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与名人一起读书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与名人一起读书

第11页

书籍名:《与名人一起读书》    作者:铁凝

冯骥才作画纯属偶然,全凭感悟。他这样理解文学与绘画的关系:"文学是延绵不断的画面,绘画是片断静止的文学。文学是用文字作画,而绘画是用笔墨写作,画中一点一线,一块色调,一片水墨,都是语言。"他的画充满灵秀与思索,你不由得在内心惊叹:这个高个子男人用一支画笔横涂竖抹,在绘画艺术上却独辟蹊径,自成一家。
为了进行文化抢救,他不仅发表了大量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辨性与呼吁性文章,而且将自己绘画作品中的顶级之作全部义卖,传达出他作为一名艺术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文明传承受到挤压、民族精神衰弱的时候,他的壮举令国人肃然起敬。
冯骥才非常喜欢罗曼·罗兰的作品,尤其是《约翰·克利斯朵夫》。罗曼·罗兰对他的影响是用艺术情感去感受生活,去注视生活。他认为,艺术情感中包含着审美精神,包含着放大了的生活激情。
与冯骥才交谈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他睿智的目光,浓郁的书卷气,思索的眼神,健康阳光的笑容,渊博的学识,独到的见解都是那样充满魅力,令人仰慕。
如何修炼如此丰厚的文化素养?他略一沉吟:"古诗词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精华。年轻时我就主动地背过很多古诗词,也很喜欢新诗。这些东西给我留下了一种深深的文化情怀,一种中国所独有的文化情怀,包括中国人特有的情感和审美方式以及精神境界。古诗词能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在现实生活中创造诗意。"
冯骥才书语
人要学会看各种各样的书籍,有平面的,也有立体的。平面的书籍应多读那些古典的世界名著,因为这些都是人类的精华。而活的、立体的书籍会带给人更为丰富的知识,比如自然博物馆、艺术展等。
古诗词能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在现实生活中创造诗意。
心系民间文化立身文章绘画
冯骥才出名是从文学开始的,虽然他从事绘画的历史要比写小说的历史长得多。20岁那年,冯骥才因比赛受伤退出了体坛,转入天津书画社,专事绘画,当时以摹制宋代北宗山水及风俗画为主。"文革"期间他饱受磨难,曾秘密写作,藏匿于砖底墙缝间。"文革"后文坛兴起伤痕文学,冯骥才以小说《啊!》走上文坛。这"啊"的一声大喊,使他一鸣惊人,成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家。1985年后文坛开始寻根,冯骥才开始写文化反思小说,以一双《三寸金莲》迷倒了无数读者。上世纪90年代初,冯骥才的兴趣渐渐从文学创作转向绘画,并在中国各大城市和世界各地举办个人画展。他以中西贯通的绘画技巧和含蓄深远的文学意境,在中国当代画坛独树一帜,被评论界称为"现代文人画的代表"。
1996年后,冯骥才几乎从文坛和画坛消失,文化研究和城市文化保护成了他的中心工作。在他和其他关心民间文化的有识之士的共同倡导和努力下,"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于2003年2月18日正式启动。此工程是我国首次对民间文化进行国家级抢救、普查和整理。此工程将耗时十年,其规模之大、历时之长都是空前的。
冯骥才将自己的生活重心归纳为三件大事:文化批评、写作和绘画。在他的心目中,文化批评排在首位,将"冯骥才"介绍给世人的文学创作排在第二位,被冯骥才称作"更属于个人的东西,是一种生命的方式"的绘画排在第三位。
周国平
一个灵活的阅读者
周国平其人
周国平,著名作家,哲学家。1945年出生于上海,1962~196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在广西深山老林中。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1996年以怀念夭折女儿为主题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而闻名,但其绝大多数作品还是以哲理性、思辨性为主。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西方的大哲学家并不仅仅是想做一个学者。有些大哲学家没有固定的讲堂和书斋,而是在街心花园里,进行开放式的知识传授和讨论。他们把'当下'的事物都纳入自己的哲学视野。"
