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老板必备的心理学

乐读窝 > 文学理论 > 老板必备的心理学

第30章

书籍名:《老板必备的心理学》    作者:


                                    比如说,一个人反应速度的快慢、情绪的强弱、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和转移的难易,以及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世界还是内部世界等,虽然和外界环境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则与人的气质密切相关。气质相同的人,往往会在不同内容的活动中,表现出性质相同的动力特征来。

            心理学上讲的气质,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气质具有天赋性。气质是由生理机制决定的,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开始,就具有了与众不同的气质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留心,就可以发现,同样是婴儿,有的爱哭、爱闹、爱动,有的安静、有的平稳怯生,这说明,先天的生理机制构成了个体气质的基础。

            第二,气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一个爱激动的领导者,往往不等下属把情况汇报完就急不可耐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大发雷霆。他不仅在企业里是这样,对外谈判时也可能表现出抢先发言等现象,像这样并不因活动内容、动机、目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气质的现象,就是气质的稳定性。

            当然,气质的稳定性是相对的,气质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人的气质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改变的。比如,一个优柔寡断、胆怯、孤僻的人被扶到领导岗位上,通过几年的锻炼,他的这些气质特征会逐渐消失,变得具有主动性、独立性。在影响气质变化的诸多因素中,人的主观世界对气质的自然表露有重要影响。不管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如何,当他以积极的态度从事工作和生活时,都会表现出饱满的热情、充足的干劲,反之则意志消沉、情绪低落。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也具有与其他人相同或相似的气质。国外心理学家通过长期观察与研究,把人的气质特征划分为四种类型。

            胆汁质

            具有这种气质特征的人,精力充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整个心理活动具有迅速、突发的色彩。

            胆汁质的人,优点是反应迅速,体验强烈,深刻而稳定。态度热情积极,待人直率诚恳,行为坚忍不拔,智力活动敏捷。缺点是脾气暴躁,易冲动发泄,缺乏耐心。

            多血质

            具有这种气质的人,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情绪不稳,粗枝大意为特征。

            多血质的人的优点,是感情外露,遇事敏感,行动迅速,思想活跃,可塑性大,对环境适应性强,快人快语,善于并易于结交朋友,有很强的活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缺点是注意点变换快,喜怒无常,做事轻举妄动,虑事不周,盲目性大,缺乏而力和毅力。有的心理学家把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王熙凤的气质,作为典型的多血质的代表。

            粘液质

            总的说来,粘液质的人,以稳重而缺乏灵活,踏实却有些死板,沉着但生气不足为特征。

            具有这种气质类型的人,反应性低,情绪不易变化,也不易外露。心情一般比较平稳,变化较慢,通常不为外物所动。然而一旦引起某情绪,则形成强烈、稳固而深刻的体验。他们在运动和行为上都很迟缓,处变不惊,总能三思而后行,能坚定地执行已做出的决定,不紧不慢地去完成工作。对已经习惯的工作有极高热情,对新工作较难习惯。这种人一般持久力很强,对自己的行为有较大的自制力,可塑性差,行为和情绪表现出内倾性。

            抑郁质

            抑郁质的人,具有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为缓慢的特征。

            这种人多愁善感,心理反应速度慢,遇事犹豫不决,缺乏果断,动作迟缓。有较多的敏感性,能体察出一般人所觉察不出的事。富于想象,办事谨慎,对力所能及的工作坚忍不拔。面临危险和紧张情况时,常表现出恐惧和畏缩;受挫后,会心神不安。这种人不好抛头露面,不爱表现自己,不善与人交往,常有孤独感。有的心理学家把《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作为抑郁质的人的典型代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每一个具体人,其气质特征可能接近于以上四种典型气质类型的某一种,然而很难找到一个只具有某种气质特征的人。大多数人的气质特征,介于某几种典型特征之间,虽然从总体上看似近或者像某种气质,但其中又有一些其他类型的成分。所以,在判断一个人的气质类型时,不能勉强地、简单地将其归入一种气质类型。

