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梅列茨科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梅列茨科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第53章

书籍名:《梅列茨科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作者:


                                    

            3.全体人员一不论首长和列兵,不论年纪大的和年轻的都要记住,连以上的纵队不得在白天行军,总之在战争中只能夜间行军,夜间可以敞开行军。

            4.不要怕冷,梁赞的娘们儿不打扮,男子汉不畏严寒。耳朵和手要用雪揉搓!“

            瞧,哪点不像苏沃罗夫?不过要知道,苏沃罗夫除了下达明确的、激动战士心灵的命令外,还关心部队。他要求大家穿好、吃饱和装备齐全,在准备战斗时,他考虑周全,不放过小事。他亲自勘察地形和敌工事前的接近地。而索科洛夫却认为,一切事情都要写成严厉的文书,并仅限于以命令的方式下达。

            进攻开始前,在第2  突击集团军指挥所召开的方面军军事委员会的会议上,各兵团的指挥员们对这位集团军司令员有一肚子意见,在这次会议上弄清了,原来索科洛夫将军根本不了解情况,不了解他的集团军所属各兵团在什么位置和干什么,他对现代战斗和战役一窃不通,死抱着老的方法指挥部队。要是这些方法不顶用,他就撒手不管了。因此,理所当然地,集团军对进攻的准备工作不可饶恕地拖延下来了。显然,索科洛夫将军领导一个集团军是不称职的。虽然更换领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进攻前夕,但我们还是大胆地向最统帅部大本营请求更换第2  突击集团军司令员。大本营批准了我们的请求。几天后,索科洛夫被召回莫斯科。接替他的是前第52集团军司令员H  ·K  ·克雷科夫中将,而第52集团军则由B  ·Ф·雅科夫列夫中将指挥。

            还要提一下,后方机关的工作不力,以致军队的供应十分困难。虽说物资技术器材的前送工作很快有了改善,军队不再感到粮袜奇缺,但却没有储备。第一梯队师的弹药不超过一个基数。要是再考虑到进攻必须在冬季,在没有道路的情况下,在森林和沼泽地,在完全有利于防御一方而不利于进攻一方的地形上进行,那就会充分了解,沃尔霍夫方面军所承担的任务有多么艰巨。由于方面军首长无法采取战术手段实施进攻,这项任务就更加艰巨了。搞突然袭击根本不可能,因为敌人对我们的进攻准备了如指掌。广泛实施机动也办不到,因为没有道路,加之地形难以通行,使军队只能在一定的方向上行动。

            方面军首长十分清楚即将发起的进攻的困难。我们不反对再推迟一下战役开始的时间,以期把准备工作做得更好些。但是,列宁格勒的劳动人民极端困难的处境要求立即开始进攻。于是在1942年1  月13日,沃尔霍夫方面军发起了进攻。

            第2突击集团军及其他

            强渡沃尔霍夫河。“北方”集团军群转入防御。米亚斯内博尔附近的缺口。要让各集团军靠近些。哪里距柳班更近?三种方案。前沿的感触:守住咽喉。

            当沃尔霍夫方面军开始行动时,列宁格勒方面军所属第54集团军在И·И·费久宇斯基少将的指挥下也转入了进攻,沿波戈斯齐那方向实施了突击。它前进了二十公里。左邻—西北方面军所属第11集团军在B  ·И·莫罗佐夫中将的指挥下已经开始了进攻,在南翼给敌诺夫哥罗德集团造成了威胁。当时第11集团军抵近旧鲁萨。可惜的是,它在那里停了下来,没有攻占旧鲁萨市。

            沃尔霍夫方面军于1  月13日发起进攻,进展缓慢。我们的部队到处都遇到敌人的顽抗。在第4  集团军的地段上,敌人对我军阵地实施冲击,该集团军被迫由进攻改为防御。第59集团军未能突破敌防御前沿,在原地踏步不前。只有第2  突击集团军和第52集团军有些进展。到次日日终时,这两个集团军的突击集团渡过了沃尔霍夫河,攻占了河对岸的一些居民地。

            战果最大的是N  ·M  ·安丘费耶夫上校指挥的步兵第327  师。它把敌人的分队赶出了红村,夺取了敌人的坚固阵地。该师师长在这些战斗中表现出是一位坚决果敢的军事首长。在该师左面,由Ф·M  ·日利曹夫上校指挥的步兵第58旅也进展顺利。该旅经过反复冲击,攻占了居民地雅姆诺。在该旅左面,第52集团军的右翼兵团前出到沃尔霍夫河西岸,在这里突破了敌人的防御。为了发展胜利,第2  突击集团军和第52集团军于1  月15日晨把第2  梯队投入了战斗。

