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梅列茨科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梅列茨科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第59章

书籍名:《梅列茨科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作者:


                                    我们旁边有一门45毫米的炮,炮手用直接瞄准射击打掉了这挺机枪。他自己(还有谢柳京和博罗达)被敌人最后一个点射击中,负了重伤。博罗达从那以后,在战斗中还多次表现出色。例如,1942年春天在米亚斯内博尔附近,我命令他协助乌戈里奇上校指挥的那个师打退冲向列宁格勒公路的敌人。当师长身负重伤后,博罗达代行师长的职权,指挥那个师顶住了。

            这一次,博罗达率领五辆坦克冲向德军后方。其中四辆有的触雷,有的被敌人击毁了。但是,博罗达从一辆坦克转移到另一辆,他乘坐第五辆坦克终于到达了第2突击集团军司令部。然而那里已经没有任何人了。少数勇士返回后,向我报告了一切,当时大本营代表华西列夫斯基也在场。我们知道该集团军司令部有一部无线电台,我们通过无线电定期地下达命令,要他们突围。当天傍晚,我们派出了几个侦察组去寻找该集团军军事委员会。这些侦察组只完成了部分任务,他们到达了指定地区,但毫无收获,他们也没有找到弗拉索夫。

            事后得知,该集团军的领导人员分成了三个小组,他们应于6  月24日夜间和部队及发起冲击的各部队司令部一起突围。集团军军事委员会由一个冲锋枪连护送,应于6  月24日23时到达步兵第46师的驻地,并和该师的部队一起突围。途中才发现,司令部的工作人员中,谁也不知道步兵第46师的指挥所在什么位置。只好摸索前进。他们靠近波利斯季河时,三个组都遭到了敌炮兵和迫击炮的猛烈射击。有些人倒下了,有些人想摆脱敌人的射击,于是四散而逃。集团军军事委员会和通信主任阿法纳西耶夫将军(他后来向我们讲述了事情的全部经过)转向北走,但那里也有德寇。于是决定向敌人后方撤,然后再向北走几公里,在别的地点越过前线。

            奇怪的是,在商讨小组如何行动时,身为第2  突击集团军司令员的弗拉索夫却根本不参加。他对小组行动的一切变更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第二天,阿法纳西耶夫将军率领的小组遇到了德米特里耶夫的卢加游击队。德米特里耶夫后来帮助阿法纳西耶夫和奥列杰日区游击队队长萨赞诺夫取得了联系,后者有一部电台。阿法纳西耶夫将军通过这个电台于7  月14日向沃尔霍夫方面军司令部报告了自己的位置和第2  突击集团军军事委员会的命运,然后他被飞机接回来了。

            我收到阿法纳西耶夫的电报后,立即打电话给日丹诺夫,请求他命令奥列杰日游击队队长Ф·И·萨赞诺夫去寻找弗拉索夫将军一行。萨赞诺夫同志派出了三个游击小组,他们查遍了波杜比亚周围数公里的地区。哪里也没有弗拉索夫。过了一段时间,游击队通知,弗拉索夫在皮亚特尼察村投敌了。他走上了背叛祖国的邪路。后来我们从缴获的文件里发现了有关这件事细节的一些材料。

            其中,有些德国军官在日记中写道,弗拉索夫坐在一个农舍里,安然地等待德军的到来。当德国兵进入房间时,他喊道:“不要开枪,我是弗拉索夫将军!”后来他的行为就更卑鄙了。这个前苏军集团军司令员同意组织反苏兵团,搜罗一切败类和他这样的无耻背叛者。

            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弗拉索夫为什么要背叛呢?答案只有一个,弗拉索夫是一个没有原则的争名逐利之徒。他在这之前的表现完全是一种伪装,借以掩盖着他对祖国的冷漠心情。他参加共产党只不过是做为向上爬的梯阶。他在战场上的表现,例如1941年在基辅和在莫斯科城下,极力表现自己,显示他的专业才能,以便飞黄腾达。但战争是复杂的。他指挥的集团军在柳班附近前进受阻,在6  月初陷入合围。这个集团军的命运大家是知道的。

            弗拉索夫的下场只不过重复了其他许多变节者的下场,他们在历史上是臭名远扬的。他在战争末期被我们俘虏,并被处死,而他的名字就成了一切卑鄙背叛行为的同义词。

            现在回头来谈谈那些在艰难的条件下,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仍然保持了一个苏联公民、军人和士兵的忠贞感情的人。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在那困难的日子里突出了敌人的包围。其中有集团军侦察处长A  ·C  ·罗果夫。他讲了自己的经历,突围时他走得晚,他是顺着军事委员会的路线走的。途中遇到了敌人的炮火拦阻射击,他被迫停了下来。在这个地区已经没有军事委员会小组的任何人了。6  月25日1  时30分,敌人的火力开始减弱并转移到窄轨铁路方向。估计那里出现了突破口,罗果夫上校直奔那里走去。果然,所有奔向窄轨铁路方向去的人都突出了包围。虽然敌人的迫击炮和机枪火力给我军造成的损失总的说来是很大的。总共有一万六千人突出了包围。第2  突击集团军在战斗中阵亡了六千人,有八千人失踪。这个集团军的悲剧就这样结束了。

