香。

        干部们吃饭时咽下了热泪。

        那天他们吃的午饭不是很丰盛的山珍海味或名贵菜肴,但是比吃了山珍海味更觉得心里丰足。

        他们目睹亲爱的金正日同志的平民般的俭朴生活深受感动,心里热腾腾的,比吃了珍馐更觉精神饱满。

        过后某一天,那位干部陪同亲爱的金正日同志到水丰湖畔时,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您为什么常常用饭团子呢?我们忧虑那样生活会影响您的身体健康。”

        听罢,金正日同志爽快地反问道:

        “菜饭团子有啥不好呢?”

        那位干部再次向他诉说他们的心愿,恳切地劝他今后不要那样做。

        金正日同志感怀深切地说:

        “正像我国人民都曾过那种生活,在祖国解放战争时期和战后恢复建设时期,我也吃了饭团子。那时用纸包那拳头大的菜饭团子,装在衣兜里,到建设工地去干活儿后,坐在草地上跟同学们分着吃,吃得真香哩。

        “所以,我现在也时常尝一尝饭团子的滋味,回忆往日的艰难生活,从中得到力量。”

        为了时刻不忘记往日的苦难,他今天也那样用俭朴的饭食,一如既往过着俭朴的生活。

        那位干部想到自己和一些人陶醉于今日的幸福生活,有时忘掉往日的艰难,再次从心里严厉地鞭策自己,不由得热泪盈眶。

        建设西海水闸时有过的事情

        参加西海水闸建设工程的人民军部队正在加紧开工准备工作的某一天夜里,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打电话找人民武装力量部的一位负责干部。

        他询问,是否了解建设工地上出现的问题。

        那位负责干部想,他在这深夜特意挂电话可能是要打听工程的基本问题的,就汇报说,为了大力推进工程,对新编专门搞特殊作业的部队的问题进行过讨论,还有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来。

        亲爱的金正日同志说,那些问题固然重要,但如果仅限于那样的问题,是不会在这深夜打电话的。

        那位负责干部听了这话便觉诧异。

        如果不是基本建设工程上的问题,那么又出现了什么问题呢?他刚同水闸建设指挥成员进行认真讨论,认为没什么别的问题,可他为什么要问呢?

        这时,传来了亲爱的金正日同志的声音,似乎是要为他解疑的。

        “据刚才了解的情况,参加水闸建设工程的军人们在饮用水问题上感到不方便。

        “…………

        “工程固然要紧,但更重要的是人。就是基本工程推迟一些,也要先解决饮用水问题。在汇报有关解决了饮用水问题之前,其他与水闸建设工程有关的问题一概不要汇报。”

        那位负责干部心情激奋,没法回答。

        事实上,他也知道水闸建设现场的饮用水有困难。海边缺饮用水,而一下子开进众多的建设者,当然不能充分供给饮用水。可是干部们认为水闸建设要紧,就把全副精神贯注在这一方面,而把水的问题看做可以慢慢解决的次要问题。

        他们只重视工作,而没有重视人。

        可是,金正日同志首先重视的是人。

        亲爱的金正日同志用温和的声音对无话可答的那位干部说,据说有200吨无缝钢管就可以建成上水道,我已同千里马炼钢联合企业说妥了,你们要赶快去取来,首先解决饮用水问题。

        这就是接受水闸建设战斗任务的人民军部队在现场部署以后,亲爱的金正日同志下达的第一道指示。

        ※  ※  ※

        三伏天,溽暑连日。

        一位人民武装力量部负责干部因有要事请示,到亲爱的金正日同志的办公室去了。

        “主坝修筑了多长?”

        金正日同志很关切地问到建设情况。

        “据今天早晨的日报表,已突破了1千米界线。”

        金正日同志说,那可算进度很快,表示非常高兴。然后询问现在怎样给修筑堤坝的军人保障吃饭的。

        “一天三顿都在营房食堂吃。”

        “在营房食堂?”

        金正日同志表示忧虑说,现在距离不太远,来回到食堂吃饭还可以,将来距离越来越远,就会不方便了。

        “我们战士们活儿够累了,还要走着去食堂吃饭,他们会更觉得累呀。”

        金正日同志说,不仅是堤坝建设工地,还有别的远离食堂的工地,该想想怎样才能使战士们不走着到食堂也能一天三顿都吃到热饭热汤。

        在炎热的夏天,金正日同志就为在寒冷的冬天供他们吃热饭热汤而操心。

        此后,干部们虽然就这个问题经过几番讨论,但因战士们四散在各处分头进行作业,又很难设流动食堂,只是左右为难,不知不觉地度过了几个月。

        早晚已觉有点凉意的早秋的一天。

        水闸建设工地上爆发了欢呼声。

        原来是亲爱的金正日同志送的几十辆搬运饭食的特制车开到工地来了。

        这是他亲自作指示,又看过试制品以后把任务交给一家拖拉机厂生产出来的。这种车设计与制造都很出色,在风雪大作的数九寒天搬运饭食,也能保证饭菜温度。

        他在了解工程进度或工作成绩之前,首先关心的是人、建设者,无微不至地照料他们的健康与生活,他的信任和爱护使人们产生伟大的力量,竭尽忠诚,立下丰功伟绩。

        在那隆冬腊月,用特制车把滚热的汤运到现场供给战士们喝,战士们都满怀激情,精力充沛地投入战斗。

        ※  ※  ※

        1984年9月的一天,亲爱的金正日同志接见那位人民武装力量部负责干部,问他:

        “水间也快要完工了。你想,为水闸建设者们该做些什么?”

        那位负责干部深思一会儿回答说:

        “希望在举行水闸工程竣工典礼时,多多表彰在工程中的有功人员。”

        金正日同志笑笑说:

        “表彰,那是当然要搞的。对他们有什么可吝惜的呢。我想的不是那个‘表彰’,到时候也来得及嘛。”

        他说,要完工还有一段时间,他设想的事要从现在开始着手……

        那位负责干部猜不透他的话意,用疑惑的眼光仰望着他。

        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意味深长地说:

        “我想为水闸建设者建立纪念碑。”

        纪念碑?!为了普普通通的人建立纪念碑?那位负责干部以惊异的目光再次仰望他。

        亲爱的金正日同志说,像为战争时期英勇奋战的英雄们建立纪念碑以传颂他们的丰功伟绩于子孙万代那样,也要为西海水闸建设者建立纪念碑以传颂他们的伟大功绩于我们的后代,我已向创作家们交代了拟好纪念碑形成方案的任务,如果你们有什么好主意,也向他们提出来。

        这样,在举行西海水闸竣工典礼的那天,人们看到了矗立在水闸两边入口处的门柱上的刻画了建设者们英勇斗争情景的花岗石石雕,受到极大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