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那个让人头疼的熊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那个让人头疼的熊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第三章

书籍名:《那个让人头疼的熊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作者:雷文涛



  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

从自学Basic语言开始,周鸿祎就展现了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

他第一次用电脑编程软件赚钱,可以追溯到30年前,他设计的算命小软件每天能赚100多元。

那是1987年,月平均工资水平才100多块,而周鸿祎刚高中毕业。

同样从少年时代就自学了Basic语言的,还有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他学会之后就做了一款游戏Blastar,卖了500美元。那年他只有12岁。

周鸿祎的自我学习能力延伸到了创业阶段,也影响了他的创业观。

“这也是我今天跟很多年轻人讲,我们能不能不把创业狭义地定义成我一定要自己开公司、自己当老板,如果这才是创业的话,大部分的创业一定会是失败的。

如果说创业是一个梦想,我把这个创业的梦想分解成很多的小目标,第一个目标可能要学习如何创业,我应该加入到别人的公司里可以好好积累经验,积累人脉,积累资源,甚至包括你积累自己的见识,对行业的理解、判断力,所有的这些能力都是需要积累和学习的。”
        
抱着学习的心态,1995年,25岁的周鸿祎去了北大方正。他并没有把这段经历看成是找工作,而是“看成是到当时中国最大也是最好的一家软件公司去学习,看看别人怎么做软件的,看看别人怎么做公司的”。

这段经历对他影响非常大,“没有方正的这种学习,就没有我后来的创业”。

自我学习能力是贯穿周鸿祎成长始终的,这也是他要分享给有书家长书友们的第二点经验:

“在好奇心驱动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什么是自我学习的能力?就是我学习不是为了考试,也不是为了完成老师或者学校里的任务,而是说我喜欢这个东西,我自己愿意去看书,所以这种主动学习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图片来源:IT大佬