            与气质一样,每个人的性格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格是在人的生理因素、客观因素和主观内在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下,所逐步形成的个人所特有的心理风格和行为习惯。心理学通常把性格看作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独特结合。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之间有着不同的心理风格和不同的行为习惯,待人处世也有不同的比较稳固的态度特征。比如,有的人沉静,有的人热烈;有的人喜欢饶舌,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执拗而自负,有的人羞怯而缺乏自信;有的人刚强勇敢,历经打击而坚强不屈;有的人则软弱怯懦,遇困难便叫苦不迭;有的人脾气急躁,点火就着,随时可能和人吵架;有的人却慢条斯理,火烧眉毛也不着急。诸如此类的差异,都是人们不同的性格表现。心理学家们认为,性格是人的个性的组成部分,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在个性中起着核心作用。

            那么一个领导者的理想性格是什么呢?领导者的性格是相对于下属来说的。领导应该尽可能地满足部属在经济上、社会上和心理上的需要,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必须提高部属的士气。这里所说的心理上的需要,大体上是指:

            (1)保障生活,免受冻饿之苦的需要。

            (2)组织家庭和过性生活的需要;

            (3)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和维护自己尊严的需要;

            (4)得到人高度评价的需要。

            领导干部如果能够满足部属的上述需要,就自然会受到部属的喜欢。从这个观点出发,处于监督地位的领导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主动地向本单位部属通报有关情况;

            (2)尊重部属的自尊心,不凭藉手中的权力任意支配他们;

            (3)避免让部属之间相互发生争吵,而要让他们相互竞争;

            (4)考虑部属的感情和社会状况;

            (5)发挥部属的主观能动性,经常给他们以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

            (6)有时也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轻易地加以改变;

            (7)客观地,而不是凭个人好恶地评价部属在某个工作岗位上的作用。

            另外,领导者必须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性格,适应下列领导行为:

            (1)牢记一切事情都得依靠部属来干;

            (2)经常研究对每个部属应实施何种刺激最为合适;

            (3)与其强制部属工作,不如指导他们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

            (4)为了了解部属的性格和态度,要认真地听他们讲话;

            (5)当部属在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时,应该公开地进行表扬,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6)经常个别地向部属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而不要当着其他部属的面;

            (7)对待部属要亲切有礼,对他们的苦恼要关心,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

            (8)布置部属工作,态度要温和,对自己的指示要进行合乎道理的说明。不要光让部属遵照自己的指示办事,而应该尊重他们的创造性;

            (9)制定计划和方针等,应该与部属们一起讨论;

            (10)工作的细枝末节,可以交由部属们去处理。应该相信部属,而不要对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实行监督;

            (11)考虑哪个部属可以作为工作中的榜样,并且树立之;

            (12)制定规范要切合实际,让部属可以遵守;

            (13)对待部属态度要安详,情绪要稳定,不要让部属因为自己情绪的变化而惶恐不安;

            (14)信赖部属的重要标志是,经常把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

            (15)自己犯了错误,不要把责任推给基层干部;

            (16)要敢于指出部属的错误观点;

            (17)部属不按自己的意见办事时,不要立即发怒,而应该审慎地进行说明。

            能够很好地做到上述各点的领导者,大都能得到部属们的信赖和拥护。也就是,具有上述性格的领导者,基本上都能讨部属喜欢,反之,则会惹部属生厌。

            作为领导者,拥有了适合于驾驭事业的气质与性格,便不难获得成功。因此,领导者应当改变自己的气质性格,克服不利的类型特点,最终达到成功的目的。

        二  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健康心理的维护是领导者所必须注重的一项心理内容,也是预防心理异常的最好方法。健康心理是指个体在各类环境(顺境、逆境等)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达到平衡,发挥潜能。有健康心理者,能调动各种人的积极性,能使人产生依赖、亲切感,巩固组织的内部团结,增强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发展。

            良好的健康心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