周国平是那种特别具有能产性的作家,他出书的速度非常快。不久前,海南出版社出版了《周国平自选集》,长江文艺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的一本自传--《岁月与性情》。周国平的自传频繁地在各地的畅销书榜上出现,人们阅读周国平的愿望与20年前一样热烈。也许我们可以追问:周国平的作品究竟关怀到了人们内心的哪个部位?他如何做到了这一点?
写自传的超越精神
在出版自传的时候,周国平就曾敬告读者与媒体,不要以娱乐的角度来读这本书。在这个一切都被娱乐化的年代,他的这个要求是否能对读者发生作用?《岁月与性情》出版之后,一些读者在网上发表观点,有的人是从道德的角度进行评论,有的则从获取历史信息的角度进行解读。争论最大的也许是关于郭沫若之子郭世英的死因的披露。这本书披露了"文革"中的重要史实,其中提到当年的告发者,因此引起了轩然大波,当事人曹秋池出面进行自我维护。对于这一点,周国平告诉记者,他写这些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死者郭世英负责。
这本自传出版的意义,周国平在书中讲到,是为了在精力尚好的时候把一些往事抓紧时间梳理一下。而对于读者来说,读他人的自传无疑是一个自我求证的过程,他们希望在这里获得某种智慧的启发以及对自身境遇的审视。关于这本自传的写法,则自然与以前的哲理性散文不同。以前的散文是论述文,自传则是记叙文,其中的哲学含量密度会相对小一些。"但是,"周国平说,"我基本上还是保持了我一贯的写作方式,不仅仅是记述个人的境遇,我还要对个人的经历进行反思。这个反思就要有哲学的眼光。我还是从自己的经历里'拔'了出来,站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来看我的经历,保持一种反思的角度,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就是一种哲学的立场。另外我还是着重自我分析、自我认识,分析自己现在的状态是怎么从小时候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我极力梳理一种自己的人生线索。"
哲学的两种写法
周国平也许可以算是影响了一代人的人。"男读王小波,女读周国平。"这曾是以前的大学校园里比较流行的一句话。特别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读大学的人们,他们会对那个充满理想和启蒙色彩的年代记忆犹新,而"周国平"是那个时代独有的人文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符号。
周国平对读者的影响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他对尼采著作的研究与翻译。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尼采曾是当时年轻人最喜欢的哲学家之一。那时候形成一股比较强烈的"尼采热",读尼采不仅仅是人们内在的需要,还是一种时尚。在这个时候,周国平写的《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等书对改变读者的精神结构曾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不过,使周国平的影响更为深远的,是他的深入生活的哲理散文。
哲学的写作可以分为多种,其中一种写作是学院式的,喜欢资料的收集和堆砌。这里不需要感性语言和形象思维,不需要与当下的结合,而更在意哲学的历史性,文章的抽象程度越高、术语的密度越大,这个人的思想就越坚实和丰富。还有一种写作,这种写作文风活泼,并融入了鲜活的生活场景,它常化艰深为平易,如细雨滋润万物一样,发生得悄然而广泛。
也许周国平应该属于后一种写作者。这种说法也许不尽准确。在周国平的家里,记者提到周国平的写作特色:你的写作是不是和纯学院不同,更侧重于把哲学生活化或者应用化?周国平给了一个棱角分明的回答:"其实我并不是刻意去应用。在某种程度上,我觉得我思考的更是哲学本身的问题,我并不认为用学术的方法就是在思考哲学问题。这种做法反而可能离开了哲学问题。我不反对哲学学术,因为哲学也是一个知识积累和整理的过程,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来说,也需要知识的搜集和整理,但是哲学如果仅仅是以学术的方式出现,我觉得这就是离开哲学的根本了。当时尼采也非常反对哲学的学术化,因为他看到了当时德国大学里,哲学已经成为一门考据学了,你可以说那是学术,但不是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