            第2  梯队投入战斗后,我军的进攻有了起色,但未能彻底粉碎敌人的抵抗。部队越前进,敌人的抵抗越猛烈。双方损失很大。

            一星期后,第2  突击集团军前出到敌人沿丘多沃-  诺夫哥罗德铁路和公路构筑的主要防御地带的第二道阵地。我命令从行进间突破该阵地,但未成功。于是我们把炮兵调到这里来。显然,德军指挥部感到了对它主要供应线造成的威胁,于是向斯帕斯卡亚波利斯季地域调来了预备队,同时也调来了炮兵,以及航空兵的主力。很快这里又出现了“雅什凯”集群的新锐师。

            战斗一天比一天激烈。第2  突击集团军几次突破了敌人的防御,但德寇不惜巨大的代价,又恢复了防线。我们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弹药不足和制空权为德军航空兵掌握。经过连续三天的冲击,第2  突击集团军终于攻占了米亚斯内博尔,并在该方向上突破了德军的主要防御地带。德军指挥部为了封闭突破口,投入了各式各样的部队和分队,它们是从战线的其他地段其中包括从列宁格勒附近调来的。与此同时,德军“北方”集团军群被迫放弃对列宁格勒攻击的准备,而转入防御。看来,希特勒对该集团军群不满意。据俘虏供称,1  月中旬希特勒撤换了“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冯·李勃元帅和参谋长布伦内克,由冯·屈希勒尔上将和哈塞接替。

            如果说第2  突击集团军还有进展的话,那么第4  和第59集团军的进攻却未奏效。它们的冲击一次比一次弱,后来就完全停了下来。我们的友邻一列宁格勒方面军的第54集团军在弹药耗尽后,于1  月17日也停止了进攻。

            在这种情况下,在方面军右翼实施的冲击等于白费力气。我把情况上报后,大本营同意把全部力量转移到斯帕斯卡亚波利斯季和柳班方向。该方向在以后的半年内成了主要方向。这就是为什么整个战役称做柳班战役的原因。

            根据这项决定停止进攻的第4  集团军,把作战地段扩大到第59集团军的位置,而第59集团军则向南移到第2  突击集团军的后方。这样一来,在斯帕斯卡亚波利斯季方向就建立了一个由三个集团军组成的军队集团:在中央,第2  突击集团军在十五公里宽的正面上进攻;在右面是第59集团军,它在自己的左翼建立了突击集团;在左面是第52集团军的主力。它们还负有发展突破的任务。就这样在作战过程中修改了战役计划。主要突击方向绕过了敌人的筑垒阵地,而方面军进攻的当前目标仍然是柳班。

            但是,我军经过激战遭到很大损失,部队十分疲劳。运输工具和通信器材仍然不足。没有冲锋枪。德军步兵差不多人人都有冲锋枪,而我军只有步枪。粮秣和弹药奇缺。森林、积雪和没有道路使军队无法实施广泛的机动。我这个方面军司令员无法采取战术手段以利于进攻。遗憾的是,根本谈不上达成突然性。敌人在提赫文附近遭到突击后一度惊慌失措,如今已镇静下来,开始准备抗击。

            我想在这里详细地谈谈我们的错误。今天来分析当时的情况,我觉得我和方面军司令部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我们也没有找到沃尔霍夫方面军和列宁格勒方面军的各集团军之间组织战役协同的正确形式和可靠的方法。这多多少少是由于我和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员M  ·C  ·霍津缺乏密切的联系。结果,两个方面军是向离心方向实施突击,而且在时间上也不一致,致使希特勒匪徒可以逐次地抗击我军的突击,并能从后方前调战役预备队。最后一点是,沃尔霍夫方面军司令部过分相信了后方机关的诺言,而后方机关破坏了规定的运行图,在战役过程中又没有采取补救措施,因而没有给进攻军队供应所需的一切。其结果是,我们楔入了敌人的阵地,却不能巩固已取得的胜利。

            在米亚斯内博尔地域突破敌防御后,向突破口投入了不久前刚成立的骑兵第13军,它由两个骑兵师(以前是方面军的预备队)和从第59集团军调来的一个步兵师组成。该军由H  ·M  ·古谢夫少将指挥。第2  突击集团军也跟在骑兵军之后进入了突破口。

            敌防御的战术地幅被突破了。突破宽度紧靠沃尔霍夫河西岸达二十五公里,但在米亚斯内博尔地域,突破宽度只有三、四公里。该地段在各种武器的射程之内,我们向这里调来了方面军的主力:第2  突击集团军、第59和第52集团军各一部,以便向两翼扩大突破口,并向柳班发展进攻,该地段距柳班还有八十公里。

            方面军首长决定向突破地域转移兵力的依据是,大本营答应拨给的一个合成集团军很快就会到达。因此,在下达扩大的突破口的任务时,同时也下达了向纵深发展进攻的任务。然而该集团军没有来。方面军用自己的力量同时完成两项任务是不可能的。我向大本营报告了此事,但大本营没有修改战役计划。

            骑兵第13军和跟在它后面的第2  突击集团军的一些兵团进入突破口后,起初进展相当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