            这样一来,柳班战役没能胜利结束。

            但是,它对1942年上半年苏德战场的形势具有很大意义。我军粉碎了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进攻,给敌人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沃尔霍夫方面军在诺夫哥罗德以北的进攻,牵制了敌人十五个师,其中包括一个摩托化师和一个坦克师。敌人被迫直接从列宁格勒城下调走两个步兵师和一些独立部队。德军统帅部为了抗击我们的进攻和补充其部队的巨大损失,于1942年上半年用六个师和一个旅来加强“北方”集团军群。最后,我军取得了在森林沼泽地作战的丰富经验,这些经验在后来彻底粉碎列宁格勒城下的法西斯德军的交战中得到了运用。

            锡尼亚维诺突出部

            通向涅瓦河的捷径。三个梯队组成的战斗队形。看谁斗得过谁?创适性和智慧。方面军开始行动。能这样使用炮兵吗?势均力敌。森林在燃烧。沼泽在腐烂。锡尼亚维诺战役怎样结束。

            1942年夏季,战线从黑海到巴伦支海横贯全国。这个“沃尔霍夫战线”是拉多加湖和伊尔门湖之间的一段战线。它东起诺夫哥罗德,沿沃尔霍夫河而下,在基里希附近形成一个弧形,折向施吕瑟尔堡。

            在敌人占领并扼守的十六公里的地带内,把沃尔霍夫方面军和列宁格勒方面军隔开了。看来,只要实施一次强大的突击,就足以使两个方面军会师。但这只是“看来”而已。我很少遇到这样不便于进攻的地形。无边无际的森林、沼泽的泥泞、多水的泥炭地和被毁坏的道路。这一切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中。同大自然的斗争不亚于同敌人的艰苦斗争。军队为了作战和生活,不是挖堑壕,而是去修土木质围墙,不是挖散兵壕,而是去平整场地,在数公里铺上园木和束柴,并为炮兵和迫击炮构筑木质平台。

            艰苦的柳班战役刚刚结束,它迫使敌人从列宁格勒撤走了部分兵力。战士们十分疲劳。但不容喘一口气,因为希特勒统帅部准备对列宁格勒进行决定性的攻击。解除列宁格勒的封锁,这是两个方面军的共同心愿,这个想法贯穿在我们的一切工作中。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也这样要求我们。全国正在翘首以待。

            大本营在决定实施一次新的战役,除突破封锁外,期望在西北方向展开积极的行动,以牵制敌人,使它不能把兵力南调,因为当时在南方正在展开决定性的会战。这样做的意义,可以从德国将军蒂佩尔基希的话中看出,他在谈到西北和西部方向上的战役时写道:“1942年夏季和秋季,在这些地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使德军许多师的兵力十分紧张,而不能把军队调给正在进攻的各集团至……”

            实施这次战役的地点选在所谓施吕瑟尔堡-  锡尼亚维诺突出部,它是1941年9  月德军前出到拉多加湖南岸而形成的。选择这一方向的优点是:它是从东南通向涅瓦河和列宁格勒最近的路线。可惜的是,该突出部的地形和其他地区的一样,很不适于展开进攻行动。这里的泥炭开采场面积很大,从拉多加湖岸边一直延伸到锡尼亚维诺村,而锡尼亚诺村以南则是茂密的森林和大片的沼泽地,步兵在这里都难以通行,这就严重地限制了军队的机动,而对防御的一方却十分有利。在这个方向上唯一干燥的地方是锡尼亚维诺高地,它高出周围的平原十至十五米。自然,它就成了我军进攻路线上的敌主要阵地,而且敌人从高地上可以观察方园数公里内的情况。

            在十一个月内,德国占领军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使施吕瑟尔堡-  锡尼亚维诺突出部成为攻不破的堡垒。他们利用各种地形,沿着河流湖泊、深沟和沼泽、高地和森林地带,构筑了防御阵地,设置了许多抵抗枢纽部和支撑点。在抵抗枢纽部中央配置了炮兵和迫击炮连。防坦克火炮的密度每平方公里正面平均为七、八门。人员则在坚固的掩蔽部内,阵地前沿架设了铁丝网,埋设了地雷。

            这样一来,本来就不便于进攻的地形就变得更易守难攻了。因此,德军指挥部根本没料到苏军会在这一方向展开进攻。德国陆军元帅曼施泰因后来写道:“我们从来没有在这种地形上组织过突破。”

            苏军指挥部选择这个方向有双重目的:第一,在顺利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在两三天内到达涅瓦河。当时方面军没有力量实施更长时间的战役。此外,我们在敌人料想不到的方向发起进攻,能保证首次突击的突然性,并以此取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